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doc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15758339 上传时间:2022-05-1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doc(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年)一、总则(一)规划背景1.任务由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仍然是农村人居环境最突出的短板,面临着思想认识和资金投入不到位、工作进展不平衡、管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持续做好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按照省关于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特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

2、2020-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2.编制过程通过资料收集与实地调查,分析我市农村生活污水现状,找出问题,提出2020至2035年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完成规划的编制工作。依据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要求,参考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确定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涉及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河流两侧与主要水库上游、存在黑臭水体的村庄以及距离市政管网较近的村庄为重点。在对典型村庄进行充分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确定2020年至2025年对12个县区的339个行政村进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并逐步带动全市更多村庄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一步改善全市农村生

3、态环境质量。3.空间范围与时限规划空间范围为全市12个县区下辖的建制村,时限为2020-2035年。(二)编制依据1.法律法规(1)水法;(2)环境保护法;(3)水污染防治法;(4)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5)水土保持法;(6)防洪法;(7)河道管理条例;(8)省水资源管理条例;(9)省环境保护条例;(10)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2.相关规划与文件(1)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3)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4)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5)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6)省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7)省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

4、8)水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9)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10)水体达标方案;(11)水资源公报;(12)环境质量公报;(13)省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14)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15)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宜居专项规划;(16)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17)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18)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19)关于印发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20)良好水体保护方案;(21)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汾河流域治理攻坚战的决定;(22)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通知;(23)关于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通知;

5、(24)关于印发2019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25)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指南;(26)省水污染防治2019年行动计划;(27)2019年全省土壤、农业农村、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28)水污染防治2019年行动计划;(29)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工作的实施意见;(30)2020年水污染治理攻坚方案。3.标准与规范(1)地下水质量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室外排水设计标准;(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6)农村给水设计规范;(7)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标准;(8)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9)省地

6、表水环境功能区划;(1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三)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1.指导思想按照“因地制宜、尊重习惯,应治尽治、利用为先,就地就近、生态循环,梯次推进、建管并重,发动农户、效果长远”的基本思路,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从农民群众的愿望和需求出发,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立足我市农村实际,以污水减量化、分类就地处理、循环利用为导向,加强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区域,选择适宜模式,强化管护机制,善作善成、久久为功,促进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2.规划原则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结合生态保护红线、水环境功能区划、给排水、改厕和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充分考虑农村经

7、济社会状况、生活污水产排规律、环境容量、村民意愿等因素,科学规划和安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突出重点,梯次推进。坚持短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相结合,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综合考虑现阶段城乡发展趋势、财政投入能力、农民接受程度等,合理确定污水治理任务目标。优先整治生态环境敏感、人口集聚、发展乡村旅游以及水质需改善控制单元范围内的村庄,通过试点示范不断探索,梯次推进,全面覆盖。因地制宜,分类治理。综合考虑村庄自然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污水产排状况、生态环境敏感程度,受纳水体环境容量等,科学确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式,靠近城镇、有条件的村庄,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统一处理。人口集聚、利用空间不足、经济条件

8、较好的村庄,可采取管网收集-集中处理-达标排放的治理方式。污水产生量较小、居住较为分散、地形地貌复杂的村庄,优先采用资源化利用的治理方式。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推动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实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鼓励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建设和运行管理。有条件的县区,探索建立污水处理受益农户付费制度和多元化的运行保障机制,确保治理长效。经济实用,易于推广。充分调查农村水环境质量、污水排放现状和治理需求,考虑我市经济发展水平、污染产生规模和农民生活习惯,综合评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选择技术成熟、经济实用,管理方便

9、、运行稳定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手段和途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引导农民以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设施建设、运行和管理,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方式),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推动农村生活污水第三方治理。(四)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包括全市4区8县,共计2439个行政村,截止到2019年底,已开展和正在开展污水治理的村庄共258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约为10.58%。(五)规划期限规划以2019年为基准年,实施年限为2020-2035年,近期为2020-2025年,远期为2026-2035年。(六)规划目标1.近期目标(2020-2025年)到2025年底

10、,共拟完成339个行政村(352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按自然村统计,2020年36个、2021年60个、2022年55个、2023年67个、2024年68个、2025年66个。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我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治理模式和处理工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明显提高,中心城区基本全覆盖,重点镇、环境敏感区等重点区域实现有效覆盖,一般镇基本具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24%以上,完成治理的村庄生活污水收集率达到60%以上,污水处理设施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尾水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污泥处理率达到100%。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对泉饮用水水源地、县城饮用水水源地、各乡

11、镇水源地、浊河沿线村庄等环境敏感区以及重点镇、发展农家乐和民宿等旅游重点区域实现有效覆盖。流域内农村黑臭水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北寨国考断面达到IV类水质,泽水库出口断面达到类水质。2.远期目标(2026-2035年)到2035年底,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50%以上,有条件的县区覆盖县域全部村庄。实现水库入口至水库出口、旅游基地等重点区域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完成治理的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达到80%以上,污水处理设施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尾水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污泥处理率达到100%。全市建立完善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机制,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运行。巩固政府监管职能,进一

12、步鼓励和支持专业化企业积极参与设施的投资与建设,基本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村污水收集处理体系。二、区域概况(一)自然气候条件1.地理位置全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东西最长处约150公里,南北最宽处约140公里,总面积13896平方公里。2.气候条件属典型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受西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影响,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2.5m/s,最大风速为13.3m/s。年平均气温10.3,极端最高气温36.1,极端最低气温-21.4。平均相对湿度61%,年平均降水量550至650毫米,年日照时数2311至2664小时,年平均无

13、霜期在156至181天。3.地形地貌平均海拔高度为1000米,东部最高点为2000米,西部最高点为2300米。4.地表水系是华北地区相对富水区,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2.9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水量为19.86亿立方米,地下水水量为10.83亿立方米,重复水量为7.73亿立方米。境内泉是省第二岩溶大泉,泉域面积10950km2。泉出露于潞泉水质优良,水量丰沛,是泉域内城市生活和大型工业企业的重要供水水源。1956-2018年泉天然资源量平均为9.45 m3/s,最大为16.03m3/s (1964年)、最小为6.03 m3/s (2012年),差值10 m3/s。(二)社会经济状况1.行政区划与人

14、口现辖4区8县,共130个乡镇,16个街道办事处,2439个行政村。截止2019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47.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56.9万人,占全市人口45.12%,城镇人口190.9万人,占全市人口54.88%。2.经济发展根据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652.1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6亿元,下降3.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第二产业增加值874.9亿元,增长4.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0%;第三产业增加值713.6亿元,增长8.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569元,按2019年平均汇

15、率计算为6896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1.9亿元,增长7.5%。税收收入124.7亿元,增长8.3%,其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建税共计完成税收104.3亿元,增长6.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4.8亿元,增长11.4%。其中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8.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5.0%,卫生健康支出增长5.2%,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25.1%,节能环保支出增长66.7%。3.农业发展概况根据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252.7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6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0.03千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212.7千公顷;

16、小麦种植面积4.2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107.4万吨。其中,夏粮1.8万吨;秋粮105.5万吨。全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22万千瓦;机械耕地面积229千公顷;机械播种面积218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120千公顷。4.农家乐和民宿发展状况近年来,我市通过不断开发建设生态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的农家乐和民宿项目,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为了加快区域旅游发展步伐,先后建设了老顶山休闲乡村带、水乡休闲带、农家乐示范点、农业嘉年华、民俗风情苑等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三)生态环境保护状况1.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全市自然保护区共4个,分别为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河源头自然保护区和山自然保护区,面积

17、共为756.23平方公里,约占全市面积的5.44%。是国家森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众多旅游风景名胜及古迹。大峡谷风景名胜区、风景区等促进了全市旅游业的蓬勃发展。2.地表水状况境内地表水共设监测断面25个,分布在干流及其上游。省考核断面17个,市考核断面8个,每月监测1次。水质类别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市考核断面8个,主要污染物为氨氮、COD、总磷、氟化物4项,年均浓度分别为 3.34mg/L、31mg/L、0.37mg/L、0.88mg/L。与2018年相比,氟化物年均浓度下降,其余3项均有所上升。3.地下水状况2019年监测地下水水质点位28个,每个点位监

18、测39个项目。全年监测2次(上、下半年各1次),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进行评价,达到类水质的点位18个,占比64.3%;达到类水质的点位10个,占比35.7%,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硬度、硫酸盐、氟化物、总大肠菌群。4.饮用水水源地状况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西流水源地(泉)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每月监测一次,全年12次,监测项目39项,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类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全年水质达标率为100%,符合国家饮用水源地水质要求。水质全分析项目93项,监测结果达到类标准。县级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全市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共10个,均属地下水型。全年监测2次(上、下半年各1次),监测项目39

19、项。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类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9个县级水源地全年水质良好,水质达标率为90%,1个水源地(长子县大京水源地)水质达类标准,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三、污染源分析(一)用水及排水体制1.用水情况全市农村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于各乡镇水源地,部分村庄为集中供水,部分村庄为分散式供水。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生活用水包括厨房用水、洗浴用水、盥洗用水。山地、丘陵地区村庄分散式供水,生活用水主要为厨房用水与盥洗用水。村民用水量受季节和时间变化影响较大,夏季用水多于冬季用水,白天用水量较大,夜间用水量较小。2.排水情况我市大多数村庄未铺设污水管网,村庄内雨水沿地面、边沟、水渠等

20、系统排泄,村民盥洗、厨房等废水以散排形式排放,部分用于浇灌或自然蒸发,距离河道较近的村庄部分污水直接排入地表水体,粪便污水排入旱厕。开展过污水治理的村庄大部分未实现雨污分流,部分地势平坦、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铺设有污水主管网和入户管网,部分村庄仅在村内主干道铺设有污水管网。污水排放量和村民生活规律相近,早、中、晚三餐时间污水产生量较大,夜间较小,甚至可能断流,水量变化明显,污水排放呈不连续状态。也有不少农村有大量农家乐、饭店和民宿,也会造成旺季淡季水质、水量急剧变化。3.农户改厕普及情况根据市农业农村局提供资料显示,全市户用厕所总量57.7万座,截止2019年底,累计建设卫生厕所30.8万座。

21、农村厕所主要改造方式有通风改良式、水冲式、ECO方便器,三格式等,其中“旱厕通风改良+粪污集中处理站模式”占改厕总数的46.69%,“水冲式”占0.22%,“三格式”占1.02%,“ECO方便器”占3.19%,“通风改良式”占47.41%,“卫生旱厕”占1.47%。大多数已改厕村庄粪污定期清掏,集中处理,作为农家肥施用于田间。4.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情况经排查,我市3个县区涉及农村黑臭水体,共计7个,水域总面积为1.52 km2。由于村黑臭水域面积仅为80 m2,故由镇政府及村委自行及时治理。其余6个黑臭水体由县区政府组织进行治理。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现状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村生态

22、环境问题,通过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传统村落保护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一系列项目,新建污水处理设施、铺设污水管网,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截止2019年底,全市已开展和正在开展污水治理的村庄共258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约10.58%,污水收集率约50%,尾水资源化利用率约60%。198个村庄建设管网将生活污水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或企业(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60个村庄将生活污水排入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全市建设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59座,其中正在建设中7座,间歇运行12座,1座试运行,建设完成但未运行的有10座(3座未运行的污水处理站正在调试待运行,7座未运行的污水处理站即将交付第三

23、方公司运营),其余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从已建成并正在运行的污水处理设施来看,采用A2/O和地埋式的模式较多。相对而言,A2/O工艺处理能力更强,出水水质更好,同时运行费用较高,一般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或企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地埋式处理工艺简单,处理量较小,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运行管理费用较低,大多数由村委自筹运行费用。处理后的污水大多进行农用灌溉、道路绿化等综合利用,也有部分排入河道。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主要以上级补助资金为主。部分设施建成后,运行经费无法保障,导致污水设施处于间断运行状态。目前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处理设施及配套污水管网严重不足。大部分村庄盥洗和厨房污

24、水以地面泼洒为主,粪便污水以旱厕为主,部分村庄生活污水经过村内雨水渠直接排入水库或河道当中,严重影响地表水环境质量。(二)污水量预测农村居民生活污水量受生活条件、生活水平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根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中村庄类型划分,预测规划期各县区村庄的生活污水排放量。根据各县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预测,近期规划村庄生活污水排放量总计为19700 m3/d。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一)规划治理原则1.集中优先原则位于城镇周边且满足城镇污水收集管网接入要求的村庄,农村生活污水宜优先纳入城镇污水管网收集系统,集中处理。2.因地制宜原则对人口规模较大、集聚程度较高

25、、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宜通过铺设污水管道集中收集,采用生态处理、常规生物处理等无动力或微动力处理技术进行处理。对人口规模较小、居住较为分散、地形地貌复杂的村庄,宜就地就近分散处理。3.经济实用原则在选择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工艺时,要考虑村庄经济发展水平、常住人口、产生污水的实际规模和村民的实际需求等,选择技术成熟可靠,投资小,能耗低,并且适合农村特点的污水处理技术。4.维护简便原则由于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从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专业人员少、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低,因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选择应特别注重方便管理、操作简单、运行稳定,易于普及、推广和应用。5.资源利用原则充分利用村庄地形地势、水

26、塘沟渠及闲置地,提倡采用生物组合处理技术,实现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和氮、磷的生态去除,结合农业生产需要,回灌农田、经济林木等,加强生活污水污染物削减和尾水的回收利用,满足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的需要。(二)治理方式选择我市境内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区域间农村差别较大。加之农村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居住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单一的污水处理模式不能满足不同村庄农村生活污水达标处理的目的,宜采用多元化的污水处理模式。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因地制宜采取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构建城镇建成区范围内及周边村庄、人口聚集的连片村庄以纳管

27、集中处理为主,其他村庄以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处理为主。对于城镇建成区范围内及周边村庄,采取纳管集中治理。即在城镇建成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形条件有利于污水输送的村庄,将生活污水统一接入城镇污水管网,由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对于人口聚集的连片村庄,采取纳管集中治理。即将较大范围内连片村庄的生活污水经配套管网收集后,接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集中处理。对于位置较偏的单个或相邻村庄,采取村庄独立建站治理。即在远离城镇,分布较为分散但人口密度较大,地形地貌有利于污水集中收集的村庄,将村庄污水用管道收集至村庄地势较低处,并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对于居住分散或地形地貌复杂的村庄,采取单户、多户分散处理。

28、即在人口较少,地形地貌条件差,布局分散,不利于管道集中收集,将单户或多户污水收集后就地采用简易处理或资源化利用。规划结合我市各县区实际地形及村庄分布,并考虑已建城镇污水处理厂,按照城镇集中、相对集中、集聚区、村庄分散、农户分散等区域特征,近期拟对126个自然村采用纳管处理,219个自然村采用集中处理,7个自然村为拟拆迁村本次规划暂不作出要求。(三)设施布局选址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选址,一般要求位于下游,以尽量依靠地形坡度和重力流收集村庄污水,节约污水收集运行费用。除此以外,还应注重规划收集范围的管道走向、水量布局、实施期限等情况。尽可能利用边角地,尽量不占用基本农田,满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9、城乡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县域总体规划、乡镇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并符合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的有关规定。农村污水处理要考虑污水处理后的去向,尽量能再生利用。处理后的尾水进行灌溉农田,则设施选址可以选择离池塘、灌溉渠系较近的地方,处理后的水可以就地储存,便于农田灌溉。处理后的尾水排入地表水体,则设施要尽可能沿河修建,减少不必要的工程管线投资。(四)污水收集系统建设1.设计原则(1)污水收集系统按排水体制一般分为分流制和合流制两种。应综合考虑雨污分流制和合流制排水系统的特点,结合农村现状,设计污水收集系统。对不完善的管网进行改造,尽量实现雨污分流。(2)优先采用顺坡就势等建设成本

30、低、施工速度快的管道布设方式。结合村庄规划、地形标高、排水流向,按照接管短、埋深合理、尽可能利用重力自流的原则布设污水管道。对不能利用重力自流排水的,应根据服务范围和处理设施位置确定提升泵的位置。(3)统筹改厕与污水收集处理。推行“厕所分户改造、污水集中处理”与单户粪污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方式。采用水冲厕的,需配备化粪池,并对化粪池出水进行收集、处理和利用,根据污水产生量、利用情况和村庄布局,确定是否建设统一收集管网;采用旱厕的,结合实际,做好粪污利用和定期清理,避免粪污下渗和直排。2.管网建设(1)管网布置结合村庄管网的铺设现状以及村庄房屋分布格局,同时兼顾工程的可实施性,新建配套污水干管宜沿村

31、庄主干路与次干路进行铺设。(2)管材选择结合常用排水管道钢筋混凝土管、HDPE双壁波纹管的优缺点,在主干管网的管材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管,其他区域优先选用HDPE双壁波纹管。(3)检查井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及直线管段上相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检查井位于路面时,井盖与路面持平,位于绿化带内时,井盖不应低于地面。(五)污水处理技术工艺选择1.选择原则科学确定污水处理工艺及技术,结合污水产生量、经济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污水处理技术。经济条件好、居住相对集中的村庄,宜采用生物、生态组合处理技术。居住分散、人口密度较小的村庄,鼓励采用粪便与生活杂排水分离的生态处理系统,采

32、用沼气池、堆肥等方式处理粪便,采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杂排水。处理后的污水优先用于农田灌溉、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景观建设等。在工艺选择上,选择应用较为普遍、技术可靠、运行稳定、经济适用的技术,防止因选择不当导致建设运行成本高、维护管理复杂而无法正常运行。2.处理工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可分为预处理、生物处理、生态处理等。预处理包括除渣、水质水量调节、沉淀等;生物处理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生态处理包括人工湿地等。(1)当出水水质达到一级标准只满足基本控制项时:灰水处理可采用“格栅-调节沉淀-生物接触氧化-二沉池”;含有黑水的生活污水可采用“(化粪池)-污水管网-格栅-调节沉淀-生物接触氧化/活性

33、污泥法-二沉池”。还需满足氮磷排放要求时:灰水处理可采用“格栅-调节沉淀-生物接触氧化-二沉池-人工湿地”;含有黑水的生活污水可采用“(化粪池)-污水管网-格栅-调节沉淀-生物接触氧化/活性污泥法-二沉池-人工湿地”。(2)当出水水质达到二级标准只满足基本控制项时:灰水处理可采用“格栅-调节沉淀-人工湿地”或“格栅-调节沉淀-生物接触氧化-二沉池”;含有黑水的生活污水处理可采用“(化粪池)-污水管网-格栅-调节沉淀-生物接触氧化/活性污泥法-二沉池”。还需满足氮磷排放要求时:灰水处理可采用“格栅-调节沉淀-生物接触氧化-二沉池”;含有黑水的生活污水处理可采用“(化粪池)-污水管网-格栅-调节沉

34、淀-生物接触氧化/活性污泥法-二沉池-人工湿地”。(3)当出水水质达到三级标准根据污水种类分别采用不同工艺:灰水处理可采用“格栅-调节沉淀-人工湿地”或“格栅-调节沉淀-生物接触氧化-二沉池”;含有黑水的生活污水处理可采用“(化粪池)-污水管网-格栅-调节沉淀-生物接触氧化/活性污泥法-二沉池”或“(化粪池)-污水管网-格栅-调节沉淀-厌氧生物滤池-人工湿地”。(4)当出水回用于农田灌溉出水回用于农田灌溉时:灰水处理可采用“格栅-调节沉淀-人工湿地”;含有黑水的生活污水处理可采用“(化粪池)-污水管网-格栅-稳定塘-(消毒)”或“(化粪池)-污水管网-格栅-调节沉淀-厌氧生物滤池-人工湿地”。

35、(六)设施出水排放要求污染物排放严格按照现行标准执行,确保不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农田灌溉区以及受纳水体水质等造成影响。处理后污水的去向主要有排入地表水体、资源化利用两种。排入地表水体的,应严格执行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用于农田灌溉的,相关控制指标应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用于道路清扫、绿化的,可参考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要求。(七)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污泥产生量约6.879 吨/日。各县区政府应统筹区域内农村生活污水与污泥、粪污、隔油栅渣等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对污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等固体废物,与农村固体有机物协同处理或进入市政

36、系统与市政污泥一并处理。鼓励对固体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五、设施运行管理(一)运维管理1.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架构按照设施运维管理目标,健全管理架构,落实各级管理职责,建立以市政府为监管主体,县区政府为责任主体,乡镇(街道)为管理主体、村级组织为落实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运维机构为服务主体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六位一体”运维管理体系。2.合理确定设施运维模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方式采用市政府监管,县区政府统一招标采购,确定第三方运维机构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运行与维护,采用总承包承担,各乡镇分区管理的模式。运维管理的设施包括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系统的维护。从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的专业服

37、务机构,应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接户井以内的户内管网由农户负责,接户井及以外的户外管网和处理设施由运维机构负责。未确定第三方运维机构的,由村集体负责运维管理,乡级政府负责指导和监管。3.建立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对农村生活污水管道及附属物做定期检修排查,定期清理处理设施。定期对乡镇、村庄和农户等参与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的人员开展技术管理培训,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建立设施运行台账,做好运行、维护和管理资料的记录和保存。4.完善运维机制坚持以用为本,建管并重,在设计阶段统筹考虑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做到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落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产权归属于村集体,运行维护单位采用县区政府招标采购,并逐步完

38、善县域范围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机制。建立制度完善、队伍专业、标准统一、监督有效的运行维护管理机制。5.制定运维管理评价与考核体系为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有效运行,结合农村实际情况,从出水水质及达标情况、污泥处置情况、设施维护情况、吨水运行成本等方面制定运维管理评价与考核体系。评价考核结果作为对运维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考核依据。6.探索建立农户付费制度综合考虑村集体经济状况、农户承受能力、污水处理成本等因素,探索建立农户付费制度,合理确定付费标准。(二)环境监管市生态环境局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县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将农村

39、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纳入日常工作,组织对处理规模在20吨/日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开展监测。六、投资估算(一)投资估算规划近期2020至2025年总投资约80387.45万元,其中2020年已动工完成投资7078.15万元,投资估算情况见附表3。结合实际情况,确定2020 -2025年分年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内容及投资(见附表4)。远期根据具体实施情况确定。(二)资金筹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具有较强的公益性,治理项目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均需要资金投入。要积极建立资金长效保障机制,可通过争取财政资金支持、社会参与、农民支持等方式,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筹措资金。具体资金来源:一是和省级财政相关专项资金;二是市县财政相关资金;三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所引入的社会资本投入;四是有条件的县区可探索收取生活污水处理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设计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