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科学实验操作培训(共10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394141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上科学实验操作培训(共1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六上科学实验操作培训(共10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上科学实验操作培训(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上科学实验操作培训(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要求绍兴县齐贤镇中心小学 陈高峰工具和机械单元第二课 杠杆的科学1、研究杠杆尺的实验l 实验材料:底板1块、长支架1个、杠杆尺1根、钩码若干。(学具中有) l 操作方法:(1)按学具中的图组装好实验装置;(2)师介绍组装方法及支点、阻力点、用力点的位置及阻力点和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如何测量;(3)在杠杆尺两边各选一个位置分别放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直至杠杆尺平衡为止,并记录相应数据到P6记录表中,判断其用力情况;(4)交流分析实验数据;(5)得出结论。第三课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杠杆类工具的比较实验l 实验材料:撬盖的铁片(或螺丝刀)、开瓶器、夹子(

2、或镊子)、罐头、啤酒瓶。(自备) l 操作方法:(1)用撬盖的铁片去撬罐头、用开瓶器开啤酒瓶、用夹子夹东西;(2)在课本P7图上分析三点位置及用力情况。2、小杆秤的观察与制作(让学生自己做)l 实验材料:1支长竹筷(秤杆)、螺丝帽或钩码(秤砣)、粗棉线或钓鱼线、小塑料圆盘(秤盘)、砝码(50克)、剪刀。(自备) l 操作方法:(1)如课本P9图片,把一 支竹筷打磨光滑,其中一个螺丝帽或钩码用钓鱼线系好做秤砣;(2)自制一个秤盘,系好三条一样长的细绳并固定在秤杆上;(3)在秤砣与秤盘间选择适当的位置系上一个绳套,作为初次实验的平衡点;(4)利用平衡原理制作托盘小杆秤刻度,在称盘内每次加一个砝码(

3、50克),移动秤砣使秤平衡,并在秤杆的挂秤砣的位置做好标记,直到秤杆用完为止。 第四课 轮轴的秘密1、研究轮轴作用的实验l 实验材料:轮轴1个、销子1个、钩码24个、2段棉线、底板1块、长支架1个。(学具中有)(或机械实验盒)l 操作方法:(1)如学具中的图组装轮轴装置;(2)把一定数据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直至平衡,反复做4种,并记录实验数据到课本P10表中。(3)交流分析数据。(4)得出结论。 2、研究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实验(材料准备可能较难)l 实验材料: 添加1个轮圈。(自备) l 操作方法:(1)把轮圈组装到轮轴装置上;(2)

4、把一定数据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更大的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直至平衡,反复做3种,并记录实验数据。(3)交流分析数据。(4)得出结论。 第五课 定滑轮和动滑轮1、研究定滑轮的作用的实验l 实验材料:定滑轮1个、钩码若干、1段线、铁架台1个。(六上工具箱中有)l 操作方法:(1)如课本P12图组装定滑轮装置;(2)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平衡时,记录两端的钩码数(请注意滑轮受到的摩擦力不能太大,否则会产生不同数量的钩码也平衡的现象)反复做3-5次,并记录实验数据。(3)交流分析数据。(4)得出结论。 2、研究动滑轮的作用的实验l 实

5、验材料:动滑轮1个、钩码若干、1段线、铁架台1个、平板弹簧称(测力计)1个。(六上教学工具箱中有)l 操作方法:(1)如课本P13图组装好动滑轮装置;(2)复习测力计及使用方法以及力的单位:牛顿(N);(3)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与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用的力(测力计每次拉的方向必须一致:竖直向上),反复做3-5次,并记录数据。(4)交流分析数据;(5)得出结论。 第六课 滑轮组1、研究滑轮组的作用的实验l 实验材料:定滑轮和动滑轮各1个、钩码若干、1段线、铁架台1个、平板弹簧称(测力计)1个。(六上工具箱中有)l 操作方法:(1)如课本P14图组装滑轮组装置;(2)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与用滑

6、轮组提升重物用的力(测力计每次拉的方向必须一致:竖直向下) ,反复做4种,并记录数据。(4)交流分析数据;(5)得出结论。 第七课 斜面的作用1、研究斜面的作用的实验l 实验材料:1块搭斜面的平面板状材料(五上工具箱中有)、1个垫斜面的小物品、1盒钩码、1辆小车(六下教学工具箱中的小车)1个平板弹簧称(测力计)。 (自备)l 操作方法:(1)如课本P16图组装斜面装置;(2)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与沿斜面提升重物用的力(测力计每次拉的方向必须一致:与斜面平行) ,反复做4种,并记录数据。(4)交流分析数据;(5)得出结论。 2、研究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的实验l 实验材料: 添加4个不同高度垫斜

7、面的小物品、其余同上。 (自备)l 操作方法:(1)如课本P17图组装好斜面装置;(2)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与沿不同坡度斜面提升重物用的力(测力计每次拉的方向必须一致:与斜面平行) ,并记录数据。(4)交流分析数据;(5)得出结论。 第八课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齿轮大小对改变轮子转动快慢的研究l 实验材料:1辆自行车或完整的自行车结构图、1辆变速自行车。(自备)l 操作方法:(1)数出前后齿轮的齿数推出自行车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变慢;(2)在变速车中,大齿轮带动最小的驱动轮齿轮,转速最快,但是用力最多;大齿轮带动最大的驱动轮齿轮,转速最慢,但是省力最

8、多。 形状与结构单元第一课 抵抗弯曲1、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l 实验材料:长度21cm、宽度6cm相同、厚度不同(1张、2张、3张)的纸条(相同的A4纸粘贴而成),长度21cm、厚度相同(1张厚)、宽度不同(6cm、12cm、18cm)的纸条,铁垫圈(学具中有)。 (自备)(或A4纸)l 操作方法:(1)如课本P27、P28图组装实验装置;(2)两个实验都要控制垫起纸梁的高度不变,“弯曲了”的标准不变,纸板悬空部分的距离不变,放垫圈的位置不变。所不同的是第一个实验是改变纸板宽度而厚度不变,第二个实验是改变纸板厚度而宽度不变。 (3)成倍改变纸梁的宽度和厚度,记录相应数据;(4)

9、交流分析数据;(5)得出结论。 第二课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实验l 实验材料:A4纸若干张、铁垫圈、双面胶或透明胶 。(自备)l 操作方法:(1)如课本P29图组装实验装置;(2)把大小相同的牛皮纸或挂历纸折成不同形状的纸,垫起不同形状纸梁的高度不变,“弯曲了”的标准不变,纸板悬空部分的距离不变,放垫圈的位置不变,记录相应数据。 (3)交流分析数据;(4)得出结论。 2、瓦楞纸板的研究l 实验材料:瓦楞纸板若干。 (自备)l 操作方法:(1)经过手掰瓦楞纸板感觉其软硬,撕开观察其构造,学生会发现瓦楞纸板有特殊的构造,正是这种构造使其抗弯曲能力变得很大。(2)观察后研讨

10、这样的结构为什么使柔软的纸变坚硬了,要学生作出自己的解释,这是对本节课形成的科学概念的变式应用。希望学生能发现瓦楞纸板不只是把纸单纯的弯折,也不是把纸单纯的平粘增加厚度,而是又折又黏合。第三课 拱形的力量1、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实验l 实验材料:做拱形的纸,铁垫圈若干。 l 操作方法:(1)如课本P31、P32图组装实验装置;(2)做一个纸拱放在桌上测试它能承受多少个垫圈的压力,注意每一次实验“弯曲了”的标准不变,放垫圈的位置不变,拱足间的距离不变,只改变两边拱足的高度,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3)交流分析数据;(4)得出结论。2、搭一个瓜皮拱l 实验材料:实验桥墩、连接底座、6个梯形组件块。 (

11、六上教学工具箱中有)l 操作方法:(1)如下图组装梯形拱装置。(2)观察承受压力时的拱形受力情况,用手试着向下压拱形,感受拱形能承受的压力有多大。第四课 找拱形1、寻找生活中的拱形构造l 实验材料:完整的和对半剖开的乒乓球,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饮料瓶,类似拱形、圆顶形和球形的物品或相关图片,若干根相同的硬纸条(演示拱形拼成圆顶形和球形)。(自备) l 操作方法:(1)通过“看”“捏”发现乒乓球壳本身不厚、较软;(2)三个剖开的乒乓球壳承载了一大摞书。最后用手捏、压乒乓球,乒乓球“纹丝不动”。 (3)通过对乒乓球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认识圆顶形承受力的特点。(3)要指导学生用比较、分部分、手捏的方法

12、对塑料瓶进行观察,并完成记录表;(4)提供头骨、肋骨、足骨的图片,也可以摸自己的身体感知;(2)提供其他生物体上的拱形,如:龟壳、贝壳、蛋壳 等进行观察。第五课 做框架1、制作四边形框架与三角形框架比较l 实验材料:竹棒、小橡皮筋。(六上工具箱有) l 操作方法:(1)先将小橡皮筋绕成两圈,套在甲竹棒一头,用两个手指捏住这两圈橡皮圈,把他拉长,压住乙竹棒后仍套回甲竹棒上,这两根竹棒就绑在一起了(马鞍形绑扎法);(2)按以上方法做一个三角形与四边行框架,比较其稳固性; (3)得出结论。2、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l 实验材料:长短竹棒若干、小橡皮筋。(六上工具箱有)l 操作方法:(1)用“马鞍形绑

13、扎法”把短竹棒扎成正方体,用长竹棒做斜杆加固直致最牢固为止;(2)用书本放到做好的框架上,感受到框架的巨大 “力量”。 第六课 建高塔(讲解)1、探究高塔不容易倒的实验l 实验材料: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水等。(自备) l 操作方法:(1)学生能够用到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水等材料制作高塔。(2)要学生用扇风的方法检验建造的“高塔”的抗风能力,是启发学生认识框架结构的物体抗风能力比实体的物体强。(3)得出结论。第七课 桥的形状和结构1、模拟建造“钢缆桥”l 实验材料:木板或瓦楞纸板、绳子、两张有背的椅子。 (自备) l 操作方法:(1)用木板或瓦楞纸板做“桥面”

14、,用绳子做“钢缆”,用椅子背做“桥塔”搭成一个“钢索桥”。(2)在纸板上放重物,不同程度地拉紧绳子,感觉用力的大小,体会把桥塔修得很高的道理。 第八课 用纸造一座“桥”1、设计并制作一座“纸”桥l 实验材料:旧报纸一张、胶带、剪子、尺子。(自备) l 操作方法:(1)提出用纸造桥的要求,要求限制了时间,规定了使用的材料、桥的跨度、宽度、载重等; (2)引导学生考虑纸的特性 、桥选择什么样的形状和结构 、桥由哪几部分组成,各用多少材料,怎么牢固地连接在一起(3)介绍评价总结。 能量第一课 电和磁1、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的实验l 实验材料: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导线(其中一根较长)、指南针、长

15、约两米的多股绝缘导线。(或电流实验盒)l 操作方法:(1)如课本P48组装好实验装置; (2)先用小灯泡电路中的长导线做实验,再用去掉了小灯泡的电路(短路状态)中的长导线做实验,短路时注意接通一下后马上断开,时间不能太长,比较两次磁针偏转情况,得出电流越大,磁针偏转角度越大;2、通电线圈靠近指南针的实验l 实验材料:同上。l 操作方法:(1)在三根手指上绕线圈,线圈大小能套在一般大小的指南针盒上,大约要绕10圈,如课本P49组装好实验装置;(2)通电后观察比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2)得出结论。第二课 电磁铁1、制作铁钉电磁铁l 实验材料: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小块砂纸、胶带、大头针。l 操作方

16、法:(1)如课本P50组装好实验装置; (2)接通电流,断开电流做几次吸大头针的实验 ;(3)汇报交流;(4)得出结论。2、改变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l 实验材料:同上添加指南针。l 操作方法:(1)如课本P50组装好实验装置;(2)在通电情况下,铁钉的一端与小磁针的南极相吸,而与小磁针的北极相斥,或者现象相反,说明电磁铁也有南北极 ;(3)根据课本P51插图提示知道线圈有两种不同的绕法,启发学生想到是否与绕线的方向有关;(4)学生通过实验会发现当调换电池正负极连接时,或线圈缠绕的方向改变时,铁钉电磁铁南北极会改变(两种方法都是线圈中电流方向改变了)。 第三课 电磁铁的磁力(一)1、研究电磁铁磁力

17、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l 实验材料:电池、电池盒、长约3米的多股绝缘导线、大铁钉、大头针。 l 操作方法:(1)如课本P54组装好实验装置,三个电磁铁只改变的条件是线圈圈数,线圈圈数的差别要较大,这是为了使实验现象的差别较大,便于观察 ; (2)分别接通电流,断开电流做几次吸大头针的实验 ,记录相应数据;(3)汇报交流;(4)得出结论。第四课 电磁铁的磁力(二)1、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其他因素的关系l 实验材料:组一:3节电池和电池盒、多股绝缘导线、大铁钉。组二:直径不同的3个线圈管、电池、电池盒、多股绝缘导线、大铁钉。组三:长短不同、粗细相同的3个铁螺栓,电池、电池盒、多股绝缘导线。组四:长短

18、相同、粗细不同的3个铁螺栓,电池、电池盒、多股绝缘导线。l 操作方法(1)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因素进行研究,重点研究电池串联节数多少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2)如课本P54组装好实验装置,三个电磁铁只改变的小组所要检验的条件,其余条件相同,如线圈圈数都相同等; (2)分别接通电流,断开电流做几次吸大头针的实验 ,记录相应数据;(3)汇报交流;(4)得出结论。注意点:根据难易的不同,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要给予指导。对于一些因素,比如铁芯粗细与磁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数据表明二者关系并不明显,学生会感到困惑,教师在此要强调尊重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电磁铁磁力大小与铁芯粗细有关系,但

19、不是铁芯越粗越好,也不是铁芯越细越好,这样“不单纯”“不典型”的研究学生过去很少遇到。其实,这种类型的关系在实际中是很多的,这正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好机会。2、设计制作一个强力磁铁l 实验材料:较大铁螺栓、螺帽、垫圈,4米以上多股绝缘导线 。l 操作方法:(1)把丝帽完全旋进螺杆,螺杆不伸出螺帽。在两片垫圈间密绕线圈200300圈,用两节电池做电源;(2)测试其磁力大小。第五课 神奇的小电动机(演示)1、观察拆开小电动机l 实验材料:锁片已经撬开(容易拆开)的玩具小电动机。(自备)l 操作方法:(1)拆开小电动机,根据课本P58介绍认识小电动机各部分名称。2、探究小电动机转动原因的实验l 实验

20、材料:转子、硬纸板盒或纸杯、橡皮筋、铜质单股粗导线做的V字形“电刷”、铁丝支架、电池、电池座、开关、导线、磁铁、大头针。l 操作方法:(1)按教科书分成四步插图形式组装好小电动机装置。 注意 “V”形叉子是关键的部件,它起的是电刷的作用,要用较粗的铜导线制作,张开的角度要先试验一下,避免把换向器卡死,线头要用砂纸磨光,最好把转子的换向器也磨光一下;(2)分析原因。第六课 电能和能量1、调查家用电器的能量转换情况l 实验材料:容易弯折的铁丝。(自备)l 操作方法:(1)两手互相摩擦,体会手的感觉,反复弯折一段铁丝,摸摸弯折处的温度来认识人体的能量转化成了热能。第七课 电能从哪里来(演示)1、用手

21、摇发电机发电的演示l 实验材料:手摇发电机l 操作方法:(1)演示用手摇发电机发电点亮小灯泡 ;(2)如课本P63组装好发电机装置;(3)想办法使小电动机转快一点,点亮小灯泡。注可能最后也没有点亮小灯泡,但他们都能看发电机到确实发出电来了,取得了实际的感受。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第一课 校园生物大搜索1、观察记录并分类校园的动植物l 实验材料:放大镜、小铲子等考察工具,记录单。l 操作方法:(1)将校园分为几个区域分小组进行调查;(2)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的和曾经过往的动物;(3)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4)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

22、生物的名称,又要记录它们生长和经常活动的地点;(5)汇报交流总结。第五课 相貌各异的我们1、比较人相貌上的区别l 实验材料:几个相貌特征组合成的性状图、班级相貌特征统计表、四张相同的头部相貌轮廓图、白纸、记号笔 。l 操作方法:(1)每个学生在小组内选择12种相貌特征表现出的不同性状用文字或画写下来 ,并进行比较异同;(2)对全班做一次相貌普查,并记录倒统计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区分前额发际等不同。(3)比较分析总结。第六课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1、研究鱼的体形的作用的实验l 实验材料:不同形状的塑料鱼、水盆、水。 l 操作方法:(1)在水盆中用相同的力推动不同形状的塑料鱼,注意观察谁前进的最远,注意塑料鱼的大小不要相差太多;(2)汇报交流总结。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