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项目四审计分类和方法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项目四审计分类和方法ppt课件.pptx(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项目四 审计分类和方法ppt课件项目四项目四 审计分类和方法审计分类和方法 20212021年年8 8月月 审计基础与实务项目四项目四 审计分类和方法审计分类和方法 职业能力目标职业能力目标 1.识别审计工作的类型; 2.能理解具体审计工作与审计方法的关系; 3.掌握获取审计证据的技术方法。 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 审计工作分类,审计工作方法。 任务一任务一 审计的分类审计的分类 一、审计的基本分类 审计的基本分类包括按审计的主体分类、审计内容和目标分类。审计的基本分类包括按审计的主体分类、审计内容和目标分类。 (一)按审计主体不同的分类(一)按审计主体不同的分类 按审计主体不同,可分为国家
2、(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按审计主体不同,可分为国家(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 国家审计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民间审计方式强制、无偿自愿接受委托、有偿对象财政收支及公共资金的合法合规内部管理监督的执行财务报表的合法公允性质外部行政监督内部经济监督外部经济监督权责处置权报告权发表审计意见独立性单向独立相对独立双向独立(二)按审计目的和内容分类(二)按审计目的和内容分类 按不同内容和目的,可分为财务审计、符合性审计、绩效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 1. 1.财务审计财务审计 财务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真是合法性及其财务报表与其他相关资料的公允性所执行的审计。 2. 2.符合
3、性审计符合性审计 符合性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某些财务活动或经营活动是否符合特定标准所进行的审计。 3. 3.绩效审计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也称为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及其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所进行的审计。 4. 4.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简称,是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部门或单位财政收支或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对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所进行的审计。 二、审计的其他分类 (一)按审计涉及范围分类(一)按审计涉及范围分类 按审计涉及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部审计与局部审计。按审计涉及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部审计与局部审计。
4、 1. 1.全部审计全部审计 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期间与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相关的全部财务收支活动和相关经营管理活动及其全部会计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所进行的审计。 2. 2.局部审计局部审计 局部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期间与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相关的部分财务收支活动和相关经营管理活动及其部分会计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所进行的审计。(二)按实施审计时间分类(二)按实施审计时间分类 1. 1.按照审计对象的进程分类按照审计对象的进程分类 按实施审计时间的不同,可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按实施审计时间的不同,可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 (1 1)事前审计)事前审计 事前审计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之前所进行的审计,一般是
5、指对预算或计划的编制、经济事项的预测与决策所进行的审计。 (2 2)事中审计)事中审计 事中审计是指在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执行过程中进行的审计。 (3 3)事后审计)事后审计 事后审计是指在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完成以后所进行的审计。2.2.按照是否定期执行分类按照是否定期执行分类 按照是否定期执行分类可以分为定期审计与不定期审计。按照是否定期执行分类可以分为定期审计与不定期审计。 (1 1)定期审计)定期审计 定期审计是按照预先确定的时间进行审计,以民间审计为例,对各类公司进行的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就是定期审计。 (2 2)不定期审计)不定期审计 不定期审计是指审计时间不固定,不是按规定的周期进行,而
6、是根据审计需要临时安排的审计。(三)按实施审计地点分类(三)按实施审计地点分类 按实施审计的地点不同,可分为就地审计和报送审计,也可分为现场按实施审计的地点不同,可分为就地审计和报送审计,也可分为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审计与非现场审计。 1. 1.报送审计报送审计 报送审计也称送达审计,是指审计机构按照审计法规的规定,对被审计单位按期报送来的凭证、账簿和财务报表及相关凭证等资料进行的审计。 2. 2.现场审计现场审计 现场审计是指在被审计单位所在地一级审计对象事项发生地所实施的审计,但特别强调要到被审计单位经济管理活动的实际发生现场进行实地审计。(四)按审计动机分类(四)按审计动机分类 按实施
7、审计动机的不同可分为强制审计和任意审计按实施审计动机的不同可分为强制审计和任意审计 1. 1.强制审计强制审计 强制审计是指无论被审计单位是否愿意都必须接受的审计,它一般是根据法律、法规规定,被审计单位必须接受的审计。 2. 2.任意审计任意审计 任意审计是指根据被审计单位自身需要所进行的审计,它一般没有法律法规强制性的规定,而是由被审计单位资源要求或聘请审计组织所进行的审计。(五)按实施审计前是否通知被审计单位分类(五)按实施审计前是否通知被审计单位分类 按实施审计前是否通知被审计单位可分为通知审计和突击审计。按实施审计前是否通知被审计单位可分为通知审计和突击审计。 1. 1.通知审计通知审
8、计 通知审计是指在审计实施之前,通过下发审计通知书或签订业务委托书的方式通知被审计单位,然后进行的审计。 2. 2.突击审计突击审计 突击审计是指比审计单位在事先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进行的审计。(六)(六) 按审计使用的技术和方法分类按审计使用的技术和方法分类 按照审计所使用的技术和方法,可以分为账表导向审计,系统导向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 1.账表导向审计 指审计工作开展围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的编制过程进行的,通过对证账表上的数字进行审计来判断是否存在舞弊行为和技术性错误。 2.系统导向审计 系统导向审计,也称为制度基础审计,是指审计工作开展以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评价为起点,系统导向审计是财
9、务审计发展的较高阶段,仍然沿袭账表导向审计的多种方法。 3.风险导向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也称风险基础审计,是指重视并评价审计相关的各种风险,结合被审计的内部情况和外部环境,对其进行全面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审计工作。任务二任务二 审计的方法审计的方法 一、审计方法概述一、审计方法概述(1)审计方法的概念 审计方法是指审计人员检查分析审计对象、取得审计证据、据以编写审计报告、形成审计结论和意见的各种专门手段的总称。(2)审计方法的选用原则 1.审计方法的选用要适应审计的目的 2.审计方法的选用要适合审计方式 3.审计方法的选用要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实际(3)审计方法的作用 审计方法是指注册
10、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某个时间,对将要获取的某类审计证据如何进行收集的详细指令。注册会计师面临的主要决策之一,就是通过实施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满足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受到成本的约束,注册会计师不可能检查和评价所有可能获取的证据,因此对审计证据充分性、适当性的判断是非常重要的。二、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方法二、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方法 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可根据需要单独或综合运用以下审计方法,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1 1)检查)检查 检查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和文件进行审查,或对固定资产、存货、现金、应收票据等实物
11、进行审查。 (2 2)观察)观察 观察是指注册会计师察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实施的程序。 (3 3)询问)询问 询问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书面或口头方式,从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处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四)函证(四)函证 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直接从第三方(被询证者)获取书面答复以作为审计证据的过程,书面答复可以采用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等形式。(五)重新计算(五)重新计算 重新计算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已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的准确性进行核对。(六)重新执行(六)重新执行 重新执行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12、重新独立执行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和控制。(七)分析程序(七)分析程序 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分析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要素内容对象(1)不同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2)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内容评价和调查运用环节风险评估程序/实质性程序 任务三任务三 审计抽样审计抽样一、审计抽样的含义与分类一、审计抽样的含义与分类 (1 1)审计抽样的含义)审计抽样的含义 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一种技术方法。 (2 2)审计抽
13、样的分类)审计抽样的分类 在审计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任意抽样、判断抽样和统计抽样三种类型。 1.1.任意抽样任意抽样 任意抽样是审计从详查向抽查演变时最先运用的一种抽样方法。只是任意抽取样本。因此盲目性很大,其审查结果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 2.2.判断抽样判断抽样 判断抽样是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判断,有目的地从特定审计对象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进行审查,并以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抽样方法。 3.3.统计抽样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是审计人员运用概率论原理,遵循随机原则,从审计对象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有效样本进行审查,然后以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抽样方法。二、统计抽样的基本程序二、统计抽样的基本程序 统计
14、抽样审计的基本程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样本设计阶段、样本选取阶段和抽样结果的评价阶段。 (一)样本设计阶段 样本设计是指审计人员围绕样本的性质、样本量、抽样组织方式及抽样工作质量要求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工作。 1.样本设计的影响因素 样本设计时应考虑以下7个影响因素: (1)审计目标(2)审计对象总体及抽样单位(3)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4)可信赖程度。(5)可容忍偏差。 (6)预期总体误差。(7)分层。2.样本量的确定 统计抽样确定样本量规模的方法主要有查表法和公式计算法查表法和公式计算法两种。 查表法。查表步骤如下:按要求的可信赖程度选定要查的表。在表的顶行上找到最大可容忍的误差率,再在表
15、的最左边一栏找到总体误差率,两者的交点处即为要求的样本量(括号内的数字为样本中预期出现的误差数)。 公式计算法。在实质性测试中,如果运用统计抽样中的均值估计抽样法,则可运用公式计算样本数量。(二)样本选取阶段 审计人员所选取的样本项目必须能够代表总体。单个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关键在与所选择的抽样方法是否恰当。关键在与所选择的抽样方法是否恰当。 1.1.随机抽样法随机抽样法 随机抽样法是利用随机数表来确定样本项目。 2.2.系统选样法系统选样法 系统选样也称为等距选样,是指首先计算选样间距,确定选样起点,然后,再根据选样间距,顺序选取样本的一种选样方法。选样间距的计算公式为: 选样间距=总体规模
16、样本规模 3. 3.随意选样随意选样 随意选样就是不考虑金额大小、资料取得的难易程度及个人偏好,以随意的方式选出样本。随意选样的缺点在于很难完全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随意选样属于非随机基础选样方法,只能在非统计抽样中使用。(三)抽样结果的评价阶段 审计人员在对样本实施必要的审计后,需要对抽样结果进行评价,一般步骤如下: 1. 1.分析样本误差分析样本误差 通过分析样本误差,可以确定样本错误率,并作出是否调整样本容量的结论。通过分析比较,会出现以下三种可能: :样本的错误率与预计的错误率基本相同样本的错误率与预计的错误率基本相同,表明样本的容量符合要求,审计人员可据此推断总体。 :样本错误率明显
17、低于预计错误率样本错误率明显低于预计错误率,表明样本容量较大,违背了样本选择的经济性原则,但审计工作已经结束,可以判断符合要求。如果出现上述两种情况,可以终止测试。 :样本错误率明显大于预计错误率样本错误率明显大于预计错误率,表明样本容量小,则需要以样本错误率代替预计错误率,重新确定样本量,并按抽样方法审查新的样本,计算新样本的实际错误率,直至样本错误率等于或小于计算样本容量时所使用的预计错误率。 2. 2.推断总体误差推断总体误差 在分析样本误差后,审计人员应根据样本误差采用适当的方法推断总体误差。在符合测试中,总体误差是通过查“抽样结果评价表”的方式来推断;在实质性测试中,总体误差可以运用
18、均值估计法等计算推断。 3. 3.重估抽样风险重估抽样风险 在符合性测试时,将推断的总体误差与可容忍误差相比较,如果认为抽样结果无法达到所测试的内部控制的预期信赖程度,应考虑增加样本量或修改实质性测试程序。 4.4.形成审计结论形成审计结论在抽样结果评价的基础上,审计人员可确定审计证据是否足以证实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以形成结论。案例分析案例分析A和B注册会计师对XYZ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该公司2009年度未发生购并、分立和债务重组行为,供产销形势与上年相当。该公司提供的未经审计的2009年度合并会计报表附注的部分内容如下(金额单位:人民币万元)账龄年初数年末数相差1年以内83
19、921091525231到2年118613992132到3年116113652043年以上142128741453合计1216016553 1、坏账核算的会计政策:坏账核算采用备抵法。坏帐准备按期末账龄法分析计提,提取比率为5%-40%。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项目附注: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2009年年未余额为16553和5277。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应收账款3年以上的年末数额(2874)大于3年以上年初(1421)和2-3年年初(1161)的合计(2582)。品名2008年发生额2009年发生额X产品4000041000Y产品2000020020合计6000061020品名2008年发生额2009年
20、发生额X产品3800033800Y产品1900019019合计57000528192、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项目附注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2009年年度发生额:61020和52819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X产品09年主营业务收入发生额41000大于08年发生额40000,但主营业务成本09年38000却低于08年33800。即08年销售毛利率为5%,而09年销售毛利率13.44%。既然公司09年的供产销形势与上年相当,通常应维持大致相当的销售毛利水平。3、XYZ股份有限公司拥有X有限公司80%表决权资本,已按规定将该子公司纳入合并会计报表范围。XYZ股份有限公司将X有限公司提供货
21、运服务事宜。在2009年度合并会计报表附注的“本公司与关联方的交易”部分披露为: 本公司为X有限公司提供货运服务、收费标准按向外单位提供同样服务所收费用的120%计算。2009年度,本公司从X有限公司获得货运服务收入为240万元,2008年度该项收入为180万元 在公司2009年度合并会计报表附注的“本公司与关联方的交易”部分,不需要披露公司为X有限公司提供货运服务这一关联交易。这是因为,在合并会计报表中,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看待,集团内的交易应在正确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予以抵销,无需予以披露。贷款单位金额借款期限年利率借款条件A银行第一营业部18002007年8月到2011年7月9.72%抵押借款B银行第一营业部116502006年9月到2010年8月7.65%抵押借款C银行第二营业部2802009年1月到2011年1月5.925%但保借款合计13730 4、长期借款项目附注:2009年年末余额为13730 “长期借款”科目的期末余额扣减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后的数额填列,该项扣除数应当填列在流动负债类下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目单独反映。因此银行第一营业部的11650的借款期限为2006年9月到2010年8月距离2009年末不足一年,因此不能列入长期借款项目,而应列入“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