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升初三化学衔接导学案:第8讲原子的结构(共17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543794 上传时间:2022-05-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升初三化学衔接导学案:第8讲原子的结构(共1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二升初三化学衔接导学案:第8讲原子的结构(共1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升初三化学衔接导学案:第8讲原子的结构(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升初三化学衔接导学案:第8讲原子的结构(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8讲 原子的结构【学习目标】1会说出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会指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3. 会使用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找相对原子质量。【教材扫描】板块1:原子的构成(这是重点)我们已经知道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构成分子的原子也不是不可分割的。原子核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 警示:(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氢原子中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没有中子。(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

2、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故而有: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原子核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4)不同原子的质子数不同,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5)由于原子中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故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板块2:核外电子的排布(这是重、难点)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居中心的原子核和绕核高速运动的电子构成的,那么原子中的电子是怎样绕核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是不是杂乱无规则的?核外电子的运动有自己的特点,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有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有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为了形象说明,通常用电子层表示。拓展:(1)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上

3、,只有当能量较低的电子层被占满后,才能排布在能量较高的电子层上。(2)第一层最多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8个电子。(3)核外电子的排布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可形象的表示。(4)原子结构示意图提供的信息有: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值表示核电荷数(质子数);圆弧表示电子层;圆弧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板块3:相对原子质量(这是重点) 原子的质量很小,在书写和记忆时很不方便,为了便于记忆,国际上采用了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原子核中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 r)。拓展:(1

4、)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2)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来粗略地计算。(3)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一个碳12原子质量1/12)=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1.6610-27kg。易错点:构成原子的粒子 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氢原子中没有中子,所以在练习中要注意,不要忽视。【小试身手】一、原子的构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 和核外带负电的 构成的。而原子核是由 和 构成。在原子核中,质子带 电,中子 电。在原子中:(1)核电荷数 = = (2)原子核

5、带 电荷数 = 核外电子带 电荷数(故整个原子不显电性)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这种分层运动也叫 。1、核外电子排布特点:(1)各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 个;(2)最外层不超过 个(除第一层不超过 个);(3)能量低的优 排满,依次再排能量逐步升 的电子层里。2、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各部分表示的含义:【结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 有着密切关系。三、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 。(用符号 表示)实质: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 ,它没有 单位,但其国际单位为 ,省略不写。2、由原子结构知识可知:在原子中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而 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故: 原子的近似相对原

6、子质量 。【典例精析】例1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确定它的 ( )A.原子质量 B.质子数 C.中子数 D.电子数例2原子核(普通的氢除外)是 (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不能再分例3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 ( )A.中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D.原子质量例4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 ) 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微粒是 ( )A.原子 B.分子 C.电子 D.原子核例5构成氧原子的微粒有 ( )A.8个质子,8个中子,16个电子 B.8个质子,8个电子C.8个质子,8个中子,8个电子 D.8个原子核,8个中子例6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正确的

7、是 (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原子是不可以再分的最小微粒C.任何原子其体积和质量都相等 D.原子的质量与体积比分子小例7.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 A.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B.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例8原子核外有19个电子的某种原子,假如它失去一个电子后,剩余部分( )A.不显电性 B.显正电性 C.显负电性 D.无法确定例9化学反应前后必定改变的是 ( )A.原子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原子的质量 D.原子的数目例10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 A. 核内质子数

8、B. 核外电子数 C. 电子层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例11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稳定结构但不是原子的是 ( ) 例12下列各组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对元素是( )【课堂练习】1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的粒子是( )A.水分子 B氧原子 C碳原子的原子核 D.电子2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 )A.中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D原子相对质量3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2 g B12 C199310-26kg D112 g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6通常原子核是( )A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B不能再分的粒子C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D由质

9、子和中子构成7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8.已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 kg,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为1.66310-27 kg,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6 kg B16 C2.65710-26 kg D1.66310-27kg9已知某原子核电荷数为a,该原子中核内有b个质子和c个中子,核外有d个电子则( )Aa=b=c Bb=c=d Ca=c=d Da=b=d10在电解水的反应中,始终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A水分子 B氧气分子 C氢、氧原子

10、 D氢分子11铀-235是制造原子弹的一种原料,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核电荷数为92,其核内中子数为_,核外电子数为_12参加化学反应的最小微粒是( )A原子 B分子 C质子 D中子13某原子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个,则该原子中所含的粒子总数为( )A26 B56 C82 D8614一种原子的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另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7个中子产则它们不相同的是(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的质量 D原子所带的电量15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ab,而乙原子与碳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2acbd Bbc12ad C12bdac Dad

11、12bc16在原子的发展史上,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以下三个论点: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质子数相同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观点看,你认为这三点中不确切的是_(填序号)17由于原子核内的_数与核外的_数相等,所以原子不显电性不同种的原子,核内_数不同,核外_数也不同18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

12、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C由两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明矾具有一定的净水能力B硬水通过蒸馏可转化为软水C在活性炭净水器里,活性炭起到了吸附和过滤水中的杂质的作用D将河水经过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等净化处理后,所得到的水是纯水【答案】D【解析】【详解】A、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能将一些微小的难溶于水的物质吸附在表面,在重力的

13、作用下沉淀出来,选项A正确;B、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有蒸馏和煮沸,选项B正确;C、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吸附颜色和异味,选项C正确;D、将河水经过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只除去了水中的难溶性物质,水中还含有可溶性物质,得到的水是混合物,选项D错误。故选D。2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NaCl BaCl2Na2CO3BKNO3HCl CaCl2CH2SO4 FeCl3NaNO3DNaOH HNO3NH4NO3【答案】B【解析】【分析】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能结合成沉淀的则不能得到透明的溶液;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

14、和亚铁离子等。【详解】A、BaCl2和Na2CO3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C、三者之间不反应,但FeCl3溶于水呈棕黄色,故选项错误。D、NaOH与HNO3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NaOH与NH4NO3反应生成硝酸钠、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3下列物质不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A紫色石蕊试液B氯化钠溶液C铁粉D酚酞试液【答案】B【解析】【详解】A、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显碱性、酸性,使石蕊溶液分别显示蓝色、红色,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

15、象,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均不反应,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符合题意;C、铁粉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D、无色的酚酞试液遇稀盐酸不变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4下列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表述不一致的是( )A 比较火焰各层温度B 检验氢气的纯度C 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D 探究空气的组成成分【答案】D【解析】【详解】A、实验结果

16、能达到实验目的,可以比较出火焰各层的温度,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此操作能检验氢气的纯度,根据声音的大小可以判断氢气是否纯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此操作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表述一致,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此实验是证明分子运动的,不能探究空气的组成,故表述不一致,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5从化学视角看,下列词句中的说法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答案】B【解析】【详解】A、蜡炬成灰泪始干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7、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爆竹声中一岁除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铜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睛】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6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常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绿色食品”、“白色污染”、“赤潮” 主要都不是在说颜色B生活污水、农药和难分解的有机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C约占空气体积21%的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是一种高能燃料D许多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答案】C【解析】【详解】A、“绿色食品”指生产过程及其本身节能、低污染、低毒、可

18、再生、可回收的一类产品;“白色污染”的主要成分是用聚笨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赤潮”主要是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中的藻类生长繁殖过快所引起的,由此可知主要都不是在说颜色,正确;B、生活污水、农药和难分解的有机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正确;C、约占空气体积21%的氧气能支持燃烧,但氧气不是高能燃料,因为氧气没哟可燃性,故错误;D、许多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正确;故选:C。7文明洛阳,从我做起。你认为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公交车能源更新,私家车限号出行B加大污水处理和再利用工程C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D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

19、焚烧【答案】D【解析】【详解】A、公交车能源更新、私家车限号出行可以防止或减少空气的污染,不符合题意;B、加大污水处理和再利用工程能防治水污染,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C、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能减少酸雨的形成,不符合题意;D、分类回收垃圾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但露天焚烧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空气,符合题意。故选D。8工业上用甲、乙制备化学肥料丙,同时生成丁。根据下图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NH3B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C丙中氮元素质量分数约为 23.3%D反应中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 2:1【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由图可知,甲

20、的化学式为NH3,不符合题意;B、丙的化学式为:CO(NH2)2,故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4+2)2=60,不符合题意;C、丙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符合题意;D、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的是分子的个数,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A2N2表示4个氮原子B氩元素符号:arCMgCl2的名称:氯化镁D碳酸根的化学式:CO3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式的

21、书写和意义分析。A、2N2表示2个氮分子,故A说法错误;B、元素符号有两个字母的,第一个要大写,氩元素应为Ar,故B说法错误;C、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名称,要从右往左读,MgCl2的名称为氯化镁,故C说法正确;D、碳酸根离子的符号是CO32-,故D说法错误。故选C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10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摄入不足不利于人体健康,硒被誉为“抗癌元素”。根据如图提

22、供的硒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硒属于金属元素 B硒原子中的核内质子数是34C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g【答案】B【解析】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解答。A.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所以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B. 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是34,故硒原子中的核内质子数是34。正确;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34=2+8+18+x,则x=6。故选项错误;D. 根据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所提供的信息可知: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故选项错误。点睛:根据元素周期表中

23、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11下图是制备乙烯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转化过程中有三种氧化物B该反应过程属于置换反应C转化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D转化中硫酸溶液的pH逐渐减小【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图示,甲的化学式是:CO2,乙的化学式是:H2O,丙的化学式是:C2H4,丁的化学式是: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转化过程中只有CO2和H2O符合氧化物的定义,属于氧化物。C2H4虽然是两种元素组成,但不含氧元素,O2是单质,这两种物质不属于氧化物。因此该转化过程中只有两种氧化物,选项A不正确;B、置换反应是由一种

24、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根据图示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选项B不正确;C、根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甲和乙的质量比是:244218=229,选项C不正确;D、该反应中硫酸没有被消耗,但反应过程中,水是反应物,水的质量逐渐减小,因此造成硫酸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酸性逐渐增强,转化中硫酸溶液的pH逐渐减小,选项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判断转化中硫酸溶液的pH变化,要从硫酸溶液浓度变化角度考虑。转化中硫酸溶液浓度的增大,就使得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12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容器

25、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B将洗净的试管正放在试管架上C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酸雨的酸碱度D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答案】D【解析】【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选项错误;B、将洗净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故选项错误;C、用干燥、洁净的pH试纸测量酸雨的酸碱度;故选项错误;D、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故选项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1)2 个氮分子_(2)标出过氧化氢中氧的化合价_(3)地壳中含

26、量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_【答案】 【解析】【详解】(1)表示个数的数字写在分子正前方,所以2个氮分子为2N2;(2)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根据化合物显中性的原则,计算氧的化合价,氢显+1价,所以(+1)2+氧的化合价2=0,可以求得氧的化合价为-1价,所以氧的化合价为;(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非金属元素为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化学式为。【点睛】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前四位元素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为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14盐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请分析下列化学反应,回答问题:BaCl2H2SO4=2HClBaSO

27、4CuSO42NaOH=Na2SO4Cu(OH)2从反应物的类别分析,是盐与酸的反应,是盐与_的反应;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和都能反应的原因是生成物中都有_;利用K2CO3溶液和_溶液反应,可制取KOH。【答案】碱(1分)(2)溶物(或不溶物或沉淀)(1分)氢氧化钙或Ca(OH)2或氢氧化钡或Ba(OH)2 (1分)【解析】(1)是盐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既是盐和碱的反应;(2)根据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和都能反应的原因是生成物中都有沉淀(难溶物或不溶物);(3)考虑K2CO3溶液既得和可溶性碱反应又得产生沉淀物才能制的KOH应填氢氧化钙或Ca(OH)2或氢氧化钡或Ba(OH)2。15生活

28、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_(填字母序号);厨房中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填字母序号);厨房中常用加碘盐作为调味品使用,加碘食盐中含有NaCl和KIO3,据此判断加碘食盐是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KIO3中碘元素化合价为_;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_;煤曾经是厨房中的主要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我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_小明家现在厨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天然气是主要成分是CH

29、4,天然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迅速用锅盖盖灭,灭火的原理是_【答案】A C 混合物 +5 醋酸 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H4+2O2CO2+2H2O 隔绝氧气 【解析】【详解】(1)蔬菜富含维生素,牛奶富含蛋白质,大米富含糖类;故选A。(2)塑料保鲜膜的材料是一种塑料,不是纤维,橡胶手套用的是合成橡胶,不是纤维制的,棉布围裙是用棉花纤维制的,棉花纤维是天然纤维,不锈钢炊具的材料是铁的合金,是金属材料。故选C。(3)加碘食盐中含有NaCl和KIO3,据此判断加碘食盐是混合物,KIO3里钾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设KIO3里碘元素化合

30、价是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得:+1+x+(-2)3=0解得:x=+5,所以碘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4)厨房里的醋酸能与水垢反应,除去水垢;(5)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这种变化的优点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充分燃烧;(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7)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时,应该迅速用锅盖盖上,因为这样可以使油与氧气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16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甲、乙为两种化合物且含有相同的元素,丙为气体单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1、,它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已略去,“”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请推断并回答:乙物质的名称是 。写出甲乙 + 丙 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水 (2)2H2O22H2O + O2【解析】试题分析:由丙为单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丙为氧气、乙为水、甲物质为过氧化氢;故(1)乙物质的名称为水,甲物质转化为乙和丙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 O2。考点:物质的推断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酸和碱是初中阶段两类非常重要的化合物。(1)实验考查时,需要配置5%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量取该实验所需水的体积时,需要选用的合适的仪器是_。

32、(2)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填序号)。氢氧化钠固体不纯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3)如图所示,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滴加的顺序有两种: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盐酸中;是将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据图像分析你认为是_(填“”或“”)。某同学在滴加过程中,意外发现了有气泡产生,请写出产生气泡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c点时溶液中的微粒有_(用符号表示)。(4)某已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中性溶液

33、。则蒸干该中性溶液可得到固体的质量是_。【答案】量筒、胶头滴管 11.7g 【解析】【分析】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应该是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小或水的体积偏大;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详解】(1)量取该实验所需水的体积时,需要选用的合适的仪器是量筒、胶头滴管。(2)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应该是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小或水的体积偏大,氢氧化钠固体不纯,导致氢氧化钠质量偏小,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会影响溶液质量分数,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水的体积偏大,故选。(3)根据图像,在反应未进行时,溶液的pH7,为碱性溶液,所以该曲线反应是将盐酸滴入氢氧

34、化钠溶液中,故选;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点溶液的pH值小于7,盐酸过量,故c点时溶液中的微粒有。(4)无论是氢氧化钠,还是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都会生成氯化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氯元素的质量不变。100g 7.3%的盐酸中所含氯化氢的质量为,其中氯元素的质量为,含7.1g氯元素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点睛】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氯元素的质量不变,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18根据下图回答问题。仪器a的名称是_。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所选用

35、的收集装置是E或_(填字母序号,下同)。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答案】漏斗 2KMnO4K2MnO4+MnO2+O2 C CaCO3+2HCl=CaCl2+H2O+CO2 B 木条熄灭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常见仪器的识记:漏斗(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且不易溶于水,故实验室收集氧气可用E或C(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

36、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大理石是固体,稀盐酸是液体,属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故发生装置选择B,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 木条熄灭,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考点:常见仪器的识记,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原理,气体发生、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验满方法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将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渐加入到30g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样品中含锌的质量;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反应后溶液蒸发44.6g水仍无晶体析出,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13g、14.6%、40%【解析】【详解】解: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y,生成的氯化锌的质量为z, x=13g; y=14.6%; z=27.2g;将反应后溶液蒸发44.6g水仍无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40%;答:(1)样品中含锌的质量为13g;(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3)将反应后溶液蒸发44.6g水仍无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