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学案-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共7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5123308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复习学案-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共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轮复习学案-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共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轮复习学案-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学案-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题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标、考纲、考点)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点搜索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耕作技术、生产工具的改进小农经济的成因及特点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地位及成就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古代手工业的世界地位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了解“重农抑

2、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古代的土地制度“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土地制度的演变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明清的“海禁”与“闭关锁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慢慢发展(教材知识整合)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 古代中国的耕作方式和主要农具1、原始社会:(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距今一万年左右)。含义:用石刀、石斧把树木砍倒,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再用石犁翻土播种。局限:土地耕种一两年后,地力下降,人们再到其他地方耕种。 (2)“耜耕”或“石器锄耕”:距今七八千年,培植了水稻和粟,发明了耒耜最早的松土工具,土地的利用率有所提高。人们用石刀、石斧砍伐树木,用石

3、犁翻土耕种;2、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商周时期出现。比木石工具坚硬、锋利,但比较昂贵,但在农业上很少使用。3、春秋战国:铁犁牛耕:春秋时期出现,战国逐渐推广。铁犁牛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4、汉朝时期:西汉推广使用耦犁(二牛三人的耦犁法)、出现播种工具耧车;东汉出现一牛挽犁的犁耕法。5、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可以控制耕土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耕犁完善。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小农个体经营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革命性的发展。(二)、耕作技术1、春秋战国:垄作法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2、西汉:赵过推行代田法。3、

4、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耕耙耱技术。4、汉代的耕作制度是以一年一熟。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三)、土地制度 1、土地制度的变化: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 -奴隶社会(商周)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封建社会(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国有土地(屯田制、均田制等)(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集体耕种,平均分配劳动产品。(2)奴隶社会:井田制。演变:起源于商朝、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战国。瓦解的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进步。性质:是一种土地国有制,一切土地属周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

5、,诸侯分赐给卿大夫。受田者可以世代享用,无权转让和买卖,需要向周王交纳贡赋。瓦解过程:A.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私田被大量开垦出来。私田主人不向国君交纳赋税,加之战争频繁,井田上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井田制趋于瓦解。B.鲁国实行“初税亩”和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井田制逐渐瓦解。C.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特别是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打破了土地国有制度,改变了“田里不鬻”的传统,封建土地私有制得到确认。D.秦始皇颁布“使黔首自实田”的诏书,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私有制的合法性。(3)封建社会:以土地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国有土地所有制(如:北魏至唐朝中期实

6、行的均田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个体小土地所有制三种。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这种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2000多年,后期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中国长期贫困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B、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不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土地所有制一样,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 C、土地国有制:屯田制、均田制(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隋唐两朝均采用)。 附:北魏孝文帝改革地主土地所有制在封建社会居支配地位。国有土地所有制是补充形式,农民小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附庸。秦汉以后,总的趋势是国有土地日益减少,私有土地日益增长。影响:战国时

7、期确立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地主阶级通过政治特权或经济实力,占有大量土地,而农民只有少量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往往要租种地主的土地,并将收获物的大半交给给地主。农民受到国家和地主的双重剥削,过着贫困的生活。(4)、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目的: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主要内容:485年,北魏颁布均田令,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隋代和唐代前期推迟了服役的年龄,甚至可输绢代役。意义:中国古代一项比较完备重要的封建土地制度;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北方

8、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开垦的荒地增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的发展。瓦解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和土地买卖的频繁。(根本:生产力提高和经济的发展)2、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A.时间:东汉时期B.田庄的特点:农民与庄主有强烈的依附关系聚族而居拥有私人武装自给自足 (2)、租佃关系日益普遍 A.原因:土地兼并的结果 B.发展战国:产生汉代:较普遍宋代:仅次于自耕农的经营方式明清: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3、对土地制度变革和调整的认识 我国古代社会土地制度从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到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演变,以及对不同土地制度的调整,实际

9、上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4、土地兼并:(1)原因:土地私有制(根本原因);土地自由买卖;地主、官僚、豪强的强取豪夺。宋朝以后土地兼并的现象更为严重。(2)影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导致农民破产,阶级矛盾激化。引起社会动荡,是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之一,因此农民起义往往包含平均地权的要求。(3)、中国封建社会各阶级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所采取的措施:A、地主阶级:作为统治阶级,其措施主要是通过封建国家的权力来强行限制、禁止土地兼并。北魏至唐朝,国家掌握部份土地,实行“均田制”,保证农民获得部份土地,但并不触动贵族、官僚、地主土地,终究无法制止土地买卖和兼并;780年,唐实行“两税法”,实际上承

10、认了贵族、官僚、地主对土地占有的合法性。B、农民阶级:作为被统治阶级,主要是通过农民战争来猛烈冲击地主阶级统治,以实现土地的重新分配。农民迫使新建的地主阶级政权调整统治政策,承认土地变动的现实。(四)小农经济(1)含义: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家庭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产生: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随之形成。(3)特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

11、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兵役的主要承担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规模小、水平低、条件简陋,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具有脆弱性。(4)评价: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中国古代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到近代,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成长。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五)、农田水利(1)著名水利工程:A.战国时期:水工郑国在秦国修凿了郑国渠,灌溉关中地区;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促进了四川盆地农业发展。B.秦朝:史禄修凿了灵渠,沟通了珠江和

12、长江流域,推动珠江流域的开发。C.汉代:关中地区农民创造了井渠、漕渠、白渠、龙首渠。东汉王景治理黄河。(2)灌溉工具:三国时期:马钧发明了翻车; 唐朝:发明筒车,利用水力来灌溉农田。宋朝:出现水转翻车;明清时期:出现风力水车。 (3)作用: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的发展。总结: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鲜明特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扩展:一、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耕作工具的进步(2)耕作技术的进步(3)耕作制度的发展(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5)生产工具的

13、进步反映了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提高,反映了我国人民适应改造自然的勇气和智慧。二、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线索及其特点 1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西周晚期出现铁器。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用牛犁耕得到推广。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唐朝发明了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从秦汉到隋唐,农业生产工具与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宋以后农业生产工具与技术虽有进步,但基本处于停滞,没有大的突破。2农作物品种不断增多,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 习称的“五谷”在商周时期已经种植。明代引进了玉米和番薯。清代前期种植经济作物已很普遍。唐代以前,农产

14、品商品化趋势并不明显。唐朝时期茶已成为普遍的饮料,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这是农产品商品化的开始。元朝时,棉花种植遍及南方,明代已推向江北。明清时期,棉花、蚕桑、茶叶、烟草、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都扩大了,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农业生产商品化直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3与农业灌溉和运输有关的水利工程春秋时期芍陂的修筑,连接了淮水和长江流域;战国时期郑国渠和都江堰的修建,使关中平原成为沃野、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秦朝修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联系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隋唐时期开通大运河,使南北得以贯通;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的水利超过六朝的总和;北宋王安石变法,

15、推行农田水利法,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水利工程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关系到交通运输和商业的发展。4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重视农业,自秦汉至唐朝,耕地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东晋南朝时,江南农业的开发进一步扩展,三吴地区最发达,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成为重要产粮区。隋唐时江南的土地资源进一步被利用,适于种植高产稻的圩田很普遍,开垦山地的现象也很多。明清时连不适宜生长稻麦的贫瘠沙洼地也被利用起来种植玉米和甘薯。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展,使粮食总产量大幅增加,养活了众多人口。5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土地制度西周的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也是分封制的经济基

16、础;春秋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被封建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代替。曹操实施流民与土地相结合的屯田制,促进了北方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隋唐时继续沿用。唐中期由于土地兼并与买卖现象严重,政府无土地可支配,均田制无法推行。屯田制和均田制都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国家兵役、徭役的征发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封建土地所有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即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6与土地制度相适应的赋税制度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实施“初税亩”,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汉代实

17、行编户制度,加强了对百姓的管理。隋唐实行租庸调制,规定纳绢代役,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也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唐中期的两税法,每户按照土地和资产交税,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明朝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纳银代役的规定,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清朝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人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废除了人头税,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二、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特点1、经营形态 (1)产生

18、与发展: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而独立。夏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即“工商食官”)。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开始出现,从而形成中国手工业的三大经营形态。汉武帝时代开始实行盐铁官营制度,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被收归官办。 (2)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封建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三种经营形态。其中,官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如:汉代的“东西织室”和“三服官”)。特点:利用国家权力,征调最优秀工匠,使用最好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代表着古代手工业生产的最高水平。

19、产品主要供宫廷、官府、贵族消费和军用,不是商品,不能服务于社会。由于产品不进入市场,缺乏竞争,劳动者被强制劳动(如:元明清的“匠户”制度),因此生产效率低下,阻碍手工业进步。技术工艺的传承是封闭的,往往导致失传。民营手工业: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民营手工业出现。工、商与士、农并列为国家“四民”。到明朝中后期,大规模的手工工场日益增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家庭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对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丝织业(1)新石器时代:出现陶纺轮、骨梭等,纺织技术已经萌芽,最初

20、原料是麻和葛。(2)商朝:出现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3)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4)西汉:出现提花机。开辟丝绸之路,中国被称为“丝国”。(5)唐代: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出现缂丝技艺。(6)明清:苏州、杭州是丝织业中心,民营丝织业兴盛,使用花楼机。棉纺织技术向南方推广,明朝后期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雇工和自由劳动力市场)。3、冶金业(1)青铜制造:原始社会晚期:出现小件青铜器;夏商周时代: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被成为“青铜时代”,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春秋战国秦汉时代:青铜器造型趋向灵便轻

21、巧,纹饰趋于简单,由于广泛采用鎏金、镶嵌等装饰工艺,更显精美华丽。 (2)冶铁业:西周晚期:出现铁器;春秋时期:开始冶炼生铁和钢;战国时期,已掌握炼钢淬火工艺;西汉: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人力皮囊鼓风。东汉初杜诗发明水力鼓风装置水排;南北朝:发明我国古代最先进的灌钢法;北宋:普遍用煤冶铁;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炭冶铁,明朝普遍使用。4、制瓷业(1)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原始社会:出现彩陶、黑陶、白陶等。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从商代到东汉晚期,是陶到瓷的过渡时期。(2)东汉:瓷器技术达到成熟阶段,出现青瓷和白瓷。(3)唐代:形成南青(越窑)北白(邢窑)两大系统,并输往国外。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唐代晚期

22、,出现釉下彩绘,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注意:“唐三彩”是独特的美术陶制品)。(4)宋代: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各地,出现五大名窑。(5)明清: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在青花瓷基础上烧制)、珐琅瓷(康熙年间发明)争奇斗艳,瓷器大量销往国外。明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三、古代商业的基本特点1、古代商业 (1)商朝:出现职业商人(商朝人善于经商,后来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和最早的货币(海贝、骨贝、玉贝、铜贝等),商业由官府控制(“工商食官”)。(2)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出现许多大商人。中原出现一些商业中心,货币形式

23、多样,种类繁多。(3)南北朝:形成民间集市“草市”,设官员进行管理。物物交换成为主要手段。(4)汉唐:“市”(商业区)与“坊”(住宅区)严格分开。在城市交易,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政府加强管理,设有专门的机构和官员(“令”“丞”)。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隋唐时期,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出现。外贸活动繁荣,在广州设“市舶使”进行管理。 (5)宋元:城市商业活动发展到新的阶段,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北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元朝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国内外各种商品汇聚大都。中外贸易、边境贸易(榷场)全面繁荣。(6)明清:商业城镇兴起;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棉

24、花、茶叶等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出现,形成徽商、晋商等商帮,商人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7)地位:古代中国的商品市场由城市市场和乡村集市两部分组成,乡村集市狭小、分散,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它们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2、“市”的形成与城市发展 (1)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的四周有围墙,与居民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和闭市,闭市后不许再交易。县城以下禁止设市,否则视为非法的私市。(2)宋朝时期: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便利了百姓生活

25、。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原先不设“市”的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3)具体情况:秦代:制定了管理“市”的法律,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汉代:“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严格。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周边有围墙,市按时开闭。“五都”的出现标志着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南北朝:民间集市“草市”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地点自然形成;唐代:“市”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束缚了商业的自由发展。“草市”作为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华。除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荣以外,扬州也曾“雄富冠天下”;宋代:“市”突破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沿街开设商铺,形成繁华的

26、商业街。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管;东京等都市商业繁盛;形成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四大著名商业名镇。明清:苏州财富“甲于天下”。3、明清“商帮” “商帮”是以血缘、乡谊作为纽带,以会馆、会所进行联络的地域性的商人集团。著名的商帮有晋商和徽商。商帮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到了最后阶段,其活动促进了商品流通和全国性市场的形成,有的还将商业资本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与成长。明清的商帮毕竟是封建性的商帮,它依靠官府的支持进行经营,积累的巨额资本又多用于购置土地,奢侈消费,甚至货币窖藏,最后也就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而走向衰落。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

27、政策(1)概述:含义:“重农”就是重视农业生产,保护小农经济,以确保封建赋税和地租征收。“抑商”就是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根本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也有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即安定人心,巩固统治。最早提出: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历代封建王朝继承并发展。(2)过程:商周:统治者重视并鼓励民间商业的发展;战国:重农抑商思想盛行;西汉初年: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对商人的赋税加倍,商人应入市籍,一入市籍则不得为官。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实行盐铁官营制度)的政策;明清: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由官府垄断盐、茶经营;官府出台许多歧视商人的规定;对民营商业,通过加征商税

28、、限制手工业规模、压价收购等手段,压制民营手工业发展。(3)评价:在封建社会前期,重农抑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统治者把工商业与农业对立起来,运用政治手段压制工商业发展,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2、“海禁”政策(1)概述: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起因:明初,倭寇骚扰东南沿海,危及明朝统治。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2)过程:明朝注重维持“朝贡”贸易体制(如:郑和下西洋),对民间海外贸易则严加禁阻。明太祖屡次下令海禁,对外贸易只能在官府主持

29、下进行。倭患消除后,政府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各国进行贸易。清初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又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百姓片板出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值得注意的是,明清两朝都实行海禁政策,但内涵并不相同。明初实行海禁,只是禁止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并不禁止外国来华贸易相反,明政府积极鼓励官方贸易如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3、“闭关锁国”政策 (1)概述:含义:清代严格限制海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处同外国通商,并规定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基础。 (2)评价:这种消极防御的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加深,曾起到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

30、的状态,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4、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产生与缓慢发展:产生:明朝中后期,江南苏州等地的纺织业。条件: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日益活跃。实质: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表现:“机户”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机工出资,机工出力”,这种雇佣关系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清朝时期缓慢发展,部门增多,地域更广,规模扩大。在全国范围内,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2)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说明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是中国封建社

31、会衰落的重要表现,对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有重要的意义。(3)发展缓慢的原因:自然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顽强的抵抗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海禁”等政策;采取限制规模、征收重税等手段。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往往建房置地,很少投资于扩大再生产,不利于资本积累。官府的沉重剥削,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总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萌芽发展的根本原因。拓展:赋税制度、经济重心南移和重农抑商政策1、赋税制度:(1)、演变过程:、夏商周时期:实行贡赋制度(雏形) 、春秋后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最早的赋税制度的开始,也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的实行意味着封建

32、的生产方式的出现) 、西汉:编户齐民。 、北魏:受田农民要向政府纳绢、调,还要服徭役、兵役。 、唐朝前期:租庸调制。、唐朝后期:两税法。 、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明朝中后期:一条鞭法。 、清朝:摊丁入亩(地丁银)。 、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取消农业税。(2)、演变趋势或规律: 、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转变成以田亩为主,以两税法为标志,最后完全取消人头税,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越来越松驰。 、地租形式由以劳役地租向实物地租为主的形式过渡(两税法的实行),由实物地租为主逐渐趋向货币地租为主,以一条鞭法的实行为标志,这说明封建社会就断发展,是后期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33、 、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发展为可以纳绢代役,以租庸调制为标志。、税种由繁多趋向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商品税逐渐加重。 (3)、评价: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依附关系逐步松驰,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税制的变化是为了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4)、实质:历代封建王朝不时地调整改革赋税制度,实质上是为了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繁多齐全,一是奴役人民的需要,二是国家法制的表现。(5)、一句话:当前我国实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被誉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第二次革命。2、边疆地区开发与经济重心的南移1边疆地区的开发秦始皇修灵渠,沟通了长

34、江和珠江水系,便利了中原和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使中原先进的丝织技术和冶铁技术传到西域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开发了南方和西南地区的经济。隋唐时期,统治者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经济交流,封建的生产方式开始向边疆地区扩展。辽宋夏金元时期进一步扩展。特别是元明清三朝的统一,使边疆地区得到进一步的开发。2经济重心的南移 (1)、南移过程:、第一阶段:从远古到西晋;特点:南北经济从同步发展趋向平衡进而发展到北方经济迅速超过南方。关中地区成为全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第二阶段:从西晋到隋唐五代;特点:南方经济得到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第三阶段:五代到清朝 ;特点

35、:古代经济重心最终南移并得到不断强化。(2)、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北民南迁。带来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与工具;、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安定;、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政治中心的南移,使统治者为了保存和增强实力,较为重视生产发展;、民族融合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优越的地理环境,适宜的气候。 (3)、南移有明显特征:、北民大量南迁;、南迁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最突出;、政治中心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3、重农抑商政策(1)、基本概念: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2)、主要表现:、统治者强调以农为本

36、,商为末,强化本末意识;、注意减轻赋税,防止农民大量破产;、抑制土地兼并,稳固农业生产基础;、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自由流动。 (3)、形成原因:、农业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来源,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生计;、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有利于社会安定,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根本原因是落后、闭塞自然经济的反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必然产物。4、古代各朝代经济恢复发展和繁荣的原因归纳:、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统治者对政策的调整(共同点:调整生产关系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且政策具有连续性;、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历法的进步,科技菱的颁布,外国先进技术的引

37、进等;、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流;、中外交流的加强;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前朝经济的发展。 三、重要问题解析1、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先后经历五次重大的演变。(1)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随着货币需求量的增大,商朝人开始使用铜币。这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2)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从商朝铜币出现到战国时期,货币形状杂乱不一。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自铸货币。当时,赵国的铲币、齐

38、国的刀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钱、楚国的蚁鼻钱比较著名。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颁布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从此结束了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币,造成货币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此后,历代铸币都由中央直接经管。(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转变。秦汉以来所铸钱币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唐高祖武德四年

39、(621年),取“开辟新纪元”之意,铸造“开元通宝”钱,废弃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开元通宝”钱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通宝钱,此后铜钱都以通宝、元宝相称,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5)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北宋时期,货币流通量很大,由于铸铜的铜料紧缺,在一些地区大量铸造铁钱。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买一匹罗(丝织品),要付130斤重的铁钱。铁钱笨重不便,宋真宗时,在政府许可下,由成都16家富户共同经营,印制纸币“交子”。“交子”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2、对外贸易的发展丝绸之路陶瓷之路。(1)西汉开创“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运往欧洲,中国被称为“丝国”。(2)唐代“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因战乱频繁日益萧条。加上经济重心南移和造船、航海技术提高,中国对外贸易的重心也转向海上交通。唐宋以来,中国陶瓷技艺大为提高,陶瓷器大量出口,沟通东西大洋的海上航路因此被称为“陶瓷之路”。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