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重点.总结(共9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352850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医学重点.总结(共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预防医学重点.总结(共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医学重点.总结(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医学重点.总结(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绪论 预防医学 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人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健康决定因素:社会经济环境 物质环境 个人因素 卫生服务三级预防策略:第一级预防 包括针对健康个体的措施和针对整个公众的社会措施 第二级预防 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第三级预防 对已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地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 第一章 流行病学四层意思 1.流行病学研究对象是人群 2.流行病学关注的事件包括疾病与健康状况 3.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揭示现象

2、 b找出原因 c提供措施 d 评价效果 4.流行病学研究和实践的目的是防治疾病、促进健康。流行病学的几个基本原则:群体原则 现场原则 对比原则 代表性原则流行病学的用途:1 描述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 2探讨疾病的病因 3 研究疾病自然史,提高临床诊断、诊断水平和预后评估 4 疾病的预防控制及其效果评价 5 流行病学分支 第二章 发病率 指在一段期间内(一般为1年)、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罹患率 与发病率一样,也是测量人群新病例发生频率的指标,与发病率相比 罹患率适用于小范围、短时间内疾病频率的测量,常用于疾病暴发或流行时的调查患病率 也称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现患某病者(包括

3、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续发率 也称二代发病率,指某传染病易感接触者中,在最短潜伏期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疾病分布的形式 地区 人群 时间判断疾病地方性的依据 a该病在当地居住的各人群组中发病率均高,并随年龄增长而上升b 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组中,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 c外来的健康人,到达当地一段时间后发病,其发病率逐渐与当地居民接近 d 迁出该地区的居民,该病的发病率下降,患者症状减轻或呈自愈趋向 e 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也可能发生类似的疾病时间分布 短期波动 季节性 周期性 长期变异散发 某病发病率维持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无明显的时、空联系和

4、相互传播关系,表现为散在发生,数量不多,这样的流行强度称为散发流行 指某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的发病率水平。大流行 当疾病迅速蔓延,涉及地域广,短时间内可跨越省界、国界或洲界,发病率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称为大流行 暴发 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量相同病人的现象 第三章 关于研究对象与总体流行病学常用名词:目标人群 源人群 研究对象病例对照研究 是选择患有和未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人群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调查各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或某些可疑危险因素的比例或水平,通过比较各组之间暴露比例或水平的差异,判断暴露因素是否与的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

5、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匹配分为频数匹配与个体匹配:采用比值比指某事物发生的可能性与不发生的可能性之比:相对危险度是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比值意义:OR与RR有着密切联系。当RR=1时表示暴露组发病概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概率相等,暴露于疾病无关;当RR1时说明暴露组发病概率大于非暴露组概率,暴露增加了疾病的危险,是疾病的危险因素;当RR1是说明暴露组发病概率小于非暴露组发病概率,暴露减少了发生疾病的危险,是疾病保护因素。RR值越大,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越大队列研究是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暴露程度分诶不同的亚组,追踪各组的结局并比较其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结

6、局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队列研究的用途 1 检验病因假设 2 描述疾病的自然史队列研究的类型 1 前瞻性队列研究 2 历史性队列研究 3 双向性队列研究累计发病率 若研究亡率对象为固定队列可计算累计发病率或死亡率。即无论其观察时间长短,均可用观察开始时的人口数作分母,以整个观察期内的发病例数作分子,计算某病的累积发病率(死亡率) 累计发病率 =观察期间发病例数/观察开始时的人数发病密度 =观察期间发病例数/观察时人数 观察人时数=观察人数*观察时间标化比SMR=实际死亡率/理论死亡率归因危险度是暴露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的差值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 是指暴露人群因某因

7、素暴露所致的某病发病或死亡占该人群暴露并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人群归因危险度PAR是人群中某病发病(死亡)率与非暴露人群该病发病(死亡)率的差值,表示总人群因暴露于某因素而导致的某病发病(死亡)率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 是指总人群因暴露于某因素所致的某病发病或死亡占总人群该病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 第四章 常见偏倚分为选择性偏倚 信息偏倚 混杂偏倚入院率偏倚 又称伯克森偏倚,是在选择医院就诊或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的病例对照研究中,由于不同疾病的入院率的差异所造成的偏倚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 1 关联的强度 2 关联的重复性 3 关联的特异性 4 关联的时间性 5 剂量-反应关系 6 关联的合

8、理性 7 实验证据 8 相似性第五章 诊断试验与筛选试验的区别 1 目的不同 筛选试验是用以区别可疑病人与可能无病者,诊断试验是用来区别病人与可疑有病但实际无病的人 2 观察对象不同 筛检是以健康或表面健康的人为观察对象,诊断试验是以病人或可疑病人为观察对象 3 试验的要求不同 筛检试验要求迅速、简便、灵敏度高,最好能检出所有病人,诊断试验要求科学、准确,特异度高,最好能排除所有非病人 4 所用经费不同 诊断试验常常使用医疗器械或实验室方法,一般发费较高;筛检试验则应使用简单、价廉的方法 5 结果的处理不同 筛选试验阳性者须作进一步的诊断或干预,而诊断试验阳性者要给予治疗。试验评价主要从真实性

9、、可靠性和收益三方面进行灵敏度 又称真阳性率,指金标准确诊的病例中被评试验也判断为阳性者所占的百分比。它可以反映被评试验能将实际患病的病例正确地判断为患某病的能力,理想的为100% 灵敏度-=a/a+c*100%特异性 又称真阴性率,指金标准确诊的非病例中被评试验也判断为阴性者所占的百分比。它可以反映被评试验能将实际为患某病的病例正确地判断为未患某病的能力。理想的也应为100%。特异度=d/b+d*100%假阳性率 又称误诊率 是指金标准确诊的病例中被评试验错判为阳性者所占的百分比,理想应为0 假阳性率=b/b+d*100%假阴性率 又称漏诊率,是指金标准确诊的病例中被评试验错判为阴性者所占的

10、百分比,理想也应为0 假阴性率=c/a+c *100%约登指数 又称正确指数,是灵敏度和特异度之和减以1 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1并联试验 又称平行试验,是指同时应用多想试验时,其中只要有一项阳性即判为阳性。它可使灵敏度提高,减少漏诊率,阴性预测值升高,但使特异度降低,增加误诊率,阳性预测值降低。当几种方法的灵敏度均不理想,或急需做出诊断,或医生希望尽可能发现病人,漏诊后果严重时才采用此方法串联试验 又称系列实验,是指依次应用多项试验,当所有试验均为阳性时才判为阳性。串联试验可提高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降低误诊率,但使灵敏度降低,漏诊率升高、阴性预测值下降。当几种方法的特异度均不理想,或

11、不必急于作出诊断,或进一步确诊造价高且不安全,或误诊可能造成后果时,常用此法两种方法的目的第六章被动监测:下级监测单位按照常规上报监测资料,而上级监测单位被动接受,称为被动监测。我国法定转染病报告属于此类监测。主动监测:监测单位专门组织调查或者要求下级监测单位严格按照规定收集资料,称为主动监测。传染病漏报调查以及对性病门诊就诊者、暗娼、吸毒者等艾滋病高危行为人群的监测属于主动监测。第九章临床预防服务:是指医务人员在临床场所(包括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在家庭和社区场所)对的健康和无症状“患者”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评价,实施个性化的预防干预措施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临床预防服务的内容:求医者的健康咨询、

12、健康筛检、免疫接种和化学预防等。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指从个体或群众健康信息咨询或调查、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等过程中收集各种与健康相关的危险因素信息,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确定评价危险因素的优先次序:1、危险因素导致的特定疾病的严重性。2、危险因素是否有普遍性。3、危险因素的危险程度。4、某危险因素能否被准确地检测。5、有无证据表明采取干预措施后可促进健康。6、上述诸方面与其他优先的健康问题相比如何。第十章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和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第十一章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在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

13、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4组营养水平指标。推荐摄入量(RNI):是指可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的群体中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相当于传统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DA)。PEM蛋白质营养不良氨基酸评分(AAS):指被测食物蛋白的必需氨基酸评分模式与推荐的理想模式或参考蛋白模式比较来反映蛋白质构成和利用率的关系。蛋白质净利用率(NPU):反映食物中蛋白质被利用程度的指标,即机体利用的蛋白质占食物中蛋白质的百分比,包含了食物蛋白质的消化和利用两方面,是将食

14、物蛋白质的消化率和生物价结合起来以评定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一个指标。维生素A生理功能:维生素A也称视黄醇。其生理功能是维护上皮组织结构及其功能;增加对感染的抵抗力;参与视网膜视紫质的合成与再生,维持正常的势视力;促进生长和发育。缺乏与过量:维生素A缺乏可致暗适应能力下降,严重可致夜盲症;结膜干燥角化可形成眼干燥症(干眼病),严重可致失明;皮肤干燥;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易感染;血红蛋白合成代谢障碍,免疫功能低下。摄入大剂量维生素A可引起急性、慢性及致畸毒性;大量摄入类胡萝卜素可出现高胡萝卜素血症。食物来源及推荐摄入量: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动物肝脏、鱼肝油、鱼卵、全奶、奶油、禽蛋等,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有

15、西兰花、芒果、菠菜、生菜、小白菜、苋菜、杏、胡萝卜、红心甜薯等。成年人膳食维生素A的RNI男性为800ugRE/d,女性为700ugRE/d,UL为3000ugRE/d。维生素D生理功能:吸收后的维生素D被运到肝、肾,转化为具有生理活性的形式后,再发挥其促进钙磷吸收,调节钙磷代谢的作用,有利于骨骼和牙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缺乏和过量:缺乏维生素D对于婴儿、儿童可引起佝偻病,成年人可发生骨骼软化症和骨质疏松。摄入过量可引起维生素D中毒。食物来源及推荐摄入量: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鱼肝油、奶油、鸡肝、鸡蛋等。成年人膳食维生素D的RNI为5ug/d。1ug维生素D=40IU。叶酸生理功能:叶酸是一碳单位

16、转移所必需的,通过一碳单位的转移,可以合成很多重要的分子,如蛋氨酸、组氨酸、胸腺嘧啶、某些嘌呤及核苷酸等,因而它与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有关,而DNA、RNA合成又是细胞增殖、组织生长和机体发育的物质基础。叶酸还是骨髓红细胞、白细胞形成和成熟所必需的。缺乏和过量:人体缺乏叶酸,可发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舌炎及为肠道紊乱。近年来研究发现叶酸缺乏与新生儿的神经管畸形(包括无脑儿及脊柱裂)有关。许多研究表明,孕妇早期体内缺乏叶酸是神经管畸形发生的主要原因,妇女在孕前至孕早期及时补充叶酸,可有效地预防神经管畸形的发生。食物来源及推荐摄入量:我国DRIs规定叶酸的推荐摄入量(RNI):RNI以膳食叶

17、酸当量(DFE)表示,DFE(ug)=膳食叶酸ug+(1.7叶酸补充剂ug),成年人为400ugDFE/d,孕妇为600ugDFE/d,乳母为500ugDFE/d。叶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品中,含量丰富的食物有肝、肾、蛋、鱼、绿叶蔬菜、坚果类、大豆类等、应注意食物叶酸在一般贮存和烹调中损失很大。合理营养:即为平衡而全面的营养。合理营养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为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素及能量的需要;另一方面为各营养素之间比例要适宜。孕妇营养需要: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P192营养调查包括:膳食调查、体格测量、营养缺乏病的临床检查、营养状况实验室检测四部分。第十二章社区卫生:是人

18、体健康的策略和原则在社区水平上的具体应用,即强调了解社区全体居民的健康和疾病,通过确定优先项目、消除不同群体间健康的不平等来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社区预防服务:是以健康为中心、社区为范围、全人群为对象的综合性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服务。社区预防服务的内容:1、卫生信息管理 2、健康教育 3、传染病防治 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 5、精神卫生 6、妇女保健 7、儿童保健 8、老年保健 9、残疾康复 10、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社区诊断:是借用了临床上“诊断”这个名词,指的是社区卫生工作者通过一定的定性与定量的调查研究方法,收集必要的资料,通过科学、客观地分析确定并得到社区人群认可的该社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

19、题及社区现有资料情况,为社区预防服务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第十三章环境污染: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各种污染物进入环境,使环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改变,扰乱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了直接的或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称为环境污染。二次污染物:是指排入到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环境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作用下本身发生变化,或在环境中与其他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理化性质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如酸雨、过氧乙酰硝酸酯、有机汞等。光化学烟雾:是以汽油作为动力燃料以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大气污染物。生物标志物:(一)接触性生物标志物 (二)效应性生物标志物 (三)易感性生物标志物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健康的直接危害

20、:1、急性中毒 2、慢性炎症 3、变态反应 4、非特异性疾病多发 5、致癌作用第十四章食物中毒:系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食物中毒的分类:1、细菌性食物中毒 2、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 3、动物性食物中毒 4、有毒植物中毒 5、化学性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特点:1、季节性 2、2暴发性 3、相似性 4、非传染性沙门菌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 1、季节:全年皆可发生,多见于夏秋季,510月发病数可达全年发病总数的80%。2、食物种类:引起沙门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为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畜肉类及其制品,其次为禽肉、蛋类、乳类,由植

21、物性食物引起者很少。预防与治疗:1、加强对肉类食品卫生监督和卫生检验,防止肉类食品在储藏、运输、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污染,避免交叉感染。2、加热以彻底杀灭病原菌是防止沙门菌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3、对症治疗,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1、地区分布:沿海地区为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高发地区,随着海产品的市场流通,内地也有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发生。2、季节及易感性:79月为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男女老幼皆可发病,青壮年为主,病后免疫力不强,可重复感染。3、食品种类:主要是海产品,其中是以墨鱼、带鱼、虾、蟹最为多见。预防与治疗1、低温贮藏各种食品,尤其是海产品及各种熟制

22、品。2、加热以彻底杀灭病原菌,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应煮透。3、对症治疗,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1、季节:全年皆可发生,大多发生在510月,79月最多见。2、食物种类: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特别是是熟肉以及内脏的熟制品。此外,凉拌菜、剩饭、水产品等也有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报道。3、变形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亦可寄生于人和动物的肠道,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较多。受污染的食品在较高温度下存放较长时间,细菌大量生长繁殖,食用前未加热或加热不彻底,食后即可引起食物中毒。预防与治疗1、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避免污染。2、食品须冷藏,食用前彻底加热。3、对症治疗。第十五章职

23、业性有害因素:是指生产劳动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的总称。大体分为四类:1、物理性有害因素 2、化学性有害因素 3、生物性有害因素 4、不良生理、心理性因素中暑: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按发病机制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热射病,含日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职业卫生服务的核心内容:1、工作场所的健康需求评估 2、职业人群健康监护 3、健康危险度评价

24、4、危害告知职业病的特点(重中之重):1、病因明确,为职业病有害因素,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可消除或减少疾病的发生。2、病因与疾病之间一般存在接触水平(剂量)-效应(反应)关系,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检测和识别的。3、群体发病,在接触同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4、早期诊断、即是合理处理,预后、康复效果较好。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发现愈晚,疗效也愈差。5、重在预防,除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与控制人群发病。职业病诊断原则(重中之重):1、职业史,是职业病诊断的重要前提。2、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与危害评价。3、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职业病治疗原则:1、

25、力求病因治疗 2、重视对症 3、早期和预见性治疗 4、以整体观指导治疗 5、贯彻个体化治疗原则第十六章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高血压患病率在世界各国均很高。一般来讲,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国家,高血压患病率越高,但近年来一些经济和文化高度发达的国家,由于国民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普及与深入,高血压的患病率有所下降。我国是高血压的高发国家,而且各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其规律是北部、西部高,东部、南部低,其原因有遗传和种族的差异,更重要的可能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居民饮食习惯有关,如口味偏咸,食盐摄入量较高,动物性食品摄入量较多,大量饮酒者比例较高等。城乡之间,过去城市高于农村,但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行为

26、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健康知识的相对缺乏和医疗卫生系统的不完善导致农村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局部地区的患病率已高于城市地区。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近年来年轻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增加趋势比老年人更明显,高血压具有年轻化趋势。性别分布在40岁以前高血压患病率一般男性高于女性,更年期后则差别消失或女性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的更年期变化有关。职业分布方面,多数调查结果显示:长期从事脑力劳动、工作繁重、精神高度紧张及体力活动少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于体力劳动者,其中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职业人群患病率最高。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1、限制钠盐摄入量 2、增加新鲜蔬菜、瓜果的摄

27、入,补充钾、镁离子 3、限制饮酒及戒酒 4、减轻体重 5、适度的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影响冠心病主要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血清胆固醇升高、血压升高、吸烟、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抵抗、大量饮酒、性格类型和社会因素等。在冠心病诸多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吸烟是冠心病的3个主要而独立的危险因素。第十七章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潜伏期: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出现这一段时间。经空气传播包括经飞沫、飞沫核和尘埃传播。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

28、1、传播广泛,传播途径易实现,发病率高;2、冬春季高发;3、少年儿童多见;4、在未免疫预防人群周期性升高;5、受居住条件和人口密度的影响。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1、自然因素2、社会因素针对易感者的措施:免疫预防、药物预防、个人防护。预防接种 BCG HBV MV RV 第十八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指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根据

29、突发公共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情况将医疗卫生救援事件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和一般(IV级)四级。急性化学中毒:在短时间内吸入或吸收较大量的化学毒物,迅速造成人体发病。专心-专注-专业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别林斯基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书籍举世之宝梭罗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