县域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15762102 上传时间:2022-05-1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域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县域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域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域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县域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为加快推进“十四五”时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省关于加快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有关要求,编制本规划。第一章开启县域经济发展新征程第一节发展基础“十三五”是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凡、极不容易的五年。面对异常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省上下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县域经济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为“十四五”实现突破性发展夯实了基础。总体实力稳步增强。全省县域(纳入县域经济综合评价的78个县市区,下同)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18118.7亿元,增至2020年的25464.9亿元,年均增长4

2、.8%。基石地位稳固,县域GDP占全省比重达到58.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的37.4%,投资占全省的64.3%。经济强县增多,GDP过500亿元的县(市、区)由6个增至16个。多个市跻身“全国百强”,数量中部领先,位次前移,全国影响力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逐步调优。县域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16.444.938.7调整为15.539.744.8。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4.3%,第三产业占比累计提高6.1个百分点。大批县域企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主导产业改造升级、提质增效,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加快。现代农业平稳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断提高,2020年县域农产品

3、加工业产值达到8862亿元。发展活力不断提升。深化“放管服”,“只跑一次”“互联网+政务”覆盖率不断扩大,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2298家,9家企业跻身全营“500强”。创新能力增强,县域建成21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3315家,拥有93家省级“隐形冠军”示范企业、49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企业入选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高新区晋升国家级,建成一批百亿、千亿产业园区,现代产业集群和创新企业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对内对外开放上升到新水平,县域五年累计引进内资30397亿元、利用外资187.8亿美元。绿色发展成就显著。持续开展生

4、态修复,河湖大保护“双十工程”和“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扎实推进,“十三五”期间取缔干线各类码头1211个,生态复绿面积856万平方米,新改建乡镇污水处理厂828座,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405家,搬迁改造危化品企业144家。切实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安全。县域万元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7.46%,空气和水体质量明显好转。产业绿色转型取得新进展,16家工厂、11个产品、2个园区纳入国家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名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新成效,2个县(市)建成“森林城市”,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民生福祉持续改善。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省37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821个贫困村全

5、部出列,58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县域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年年均分别增长6.4%和7.0%,跑赢了经济增速。大力补齐县城民生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5年的47.78%升至53.47%,5个县(市)建成“国家文明城市”。全省行政村光纤覆盖率达100%,4G网络覆盖率达98%,行政村快递覆盖率达73.6%。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明显提高,县域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第二节发展形势“十四五”是县域经济也迈入新发展阶段,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都发生深刻变化,既迎来系列新机遇,也面临诸多新挑战,但机遇仍

6、然大于挑战,发展前景仍十分广阔。重大策略叠加期。“一带一路”、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等国家策略深入实施,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县域作为全域协同发展的主战场、乡村振兴的主阵地,未来城乡要素、资源、产业等将深度融通融合,有利于县域经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实现突破性发展。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期。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必将打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主要环节上的“堵点、淤点”,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发展格局,的区位优势、传统

7、商贸优势和内需导向的产业基础优势等将得到充分发挥,产业链供应链重塑调整,将有力地推动我省县域经济深化开放创新,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科技产业突破上升期。现代科技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浪潮加速推进,以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加速智能生产,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提升质量、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将有力促进县域制造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发展。同时,新冠疫情催生出的大量新产业新需求新业态新模式,为县域相关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同时倒逼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产需更加精准对接,激活更大的发展潜能。全域协同发展推进期。“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加速构建,进入重点突破整体成势关

8、键期,县域经济也处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加速、积能蓄势的转换期,具备了加快高质量发展、融入服务新发展格局的产业基础、市场基础和良好条件,作为全域协同发展的基石作用愈加凸显。同时,我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省内外环境日趋复杂,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从宏观环境看,复杂性不确定性叠加全球经济下滑、保护主义抬头,发达经济体产业链供应链“逆全球化”,对县域经济未来发展造成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多重压力。从省外看,沿海发达地区县(市)“腾笼换鸟”、转型发展走在前列,中部兄弟省份经济强县强势崛起,县域间竞争日益激烈。从自身内部看,县域自身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善,

9、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刻不容缓,要素集聚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亟待提高,产业中低端、企业中小微、产品中低效特征依然明显;人口外流加剧了县域人才资源“困局”;我国宣布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对县域资源环境和生产要素提出新要求,此外,营商环境与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县域经济不强是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全域协同的差距在县域、潜力在县域、关键在县域。各地要保持策略定力,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抓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窗口期,在区域发展布局中准确定位、主动找位、积极争位,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在化危为机中打开发展新天地,培育发展新动能,打一场县域经济发展的攻坚战、整体战,全力推动县域经

10、济高质量发展。第三节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为主线,以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围绕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深化和体制机制创新,统筹市域与县域协同发展,加快补短板强功能,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做大做精特色产业,做优做强块状经济,实施“百强进位、百强冲刺、百强储备”策略,打造一批中部地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带动提升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提供坚实支撑。二、基本原则深

11、化、创新驱动。坚定不移深化市场化,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以推动要素畅通流动、合理配置为重点,全面深化县域各项,扩权赋能强县,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县域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城乡融合、协同发展。坚持一体化思维,顺应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促进县域与市域融通发展,统筹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统筹城市圈、“两翼”城市群与县域重大基础设施和生产力布局,促进城乡区域协同发展。分类推进、特色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区别评价的思路,立足各地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建设块状特色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带动形成“一县一品”“一业一品”,打造更

12、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增长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县域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全过程,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深入推进大保护,探索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补齐短板、共建共享。坚持人民至上,加快补齐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弱项,加强公共服务资源布局,扩大公共服务供给覆盖面,切实提升县域治理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主要目标统筹考虑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阶段、环境、统筹能力、实

13、际条件,今后五年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5万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到60%以上,地区生产总值过500亿元的县(市、区)增加到25个、过千亿元的县(市、区)增加到6个;全国百强县数量中部领先、位次前移,实现五十强县零突破;制造业占县域经济比重稳中有升,主导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一县一品”“一业一品”基本形成。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到2025年,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县城品质显著提高,新型城镇体系和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实现新进步,覆盖常住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生态环境明显改观,生产生活方式绿

14、色转型取得新进展,经济生态保护成效显著,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空气和地表水质量持续改善。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集中力量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社会治理效能明显增强,县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防御自然灾害、防控重大传染病及安全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立体化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基本建成,治理重心下移基层,实现社会治理力量整合、资源聚合、工作融合,引领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展望2035年,我省县域经济实力大幅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中等

15、发达经济体水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成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第二章加快转型突破构建县域发展新格局发挥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主动融入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区域发展布局,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打造更多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增长点,形成全域协同发展格局。第一节加快融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深入实施“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发挥中心城市、城市群(圈)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构建市域引领、县域支撑、优势互补、融通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建立健全规划、建设、管理

16、和利益分配等合作机制,推动县域立足自身特色优势,加强与中心城市、城市群(圈)经济链接,深度融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圈)的产业链、供应链、资本链、人才链、创新链,探索构建融资在城市、投资在县域,研发在城市、制造在县域,头部在城市、配套在县域的一体化发展空间布局。推动县域融入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坚持“九市即一城”理念,统筹城市圈核心区与周边县(市)之间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基础设施、工业园区、产业市场等共享共建,形成城市圈“合唱共舞”局面。支持周边县(市)按照“规划一体、产业一体、交通一体”的思路,主动对接、利用城市圈消费市场、创新资源、产业带动和现代服务优势,差异化定位、有序化协作、同城化推进。强化交

17、通联结,优先加快周边县(市)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对接,构建直联的快速通道,打造一小时通勤圈、经济圈。强化人才对接,重点支持共建一批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创新平台,推动富集的高校资源向县域延伸,构建技术孵化在、成果转化在县域的新兴产学研合作模式。强化产业配套,鼓励周边县(市)积极承接城市圈核心区关联配套产业、深加工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贸易和服务业转移,打造与产业配套的特色产业集群。强化市场通达,推动周边县(市)找准消费市场需求,依托区位交通优势,拓展国内外市场,着力构建一批中部地区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县域融入城市群协同发展。建立市县产业协作联动机制,支持城市群核心区与周边县(市)合理布局配套

18、产业项目、协作企业,支持相关县(市)找准定位、积极争位,参与区域分工协作,夯实支撑高质量发展北部列阵的基础。支持共建一批跨区域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运输骨干工程,促进基础设施共联,完善交通设施“硬联接”。支持积极对接联通市,提升产业协同水平,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以沿江城镇发展轴为依托,强化公共服务共享和产城融合,以线带面推动城镇密集区域组团发展,加快建设宜居生活和都市休闲组团、综合产业集聚和生活服务中心组团、城乡融合发展组团、一体化发展组团,打造协同发展共进示范样板。推动县域融入城市群一体化联动发展。加快完善城市群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支持相关县(市)发挥清洁能源、文化旅游、

19、磷硒矿产等资源富集优势,做强特色,参与打造城市群绿色经济和策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经济带,提升高质量发展南部列阵发展能级。加密铁路网、优化高速公路网络、打造高等级航道网、构建区域公交网络,加快推动交通网络跨市州延伸覆盖毗邻县(市),打造区域“一小时交通圈”。实施“一县一品”“一业一品”行动,提升县(市)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能级,服务和融入城市群重要产业基地及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以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为纽带,主动探索合作路径,支持跨江协作,共同打造国家级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推动新区共建城市群协同发展先行区;支持山区县(市)发展“飞地经济”。加快建

20、设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高新区创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机遇,推动周边县域产业园区提档升级,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第二节推动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加强统筹,分类施策,因地制宜推动重点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及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市、区),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功能定位等条件,科学确定发展重点,实现差异化发展。推动重点开发区域县(市)提质发展。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抓住中心城区功能疏解的机遇,积极承接中心城市、城市群的创新要素、人口和产业外溢。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吸纳中心城区创新资源,加强与城市群国家级开发区合作,建立市场化技

21、术转移转化平台,与中心城区互为支撑和依托。推动和谐宜居城区建设,高起点规划建设核心商圈、商务区、双创产业园、物流产业园,集聚人口,构建产业生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促进“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优化自身经济结构,加快动能转换,打造县域创新驱动发展前沿阵地。推动农产品主产区县(市)特色发展。坚持农业发展优先,加强涉农基础设施建设,稳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筑牢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基本盘。顺应产城一体化发展要求,进一步促进产业与县城功能融合发展。严守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因地制宜发展制造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以“二产理念、

22、三产思维”发展农业,以工业化、产业化理念谋划发展现代特色农业,集聚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加强田园综合体建设,着力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调出量大的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农业生产基地向现代农产品加工基地转变。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培育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推动有实力的电商、邮政、快递和连锁流通企业向农村下沉供应链,打造县域现代流通服务体系,重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貌。推动生态功能区县(市)绿色发展。坚持把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底色,突出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与生态服务能力。深化“两山”理论实践创新,积极探索运用市场

23、理念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具体路径,促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旅游业等融合发展,支持发展符合本地实际、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轻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适宜产业。着力将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围绕文化旅游、生态康养、商贸物流等领域,增强产业配套综合功能,打造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形成县域特色的服务业体系;围绕柑桔、茶叶、香菇等主导产业,发展绿色农业、特色种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加快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绿水青山所创造的优良环境吸引各类人才,为“两山”价值转化创造必要的基础和条件。第三节大

24、力实施县域经济发展“三百”策略对标“全国百强县”,补短板强弱项,提升“百强进位、百强冲刺、百强储备”梯队县(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打造成全域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百强进位”。着重在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布局、奖励扶持等方面,对百强县(市)倾斜,支持推动市挺进全国县域经济五十强,尽早实现五十强县零的突破;支持市在“全国百强县”中争先进位。重点支持市加快推进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工作,鼓励加快城区品质提升,增强城市功能。高质量推进经开区、高新区建设,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及机械、光电子信息新材料、农产品精深加工、绿色家居等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

25、“百强”县(市)城市和产业能级双提升。加快“百强冲刺”。以靠近“全国百强县”的市为重点,对标全国百强排名靠后的县(市)找差距,在经济总量、有效投资、内需潜力、社会民生等方面加快补短板、强弱项、锻长板,持续缩小差距,奋力挺近“全国百强”。支持“百强冲刺”县(市)持续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按照小城市标准建设县城。立足现有基础条件,打造与中心城市、城市群经济梯度发展、分工协作的创新体系、产业体系和城镇体系。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提升增效,培育壮大智能制造、绿色化工、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加快动能转换,壮大产业基础和实力。加强“百强储备”。以产业韧性较强、发展潜

26、力较大的区域经济强县(市)为重点,加速迈向“全国百强县”。探索建立省市(州)县联动支持机制,加强与中心城市、城市群(圈)的经济链接、交通互通、产业联动。统筹推进传统基建和新基建,推动“百强储备”县(市)实施县城智慧化改造,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完善平台,支持县打造国家级智能制造基地、打造全国风机名城、市打造康养之都,支持积极参与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推进建设区域性产业园区,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持续放大特色,以汽车零部件、绿色建材、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做大做强做优块状经济,服务和融入全省汽车制造、现代农产品加工等万亿级产业。第三章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强化县域发展硬支撑推动县域立足现

27、有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深入对接现代产业集群,主动融入重点产业链,大力发展块状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创新发展动能,做强工业主支撑,加快农业产业化,全面增强县域产业支撑能力,加快形成特色产业引领、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科技创新驱动的县域产业体系。第一节突出特色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坚持把做强做优特色产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抓手,引导县(市、区)深入对接融入现代产业集群,围绕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化工、生物医药、农产品深加工等重点领域,综合分析资源禀赋、环境条件、产业基础、潜力空间等,科学找准产业定位和主攻方向,全地域全要素谋划、精准开展产业链“补、延、强、稳”,借力

28、打好特色牌、优势牌。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优”“优中做强”文章,努力发掘优势、放大优势、提升优势,变潜在优势为现实优势,变特色优势为经济优势。培育壮大块状产业集群。全面推动“一县一品”“一业一品”建设,引导县(市、区)发挥产业特色优势,依托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聚集配套企业,提升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打造1-2个特色鲜明、集中度高、关联性强、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发挥头部企业带动作用,通过培育招引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骨干企业,逐步聚集原材料生产、零部件制造、销售物流、研发设计等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提升本地配套率和集聚度,聚链成群。增强专业市场功能,促进专业市场与块状经济、

29、特色产业集群联动发展,建成一批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特色板块经济和网状经济。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品牌推动策略,逐步将质量优势、品牌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形成小龙虾、无纺布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品牌。加强园区载体建设。开展县域产业园区规划修编,优化调整主导产业定位和空间布局。加快县域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和循环化改造,提升产业园区承载能力,引导产业、企业、项目向园区集聚发展。支持发展成效明显、引领示范作用突出的省级开发区申报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和高新区。持续推进产业园区三年提升工程,加大标准厂房建设力度,支持工业园区按照重大项目建设需求定制代建厂房。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进行园区基础

30、设施数字化、智慧化改造,推进园区基础设施与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升级,搭建资源共享、废物处理、服务高效的公共平台,促进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重点承接产业链关键环节,促进产业转移精准化、产业承接集聚化。优化管理运营体制,鼓励园区面向全国引进优秀人才,组建专业管理团队,逐步实现“专家治园”。第二节强力促进产业提档升级推动创新赋能。深化市县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积极推动人才、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向县域聚集。支持各县(市、区)高标准推进国家级、省级创新型县(市)建设,加强系统谋划、经费投入、项目支持、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积极参与“百城百

31、园”先进技术成果推广应用行动,持续赋能创新型县(市、区)高质量发展。引导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面向县域开展创新服务。支持县域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工作,着力加强以高端人才为引领、各类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体系,加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支持力度,促进科技成果在县域产品化、规模化。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或天使基金,投资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择优推荐一批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入围“

32、金种子”“银种子”库,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发展。促进融合聚能。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融合,持续实施“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工程,支持县域企业“上网入云”。大力发展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开展两业融合发展试点,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向深度融合,从传统生产模式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制造+服务”转型升级。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业与加工流通、休闲旅游、文化体育、科技教育、健康养生和电子商务等产业深度融合,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加快转型提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提能县域发展。围绕市创建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大走廊以及城市群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

33、基地,聚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等领域,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县域特色的新兴产业增长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集成创新与县域制造业深化融合,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引导人才、基金、科技、创新平台等创新要素向县(市)汇聚,改善新兴产业发展生态。因地制宜引导有条件的县(市、区)瞄准策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工程,培育壮大新模式、新业态。第三节聚力做强县域工业壮大规模实力。坚持把工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支撑,稳定提升工业在县域经济的占比,以持续做

34、大做强工业推动县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竞争力提升。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环节,强化考核激励和重大项目支撑,持之以恒扩大制造业规模总量,增强产业配套协作能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培育壮大县域主导优势产业,打造一批工业大县、制造业强县。支持技改提升。以“技改提能、制造焕新”三年行动为抓手,推动县域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提质增效。推动食品、纺织服装等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推进冶金、化工、建材等原材料工业安全绿色高效发展,支持“宜荆荆”磷化工建设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汽车零部件制造、装备制造等产业智能化改造,推进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实现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现场智能化、运营管理现

35、代化。推动食品、纺织服装等消费品工业加快迈向中高端。提高县域工业投资强度和技改投资密度,积极谋划实施一批突破性、带动性、示范性强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努力实现重点优势产业链上的规上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促进结构优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技术和必要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落后产能退出的市场环境、政策导向和长效机制,为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发展腾出环境空间和市场空间,提高先进制造比重。积极稳妥推进兼并重组。以企业为主体,以资产为纽带,以品牌为依托,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在资源整合和行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通过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加快推进“僵尸企业”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激发

36、市场活力。第四节刻不容缓推进农业产业化突出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优势产区聚集、与主销区对接,布局加工产能。以优质稻米、特色淡水产品(小龙虾)、茶叶、生猪、家禽及蛋制品、柑橘、蔬菜(食用菌)、油料、道地药材等十大农业产业为重点,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加快生物、工程、环保、信息等技术集成应用,发展传统食品制造、营养与健康产品加工等。提升加工转化增值率,推进绿色精准适度加工工艺,发展精细深度加工。对接中心城市消费需求,发展“中央厨房+冷链配送+物流终端”“健康数据+营养配餐+私人订制”等新型加工业态。开展冷冻干燥、非热非油加工、清洁与节能生产、智能控制、形态识别、自动分选等技术应用与升

37、级,开发品种多样、营养健康、功能强化的加工食品,以及质优价廉、物美实用的非食用加工产品。全面推进副产物综合利用,推动农产品副产物循环利用、高值化利用、梯次利用,实现零废弃。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坚持全产业链理念,发挥农业龙头拉动延伸作用,培育产业链领军企业。创新乡村产业发展业态,用好劳动力、土地、民俗文化等要素优势,以拓展二三产业为重点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加强农产品加工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三园”建设,推进农产品加工向加工园区集中,以加工流通为核心,向两端延长产业链,引导产业从分散布局向集聚集群发展转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龙头企业建设集品种研发、冷藏保鲜、检验检测、分选包装、市场交易、

38、物流配送、深加工等于一体的多功能配套项目,实现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发展。加强品牌培育。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开展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完善全链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探索推广“合格证+追溯码”管理模式,推进农产品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重点打造20个区域公用品牌,争取更多农产品进入中国农业品牌目录与消费索引。推进企业提品质、扩品类、创品牌,培育50个“乡字号”“土字号”特色知名品牌。强化典型示范带动。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开展“百家典范千家示范万家规范行动”、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

39、点,加快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着力提升新型经营主体联农带农能力,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率和服务质量,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培育农村创业创新主体,引导懂市场、有经营管理能力、有技术特长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育一批农村创新创业产业带头人。打造一批以农产品加工、农旅融合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强县,创建80个产值超过1亿元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00个产值超过10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促进县乡联动、产镇融合、产村一体,引导市场主体向乡村聚集,带动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第五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

40、端化发展。依托县域重点产业布局做大做优生产性服务业,培育一批物流仓储、电子商务、工业设计、工程设计、检验检测、教育培训、商务等生产性服务型企业。支持创建一批省级生产服务支撑平台,高标准推进非织造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摩擦密封材料检验检测平台等建设。积极推动流通服务业转型发展,加快多式联运项目覆盖县域,实施县域冷链物流设施补短板项目,降低流通成本。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以高质量的服务供给催生创造新的服务需求,加快养老服务、健康养生、文化体育、家政物业、旅游、餐饮等行业发展。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开展新一轮汽车、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推进农村生活消费服务中心全覆盖。加快县域生态旅游

41、、文化旅游、旅游发展,大力发展民宿经济、景观农业、休闲康养、农耕文化体验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加大对县域古村落、古街区、古民居等保护利用,因地制宜打造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美丽休闲乡村和休闲农业园区,建设一批A级景区。推动县域商贸体系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打造一批省级和区域级的流通节点县级城市,认定一批现代商贸特色镇。高质量健全县域商业设施和流通网络,按照市场化原则建设改造一批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引导乡镇商贸中心向周边农村拓展服务,有序发展共同配送和连锁经营,满足农民消费升级需求;发展新型乡村便利店,丰富村级店快递收发、农产品经纪等服务,满足农民便

42、利消费、就近销售需求。强化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统筹能力,实施“数商兴农”,创新农产品电商销售机制和模式,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配送体系、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第四章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厚植县域发展新动能坚持向外借力、向内挖潜,在做多增量、做强存量、做优变量上下功夫,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培育壮大多层次市场主体,改善企业发展生态,厚植县域发展新动能。第一节强力推进招商引资突出产业链招商。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产业,紧盯中游城市群,围绕谋划确立的重点产业发展方向,针对产业链供应链的薄弱环节开展项目招引

43、,补齐短板、锻造长板,改善产业生态。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等各类开放平台招商主体作用,围绕园区特色产业,制定产业指南和招商地图,开展精准招商。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灵活采取以商招商、商会招商、校友招商、小分队招商、点对点招商等多种方式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探索开展委托招商,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推动招商引资专业化、市场化。积极参与全国性重大经贸展会活动,依托展会平台推介投资环境,拓展客商资源,洽谈对接项目。强化项目跟踪服务。持续推动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上阵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协同抓,切实压实工作责任。选优

44、配强招商引资干部队伍,多渠道引进一批专业人才,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干部队伍工作视野和业务能力。发扬黏贴靠精神,用心用情为企业发展搞好服务,落实重大项目“一企一策”帮扶制度,对重点企业进行“一对一”服务。建立完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会机制,协调解决项目落地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提高项目签约率、转化率。第二节大力培育市场主体积极培育行业领军企业。支持县域加大对行业龙头企业、终端产品企业的招引力度,引进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带动作用大的行业领军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与央企、省属国企开展策略合作。支持优质企业、高成长性企业上市,加强有上市意向企业的辅导培育,支持骨干企业通过上市再融资、策略投资

45、、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加快培育本土头部企业,支持推动各县(市、区)有条件的企业赴境内外多板块上市挂牌。加大对区域性股权市场和“新三板”县域挂牌企业扶持力度,推动县域优质企业到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发展壮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次培育“四上企业”。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县域每年新增6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标国内行业标杆企业,选择自主创新能力强、研发投入较高、主业方向明确、具有较大规模的县域企业重点培育,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单项冠军企业攀升。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壮大我省入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群体,增加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加大面向县域的“科

46、技副总”选派力度,提高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落实中央和我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健全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保护的体制机制。破除所有制歧视和隐性壁垒,支持民营企业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第三节优化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大力推动创新创业。以需求为导向,加快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创新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强创业辅导,推动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建设完善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大力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拓宽创业

47、平台,完善服务链条。鼓励农村劳动者创业,支持返乡创业,整合创建一批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鼓励农民结合乡村产业特点利用互联网开发和培育特色网销产品,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联动发展。充分发挥本地大企业大集团的带动效应,在区域内全链条整合研发、生产、营销等环节,聚集配套企业,提高要素效率。鼓励龙头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产业“数据平台”,将业务流程与管理体系向上下游延伸,推动大中小企业在创新创意、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物资采购、市场营销、资金融通等方面互联互通、共建共享。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对接骨干龙头企业平台,实现供应链资源共享、产业链配套协同、上下游企业共同升级,构

48、建大中小企业联动发展的产业生态。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县域企业在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数字化智能制造改造、知识产权应用、上云应用及工业设计、金融融资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整合资源,重点培育和树立一批省级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突出建好省级枢纽平台和各地窗口平台。提高平台服务水平,引导推动县域省级以上各类产业园区创办市场化运作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推动县域各类“双创”平台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强化功能集成、公共服务和带动效应。进一步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强担保业监管,规范行业发展。第五章提升县城功能品质统筹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城乡一盘棋理念,统筹传统基建

49、和新基建,加快县域道路、能源、信息、供水、污废处理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推动县域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第一节高标准完善县城功能提升县城品质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加强县城供水、供气、排水、电力、通信等市政基础设施管养维护,建立健全事故预防和应急保障机制。优化县城路网布局,推进老城区“断头路”与微循环道路建设,加强破损路面修复。加强停车场建设,结合城市更新、三旧改造等大力推动停车场建设,支持建设立体停车场,重点化解医院、学校、老旧小区等停车供需矛盾。优化县城客运站场布局,加强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加快客运站场改造升级。实施老旧天然气管网扩容改造工程,推进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向县城新区、供气盲区延伸。支持建设小型LNG应急储气设施,提高县城天然气储气调峰能力。积极推进海绵化改造,支持有条件的县城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发展配送投递设施,布局建设一批集运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