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数学题型与解题思路51-60讲.pdf

上传人:穆童 文档编号:15183408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奥数:数学题型与解题思路51-60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小学奥数:数学题型与解题思路51-60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奥数:数学题型与解题思路51-60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奥数:数学题型与解题思路51-60讲.pdf(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1奥数题型与解题思路 60 讲 06奥数题型与解题思路 60 讲 06感谢天津站帖子奉献,由海边小升初资料组整理编辑。海边有你,分享有礼!如果您想加群:希望您可以入群时先分享一份小升初资料,通过后,您将优先获得我们的纯净版资料!我们资源来源于网络,由于优秀资源搜集难度较大,所以导致资料更新速度较慢,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我们工作小组参与搜集。51、割补、拼接、截割51、割补、拼接、截割【割补】【割补】在数学中,把图形的某个部分割下,补到某一个新的位置,往往可以使新的图形,更便于发现数量关系,从而较快地解答出数学题目。例如,

2、在图 4.38 中,三个圆的面积都是 12.56 平方厘米,且三个圆两两相交,三个交点都是圆心,求三块阴影部分的面积。从表面上看,题目是无法解答的。但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根据轴对称性及割补方法,题目可作如下的解答:如图 4.39,将图形 1 翻折到图形 2 的位置;再将图形 3 和 4 割下来,合并在一起,补到图形 5 的位置上。于是,原来的阴影部分就正好拼成了一个半圆。所以,三块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2.562=6.28(平方厘米)【拼接,截割】【拼接,截割】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2(1)平面图形的拼接、截割。拼接和截割, 是两个相反的过程

3、。 平面图形的拼接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拼接在一起;平面图形的截割,是把一个图形截割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平面几何图形拼接或截割以后,面积和周长的变化有以下规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拼接成一个新的几何图形, 它的面积等于原来若干个几何图形的面积之和;而周长却会比原图形周长之和要短。如果拼接部分的总长度为 a,那么拼接后减少的周长就是 2a。把一个平面几何图形截割以后,各小块图形的面积之和,等于原图形的面积;但截割后各小块几何图形的周长之和,要比原图形的周长要长。若所有截割部分长度为 a,那么截割后增加的长度就是 2a。依据这一规律,可快速地解答一些几何问题。例如,如图 4.40,正方形被均

4、分为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三个长方形,每个长方形周长都是 48 厘米,求正方形的周长。解题时,可以把大正方形看成是三个小长方形拼接而成的,三个小长方形的拼接部分,都是小长方形的长,长度等于大正方形的“边长”。拼接以后的图形(大正方形)的周长,比原来的三个小长方形的周长之和,要减少 4 个“边长”,而这 4 个“边长”正好相当于大正方形的周长。这就是说,三个小长方形的周长之和里,刚好包含有两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所以,正方形的周长是4832=1442=72(厘米)(2)立体图形的拼接、截割。立体几何图形拼接或截割以后,它的体积和表面积的变化,有以下规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几何体, 拼接成一个新几何体以后

5、, 它的体积等于原来若干个几何体体积之和;但是它的表面积却比原来若干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之和要小。如果重叠部分为 S,那么减少的面积就是 2S。把一个几何体截割以后, 各部分的体积之和等于原几何体体积; 但截割后的表面积之和,却大于原几何体的表面积。如果其中的截割面积为 S,那么,增加的表而积就是 2S。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3依据这一规律,可以较快地解答出某些题目。例如,如图 4.41,把一个棱长为 5 厘米的正方体木块锯成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长方体(不计损耗),表面积会增加多少平方厘米?因为正方体木块的截割面积为 55=25(平方厘米),

6、依据上面的规律可知,表面积会增加252=50(平方厘米)又如,把长 10 厘米、宽 6 厘米、高 5 厘米的长方体木块截成形状、大小相同的两个长方体,表面会增加多少平方厘米?由于此题未交代从何处下手截割,所以要分三种情况来解答题目。如图 4.42 左图的截法,表面积会增加。562=302=60(平方厘米)如图 4.42 中图的截法,表面积会增加。1062=602=12(平方厘米)如图 4.42 右图的截法,表面积会增加1052=502=100(平方厘米)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452、改变运算种类52、改变运算种类在四则运算中,改变原题的运算

7、种类,如以乘代加、以加代减、 以加代乘、以减代除,往往可使一些题目的计算变得比较简便、快速。【以乘代加】【以乘代加】几个加数虽然不同,但数字大小比较接近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个数作“基准数”,采用“以乘代加”的方法速算。例如(1)1718161714+1913+14解题时,可以选择 17 为基准数,以乘代加解答如下。1718+161714+19+1314=1781-1-32-4-3=178-8=128(2) 325324318327323320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5解题时,可以选取 323 作为基准数,然后解答。325+324318+3273

8、23320=3236+21-5+4-3= 3236+(214)-(53)=32367-8=3236-1=1937运用基准数以乘代加速算, 对于一些随报随记而且数字又很接近的连加运算, 是极为方便、快速的,它的算法可以是:选定一个数作基准数,把比基准数多的记“十”,比基准数少的记“一”,随报随算它的累计数。当要加的数报完后,结果也就计算出来了。例如,某组 10 个同学某次数学考试分数如下:72;71;70;68;74;69;73;67;70;73。计算时,可选择 70 分作基准数。计算过程可如下表所示(实际计算时只需要算出累计数就行了):所以,这组同学这次考试成绩的总分数是70107=707(分

9、)【以加代减】【以加代减】为说明问题,先看一个实际问题:“某人去商店购物,需要付款 4.65 元。他交给售货员 10 元,应找回多少钱?”很明显,这是个减法算题,应该用 104.65=5.35(元)去求答案。可是在找钱的时候,售货员一般不做减法,而是采用“前位凑九,末位凑十”的加法运算,得 5.35 与 4.65 能凑成 10,从而得出要找的钱数是 5.35 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做减法会产生连续退位的问题,而用加法凑整,可以通过“前位九,末位十”的办法口算。达到正确、快速、简便地求差的目的。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6凡是整百、整千、整万减去

10、一个数,都可以用“以加代减”的方法“前位凑九,末位凑十”,去迅速地求差。请看下面的两个例子,特别是看一看列出的竖式:(1) 1000675=325(2)50000-3672=46328【添 0 折半】【添 0 折半】一个数乘以 5,可以看成是先乘以 10 再除以 2。一个数乘以 10 非常简便,只要在这个数的末尾添个 0;再除以 2,也很容易口算。这种添 0 后再除以 2 的方法, 叫做 “添0 折半法”。它也改变了原题的运算种类。例如(1)486548602=2430(2)4.375=43.72=21.85【添 0 退减原数】【添 0 退减原数】一个数乘以 9,就是乘以 101。根据一个数乘

11、以两数之差的分配性质,一个数乘以 9,可以在这个数的末尾添一个 0,再退一位减去原数,所得的就是所要求的积。这种方法,可称为“添 0 退减原数法”。例如3969=3960-396=3564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7(退减原数可看式口算。看式口算不熟练时,可从低位减起,熟练之后可从高位减起,一下子就可直接写出得数。)【添 0 折半加原数】【添 0 折半加原数】一个数乘以 6,可以看成是乘以(51)。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用这个数分别乘以 5 和 1,再求两个积之和。一个数乘以 5,可以用“添 0 折半法”,加上这个数与 1 的积,就是加上原数。所

12、以这种速算方法可称之为“添 0 折半加原数法”。例如64896=648902+6489=324456489=38934这种方法还可以推广到一个数乘以 7 中去。不过,乘以 7 就必须是“添 0 折半加原数的 2倍”了。例如24367=2436024872=12180+4872=17052234.27=23422+468.4=1171468.4=1639.4【以加代乘】【以加代乘】“以加代乘”又可以称之为“添 0 加原数”。例如72011=7200720=7920672031167203067203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8=739233这种方

13、法还可以推广到一个数乘以 12 的计算中去。不过,一个数乘以 12,需要添 0 加原数的 2 倍。例如:62312=6230+1246=7476【原数加半,加半定积】【原数加半,加半定积】如果一个数乘以 1.5,也就是乘以(10.5),那么根据乘法分配律,只要把这个数加上它的一半就可以了。这时,原来的乘法也可以改用加法来代替。例如481.5=48(10.5)=48+24(48 的一半)=72显然,“原数加半”的方法速算乘法,也是“以加代乘”的一种方法。这种“原数加半”方法还可推广到一个数乘以 15、150、1500以及 0.15、0.015、0.0015中去。因为15=1.510 0.15=1

14、.50.1150=1.5100 0.015=1.50.011500=1.51000 0.0015=1.50.001 所以,一个数乘以这些数,只要把这个数加上它的一半以后,再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就可以了。比方6.4150=6.41.5100=(6.43.2)100=9.6100=960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946000.0015=(46002300)0.001=69000.001=6.9这样的方法,可以称作“加半定积法”。在我国农村,还经常将它用于将平方米数换算成亩数的计算。因为 1 平方米=0.0015 亩,所以2800 平方米=(0.0015

15、2800)亩=(28001400)0.001亩=4.2 亩在民间,人们一般称这样的快速简算方法,叫做“加半向左移三法”。【以减代除】【以减代除】除法实际上是同数连减的简算方法,而同数连减又可以用乘法代替。所以,“以减代除”可以达到简算和速算的目的。例如,55025,先用 550 减去 20 个 25,得 50,50 再减去 2 个 25,便得 0。所以,55025=22。由口算便迅速得出了此题的得数。【以乘代除,以除代乘】【以乘代除,以除代乘】在乘法运算里,如果一个因数是 5”,则可将它化为“10n2n”,从而将“乘以 5n”转化为“除以 2n”进行计算。同样,在除法运算里,如果除数是 5n,

16、那么,也可以将它转化为“乘以 2n”去进行计算。显然,除以或乘以 2n,要比乘以或除以 5n方便、快速得多。例如(1)12000125=1200053=12000(103+23)=1200010323=1223=96因为 1223=12222,所以口算得数时,只要把 12 连续翻倍三次即可。即12244896。(2) 480125=48053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10=480(10323)=4801032348023103=60103=60000因为 48023=480222,所以口算得数时,只要把 480 连续折半三次即可。即480240

17、12060。53、复杂分数应用题53、复杂分数应用题【复杂的一般分数问题】【复杂的一般分数问题】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11例 1 已知甲校学生数是乙校学生数的 40,甲校女生数是甲校学生数的 30,乙校男生数是乙校学生数的 42。那么,两校女生总数占两校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几?(全国“幼苗杯”小学数学竞赛试题)讲析:关键是要求出甲、乙两校学生数,分别占两校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因为甲校学生数是乙校学生数的 40,所以,甲、乙两校学生数之比为所以,两校女生占两校学生总数的例 2 有一堆糖果,其中奶糖占 45,再放入 16 块水果糖后,奶糖就只占 25

18、。那么,这堆糖中有奶糖_块。(1992 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16 块水果糖之后,其它糖就是奶糖的(1-25)25=3(倍)。例 3 某商店经销一种商品,由于进货价降低了 8,使得利润率提高了 10。那么这个商店原来经销这种商品所得利润率是百分之几?(长沙市奥林匹克代表队集训试题)讲析:“利润”是出售价与进价的差;“利润率”是利润与进货价的比率。设这种商品原进价为每件 a 元,出售后每件获利润 b 元。那么 现进价为每件 (1-8)a=92a(元),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12例 4 学校早晨 6:00 开校门,晚上 6:40 关校

19、门。下午有一同学问老(1992 年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试题)讲析: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时间”和“时刻”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从早晨 6 点到中午 12 点共有 6 小时,从中午 12 点到下午 6 点 40 分共有设从中午 12 点到“现在”共 a 小时,可列方程为解得 a=4。所以,现在的时间是下午 4 点钟。【工程问题】【工程问题】例 1 一件工作,甲做 5 小时后,再由乙做 3 小时可以完成;若乙先做 9 小时后,再由甲做 3 小时也可以完成。那么甲做 1 小时以后,由乙做_小时可以完成?(1987 年北大附中友好数学邀请赛试题)讲析:因为“甲做 5 小时,乙做 3 小时可以完成”;或者“甲

20、做 3 小时,乙做 9 小时也可以完成”。由此得,甲做 5-3=2(小时)的工作量,就相当于乙做 9-3=6(小时)的工作量。即:甲做 1 小时,相当于乙做 3 小时。由“甲做 5 小时,乙再做 3 小时完成”,可得:甲少做 4 小时,就需乙多做 34=12(小时)。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13所以,甲做 1 小时之后,还需要乙再做 3+12=15(小时)才能完成。例 2 如果用甲、乙、丙三根水管同时往一个空水池里灌水,1 小时可以灌满;如果用甲、乙两根水管,1 小时 20 分可以灌满;如果用乙、丙两根水管,1 小时 15 分可以灌满。那么,

21、用乙管单独灌水,要灌满一池水需要_小时。(1993 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试题)讲析:关键是求出乙的工作效率。例 3 一项挖土方工程,如果甲队单独做,16 天可以完成;乙队单独做时,突然遇到地下水,影响施工进度,使得每天少挖了 47.25 方土,结果共用了 10 天完成工程。问整个工程要挖多少方土?(1993 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总决赛第二试试题)讲析:甲、乙两队合做,则工效可提高 20,所以每天可以完成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14例 4 某工厂的一个生产小组, 当每个工人在自己原岗位工作时, 9 小时可以完成一项生产任务,如果交换工人

22、 A 和 B 的工作岗位,其他工人生产效率不变时,可提前 1 小时完成这项生产任务;如果交换工人 C 和 D 的工作岗位,其他工人生产效率不变时,也可以提前 1 小时完成这项生产任务。问:如果同时交换 A 与 B,C 与 D 的工作岗位,其他工人生产效率不变时,可以提前几分钟完成这项生产任务。(全国第四届“华杯赛”决赛试题)所以,同样交换 A 与 B,C 与 D 之后,全组每小时可以完成:例 5 一批工人到甲、乙两个工地进行清理工作。甲工地的工作量是乙工已做完,乙工地的工作还需 4 名工人再做 1 天。那么,这批工人有_人。(1992 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讲析:把甲、乙两地全部工作

23、量作单位“1”,由“甲工地的工作量是把工人总数作单位“1”,由“上午去甲工地人数是去乙工地人数的 3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15所以,一天中去甲、乙工地人数之比为:例 6 蓄水池有甲、丙两条进水管,和乙、丁两条排水管。要灌满一池水,单开甲管需要 3小时,单开丙管需要 5 小时。要排光一池水,单开乙管需要丁的顺序循环开各水管,每次每管开 1 小时,问多少时间后水开始溢出水池?(全国第一届“华杯赛”决赛第一试试题)有当开到甲水管时,水才会溢出。溢出。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16的思路是在假设要打

24、开水管若干个循环之后, 水才开始开始溢出。所以,这样解的思路是错误的。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1754、分数与繁分数化简54、分数与繁分数化简【分数化简】【分数化简】讲析:讲析:容易看出,分子中含有因数 37,分母中含有因数 71。所以可得(长沙地区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选拔赛试题)讲析:讲析:注意到,46=24,24=6,由此产生的一连串算式:164=64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181664=66416664=6664(全国“育苗杯”小学数学竞赛试题)讲析:讲析: 容易看出分子中含有因数 3。

25、把 48531 分解为 48531=316177, 然后可试着用 16177去除分母:【繁分数化简】【繁分数化简】(1990 年马鞍山市小学数学竞赛试题)讲析:讲析:如果分别计算出分子与分母的值,则难度较大。观察式子,可发现分子中含有 326274,分母中含有 275326。于是可想办法化成相同的数:(全国第三届“华杯赛”复赛试题)讲析:讲析:可把小数化成分数,把带分数都化成假分数,并注意将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数,以消除各自中的分母。于是可得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19例 3 化简(全国第三届“华杯赛”复赛试题)讲析:讲析:由于分子与分母部分都

26、比较复杂,所以只能分别计算。计算时,哪一步中能简算的,就采用简算的办法去计算。所以,原繁分数等于 1。(北京市第一届“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试题)讲析:讲析:连分数化简,通常要从最下层的分母开始,自下而上逐步化简。依此法计算,题目的得数是 2。(计算过程略)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2055、对称变换55、对称变换【将军饮马】【将军饮马】据说古代希腊有一位将军向当时的大学者海伦请教一个问题:从 A 地出发到河边饮马,再到 B 地(如图 4.32 所示),走什么样的路最近?如何确定饮马的地点?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27、 48542799221海伦的方法是这样的:如图 4.33,设 L 为河,作 AOL 交 L 于 O 点,延长 AO 至 A,使AO=AO。连结 AB,交 L 于 C,则 C 点就是所要求的饮马地点。再连结 AC,则路程(AC+CB)为最短的路程。为什么呢?因为 A是 A 点关于 L 的对称点,AC 与 AC 是相等的。而 AB 是一条线段,所以 AB 是连结 A、B 这两点间的所有线中,最短的一条,所以 AC+CB=AC+CB=AB 也是最短的一条路了。这就是海伦运用对称变换,找到的一种最巧妙的解题方法。运用这种办法,可以巧妙地解决许多几何问题。【划线均分】【划线均分】通过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

28、中心,任意画一条直线,都可以把原图形均分成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图形。利用这一性质,可以使某些较复杂的问题迅速地解答出来。例如(1)把图形(图 4.34)的面积,用一条直线分成相等的两个部分。解题时,只要把这个图形看成是由两个矩形(长方形)组成的组合图形,而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所以只要找出两个对称中心(对角线交点),利用中心对称图形的上述性质,通过两个对称中心作一条直线,就能把它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个部分了。如前页的三种分法都行(如图 4.35 所示)。(2)如图 4.36,长方形 ABCD 内有一个以 O 点为圆心的圆,请画一条直线,同时将长方形和圆分为面积相等的两个部分

29、。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22大家知道,长方形和圆都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长方形的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圆的对称中心是它的圆心。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上述性质, 先找出这两个对称中心 O 点和 P 点 (如图 4.37) , 再过 O、P 作直线 L,此直线 L 即是所画的那根直线。56、典型应用题56、典型应用题【平均数问题】【平均数问题】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23例 1 小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以每小时 15 千米的速度前进,回时以每小时 30千米的速度返回。小强往返过

30、程中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江西省第二届“八一杯”小学数学竞赛试题)讲析:我们不能用(15+30)2 来计算平均速度,因为往返的时间不相等。只能用“总路程除以往返总时间”的方法求平均速度。所以,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例 2 动物园的饲养员给三群猴子分花生。如果只分给第一群,则每只猴子可得 12 粒;如果只分给第二群,则每只猴子可得 15 粒;如只分给第三群,则每只猴子可得 20 粒。那么平均分给三群猴子,每只猴子可得_粒。(北京市第八届“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试题)讲析:设花生总粒数为单位“ 1”,由题意可知,第一、二、三群猴子于是可知,把所有花生分给这三群猴子,平均每只可得花生例 3 某

31、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平均成绩是 78 分,男、女生各自的平均成绩是 75.5 分和81 分。问: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全国第三届“华杯赛”决赛第二试试题)讲析:因男生平均比全班平均少 2.5 分,而女生平均比全班平均的多 3 分,故可知2.5男生数=3女生数。2.53=女生数:男生数即 男生数:女生数=6:5。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24例 4 某次数学竞赛原定一等奖 10 人,二等奖 20 人,现在将一等奖中最后 4 人调整为二等奖, 这样, 得二等奖的学生平均分提高了 1 分, 得一等奖的学生的平均分提高了 3 分。 那么,原来

32、一等奖平均分比二等奖平均分多_分。(1994 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试题)讲析:设原来一等奖每人平均是 a 分。二等奖每人平均是 b 分。则有:10a+20b=6(a+3)+24(b+1)即:a-b=10. 5。也就是一等奖平均分比二等奖平均分多 10.5 分。【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例 1 甲每分钟走 50 米,乙每分钟走 60 米,丙每分钟走 70 米,甲乙两人从 A 地,丙一人从 B 地同时相向出发,丙遇到乙后 2 分钟又遇到甲,A、B 两地相柜_米。( 1990 年小学生报小学数学竞赛试题)讲析:如图 5.30,当乙丙在 D 点相遇时,甲已行至 C 点。可先求出乙、两相遇的时间,也

33、就是乙行距离 AD 的时间。乙每分钟比甲多走 10 米,多少分钟就多走了 CD 呢?而 CD 的距离,就是甲、丙 2 分钟共行的距离:(70+50)2=240(米)。于是可知,乙行 AD 的时间是 24010=24(分钟)。所以,AB 两地相距米数是(70+60)24=3120(米)例 2 在一条公路上,甲、乙两个地点相距 600 米,张明每小时行走 4 千米,李强每小时行走 5 千米。8 点整,他们两人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 分钟后他们都调头反向而行,再过 3 分钟,他们又调头相向而行,依次按照 1、3、5、7(连续奇数)分钟数调头行走。那么,张、李两个人相遇时是 8 点_分。(1

34、992 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试题)(千米)=150(米)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25他俩相向走(1+5)分钟,反向走(3+7)分钟后两人相距:600+150(3+7)-(1+5)=1200(米)所以,只要再相向行走 1200150=8(分钟),就可以相遇了。从而可知,相遇所需要的时间共是1+3+5+7+7+8=24(分钟)也就是相遇时是 8 点 24 分。例 3 快、中、慢三辆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公路追赶前面的一个骑车人。这三辆车分别用 6 分钟,10 分钟、12 分钟追上骑车人。现在知道快车每小时走 24 千米,中车每小时

35、走 20 千米,那么,慢车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全国第一届“华杯赛”决赛第二试试题)讲析:如图 5.31 所示,A 点是三车的出发点,三车出发时骑车人在 B 点,A1、A2、A3分别为三车追上骑车人的地点。快车走完 2.4 千米追上了他。由此可见三辆车出发时,骑车人已走的路程是AB=2.4-1.4=1(千米)。所以,慢车的速度是: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26例 4 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提高 20,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一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 120 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 25。则可提前 40 分钟到达。那么,甲、乙两地相距_千米。(

36、1992 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试题)讲析:首先必须考虑车速与时间的关系。因为车速与时间成反比,当车速提高 20时,所用时间缩短为原来的例 5 游船顺流而下每小时行 8 千米,逆流而上每小时行 7 千米,两船同时从同地出发,甲船顺流而下,然后返回。乙船逆流而上,然后返回,经过 2 小时同时回到出发点,在这 2小时中,有_小时甲、乙两船的航行方向相同。(上海市第五届小学数学竞赛初赛试题)讲析:关键是要理解上行与下行时间各占全部上下行总时间的百分之几。因为两船 2 小时同时返回,则两船航程相等。又上行船速是每小时行 7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

37、27例 6 甲、乙两车分别从 A、B 两城同时相向而行,第一次在离 A 城 30 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车又继续前行,分别到达对方城市后,又立即返回,在离 A 城 42 千米处第二次相遇。求A、B 两城的距离。(小学生科普报小学数学竞赛预选赛试题)讲析:如图 5.32 所示。两车第一次在 C 地相遇,第二次在 D 地相遇。甲、乙两车从开始到第一次 C 点相遇时,合起来行了一个全程。此时甲行了 30 千米,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 D 点相遇时, 两车合起来行了两个全程。 在这两个全程中, 乙共行 (30+42)千米,所以在合行一个全程中,乙行(3042)2=36(千米),即 A、B 两城的距离是 3

38、036=66(千米)。例 8 甲、乙两车分别从 A、B 两地出发,在 A、B 之间不断往返行驶,已知甲车的速度是每小时 15 千米,乙车的速度是每小时 35 千米,并且甲、乙两车第三次相遇(两车同时到达同一地点叫相遇) 的地点与第四次相遇的地点恰好相距 100 千米。 那么 A、 B 两地的距离等于_千米。(1993 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讲析:根据甲、乙两车的速度比为 37,我们可将 A、B 两地平均分成 10 份(如图 5.33) 。因为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 37,所以甲每走 3 份,乙就走了 7 份。于是它们第一次在a3处相遇。甲再走 4.5 份,乙走 10.5 份,在 a7与

39、 a8之中点处甲被乙追上,这是第二次相遇;甲再又走 1.5 份,乙走 3.5 份,在 a9点第三次两车相遇;甲走 6 份,乙走 14 份在 a5点第四次两车相遇。(千米)。例 9 在 400 米环形跑道上, A、B 两点相距 100 米(如图 5.34)。甲、乙两人分别从 A、B 两点同时按逆时针方向跑步。甲每秒跑 5 米,乙每秒跑 4 米,每人每跑 100 米,都要停 10秒钟,那么,甲追上乙需要_秒钟。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28(1992 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讲析:各跑 100 米,甲比乙少用的时间是 1004-1005=5

40、(秒钟),现在甲要比乙多跑100 米,需 20 秒钟。由 205=4(个百米),可知,乙跑 400 米以后,甲就比乙多跑 100 米。这样便刚好追上乙。甲跑完(400+100)米时,中途停了 4 次,共停 40 秒钟。故 205+40=140(秒)。当乙跑完 400 米以后,停了 10 秒,甲刚好到达同一地点。所以,甲追上乙需要 140 秒钟。例 10 甲、乙二人在同一条环形跑道上作特殊训练:他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相反方向跑,每人跑完第一圈到达出发点后立即回头加速跑第二第一次相遇点 190 米,问这条环形跑道长多少米?(全国第四届“华杯赛”复赛试题)讲析:图为甲、乙两人每跑到原出发点时,就

41、返回头跑。于是,从出发点切开,然后将环形跑道拉直,这样,他俩就可以看作在 AB 线段上的往返跑步(如图 5.35)。跑第一圈时,乙的速度与甲的速度的比是 32。当甲从原速跑到 A 点。(个)全程,即刚好到达 D 点。所以,在 AD 段中,甲、乙两人都是按各自的加速度相向而行。不难求得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29例 11 图 5.36,大圈是 400 米跑道,由 A 到 B 的跑道长是 200 米,直线距离是 50 米。父子俩同时从 A 点出发逆时针方向沿跑道进行长跑锻炼, 儿子跑大圈, 父亲每跑到 B 点便沿直线跑,父亲每 100 米用 20

42、 秒,儿子每 100 米用 19 秒。如果他们按这样的速度跑,儿子在跑第几圈时,第一次与父亲再相遇?(全国第二届“华杯赛”复赛试题)讲析:容易计算出,父亲经过 150 秒刚好跑完 3 小圈到达 A 点,儿子经过 152 秒刚好跑完2 圈到达 A 点,儿子比父亲慢 2 秒钟,所以儿子将沿跑道追赶父亲。因为 A 到 B 弯道长 200 米,儿子每跑 100 米比父亲快一秒,可知恰好在 B 点追上父亲。即,儿子在跑第三圈时,会第一次与父亲相遇。例 12 甲班与乙班学生同时从学校出发去某公园。甲班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 4 千米,乙班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 3 千米。学校有一辆大客车,它的速度是每小时 48

43、千米。这辆车恰好能坐一个班的学生。 为了使两班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到达, 那么甲班学生与乙班学生需要步行的距离之比是_。(1991 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试题)讲析:要使两个班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只有让两个班都同时运行且同时到达。设甲班先步行后乘车。甲班、乙班和客车的行进路线如图 5.37 所示。AB、CD 分别表示甲班和乙班步行距离。当甲班从 A 地行至 B 地时,汽车共行了:AB+2BC。又汽车速度是甲班的 12 倍,所以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30同理,当乙班从 C 地行至 D 地时,汽车共行了 CD+2BC。又,汽车速度是乙班的 16

44、倍,所以ABCD=1511。即甲班与乙班需要步行的距离之比为 1511。例 13 王经理总是上午 8 点钟乘公司的汽车去上班。有一天,他 6 点 40 分就步行上班,而汽车仍按以前的时间从公司出发,去接经理,结果在路途中接到了他。因此,王经理这天比平时提前 16 分钟到达公司。那么汽车的速度是王经理步行速度的_倍。(小学生科普报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通讯赛试题)讲析:如图 5.38,A 点表示王经理家,B 点表示公司,C 点表示汽车接王经理之处。王经理比平时提前 16 分钟到达公司, 而这 16 分钟实际上是汽车少走了 2 AC 而剩下的时间,则汽车行 AC 路程需要 8 分钟,所以汽车到达 C 点

45、接到王经理的时间是 7 点 52 分钟。王经理步行时间是从 6 点 40 分到 7 点 52 分,共行 72 分钟。因此,汽车速度是王经理步行速度的 728=9(倍)。【倍数问题】【倍数问题】例 1 仓库里有两个货位,第一货位上有 78 箱货物,第二货位上有 42 箱货物,两个货位上各运走了相同的箱数之后, 第一货位上的箱数还比第二货位上的箱数多 2 倍。 两个货位上各运走了多少箱货物?(1994 年天津市小学数学竞赛试题)讲析:因为两堆货物各运走相同数量的货物之后,第一堆比第二堆货物多 2 倍。即此时第一堆货物是第二堆货物的 3 倍。所以,42 的 3 倍的积与 78 的差,就是两堆中各运走

46、货物的箱数的 2 倍。故两个货位各运走的货物箱数是(423-78)2=24(箱)。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31例 2 一笔奖金分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二等奖奖金的 2 倍,每个二等奖奖金是每个三等奖奖金的 2 倍。如果评一、二、三等奖各两人,那么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 308 元;如果评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那么一等奖的奖金是多少元?(全国第二届“华杯赛”复赛试题)讲析:我们可将二等奖和三等奖都换成一等奖。如果评 1 个一等奖,2 个二等奖,3 个三等奖时,每个一等奖的奖金为:0例 3 甲、乙两个小朋友各有一

47、袋糖,每袋糖都不到 20 粒。如果甲给乙一定数量的糖后,甲的糖就是乙的糖粒数的 2 倍。如果乙给甲同样数量的糖后,甲的糖就是乙的糖粒数的 3 倍。那么,甲、乙两个小朋友共有糖_粒。(1994 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讲析:甲给乙一定数量的糖之后,甲是乙的 2 倍。这说明甲乙两个糖数之和是 3 的倍数;同理,乙给甲一定数量的糖后,甲是乙的 3 倍,这说明甲乙两个糖数之和又是 4 的倍数。所以,甲、乙两人糖粒总数一定是 12 的倍数。又,每袋糖都不到 20 粒,所以甲乙两个糖数之和应为 12、24、36 中的一个数。经检验,当总糖数是 24 时,即甲为 17 粒、乙为 7 粒时,符合要求

48、。即两个小明友共有糖24 粒。例 4 一小和二小有同样多的同学参加金杯赛。学校用汽车把学生送往考场。一小用的汽车,每车坐 15 人,二小用的汽车,每车坐 13 人,结果二小比一小要多派一辆汽车。后来每校各增加一个人参赛, 这样两校需要的汽车就一样多了。 最后又决定每校再各增加一人参加竞赛,二小又要比一小多派一辆汽车。问最后两校共有多少人参加竞赛?(全国第一届“华杯赛”决赛试题)讲析:原来二小比一小多一辆车,各增加一人后,两校所需车一样多。由此可见,一小增一人就要增加一辆车,所以原来汽车恰好全部坐满,即原来一小人数是 15 的倍数。后来又增加 1 人,这时二小又要多派一辆车,所以在第二次增加人数

49、之前,二小的车也恰好坐满。即人数是 13 的倍数。每天更新,搜集百部资料,一次打包下载海边小升初资料搜集群 48542799232因此,原来每校参加的人数都是 15 的倍数。而加 1 之后,是 13 的倍数。即求 15 的某个倍数恰等于 13 的倍数减 1。因为 156=90,137=91,所以,两校各有 92 人参加竞赛。从而可知,两校共有 184 人参加竞赛。【年龄问题】【年龄问题】例 1 小明今年 5 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 7 倍,再过多少年爸爸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 3倍?(1993 年吉林省“金翅杯”小学数学竞赛试题)讲析:可先求出当爸爸年龄是小明年龄的 3 倍时,小明的年龄是多少岁:

50、(57-5)(3-1)=15(岁)。故,再过 10 年,爸爸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 3 倍。例 2 今年祖父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 6 倍。几年后,祖父年龄是小明年龄的 5 倍。又过几年后,祖父年龄是小明年龄的 4 倍。问:祖父今年多少岁?(全国第二届“华杯赛”少年数学竞赛试题)讲析:因为今年祖父年龄是小明年龄的 6 倍。所以,年龄差是小明年龄的 5 倍,即一定是5 的倍数。同理,又过几年后,祖父的年龄分别是小明年龄的 5 倍和 4 倍,可知年龄差也是 4 和 3的倍数。而年龄差是不变的。由 3、4、5 的公倍数是 60、120、可知,60 是比较合理的。所以,小明今年的年龄是 60(6-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奥数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