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案汇总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教案汇总8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地理教案汇总8篇初中地理教案汇总8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地理教案篇1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理解气温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准备 大屏幕、投影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请同学们根据当天的天气状况大致估计一下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度? 关于气温大家想了解哪些内容? (板书)一、气温与生活 (提问)大家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
2、是与气温有关的? 学生讨论,阅读书上例子,说明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提问)我想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气温是变化的还是无论在任何时间或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 可从空间与时间上进行多方引导,例如:一天、一个月、一年,国内与国外,我国南方与北方等等,得出结论。 (板书)气温的变化 (副板书)午热晨凉,冬寒夏暑 (提问)通过这句话你能得出一个与气温有关的什么结论? 我们在研究气温的变化规律时,经常要用到一些描述气温的值,请大家阅读课文,自己都有哪些值,这些值是如何得出来的。 常用于描述气温的值有: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这些值都是通过观测与计
3、算得来的。 (提问)气温是如何观测的?(视频链接:气温观测和记录) (提问)读图“气温日变化”和“气温年变化”图,回答大屏幕上的问题。 图上纵坐标代表什么?横坐标代表什么? 读出一天中最高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时刻及读数。 日最高气温与日最低气温的差叫什么? 读出一年中北半球陆地上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的月份与读数。 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什么? (展示图片)出示孟买和亚库茨克两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让学生比较两地气温年较差大小,并气温年较差与气温年变化大小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气温年较差大气温年变化就大,反之则相反。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板书 一、气温与生活 气温的
4、变化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阅读气温分布图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阅读气温分布图。理解气温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准备 大屏幕、投影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阅读气温曲线图,今天请大家根据所给数据亲自绘制一张气温曲线图。(南半球某地气温资料) 提问:这幅图的形状与我们上节课阅读的气温曲线图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明什么问题? 南半球为波谷形,北半球为波峰形;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不同地点在同一时间的气温不同。 板书:三、气温的分布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的等温线特性示意图 提问:回忆等高线的概念,了解什么是等温线。 等温线上各点气温是否相等? 等温线闭合
5、处,如何判断是高温中心还是低温中心? 等温线的疏密与气温变化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邻两条等温线的差。 大屏幕或挂图展示世界一月气温分布图(动画链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提问: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以北回归线为例观察海洋和陆地气温有何差别?说明什么问题 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夏季相反。 爬山时,感觉山顶比较凉爽为什么? (学生讨论)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摄氏度。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三、气温的分布 初中地理教案篇2 河北省 教学目标: (1)了解河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在发展农业过程中的优势和问
6、题。 (2)了解河北省利用其区位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发展新型农业的意义。 (3)了解唐山大地震的历史,认识美丽壮观的新唐山。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爱我家园,建设家园的情感教育。 教学建议 新课导人: 方案:大家都学过历史上的战国七侯,即齐、楚、燕、韩、赵、魏、秦。你们知道当时赵国和燕国所在的地理位置吗?今天,我们就来进行我们沿海万里行的第三站:燕赵大地-河北省。 方案:设问:在中国政区图上,环抱北京、天津两中央直辖市的省份是哪个? 讲述河北省自然环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出示中国政区挂图,请学生说出河北省地理位置:环抱北京、天津,东临渤海,四周与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为邻。
7、 2用多媒体展示河北地形图,或出示河北地形挂图,请学生回答河北省的主要地形特点:西北多山地,东南以平原为主。并让学生在图中找出黄河、海河、燕山、华北平原、太行山和长城。 3出示课前搜集的资料:元明清时期的国都位置。说明河北省长期邻近国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4、在河北省城市与交通图上,找出穿越河北省的铁路干线及海港。 5小结河北的区位优势:环渤海、环京津、水陆交通便利。 讲述唐山大地震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让学生学习唐山大地震的阅读材料。 2、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地震后被夷为废墟的唐山,随后切换画面,展示高楼林立,环境优美的新唐山,并对学生进行奋发图强,爱国爱家的思想品德教育。 在讲述以农业
8、为主的省份时,可按下列步骤: 1设问:河北省的自然条件如何?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河北省属温带季风气候,其中南部为华北平原一部分,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多,土地肥沃,光照条件好,是我国的小麦和棉花的重要产区;但华北平原也存在着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劣势:地表排水不畅,土壤盐碱化,由于是季风气候,春旱夏涝,农业生产不稳定。) 2讨论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北省,除了自然条件外,有哪些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促进了河北农业的发展?要指导学生列举一些社会经济因素如:区位优势、市场需求、农业结构调整等。这部分内容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作如下讲解:(1)环京津一一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2)交通发达-农产品外运销售便利;(
9、3)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反季节蔬菜、花卉、草皮、中高档水果。物以稀为贵,经济效益高。 3让学生完成教材P37活动题,教师可补充说明反季节蔬菜的含义: 我们知道,一年中有的季节寒冷,有的季节炎热,有的季节温暖。对于蔬菜来说,有的种类怕冷,有的种类怕热。在通常情况下,怕冷的蔬菜在寒冷季节难以生长;怕热的蔬菜在炎热季节不适合种植,从而形成蔬菜生产和市场供应的季节性。所谓反季节蔬菜,就是通过一定技术,使炎热或寒冷季节能成功种植怕热或怕冷的蔬菜种类供应市场。反季节蔬菜由于是在市场缺乏某种类型菜时上市这种类型蔬菜,由于物以稀为贵,所以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课后活动: 1在互联网上查询:反季节蔬菜栽培方式有哪
10、些?经济效益如何? 2、查询资料了解人们在华北平原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克服农业生产中的不利因素。 3搜集资料了解河北省的矿产资源及其主要工业部门。 4走访附近的集贸市场,调查一些反季节蔬菜和水果来源。 附板书: 一、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2)地形特点 (3)区位优势 二、唐山大地震 三、以农业为主的省份 1自然条件 2社会经济条件 (1)市场的需求 (2)发达的交通 (3)农业结构的调整 初中地理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3、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4、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11、教学指导: 高技术产业是最具活力的产业。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贫困地区学生的学习设施,条件相差甚远,他们对高技术产业的了解和认识也不尽相同。在教学中应根据各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多联系学生所熟知的典型事例,因材施教,不强求千篇一律。 新课导人: 方案:同学们,大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电话在我们国家还是稀罕之物,连城市里也只有机关单位才有,乡村几乎不见其踪影。人们大多通过书信联系。现在,电话已进人我国寻常百姓家,城乡都已基本普及,移动电话也已成为普通消费品。你们知道这一变化是由于什么带来的吗?(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高技术产业。 方案
12、:用电脑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营造一种网络教学气氛。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与过去相比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录像设备等都已进人教室,轻点鼠标一下,我们就可以纵览天下大事,深人知识的海洋,探索我们未知的世界;打开电子邮箱,就可以测览从异国他乡发来的电子邮件,信息沟通方便之极。你知道这一切是什么带给我们的吗?对,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带给我们的。 讲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设问:同学们,高技术产业是如此神奇,如此独具魅力。你们知道哪些高科技产业部门呢?(学生会答出多种,教师略作总结,使学生对主要高技术产业部门有个大致的了解。) 2讨论:(1)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展
13、中所起的作用?举实例说明。(2)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高技术产品,它们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什么影响? 3布置学生从媒体上搜集有关材料,了解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概况。然后举行一次小型讨论会或出一期墙报。 讲述高技术产业的分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8P19正文部分。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当前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带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其形成原因是什么?(2)将来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区将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在地域上将有什么样的分布特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可参考本节的教材分析部分) 2学生读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图,了解我国一些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了解居住地是否有高
14、新技术开发区,如果有,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3出示材料: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举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热潮,不仅大中城市规划建设一个个规模大小不等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不少乡镇也圈起了一片片土地,作好了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前期工作。若干年过去了,有些高新技术开发区生产红红火火,一片繁荣景象,而有些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土地上却杂草丛生,一片荒凉景象。就这一现象,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初中地理教案篇4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我国工
15、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4.使学生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结构分析 本节教材分为“工业与我们”“工业的空间分布”和“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个标题内容。这三部分内容是前后联系的,形成一个整体。教材内容贯穿的一条主线是:发展工业的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现状,工业未来发展方向。 教材第一个标题下,讲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以钢铁工业和汽车工业为例,利用景观图片结合文字说明,形象地介绍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工业生产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其次,强调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工业是
16、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第三,强调了工业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每天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工业品,享受工业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并且,教材通过活动练习“观察我们的家”,使学生加深对工业生产过程的认识,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通过第一个标题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要实现国强民富,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充分认识到发展工业的重要性。 教材在第二个标题下,内容安排上采取了“由面到点”的呈现方法。首先是概括地介绍了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使学生对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现状有一个总体了解。然后,在活动练习中,以“辽中南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为例,
17、分析其工业分布的类型及特点,分析影响工业的形成和分布的各自条件,从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教材在第三个标题下,首先介绍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和特点;第二,介绍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第三,讲述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发展差异和不同的产业开发重点。教材在最后安排了活动练习。通过活动练习内容可以使学生明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代表了我国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内容点析 1.教材在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工业,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的相互联系性。教材运用图4.24直观地进行了说明。处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将出现不同的工业部门和类型。例如开采矿产,采伐森林等,是
18、“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的工业;冶炼钢铁,制造水泥等,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工业;生产汽车,制造机器,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加工”的工业。工业生产过程中上一个生产阶段的产品,是下一个生产阶段的原料,体现了工业生产具有阶段性、相互联系性和计划性的特点。 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教材利用插图表现了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科学研究、国防现代化与工业的关系。通过几个侧面,使学生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工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每天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工业品,享受工业带给我们的快乐和便利。教材在活动练习1中,设计了“仔细观察我们的家”的内容,让学生由某一件家
19、具找出人们生活与各工业部门的联系,同时找出在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各工业部门的相互联系。通过活动练习,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工业生产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4.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我国的工业分布,有沿海、沿河、沿交通线分布的特点。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集中在沿海地区,包括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教材运用图4.26(“我国工业的分布”)突出了上述重点内容。 5.合理分布工业是工业建设中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需要综合考虑。首先,要考虑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第二,要考虑发挥地区条件的优势,扬长避短;第三,要考虑城乡结合
20、,带动乡镇经济的发展;第四,要考虑带动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五,要考虑当地的工业基础和劳动力构成;第六,要考虑国防安全等。教材在活动练习1中,以资源配置较好的辽中南工业区为例,提出了本地资源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的问题;在活动练习2中,以资源配置不好的沪宁杭工业区为例,提出了如何发挥本区市场条件和交通运输条件优势的问题。通过这些练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分析工业分布问题的方法。在活动练习3中,安排了由学生选取一些例子,分析交通运输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这使学生又一次获得锻炼其分析能力的机会。在活动练习4中,涉及到工业的分布与乡镇企业发展的关系,这在我国当今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1、6.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和特点。高新技术产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现代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具有“高、精、尖”的特点,科技投入的含量很大,产品更新换代很快。 7.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教材运用图4.31(“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展示了我国沿海开发区、内陆和沿边开发区的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除青藏地区外,各省区多在条件较好的中心城市建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形成了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8.关
22、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沿海地区科技力量雄厚,经济发达,形成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利用其地理优势,依靠国家的开发政策,发展了以组装、加工为主的贸易导向型产业;内地地区依靠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形成了以有色冶金、机械制造、电子、航空航天等工业为主的与国防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9.教材在最后的活动练习中,安排了材料阅读内容。三则短文中,第一个短文介绍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对上海这个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所起的作用;第二个短文介绍的是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对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所起到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第三个短文介绍的是国际互联网这一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应用于工业企业的供、产、
23、销中,将会改变企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带来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三则短文共同明确了一点,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建议 建议本节安排23课时。 1.引导学生观察:图4.25“张梦的家”,我们的教室,找出工业产品,并说出相关的工业部门,使学生认识到工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工业生产的兴趣。 2.播放有关工业生产过程的录像,增加学生对工业生产过程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1.关于工业生产过程的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读图4.24“什么是工业”,并分析得出工业生产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阶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阶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加工阶
24、段。然后,可以汽车的轮胎为例,“追根寻源”上个生产阶段,即合成橡胶工业和石油工业。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汽车工业和轮胎制造业相互的按比例发展关系。由上述内容可让学生归纳出工业生产过程的阶段性、相互联系性和计划性的特点。 2.关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阅读农民、建筑师、科学家、军人对工业重要性的评述,使学生认识到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扮演多种角色,例如医生、记者、电视节目主持人、售货员等,从各自行业角度寻找与工业生产的联系,体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3.完成活动练习1、2两题内容。 由于电视机内部零件复杂,学生绘制生产联系图的难度较大
25、,故只要求学生绘出灯具、餐桌、食品的生产联系图。在此基础上,再找出分属于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各个部门。 1.引导学生读图4.26“我国工业的分布”,分析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出:京广线、京沪线、哈大线等铁路沿线的工业城市;黄河、长江沿线的工业城市;沿海四个工业区的位置和范围,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的工业区是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应作为重点内容。 2.完成活动练习1内容。引导学生读图4.27“辽中南地区”,识别矿产符号,了解辽中南地区有哪些主要的资源;识别表示各种工业部门的图例符号,了解辽中南地区的工业分布。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辽中南工业区资源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辽中南
26、工业区各工业部门的相互联系。 3.完成活动练习2、3内容。引导学生读图4.28“沪宁杭地区”,组织学生讨论:上海有哪些主要工业,对比辽中南地区的工业有什么不同?(上海的轻、重工业都很发达,辽中南的工业则以重工业为主)。上海附近煤、铁资源匮乏,从市场的角度,分析上海发展钢铁工业的原因。读图分析沪宁杭地区有哪几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条件对其工业分布的影响。 4.完成活动练习4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使工业的分布和农业的分布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发展工业,促进农业的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增加农民收入,整体脱贫致富。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介绍乡镇企
27、业的典型事例,例如江苏的华西村、北京的韩村河等,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针对活动练习4内容,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的资料(报纸、杂志、因特网),组织学生课堂讨论。 1.教师引导学生读图4.30“高新技术产业结硕果”,帮助学生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 2.教师引导学生读图4.29“北京高新技术园区”,找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位置。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中关村科技园区或其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录像,引导学生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读图4.31“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8、分析得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特点: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除青海和西藏外,其他省区的中心城市都建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地理位置不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不同的产业开发重点。针对这一内容,教师可以举出我国沿海、沿边和内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实例,向学生介绍。 5.完成活动练习1、2、3内容。教师可让学生阅读三则短文,然后重点针对练习2内容,进行分组讨论,最后班级交流。 初中地理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能读图说明欧洲西部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特点,并能在图上指出主要的岛屿、半岛、海湾、海峡和内海 2、读图熟悉欧洲西部的主要国家的名称和位置 3、了解欧洲西部实际世界
29、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 4、了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繁荣的地区并分析原因,熟悉本区主要旅游景点的分布 教学重难点 各国经济发展概况、特点;繁荣的旅游业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欧洲西部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我们地球上有这么一个地区,它的面积只比我国的陆地面积稍大,却分布着30多个国家,这个地区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也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大家猜一猜,这是哪个地理区域呢? 一、位置和范围、国家 1、展示“世界地图”,指出欧洲西部的范围:即欧洲的西半部。 2、学生观察世界地图“,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说明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按如下步骤进行:
30、(1)欧洲西部的北、南、西分别濒临什么海或洋? (2)欧洲西部的东面与什么大陆相连?这种三面临海,一面连陆的的分布可称作什么? (3)欧洲西部最南端的纬度大约是多少?最北端的.纬度大约是多少?在五带中大部分处于什么温度带? (4)学生小结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特点 3、观察“欧洲西部图“,思考:欧洲西部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这对欧洲西部的气候和经济有什么影响?(讨论) 4、引导学生在“欧洲西部地形图”上找出欧洲西部的主要岛屿、半岛、海峡和海湾及欧洲西部的主要国家 5、设问:欧洲西部各国,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大多属于何种性质的国家? 二、雄厚的经济实力 1、引导学生阅读P54图2-26,设问:从图表中
31、可以看出欧洲西部的经济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 (过渡)欧洲西部作为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地区,主要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2、学生阅读P54文字,思考回答,教师小结:发达的经济可以从工业、农业、发达的交通业等方面说明 3、一学生朗读P55“阅读”,了解欧洲部分国家的特色产业,教师结合有关资料适当补充说明。(见教参P77) (过渡)欧洲西部发达的经济还可以从其繁荣的旅游业表现出来 三、繁荣的旅游业 学生自读,思考: 1、欧洲西部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有哪些丰富的旅游资源? 2、引导学生在地图册上熟悉欧洲西部主要的旅游资源 3、讨论:欧洲西部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借鉴意义?
32、4、学生自读P56“阅读”,了解瑞士的自然风光和德国的啤酒节 5、完成P56活动 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见基训、填充图册 板书设计 初中地理教案篇6 知识与技能: 1阅读等温线分布图,概括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 2说出1月0C等温线的大致分布。 3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4读图说出我国主要的温度带及其大致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我国一、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进一步学会判断、分析等值线分布图,初步学会分析形成气温特点的原因。 从一月等温线图上,找出1月0C等温线的大致分布。 进一步学会运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气温及温度带的学习,进
33、一步体会我国疆域辽阔,地区差异大的特点。 2通过气候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的分析,进一步明确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 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我国1月0等温线的分布。 3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阅读我国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分析概括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多媒体课件 本节教学1课时。 (新课引入) 你喜欢旅游吗?国庆节去哪里旅游了?你穿的衣服和现在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新课) 大连的小红同学也很喜欢旅游,今年,她打算到哈尔滨的奶奶家过春节,你能告诉她需要准备哪些服装吗?姑姑说,可能还要带她去广州玩,她还要另外做哪些准备? 同是春节,为什么到哈尔滨和广州穿的衣服差别
34、这么大呢? 我们比较一下哈尔滨和广州两地冬季的气温。(课件展示哈尔滨和广州气温曲线图)计算哈尔滨和广州两地1月份气温相差多少? 两地1月气温相差近35,难怪两地在衣着上相差那样悬殊。 要了解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的具体情况,还要看我国的1月平均气温图。初一我们学过世界气温分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等温线?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 读“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秦岭-淮河一线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度?在图上用笔描绘出来0等温线,说出0等温线的大致分布。 2从秦岭-淮河一线往北,气温变化趋势如何?漠河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度?从秦岭-淮河往南气温变化趋势如何?海口
35、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度?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约是多少度? 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从此线往北温度越来越低,漠河的平均气温大约是-28以下。从此线往南气温越来越高,海口的气温大约是16以上。我国南北之间的温差约为44以上。 南北气温的差异 一、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大呢?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演示 我国南北跨纬度很大。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阳光小角度斜射。再加上北方昼长也比南方短,自然北方获得的太阳光热就比南方少了。另外,冬季风南下,我国北方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 因此,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
36、大的主要因素是纬度的影响。 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那么夏季气温是不是相差也很大呢?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用同样方法,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读图要求(可要求学生依据读1月平均气温图的方法,分组讨论,列出读图提纲): 漠河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海口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我国南北气温相差大约多少摄氏度? 找出我国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在哪儿?那里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为什么这里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1)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说明我国普遍高温。 (2)漠河的7月平均气温为16以下,海口的7月平均
37、气温为28以上。我国南北平均气温相差仅为12左右,气温差别不大。 (3)7月我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在青藏高原内部,大约在8以下。因为青藏高原地势很高,故青藏高原内部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二、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 为什么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呢?依据刚才学过的分析冬季气温分布的原因的方法,同学们课下可以讨论夏季气温分布的原因。 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请同学们看书上“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 说明读图要求,指导读图方法: (1)我国共划分哪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 (2)这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
38、候区分别分布在哪些主要的地区? (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份的哪条等温线一致(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 (4)我们这个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东北平原、黄河中下游地区、海南岛、长江中下游地区、青藏高原地区各属于哪个温度带。 三、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课件提示) (1)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的果树有什么不同? (2)在不同的温度带内,作物能够成熟的次数有什么不同? (3)南北气温的差异在传统民居的建筑上有什么差异? (4)你还能说出哪些不同? (课件) 板书设计 南北气温的差异 一、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二、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
39、)。 三、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初中地理教案篇7 教材分析 1、教材是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的第一节,教材设计能使学生比较充分地了解日本这一东亚岛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 2、教材先对日本地理条件进行了分析,使学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即“加工贸易经济”这一经济发展的方式,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 3、本节教材另设阅读、图表、活动等,在说明日本地形和组成,经济发展方式,扩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更好更全面地把握日本文化,经济状况等方面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从而开阔了视野,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枯
40、燥的知识趣味化。 学情分析 农村学生视野相对狭窄,但对日本这个国家并不陌生,只是对日本的地理特征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学生对这节课应该存有较大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 (2)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其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使学生能够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并分析其原因 (3)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图片、查找文字资料、小组讨论、分析处理资料,逐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性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防震意识和环保意识,初步建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41、教学重点和难点 1、日本的轮廓组成 2、日本是一个多地震、多火山的国家。 教学过程;略 初中地理教案篇8 一、分析本课在地理教学中的位置 本节课放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的第一节,是为学生从小学阶段向中学阶段转换而设置的衔接课。通过给学生讲解有趣的地理现象和人地关系方面的地理趣味知识,以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新认识,提高学生上好地理课的自觉性,使学生逐步养成热爱地理科学、钻研地理科学的良好风气。 二、分析教学对象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由于环境的巨大变化,往往给心理上造成了不适应。为了扭转这种情况,除社会、家庭、学校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外,作为地理教师也应从心理学、教育学、地理
42、教学法上入手,从这节课开始就使学生认识地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教育他们认识地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三、分析教材内容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的内容和意义,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强烈欲望和兴趣。 引导学生懂得学习地理课的方法,为学生学好地理课指出正确的途径。 2知识结构(如下表) 3教学重点介绍学习地理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4教学难点教师要用“磁性效应”强烈地吸引住学生,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5教学思路采用提问、讲解、读课文等综合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告诉学生,学习地理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想一想”,利用彩色图片、地图册、电化教学等教学方法,演示一些有趣的地理现象,让学生初步掌握从5个方面思考的学习地理方法。课后组织课外地理兴趣小组。从课外阅读、看电视、看电影、听广播中增加地理知识的学习。办地理小专刊、黑板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地理课外兴趣小组。 6课程类型阅读欣赏课。 7课时安排1课时 8教具准备自制本课知识结构图。自制学习地理五步法图表(贴在教室)。收集有趣的地理知识图片23张。 9学具准备课本、地图册、填充图、红蓝铅笔。 10组织教学(3分钟) 四、教学过程 1.教师用信任的目光,将学生看一遍,然后充满激情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