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中生物课标解读.ppt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575703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高中生物课标解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国家高中生物课标解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高中生物课标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高中生物课标解读.ppt(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胡兴昌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7.29 (西安),一、课标修订的主要成果 1.三大变化 一是: 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强调既要为高等教育做准备,更要为学生职业发展,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提升国民素质)。 二是: 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调整了课程类别,明确了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必修课程(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选考);选修课程(选择修习)。 三是: 进一步明确课程实施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要求。从课程规划、发展指导、教学管理等方面,对国家、省市、学校分别提出了要求(保障机制)。,2.两个突破 一是: 各学

2、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本学科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二是: 首次提出了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完成学科学习后,应达到的学科能力(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二、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任务 任务1:研制学科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十九大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宏观)学科核心素养(中观)落实和践行党的教育方针: 提出并解决: “培养什么样的人” / “怎样培养人” / “用什么培养人” 的问题。 发挥学科独特育人价值,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横向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一)学科核心素养 1. 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 任何学科,除了学科知识以外,还有为学生提供认识客观世界的教育资源(学科上位),思想、方法、观点,从生物学视角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即植根于学生头脑中的生物学基本观念(学科本质观)。 比如:科学探究 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 是个体在复杂情境中通过 观察、发现、假设、验证、数据收集、结果分析、创新等过程,所表现出的一种行为(思想、方法),带有个人经验和体会。,2.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生物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生物学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带有生物学科特质的,是学科的核心和精髓。 生物学核心素养由四个维度组成:生命观念、 科学

4、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各核心素养维度在内涵和外延上应具有独立性,在逻辑上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抽象、概括,养成科学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并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运用生命观念认识生命现象,探索生命规律,解释生命现象; 凝聚成一种勇于担当的内在动力,树立社会责任意识,用生物学思想和方法解释、解决相关现实生活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二)学科核心素养确立的原则 1. 体现学科本质观:生命性、实验性、现代性、思想性、综合性。生物学科的学习内容不仅是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承,还应包括生物学思想方法和对学科价值的认识。 2. 体现学

5、科教育观:帮助学生认识学科的本质特征,弄清生物学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怎么运用、怎么创造新的知识,理解本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确立学科价值观、学科能力)。,(三)核心素养的价值定位 1. 将宏观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结构化(细化),进行更系统的诠释,有利于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体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价值目标。 2. 全面考查学生通过相应课程学习,是否达到教育目标所规定的能力;可作为检验和评价教学效果的指标,优化教育评价体系。 3. 在已有学业能力水平基础上,注重学生潜能的测量,有利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和终身发展。,1)合理划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核心素养水平是根据学业质量标准要求划分为4个水

6、平,以客观准确地测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真实水平。 各维度核心素养水平是根据学业质量(标准)要求划分为四个等级(整体递进),以客观准确地测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真实水平。,(四)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和表述,2)核心素养水平划分的概念 根据学生在学科素养上质性变化来确定各水平具体内容,不能简单用“非常、比较、一般”等限定词来描述水平变化。 素养水平划分应该采取一种整体观。(每个水平都需要确保该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和主要表现上的完整性)。 同一核心素养不同水平之间,是深度和广度上的差异,不是从部分 整体的关系。,任务2:研究制订学业质量(标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7、指出,未来十年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并明确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等一系列任务要求。 质量标准涉及:教材、课程、教学、考试、评价 ,课标修订是落实纲要精神的具体措施。,(一)学业质量标准 根据纲要研究制定高中生物学科学业质量标准,标准明确了学生完成高中学段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也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学业质量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落实到学科教学中。,1. 学业质量的内涵 根据纲要研究制定高中生物学科学业质量标准,除规定了高中学段需要学

8、习的知识内容要求,还从学科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学科本质出发,进一步明确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 学业(功课和作业)既包括学习成绩,也包括学习能力,前者是静态的结果,后者是动态的过程。 学业质量不能只用分数来表示,还应包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学习潜力)。,2. 学业质量的体现 核心素养水平的等级要求是依据学业质量标准设计的,是按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教育规律和原则,从课程目标、教育理念、内容标准和学业要求等方面系统考虑,融合了知识、能力、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综合要求,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的,是高中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的学科能力目标。,3. 学业质量的要求 (1)学业质量是依据学科核心素

9、养中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的四个维度和划分水平,结合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重要概念、知识体系等,是学习后应达到的学科能力要求。 (2)学业质量的每一级水平包括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学业质量的1- 4 等级分别表述了各维度不同级水平的能力差异(面对不同复杂程度的情境中运用概念、知识、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4. 学业水平考试的等级要求 (1) 一、二级水平,除解决问题的情境相对简单和解决问题的程度相对较低外,涉及的大概念、方法等仅限于必修课程内容,是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的命题依据。 (2)三、四级水平,解决问题的情境相对复杂,解决问题的程度要求相对较高,涉及的大概念、方法等

10、包括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全部内容,是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的命题依据。,( 二)学业质量标准与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制定是以学业质量为依据,通过学科核心素养能力体现学业质量要求。 基于质量标准的学科核心素养涉及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因素的集合体,要通过教材、课程、教学和评价来具体实现,以实现知识目标达成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统一。,1.学业质量标准对接学科核心素养 学业质量(标准)能否成为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依据,关键要看质量(标准)与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对接的相关性、匹配性、合理性,各维度核心素养 1- 4水平具体划分指标是否体现了学业质量(标准)的基本要求和内涵。 科学、准确、合

11、理(划分),具有可操作性的定性和定量指标表述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水平,是落实质量标准的关键。,质量标准与核心素养对照,2. 学业质量与内容标准说明 例如:模块1 分子与细胞(核心素养)内容标准: 概念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学业要求: 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视角,解释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这些分子是细胞执行各项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建构并使用细胞模型,阐明细胞各部分结构通过分工与合作,形成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实现细胞水平的各项生命活动(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模块3 稳态与调节 (质量等级) 次级概念: 植物生命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其中最重

12、要的是植物激素的调节 1. 概述科学家经过不断的探索,发现了植物生长素,并揭示了它在调节植物生长时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水平1) 2. 举例说明几种主要植物激素的作用,这些激素可通过协同、拮抗等方式共同实现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水平2) 3. 举例说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等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水平3) 4. 概述其他因素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如光、重力和温度等(水平4),任务3:修订课程方案1. 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结构:必修、选修选择性必修、选修 必修:共同基础。(全修全考,毕业标准) 选择性必修:等级考试要求。( 选修选考)

13、根据个人需求和升学考试要求选修,由国家根据学生专业倾向和个性发展需要设置。 选修:个性化需求。(个性发展,办学特色) 自主选修,包括必修与选择性必修基础上设置的拓展、提高性课程和校本课程。,1. 课程模块,修订前的课程结构与学分,修订后的课程结构与学分,2.课程结构设计依据 1) 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设置相应课程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高中生物学课程开设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 生物学必修课程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是高中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共同基础;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选择学习的课程;选修课程应体现是地方和学校特点,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课程。,2)以

14、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 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是在本课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抓手。 基于学生在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方面应有的表现,选取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内容,设计各模块的教学目标及学业要求。 据此,构建出“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两个必修模块和“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三个选择性必修模块,以便全面落实生物学课程的育人功能。,3)体现科学教育研究成果和生物学教改经验 以我国十多年来高中生物学课程改革取得的经验和成就为依据。 根据生物学的大概念来构建课程体系和内容框架;在必修课程的安排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设计上,

15、保持了新课程与原有课程的衔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2003年颁布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来所获得的教改经验,以及实验室建设取得的成果,持续地推进教学改革。,4)突出课程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多元需求 必修课程:是现代生物学的核心内容,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密切,是后续学习发展的基础。 选择性必修课程:是未来职业与专业发展的基础,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生物学大概念的理解,拓展生物科学与技术视野。 选修课程:拓展课程,针对地方资源和本校学生特点开设的校本课程,旨在满足学生多样化兴趣和发展需要。,3. 学分与选课 必修学分 4学分,每个模块为 2学分(1学分18学时)。每个学生必须完成 2个必修模块的学习,建议在高一年级开设。(学生在修满本课程必修学分的基础上,可根据兴趣和志向学习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 选择性必修6学分,每个模块为2学分,选修模块每个模块为 1学分(不超过4学分)。完成了必修课程学习后,可以直接学习选择性必修或选修课程,也可以不再选修本学科课程。 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可以同时开设供学生选择,对于选修课程中“学业发展基础”类模块,教师可以提出选课的顺序或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x模板 > 工作办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