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试题集(共4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试题集(共44页).doc(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v第一章 绪 论一、名词解释1.生理学(physiology)、2.动物生理学(animal physiology)、3.家畜生理学(domestic animal physiology)、4. 适应性、5. 刺激、6. 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7. 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8.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二、非(判断改错)题1.局部体液调节就是自身调节。( ) 2.负反馈调节是指使机体功能下降的调节性信息。( )3.生物节律是指不受外界环境变化影响的生物本身的固有节律。( )4.正反馈调节的结果是维持
2、稳态。( )5.利用巴甫洛夫小胃研究胃液分泌属于慢性实验。( )答案:1.错,就是不是,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2.错,下降维持稳态(增加或下降);3.错,不受受;4.错,正反馈负反馈; 5.对。三、填空题1.机体组织接受刺激发生反应时,其表现形式有 和 两种。2动物生理学是研究 的科学,研究对象是 ,其研究可分为 、 和 三个水平。3生物节律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使生物对环境变化具有更好的 。4动物机体生理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 、 和,其中 起主导作用。5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其结构基础称为 。 答案:1. 兴奋,抑制; 2. 健康动物生
3、命活动规律,活体,整体与环境,器官与系统,细胞分子; 3. 前瞻性适应;4.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神经调节; 5反射,反射弧; 四、选择题单选题1动物生理学是研究:()A动物细胞内部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B动物体内新陈代谢的规律的科学C动物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D正常动物功能活动的规律的科学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反馈3条件反射的特征是:()A.种族遗传 B先天获得 C反射弧固定 D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4躯体运动神经属于:()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中枢 D传出神经5下列各项反射活动中,哪一项不属于非条件反射:()A伤害性刺激可引起肢体出现屈肌反应 B听
4、到进食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增加 C. 低氧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D新生动物的吸吮反射 6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幅度小 B作用广泛而持久C. 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 D反应速度快,持续时间长7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 B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C分泌激素的细胞有内分泌功能 D体液调节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8.在动物体生理功能调控中,控制部分的活动随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而减弱,这样的调控方式称为:() A自身调节 B. 反射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负反馈调节 9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A排尿反射 B排便反射 C减压反射D血液凝固 10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
5、程是:()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负反馈调节 D自身调节11迷走神经传出纤维的冲动可看作是:()A控制系统 B受控系统 C控制信息 D反馈信息 12. 下列关于负反馈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是一个闭环系统 B.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形式C. 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无关 D.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 13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由于:( )A. 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 旁分泌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14在下列各种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 )A.体温维持相对稳定 B.血液pH值维持相对稳定C.当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稳定D.全身血压维持相
6、对稳定15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反馈信息是指:( )控制部分发出的信息 B. 外界干扰的信息C. 受控变量的改变信息 D.中枢的紧张性16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 B.排便反射 C.血液凝固 D.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17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比较,下述各项中错误的是:( )神经调节发生快 B. 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C. 神经调节的范围比较小 D.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应18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A. 体温调节 B. 排尿反射 C. 肺牵张反射 D. 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答案:1.D; 2.A; 3.D; 4.D; 5.B; 6.C; 7.B; 8.D;
7、9.C; 10.C; 11.C; 12.C; 13.D; 14.C; 15.C; 16.D; 17.D; 18.Bv多选题1下列各项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需后天学习获得 B刺激性质与反应之间的关系由种族遗传决定C刺激性质与反应之间的关系可变 D数量有限,比较稳定 2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出现反应迅速 B.局限而精确 C.作用持续时间较长 D.作用范围广泛 3下列哪些是正反馈调节的特点:( )A维持机体的稳态 B使生理过程一旦发动起来就逐步加强、加速,直至完成C所控制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D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腺垂体的反馈调节4关于反射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发生的适
8、应性反应 B.结构基础为反射弧C.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 D.没有大脑及脊髓则不能发生反射5下列哪些部分是反射弧中含有的成分:( )A感受器 B. 效应器 C . 传入神经突触 D传出神经 6下列哪些属于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A化学突触传递的原理 B骨骼肌收缩的原理C. 运动时呼吸运动的变化 D心脏的泵血过程7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缓慢 B.广泛 C.持久 D.迅速而短暂 8下列哪些现象中存在正反馈调节:( )A排尿过程 B排便过程 C血液凝固过程 D心室肌细胞0期去极时Na+内流9下列哪些是负反馈调节的特点:( )A.反应可逆 B有波动性 C.滞后现象 D. 维持机体的稳态答案:1.
9、AC; 2.AB; 3.BCD; 4.ABC; 5.ABCD; 6.AB; 7.ABC; 8.ABCD; 9.ABCD五、问答题v1. 动物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v2. 动物生理学可以从哪几个水平来研究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简述其研究内容。v3. 动物生理学实验方法有几种?比较其优缺点。并请你在以后的生理实验中注意它们应归属于哪一类实验?v4. 试述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方式、特点。v5. 何为负反馈、正反馈性调节,在机体功能性调节中有何意义,举例说明。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名词解释:1主动转运2.简单扩散3. 易化扩散4. 原发性主动转运5. 继发性主动转运6.Na+-K+泵7.
10、 跨膜信号转导8. G蛋白9. 受体(第一信使) 10. 第二信使11. 刺激12. 兴奋13. 兴奋性14. 绝对不应期15. 阈刺激和阈强度16. 阈下(或阈上)刺激17. 静息电位18. 动作电位19. 阈电位20. 极化(状态) 21. 超极化(状态) 22. 去极(除极)化 23. 锋电位24. 局部电位二、填空题1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是以 脂质 分子层为基本骨架,其中镶嵌着不同功能的 。2能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的物质,一般属于 ;随着浓度差的增加,扩散速度 。 3一些无机盐离子在顺着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时需要有 ,被称为由 介导的易化扩散。4有些镶嵌脂质双分子层中的蛋白质,能携
11、带非脂溶性物质顺着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该蛋白质被称为 ,该转运的方式被称为由 介导的易化扩散。5执行易化扩散的载体和执行协同转运的载体的不同点在于,前者只能 浓度梯度扩散。6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膜的转运方式,前者叫 、后者叫 。7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 的 电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8Na+泵是一种 酶,它能分解 释放能量,将 移出膜外, 移入膜内。 9细胞膜上的鸟苷酸结合蛋白(G蛋白)通常由 亚单位组成,只有当其被受体 ,分离的 及 亚单位才具有催化作用。10正常情况下是细胞外K+ 细胞内的;细胞外Na+ 细胞内的。11可兴奋细胞安静(静息)时,细胞膜对 的通
12、透性较大,此时细胞膜上相关的 通道处于开放状态。 12刺激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条件是: 、 和 必需达到某一 值。这个临界值统称为 值13作为一个有效刺激作用于可兴奋细胞时可使之去极化,当达 ,膜对 的通透性突然增大,从而引起 产生。 14在锋电位完全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之前,膜两侧还表现出缓慢的电位变化,依次为 (后去极化)和 (后超极化)。15衡量组织的兴奋性的指标是阈值,阈值越高,兴奋性 。 16目前认为细胞膜的共同结构形式是一种“ 模型”。答案:1液态 双 蛋白质分子;2脂溶性的 增加;3离子通道 离子通道;4载体 载体;5顺着;6胞入(纳或饮) 胞吐;7耗 主动 直接 原发性;8 Na+-
13、K+依赖式ATP ATP Na+ K+ ;9三个(、) 激活时 +;10低于 高于;11K+ K+ 12刺激强度 刺激持续的时间 刺激强度对时间变化率 最小临界 阈;13阈电位水平 Na+ 动做电位;14负后电位 正后电位; 15越低;16液态镶嵌;三、是非(判断改错)题1.严格地讲,被动转运仍是一种耗能过程,只不过其能量来源于被转运物质的电-化学势能贮备,无须细胞膜额外提供能量。2.以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与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都属于被动动转运,因而转运速率随细胞内外被转运物质的电-化学梯度的增大而增大。3.抑制Na+泵的活动,对肠 (或肾小管) 腔中营养物质的转运没有多大的影响。4.物质主动转运
14、时所需的能量都由ATP提供。5.入胞和出胞也属于主动转运过程。6.执行跨膜信息转导的受体,在化学结构和信号转导机制上具有一致性。7.Na+ 泵的作用是逆着电-化学梯度将Na+ 转运出细胞,而将K+ 转运入细胞内。8.细胞内外K+ 浓度差愈大,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也愈大。9.抑制Na+-K+ 泵的活性,对可兴奋细胞的兴奋性没多大影响。10.从生物电的角度而言,细胞膜去极化意味着兴奋,膜的超极化意味着抑制。11.只要是阈下刺激就不能引起细胞任何变化。12.神经纤维兴奋时对Na+ 、K+ 的通透性同时增大,因而产生动作电位。13.动作电位的超射是Na+ 内流所形成的平衡电位,此时细胞膜内外Na+ 浓度相
15、等。14.局部反应就是由阈下刺激引起的较局限的动作电位。15.局部去极化电紧张电位可以叠加而增大,一旦达到阈电位水平则产生动作电位(兴奋)。答案:1.对2.错,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具有饱和性。所以,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转运速率随细胞内外被转运物质的电化学梯度的增大而增大。3.错, 抑制Na+泵的活动,使跨肠 (或肾小管) 腔膜的Na+浓度势能减少,载体不能有效地结合营养物质,间接抑制其腔内的营养物质转运。所以,转运速度减慢。4.错,对于继发性主动转运所需的某物质的浓度势来源于相应的泵分解ATP获得。所以,由泵主动转运物质时所需能量才是由ATP直接提供。5.对6.错,参与信号跨膜转导的受体大概可
16、分为三大家族:一种受体即是通道蛋白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配体结合后直接引起通道开放,完成信号跨膜转导,直接起到效应器作用。第二种受体需先与配体结合,完成信号跨膜转导,随后通过细胞内信号分子(包括第二信使)完成信号的逐级放大和终止。第三种受体蛋白只有一个螺旋跨细胞膜结构,结构本身既含有受体结合域又含有蛋白激酶的结构域,不需要有中介物G蛋白和第二信使和细胞浆中的蛋白激酶的激活过程,而是通过受体本身的蛋白激酶的激活来完成信号跨膜转导。所以,可以是多种形式。7.对8.对9.错, 当Na+-K+泵的活性完全受到抑制后,细胞内的高Na+不能及时转运出细胞,K+也不能转运入内,细胞膜跨膜电位不能及时恢复到静息
17、电位,Na+通道也不能恢复到备用状态,因而不能再次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如果Na+-K+泵的活性部分到抑制,细胞膜跨膜电位虽未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但能使跨膜电位较为接近阈电位水平,兴奋性有可能升高。所以要视Na+-K+泵的活性受到抑制的程度而,会发生变化。10.错,阈下刺激虽不能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但仍能引起细胞膜局部去极化,提高细胞的兴奋性。11.错,阈下刺激可引起细胞膜少量Na+通道开放,少量Na+内流,产生局部兴奋。12.错,对Na+的通透性增大,并形成Na+再生性循环13.错,是不等的14.错,仅是局部对Na+的通透性轻微增加,使原有的静息电位轻微升高。15.对四、选择题1细胞膜的脂质双
18、分子层是A.细胞接受内外环境或其它细胞影响的门户 B.离子进出细胞的通道 C.细胞内容物和细胞外环境间的屏障 D.受体的主要成分2 Na+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有A.胞吐或主动转运 B.主动转运或胞入C.单纯扩散或主动转运 D.易化扩散或主动转运3动物体内O2、CO2、和NH3进出细胞属于A.主动转运 B.入胞或出胞 C.简单扩散 D.易化扩散4运动神经末梢释放Ach属于A.被动转运 B.出胞(胞吐) C.入胞 D.扩散5物质在特殊的蛋白质帮助下,顺着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过程属于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胞吐)6被动转运的动力来自A.钠泵 B.电位梯度 C.浓度梯度
19、D.电-化学梯度7载体易化扩散的饱和现象的原因是A.离子跨膜梯度小 B.能量供应不足 C.转运速度太慢 D.膜上载体数量固定、有限8直接引起电压门控通道开放的原因是特定的配体出现 B.跨膜电位发生变化 C.温度发生变化 D.张力发生变化9位于运动终板上的N-Ach受体属于A.核内受体 B.G蛋白耦联受体 C.通道蛋白受体 D.效应器酶受体10cAMP作为第二信使,其主要作用是激活A.蛋白激酶C B蛋白激酶A C蛋白激酶G D腺苷酸环化酶11不属于第二信使的物质是A.cAMP B.IP3 C.DG D.Ad12刺激阈值是指A.保持一定刺激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
20、强度B.刺激时间不限,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适刺激强度C.保持刺激强度不变,引起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适刺激时间D.用最小刺激强度, 引起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刺激时间13. 可兴奋组织的强度-时间曲线上的任何一点代表A.时值 B.基强度 C.时间阈值 D.具有一定强度和时间的阈值14组织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A.大于正常 B.低于正常 C.无限大 D.为零15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A.K+ 平衡电位 B.Na+ 平衡电位 C.K+ 平衡电位和Na+ 平衡电位之和 D.K+ 平衡电位和Na+ 平衡电位之差16静息电位形成的离子基础是A.是Na+ 内流 B.是Cl- 内流 C.是Na+-H+交换
21、D.是K+外流17人为增加细胞外的K+会导致A.静息电位绝对值加大 B.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少 C.去极化速度加快 D.锋电位幅度加大18.神经细胞在产生动作电位时,去极化相的变化方向与哪种电位的变化方向一致A.K+ 平衡电位 B.Na+ 平衡电位 C.Cl-平衡电位 D.有机负离子平衡电位19. 阈电位是A.衡量兴奋性高低的指标 B.引起局部电流的临界膜电位值C.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值 D.引起超极化的临界膜电位值20.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化相的形成是由A.K+外流 B.Na+外流 C.K+内流 D.Cl-外流21关于动作电位特性的正确描述是动作电位的传播是单向的动作电位的幅度与刺激强度和
22、传播距离成正比的增加动作电位的幅度不随刺激强度和传播距离而改变D. 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到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 22用直流电对神经纤维进行细胞内刺激时,通电瞬间兴奋发生在A阴极下 B阳极下 C两极间 D两极外23神经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A. K+平衡电位 B.Na+平衡电位 C.K+平衡电位与Na+平衡电位之和 D.K+平衡电位与Na+平衡电位之差24神经细胞静息电位负值加大时,其兴奋性A.不变 B. 减小 C.增大 D.先小后大25动作电位的哪一个时相与低常期相对应A.锋电位的升支 B.锋电位的降支 C.正后电位 D.负后电位答案:1.C 2.D 3.C 4.B 5.B 6.D 7
23、.D 8.B 9.C 10.B11.D 12.A 13.D 14.D 15.A 16.D 17.B 18.B 19.C 20.A 21.C 22.B 23.C 24.C 25.C1. 细胞膜所含的磷脂酰肌醇A.分布在膜的靠胞浆的一侧 B.可激活G蛋白 C. G蛋白通过磷脂酶C促使其分解D. 它的分解产物磷酸肌醇(IP3)和耳酰甘油(DG) 均是第二信使物质2.细胞膜上参与物质转运的蛋白质有A.通道蛋白 B.载体蛋白 C受体蛋白 D泵蛋白3.具有跨膜信号转导功能的受体有A.甲状腺素受体 B.终板膜N-Ach受体 C.酪氨酸激酶受体 D.G蛋白耦联的收体4.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的特点有A.通道和
24、被转运物质之间有高度的结构特异性B.通道和被转运物质之间结构特异性不太明显C.通道蛋白质的功能状态常具有突变性D.具有饱和性5.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的特点有A.有高度的结构特异性 B.具有饱和性 C.具有竞争性抑制 D.逆着浓度差6.Na+泵活动所造成的离子势能贮备,可用于A.供Na+、K+的易化扩散 B.供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 C.供继发性主动转运所需能量 D.是形成细胞各种生物电的基础7.生理实验中常用各种形式的电刺激作为人工刺激,其理由是A.电刺激可方便地由电刺激器提供 B.电刺激的强度、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便于控制C.不易损伤组织 D.可重复使用8.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的产生是由于A
25、.细胞膜内的正离子总是高于膜外 B.细胞膜内的带负电大分子物质总是高于膜外C.某些离子在细胞膜内外分布不均匀 D.细胞膜不同状态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9.下列需要细胞本身耗能的是A.维持正常静息电位 B.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引起Na+大量内流C.动作电位复极相中K+大量外流 D.骨骼肌细胞胞浆内Ca2+向肌浆网聚集10.通道的功能状态有A.备用状态 B.激活状态 C.失活状态 D.灭活状态11.兴奋传递的方式有A.化学性突触传递 B.电突触传递 C.第二信使传递系统 D.非突触性化学传递12.属于效应器酶的有A.胆碱脂酶 B.鸟苷酸环化酶 C.腺苷酸环化酶 D.磷脂酶C13.继发性主动转运的
26、特点是A. 依赖与其它泵的活动 B. 靠直接分解ATP获能 C.有饱和性 D.有特异性14.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的是A.肾小管髓质段重吸收 Cl- B.膜的Na+-Ca2+交换 C.小肠和肾小管吸收氨基酸 D.甲状腺聚碘15.属于主动转运的过程是A.动作电位形成过程 B.静息电位形成过程C.维持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匀状态 D.肌浆网中的Ca2+转移到终末池16.属于主动转运过程的有A.神经末梢分泌神经递质 B.白细胞吞噬细菌C.小肠吸收蛋白质分子 D.CO2从呼吸上皮排出答案:1.ACD 2.ABD 3.BCD 4.BC 5.ABC 6.ACD 7.ABCD 8.CD 9.AD 10.ABC 1
27、1.ABD 12.BC 13.ACD 14.ABCD 15.CD 16.ABC五、问答题1试比较单纯扩散与易化扩散的异同点。2试述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播机制。3简述兴奋性变化规律和生理意义。4简述动作电位产生和恢复过程中Na+通道功能状态的改变。5举例说明细胞膜物质转运的几种形式。6试述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产生机制,分析当增加细胞外液的K+对动作电位有和影响? 第三章 血液第四章一、填空题1血液凝固按始动凝血的因子来源的不同,其凝血过程包括 和 两条途径。内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v2血型是指 上存在的 的类型。红细胞膜,特异性抗原;v3血液凝固的三个阶段都需要的凝血因子是 。Ca2 v5. 血浆中有
28、许多缓冲对以维持其pH的稳定,其中最重要一对是 。NaHCO3H2CO3;v6血液的比重主要取决于 ,其次 。红细胞数目,血浆白蛋白含量 v7维生素 参与凝血酶原、凝血因子F、F、F的合成,可加速凝血和止血过程。K v8血浆中参与机体免疫功能的主要是 ,而血浆胶体渗透压则主要由血浆中的 所形成。 球蛋白,白蛋白v9白细胞中吞噬能力最强的是 ,能释放组织胺和肝素的是 ,与机体免疫功能关系密切的是 。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v11红细胞的生成调节主要受体液性调节,其中最重要的一种调节因子是由肾脏释放的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v12白可分为粒细胞和无粒细胞,其中后者又可分成 和 。单
29、核细胞,淋巴细胞 v13在凝血和止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血细胞是 。血小板 v14机体在正常情况下, 、 、和 过程经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相互配合,既有效地防止出血或渗血,又保证了血管内血流的畅通。血液凝固凝血,抗凝血,纤维蛋白溶解纤溶 v15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血浆蛋白,电解质 v16抗体是具有抗原特异性的 ,它是由 生成和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免疫细胞; v17把血液中各种有效成分,分别制备成高纯度或高浓度的制品输入给受血者,称为 。成分输血 v18血凝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基本步骤:第阶段是 ;第阶段是 ;第阶段是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
30、转变为凝血酶,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二、名词解释 体液(body fluid)、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稳态(homeostasis)、血量(blood volume)、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粘滞性(viscosity)、血浆、血清、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血浆晶体渗透压(crystal osmotic pressure)、血浆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等渗溶液、碱贮、可塑性变形(plastic deformation)、红细胞渗透性脆性(osmotic fragility)、红细胞的悬浮稳
31、定性(suspension stability)、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细胞免疫(cellular immunity)、体液免疫(humoral immunity)、生理性止血(hemostasis)、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凝血因子(blood clotting factors)、血型(blood groups)、凝集、凝集原、凝集素(agglutination、agglutinogen、agglutinin)、交叉配血试验(cross-match test)、成分输血(transfusion of bl
32、ood components)。三、是非(判断改错)题1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成正比,而与其溶质的种类和颗粒的大小无关。2球形红细胞表面积/体积的比值减小,则使红细胞的可塑性变形能力减弱,渗透脆性降低。3枸橼酸钠抗凝血的机制是抑制凝血酶的活性。4血液中的血小板中只有2025具有止血功能,其余大部分是衰老的无活动能力的血小板。5健康动物如果一次急性失血超过总血量的20,就有可能危及生命。6Rh阴性受血者接受Rh阳性血液后,其血清中就产生了抗Rh抗体,虽当时并不发生凝集反应,但再次接受Rh阳性血液的输入时,就发生凝集反应。7目前较为公认的是,内源性凝血途径在体内生理性凝血反应的启动中
33、其关键作用。8粗糙表面、低温可延缓凝血。9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清组成。10红细胞沉降率越小表示红细胞悬浮稳定性越大。11衰老红细胞被破环的主要场所是肝和脾脏。12所有白细胞都能伸出伪足作变形运动,凭借这种运动白细胞得以穿过血管壁,这一过程称为血细胞渗出。13有寄生虫感染和过敏反应时,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增多。14交叉配血试验主侧是指供血者的血清不使受血者红细胞凝集。15凝血酶的主要作用是分解纤维蛋白原。答案:1对;2错(渗透脆性降低增加);3.错(抑制凝血酶的活性血液中钙离子结合成为不易电离的络合物);4.对;5.错(2030);6.对;7.错(内源性外源性);8.错(粗糙光滑);9.错(血清血浆
34、);10.对;11.对;12.错(所有除淋巴细胞外的);13.错(嗜碱性嗜酸性);14.错(供血者的血清不使受血者红细胞凝集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清凝集);15对四、选择题单选题1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 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C.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D. 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2红细胞的比容是指红细胞:A. 与血浆容积之比 B. 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C. 与血管容积之比 D. 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3造成血凝块回缩的原因主要是 A.红细胞凝集 B.血凝块中血纤蛋白收缩 C.血小板内的收缩蛋白发生的收缩 D.红细胞叠连4影响
35、渗透压大小的决定因素是 A.溶质的种类 B.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目 C.溶质颗粒的大小 D.溶质颗粒所带的电荷5与巨噬细胞密切相关的是A.中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 单核细胞6下列受血者中,不易找到合适供血者的是 A.未接受过输血的Rh阳性 B.已接受过输血的Rh阳性 C.未接受过输血的Rh阴性 D.已接受过输血的Rh阴性7某人的红细胞悬液与B型血的血清混合无凝集现象,而与O型血的血清有凝集现象,则此人的血型为A. A型血 B. B型血 C. O型血 D. AB型血8血小板因子中最重要的促凝因子是A. PF6 B. PF2 C. PF3 D. PF49引起小细胞性贫
36、血是由于 A.体内缺铁 B.体内缺维生素B12 C.体内缺叶酸 D.体内缺EPO10下列细胞中,吞噬能力最强的是A.中心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 D.巨噬细胞答案:1C;2D;3.C;4.B;5.D;6.D;7.B;8.C;9.D;10.D1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有 A.为凝血因子提供磷脂表面 B. 膜表面吸附多种凝血因子 C.粘附、聚集形成血小板止血栓 D. 释放缩血管物质收缩血管2血液在血管内不发生凝固的原因有A.血液循环流动不息 B.血管内膜光滑完整 C.血浆中有纤溶系统和抗凝物质 D.血管壁产生前列腺素(PGE2)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3关于血小板叙述正确的是A.维持血管
37、内皮的完整性 B.参与生理性止血和血液凝固过程C.有吸附血浆中凝血因子的特性 D.对纤溶过程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抑制效应4成年哺乳动物造血机能主要依靠A.脊椎骨骨髓 B.肋骨和胸骨骨髓 C.长骨近端骨骺处的骨髓 D. 颅骨骨髓 5下列物质中明显影响红细胞生成的有A. 叶酸蛋白质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铁6主要在组织中发挥作用的是A.中性粒细胞 B. 单核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 淋巴细胞. 7可影响动物红细胞数目的因素有 A.动物生活环境 B. 动物年龄 C.动物性别 D. 动物生理状态 8患者在误输入大量蒸馏水后出现:A. 红细胞之出现皱缩 B. 红细胞叠连 C. 红细胞凝集 D.
38、 红细胞破裂溶血 9红细胞具有下列生理特性:A. 渗透性 B. 可塑性变形 C. 渗透脆性 D. 悬浮稳定性 10促进红细胞生成成熟的重要调节因素有:A. 生长激素 B. 雄性激素 C. 促红细胞生成素 D. 肾上腺素 11凝血过程的基本步骤是:A. 纤维蛋白的生成 B. 凝血酶的生成 C.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生成 D. Ca2+库释放Ca2+ 12加固血液凝固的方法有:A. 注射肝素 B. 补充维生素K C. 向血中加入草酸盐 D. 增加血液中的Ca2+浓度 13下列关于渗透压的概念正确叙述的是: A.是渗透过程的动力B.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溶质颗粒数目C.血浆渗透压分为血浆胶体
39、渗透压与晶体渗透压D.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是葡萄糖形成的14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是:A. 物质运输的载体 B. 组成缓冲对 C. 参与免疫反应 D.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15血液中重要的抗凝物质是:A.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B. 抗凝血酶 C. 肝素 D. 蛋白质C答案:1ABDC; 2. ABCD;3.ABCD;4.ABCD;5.ABCD;6.ABC;7.ABCD;8.CD;9.BCD;10.BC;11.ABC;12.BD;13. ABCD;14. ABCD;15. ABCD五、问答题1何谓机体内环境?内环境稳态有何生理意义?2.试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并比较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两者的差异。3. 简述纤维蛋白溶解及抗纤溶的过程。4何谓血清?它与血浆有何区别? 5何谓等渗溶液?何谓等张溶液?两者关系如何?6血液的生理功能有哪些?7根据血小板的生理特性,说明血小板如何在生理性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发挥作用。8正常情况下,为什么循环系统的血液处于流体状态?9简述输血原则。 第五章 血液循环第六章一、名词解释1心动周期,2.等容收缩期,3.等容舒张期,4.心率,5.每搏输出量、6.心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