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调查报告(共2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调查报告(共22页).doc(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浙江省中职化工工艺专业课程改革调研报告一课题和课程改革背景石油和化学工业是国家的基础工业,也是浙江省工业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以年销售额500万以上规模的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为统计数据,2007年企业总数260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44亿元,实现利税总额305亿元,实现利润175亿元;2008年企业总数268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77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21亿元,实现利润96亿元;2009年企业总数298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85亿元,实现利税总额543亿元,实现利润273亿元。这些数据足以表明,2009年浙江省化工行业已经走出
2、金融危机的阴影,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浙江省石油和化学产业发展特点有二。一是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聚集。目前,我省已形成了以镇海石化为龙头的宁波石化工业区、以嘉兴乍浦港为依托的嘉兴乍浦石化工业园区、以杭州湾为主线的杭州湾国际精细化工园区、以巨化为龙头的氟化工生产基地四大化工产业基地,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接,确保企业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相协调;二是加快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十一五”时期,浙江省出台了多项政策,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进程,加大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力度,实现从仿制为主到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新技术、新工
3、艺和新方法在化工生产中广泛运用,因此石油和化工行业已经成为高技术密集型产业。随着石油和化工行业的高速发展,企业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技术工人的短缺现象日益突出。企业为招不到技术工人而发愁,技术工人的短缺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作为与技术工人培养关系最为紧密的中等职业教育,有必要适应现代化工企业和技术的发展需要,加强对化工行业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为浙江现代化工发展提供人力保障。浙江省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依据是什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跳出教育看职教”。首先,我们必须通过企业调研,准确了解省内企业对化工人才的需求状况、就业岗位群、知识和技能要求
4、、职业能力要求、职业素养要求等,为制定课程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其次,我们必须倾听企业专家对中职课程改革的看法和建议,以建立贴近企业生产实际和需要的课程模式,即“文化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充分体现职业教育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二调研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客观、科学为准则,立足浙江区域经济和行业特点,面向现代化工制造业,从分析浙江省化工及其相关行业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着手,调研化工及其相关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就业岗位群、知识和技能要求、职业能力要求、职业素养要求,企业对课程改革的看法和建议等一系列信息,作为制定本专业课程标准的依据;调研省内中职
5、化工工艺专业现状、教师结构、学生的职业资格和毕业生就业岗位、专业课程、专业实验实训设备等等,以了解目前化工工艺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三调研对象、内容及方法为了使本次调研具有客观性、代表性和科学性,课改责任学校牵头组建了由省内化工专业各理事学校专业教师、行业专家、教育专家等组成的调研队伍和专家指导组;行业专家参与规划调研企业;教育专家指导调研内容;项目组成员及其所在学校教师共同制定调研内容,并完成本次调研工作。(一)调研对象及内容本次调研主要从以下六个层面获得第一手资料,为课程改革提供全面、客观、科学的依据:1.行业和管理层面调研对象为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浙江省经贸委医药石化管理
6、部门,调研内容为浙江省石油和化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企业层面调研对象为企业人事部门和技术部门,调研内容为企业对化工人才的需求状况、就业岗位群、企业对化工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企业对化工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企业对化工人才的职业素养要求、企业对课程改革的看法和建议等。3.学校层面调研对象为专业负责人,调研内容为专业现状、教师结构、学生的职业资格和毕业生就业岗位、专业课程、专业实验实训设备等。4.教师层面调研对象为本专业教师,调研内容为教师的毕业专业、职业技能和等级、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本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等。5.毕业生层面调研对象为从事本专业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调研内容为毕业生所
7、从事的岗位群、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对中职专业课程和教学的评价、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6.在校生层面调研对象为各中职在校生,调研内容为学生喜欢的上课方式和最想学的课程。(二)调研方法及过程本次调研以走访调查、问卷调查、专题研讨、电话采访、资料查阅等方法为主。本次调研内容制定过程充分考虑调研的可操作性,广泛征求省内各兄弟学校、行业协会、企业专家的看法和建议。调研信息的采集、汇总、分析的大致过程为信息采集信息归纳、分析专题研讨总结。本次调研共设计调查问卷五份(企业调查表、专业负责人调查表、专业教师调查表、中职毕业生调查表、中职在校生调查表)和访谈记录表一份。本次调研共发放各类调查表645份
8、,收回644份。课题组成员调查了浙江省内120家化工及相关企业,召开座谈会和专题研讨会11次,并查阅近三年浙江省工业产业竞争力发展报告和 “十一五”浙江省临港石化发展研究报告、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关于做好推进传统精细化工技术装备水平提升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资料和网络信息资料。四调研结果及分析(一)企业调研结果本次调研发放企业调研问卷120份,回收120份;调研省内大、中、小家企业和单位120家,它们包括镇海石化杭州炼油厂、杭州龙山化工有限公司、杭州深蓝化工有限公司、传化集团、杭州万向集团、正大青春宝集团、浙江晋巨化工有限公司、浙江巨化新联化工有限公司、浙江巨圣氟化学有限公司、贝利集团、诺贝尔集团等
9、,其中杭州地区39家、衢洲地区21家、宁波地区18家、绍兴地区14家、嘉兴地区13家、湖州地区10家、台洲地区5家,涉及石油化工、化肥和农药、氯碱化工、精细化工、医药化工、氟化工、信息材料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1 被调研企业地区分布状况和行业类别被调查企业所在行业分布:(见图表1)图表 1 企业所在行业被调查企业其他信息:(见图表2)图表 3 企业在职人数图表 2 企业性质被调研企业以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企业人数大多在50-500之间,与浙江化工行业中、小企业多的特点基本一致。(见图表3)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图表 5 企业适合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图表 4 未来三年企业招收化工专
10、业中职毕业生人数变化从企业调研和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企业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都有一定的需求,而目前企业真正缺少的不是高学历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而是具有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基础岗位工作人员。调查显示,45%的企业认为未来三年企业招收化工专业中职毕业生人数将增加。目前,企业可提供适合化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有一般操作、化学检验、基层管理(班、组长等)、化工总控、物流、产品销售、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等,期中一般化工操作和化学检验的员工需求量较大。(见图表4、5)图表 6 中职毕业生在企业的稳定性图表 7 企业招中职化工毕业生的途径被调研的企业认为中职学生能作为其生产操作的主力人选,原因有二:一是中职
11、学生所具备的知识基本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虽然在某些技能上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但通过企业培训和在生产过程中的学习,一般能胜任其工作;二是中职生的自我定位比较恰当,相对高学历人员而言,更能安心岗位工作,稳定性好。(见图表6)调查还显示,企业招中职化工毕业生的主要途径有毕业生自主应聘和学校推荐,企业也希望与中职学校加强合作,保证就业渠道的畅通,个别企业还表达了与学校合作办学的意愿。(见图表7)企业对中职化工专业毕业生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化工工艺涉及的行业面十分广,从基础无机化工行业到石油炼制与加工行业,从制药化学行业到食品化学行业,从日用化工行业到信息材料行业,无不涉及化工工艺。虽然其工艺、流程、设备各不相
12、同,但其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基本相同。企业专家认为中职阶段学生学会基础化学知识和典型的岗位技能,有助于就业后职业能力的提高,如果中职教学中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反而不可能达到好的效果,也没有这个必要。企业专家对中职化工专业提出的知识、技能要求如下:()企业对中职化工专业毕业生的知识要求企业专家认为学校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础知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掌握好基础知识对学生就业后工作岗位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企业专家认为中职化工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要求,主要包含下列四个方面:l 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和生产的基本概念、化工生产原料及产品的性质、常见的化学反应、生产计算);l 化工生产知识(
13、化工生产的基本原理、自动化知识、简单的机械知识);l 化学检验知识(检验知识和质量管理知识);l 化工安全生产和管理知识(安全生产知识、工业用电知识、企业管理和质量管理知识)。()企业对中职化工专业毕业生的技能要求职业教育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论教育只是职业教育的初始和入门阶段,而实践过程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和主体部分。企业专家认为中职化工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的技能要求,主要包含下列六个方面:l 能认识化工生产流程图、PID和简单设备图;l 能认识生产过程中的常用的仪器 、仪表 、设备并了解其作用;l 能熟练操作典型设备和仪器;l 能排除生产过程中的常见故障;l 能对原料、中间体、产品进
14、行检验操作;l 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控制软件。企业对中职化工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要求随着现代化工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化工企业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企业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企业专家认为中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要求,主要包含下列五个方面:l 具有专业操作能力;l 具有专业学习能力;l 具有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和各种表达能力;l 具有正确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处理能力;l 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企业对中职化工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要求化工行业是高危行业,生产中易涉及易燃、易爆、有毒化学品等,对中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高。除了做人的基本素质外,企业专家认为化工专业学生还必须具备以下职业素养:l 具有认真
15、负责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l 具有爱岗敬业、团队合作精神。企业对中职化工毕业生的评价图表 8 化工专业中职毕业生工作胜任情况企业专家认为中职化工毕业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基本能满足化工生产的需要,若其在工作过程中接受培训并不断学习,则能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相对于高学历人才而言,中职毕业生在吃苦耐劳、自我定位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与其他高学历的操作工相比,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大,流动性更小、稳定性更强。.企业对中职课程改革的看法和建议企业专家认为职业教育离不开行业或企业,而当前的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偏离了社会发展的现实和需要,某些行业或领域,对学历的要求甚至呈非理性状态。
16、实际上,企业最需要的是技术工人,中职应该成为培养技术工人的主力军,所以中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企业专家认为中职课程改革应该从如下问题入手:()培养目标定位中职课程改革首先应该进行培养目标定位,只有合理的目标定位,才能明确教学的方向。中职化工专业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一线操作工人,通俗地讲就是能够操作各种生产或检验设备的一线工人。学生就业后的发展取决于企业的培养和个人的努力等多方面因素,学校培养也应兼顾其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培养目标定位后,按照它来进行课程设置,当然也要兼顾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提升而开设一些拓展课程,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对于化工企业初、中级技术人员而言,企
17、业专家认为文化知识的要求是能够正确识读和理解企业生产和管理的规章制度、技术文件、仪器仪表的使用说明、操作规程、安全常识和质量管理内容等;能与人交流和沟通;能口头或书面表达相关工作;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编制有关工作总结或汇报材料。而专业知识又包括基础化学知识、化工生产知识(包括自动化知识、机械知识)、化学检验知识、化工生产安全和管理知识等,因此,目前化工专业课程太多,理论性太强,与企业的岗位需求显然不一致。中职在校教育只有两年时间,课程设置不宜太多,满足企业需要就行。化工工艺涉及范围广,内容多,技能教学应该以适合区域特点的典型生产过程为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典型的生产工艺和实际操作,并实现知识迁移
18、。企业专家认为基础知识必须靠学校教学来完成,很难在岗位工作中学到,但知识不在于多,“实用、够用”就行;基础知识对学生今后的职业能力的形成和个人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中职必须有选择、有原则地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办学模式部分企业专家认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需要改变,尽管政府办职业教育有一定的优势,但易受很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因而职业教育应该由行业或企业来办,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教学方法企业专家认为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实践性和操作性,企业需要的是“能做、会做、恳做”的人才,教学方法应尽量选择“做中学”,因为“学得好”不如“做得好”。部分企业专家还认为职业能力的培养对学校教育而言,要求不能太高
19、,职业能力的形成需要载体,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再培养也不迟。还有部分专家认为在实验实训教学中,应注重调整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培养。对精细化工而言,专家的研究成果并不一定是最最优化的,在实际生产中需要生产者有一定的调整,因此需要操作工人具有一定的化学知识和调整能力;化工企业是高危行业,如果没有基本的判断能力,小问题会引起大的安全事故。企业专家特别强调学校教育必须注重人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学会做人,才能学会做正确的事情。(二)浙江省中职化工工艺专业现状调研结果化工工艺专业现状调研主要调研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在校生、毕业生四大块内容,共发放调查问卷525份,收回524份,其中专业负责人10份,专业教师64
20、份、在校生271份、毕业生179份。调查主要信息汇总如下:1本专业招生情况与就业岗位群分布参与本次调研的十所中职学校09-10年招生数和在校生人数。(见图表9、10)图表 9 各学校09-10年招生人数调查图表 10 各学校在校生人数调查调查显示,各学校在校生人数都比较少,专业规模都比较小。()就业岗位群分布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分布领域广:生产一线的主要在化学检验、化工总控、有机合成、干燥、精馏、反应釜等;管理工作的主要分布在班组管理、车间管理、部门管理;技术工作的主要从事产品研发工作;部分毕业生通过转岗从事物流、营销等行业。小部分毕业生通过在企业中的生产实践,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管理工作经验,自我
21、创业。(见图表11、12)图表 11 毕业生工作岗位性质图表 12 从事一线毕业生工作岗位情况本专业教学现状()培养目标和职业资格图表 13 专业教师制定培养目标主要依据调查中发现,目前专业教师制定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是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企业要求、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教学大纲、教学经验等,而中职学生今后主要面向生产型企业,面向生产一线,按以上依据制定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基础和企业的要求差距太大。(见图表13)图表 14 本专业学生在校可选择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种类目前本专业学生可选择的职业资格主要是化学检验工,真正符合化工工艺专业职业资格的工种极少。(见图表14)(2)课程设置图表 15 本专业
22、目前开设的课程情况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学校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化学基础、化学实验技术基础(或化工分析)、化工原理(或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等,一部分学校还开设了化工制图、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化工工艺基础、化工机械及维修等课程。虽然个别学校根据学校和区域特色还开设工业分析、过程自动化、食品化学等专门化方向课程,但整个课程体系还是以学科为本构建的。(见图表15)课程设置沿袭普通高校或中专模式,如化工原理、分析化学属于高校系列,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化工分析属于中专系列,而工业分析属于检测方向专门化课程。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同一课程重复不同系列,如既开设化工原理,又开设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课程选择相当混乱
23、。各课程间“壁垒森严”、“老死不相往来”,如化工分析本应建立在化学基础之上,但课程间根本没有衔接;课程教学内容偏重学科,偏重理论,如化工原理、分析化学,与职业实践能力培养相关的技能课程很少,即使有实践课程,也是偏重化学检验,真正涉及化工工艺实践的极少,导致学用不一致,与企业的要求有差距。图表 16 毕业生对课程设置的评价调查显示,大多数在岗毕业生认为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理论课程太多,专业实践课程太少。(见图表16)图表 17 在校生最想学的专业知识调查显示,大多数在校生最想学的是专业技能操作。(见图表17)图表 18 教师认为制约本专业教学质量的因素调查显示,教师也认为课程结构不合理,
24、实训设施、设备不足是制约本专业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见图表18)(3)实验、实训条件(见图表19、20、21)图表 19 本专业实验实训室配置情况图表20 单元操作实训设备配置情况图表 21 化工分析实训室仪器配置情况调查显示,多数学校基础实验室配置基本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但专业实训室配置明显不足。本专业实验实训设备主要分两大块:一是单元操作(工艺)设备,二是化学检验设备。调研结果显示,全省中职共有管路拆装3套、流体输送装置5套(其中验证型1套)、精馏装置6套(其中验证型1套)、吸收装置4套、萃取装置3套、压滤装置2套、干燥装置3套、反应釜装置2套、热交换装置4套,大型生产实训线一条,主要分布在
25、杭州各校和浙江化工技校,单元操作实训条件很薄弱,显而易见,化工工艺实训设备根本无法满足学生技能操作训练的要求。调查还显示,化学检验设施和设备相对齐全,化分仪器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但分析仪器(色谱、原子吸收等)配备不足。图表22 本专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专业教师认为学校实验实训设备不足是推进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障碍之一。(见图表22)图表 23 毕业生对学校技能训练的评价毕业生认为学校实验实训设备不足是影响技能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见图表23)(4)师资力量教师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职业技能类别、职业技能结构:(如图24、25、26、27)图表 24 学历结构图表 25 职称结构图表 26 职业技能类别
26、图表 27 职业技能结构调研显示,浙江省化工工艺专业师资力量从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双师结构来看基本能满足理论教学需要,但从职业技能类别上看,却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名副其实的化工工艺“双师型”师资严重匮乏。图表28 教师毕业专业调研显示,中职化工专业教师主要毕业于师范化学专业,真正意义上的化工类专业教师很少。(见图表28)(5)教学方法与手段图表 29 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图表 30 学生喜欢的上课方式调查显示,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多而杂,但能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并不多。(见图表29)由于中职普遍缺乏应有的化工工艺实训设备,且大多数专业教师毕业于师范化学专业,教师在自身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存
27、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化学老师教化工”的不正常现象。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为本位”的传统教学观念依然是专业教师无奈的选择。许多教师没到过企业生产车间,不知道企业生产实际,更不知道企业生产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因而教学上往往从理论到理论,闭门造车。化工专业基础课程是以实验为主,绝大多数学生喜欢的是教师指导下的实验探究教学法。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喜欢的上课方式不一致。(见图表30)(三)本专业教育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分析1专业定位问题学校对学生未来的岗位的工作任务不够清晰,导致其按照工程师或高级技术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来培养中职学生,这显然与中职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极不相应。目前企业不缺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
28、高学历人才,企业缺乏的是具有化学和化工知识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化工工艺实训条件、师资力量与专业定位的矛盾一时还难以有效解决,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师资问题,大多数专业教师是化学老师,根本不了解企业生产实际,更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二是长期以来,市场上没有适合中职教学的化工工艺实训设备,专业教师也不知道如何选择实训设备;三是各学校本专业规模都比较小,相对投入较少。2课程设置问题课程设置沿袭大学模式,偏重学科,偏重理论;各课程间“壁垒森严”、“老死不相往来”,重复内容比较多,课程之间基本没有衔接;理论课程比较多,与职业实践能力培养相关的技能课程较少,即使有实践课程,也是偏重化学检验,真正工艺的实践极少,导
29、致学用不一致,与企业的要求有差距。3课程结构和内容问题课程结构沿用学科体系结构,目前基础课程(如化学基础)以“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为主线,专业主干课程(如化工原理、化工分析等)以 “原理-过程-计算”为主线。课程中理论内容比较多,“深、多、繁”,有些知识在不同的课程中多次“重复”,如;有些知识“老化”,如Fe3+腐蚀铜板、气动传送信号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体现不足,如Cu(NH3)42+腐蚀铜板、离子膜电解等;有些知识纯粹是学科知识,如原子、分子结构、化学键等。教学内容难度大,教师难教,学生难学,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实用性较差。课程内容以文字描述为主,教师难教,学生难学。4职业资格
30、问题化工行业职业资格是以化工产品及其生产岗位划分的(共31种),没有一种是跨岗位的通用职业资格。尽管省内化学检验工种技能鉴定比较完善,其他工种的鉴定却没有相应的部门或职业院校开设(除少数特大型企业外),因此教师和学生的职业资格只能侧重于化学检验。这一现实,虽然与企业的需求不一致,但企业也理解职业学校的困难。5招生困难问题浙江省是全国化工产业大省,就业空间十分广阔,但近十年省内中职本专业普遍面临招生困难的现实,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办学规模都面临着严重的萎缩。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家长、学生普遍认为化工是有毒的、而且危险,因此不愿意选择本专业;
31、二是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企业需求严重脱节,使学生感觉学无以致用;三是学校实验实训设施、设备不足,重理论,轻实践,易导致学生学无所长;四是教学偏重理论,教学内容难度大、知识点多,导致学生学习困难。6师资力量问题专业师资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化工和化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目前超过50%的专业教师毕业于化学专业,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能力相当薄弱。很多教师从学校到学校,学到的只是理论知识,特别是多数年龄较大的教师根本没有看到过化工工艺实训设备,年轻教师碰到的也只是实训设备,有的甚至没到过企业生产车间,不知道企业生产实际,更不知道企业生产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上往往从理论到理论,闭门造车。五浙江省中职化工
32、工艺专业课程改革建议(一)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适应调研中,企业专家特别强调中职化工专业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有助于增强学生就业的适应能力,缩短学生就业适应期,也有助于学生就业的稳定性。我们认为中职化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现代化工制造业及其相关行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具有基本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从事化工及其相关行业一线生产、管理等岗位群工作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二)课程设置与企业岗位需求相适应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课程设置必须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相适应,与职高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相适应。目前化工专业课程太多,与企业的岗位需求不一致。我们认为,课程
33、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该“砍”的坚决要“砍”,该整合的必需整合,该增加的必需增加,以构建跨行业、跨专业的适合浙江区域经济特点的课程体系。通过调研、企业专家论证,中职化工专业毕业生职业岗位定为五大类:目标岗位工艺操作工DCS总控工化学检验工兼顾岗位班组长化工产品采购和销售人员综合以上工作岗位职责、任务和能力需求,我们概括出中职化工专业学生四大核心技能:l 具有识图的能力l 具有安全运行化工设备的能力l 具有常规检测的能力l 具有操作先进自控技术的能力由此,我们确定核心课程如下:l 化工生产原料与产品l 化工生产过程及操作 l 化学检验技术 l 化工生产自动化控制(DCS);当然,中职学校根据实际需
34、要还可适量增加与学生后续发展密切相关的拓展课程,如化工产品营销、化学产品生产质量与管理等。专门化方向课程可由各地区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特点自行设定,如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制药化工等。(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教师的理念和专业能力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很多从事化工专业的教师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具有高深的理论知识,但大多数专业教师缺乏本专业的职业技能和技能教学能力。我们认为现阶段本专业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不是“向上读”,而是“向下走”。1“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专业教师下相关企业进行生产实践或参观,了解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实践
35、能力;邀请企业或行业、高校专家开设讲座,以了解化工行业的新装置、新技术和新工艺,并将其应用在教学中。2“专家引领”与“个体探索”相结合。邀请教育专家讲座,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的职能,由以“教”为主变为以“导”为主,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或师傅,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的教学观。以工作岗位任务为教育目标,主张“做中学”,将理论知识贯穿在技能或实践教学中,明确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使学生在“做中学”中获得知识与技能,体验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劳动纪律。教师结合自己的生产和教学实践,编写教学项目,开展“理实一体化”
36、的项目教学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项目,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四)加强实训设备建设以课堂为主阵地的传统教学模式,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或一个PPT、一块黑板或屏幕几乎成了职教的整体,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根本无从谈起,更不用说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必须注重“职业性”,只有以实训设备为载体,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才能培养“手脑合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我们认为实训设备的建设是化工专业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必须加大扶植力度,加强本专业实训设备建设。化工专业必须配置流体输送、管道安装、传热(换热器)、精馏、吸收、反应器、过程控制(DCS)等实训设
37、备。(五)教学模式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古代教育家孔子曰:“讲给我听,我会忘记;指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去做,我会理解。”我们认为在基础化学知识教学中,应该采用教师指导下的“实验探究”教学,使学生“手动起来、脑活起来”,只有“富”脑袋,才能“富”口袋,使学生在实验中获得化学知识,体验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并提高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逐渐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科学的态度,同时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应该开展模块化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操作技能的教学,明确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的道理等,使学生在“做中学”中获得知识和各种能力。(六)评价方式的革新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不能以单纯的学习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学习状况。我们认为评价方式要从书面的学习成绩评价中摆脱出来,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方法,重视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要从“成绩”好,转变为“做得好”,“做得好”才是真的好,这也是符合社会和企业的要求的。通过课程改革,以建立贴近企业生产实际和需要的课程模式;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头抬起来、手动起来、脑活起来”,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