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提纲(共11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270165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提纲(共11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提纲(共11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提纲(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提纲(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复习提纲一、教育技术及其学科发展概述1、本专业发展历史2、教育技术发展的“2X3”模型及其内涵发展阶段技术特征传统教育技术(手工技术时代)视听媒体教育技术(机电技术时代) 信息化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时代)物化形态的技术 竹简粉笔、黑板印刷材料实物模型等 幻灯、投影广播、电影教学机器电视、录像卫星电视等 多媒体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校园网因特网虚拟现实等观念形态的技术 口耳相传诡辩术讲演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直观教学法等经验之塔理论教育目标分类学标准参照评价程序教学先行组织者理论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系统设计系统方法细化理论成分显示理论等网络课程开发

2、理论基于认知理论的教学设计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绩效技术知识管理技术等3、美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时间,特征,典型事件)(一)视觉教育(visual education)时期:17世纪至20世纪初;特征:直观教学 17世纪,“图解”教科书 18-19世纪,教具(图片、实物、模型,照片、磁铁、地球仪) 19世纪后期-20世纪,教学媒体(幻灯、无声电影)典型事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直观教学之父) 世界图解 霍本等课程视觉化 1923年,美国教育协会(NEA)成立了“视觉教学部”(Division of Visual Instruction,简称DVI)(二)视听教育(visu

3、al and audio education)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50年特征:教学媒体中增加了“声音” 开始关注“媒体理论”典型事件: 1946年戴尔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 ,“经验之塔” 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将“视觉教学部”正式改名为“视听教学部”(Division of Audio-Visual Instruction) (三)视听传播(visual and audio communication)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特征:教育电视开始 关注“教育传播理论”典型事件: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的盛行 1961年,美国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组成“定义”和“术语委员会”(四)教育技术(e

4、ducational technology)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特征:计算机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学设计理论得到迅速发展 教育技术成为学科典型事件:1970年,美国视听教育协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AECT) 4、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四个时期(时间,特征,典型事件)(一) 电化教育的兴起 时期:1919-1949 特征:幻灯、电影、无线电等媒体在教育中得到了应用 典型事件:1922年南京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农学院开始运用幻灯片和电影片到各地宣传科学种棉知识。1917年,商务印书馆开始拍电影,而金陵大学理学院开展电影教育。1932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在南京成立;19

5、37年,建立了“播音教育委员会”1940年,教育部将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合并,成立了电化教育委员会。 (二) 电化教育的初步发展 时期:1950-1965 特征:播音教育、电视教育 学校(中小学与高校)电化教育典型事件:1949年11月文化部科学普及局成立了电化教育处 1958年9月筹建北京电化教育馆 (三) 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 时期:1978-90年代中期 特征:全国电教系统形成电教实验与教改实验,电化教育深入课堂典型事件: 1978年教育部建立了中央电化教育馆 1993年将“电化教育”专业更名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四) 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 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特征:普

6、及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校园网与教育城域网教育技术学科迅速发展典型事件:1998年,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为中国教育报“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专版 撰文。2000年10月25日,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校校通”工程 5、美国教育技术定义的变化1.1963年定义:视听传播时期 “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如何对控制学习过程的讯息进行设计和使用” 。2.1972年定义:首次使用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这样的一个领域,它通过对所有学习资源的系统化鉴别、开发、组织和利用,以及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管理,来促进人类的学习” 。3.1977年定义:强调分析和解决问

7、题的过程 “教育技术是一个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综合的、有机的过程,它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等各个方面,与人类学习的所有方面都有关系”。 新的观点:第一,认为教育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过程,该过程包含与人类学习有关的各种因素(人、设备、思想和方法等);第二,该“过程”是将先进的技术设备、思想方法用于解决人类学习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应用过程;第三,认为教育技术的着眼点只是实际应用。6、AECT94教育技术的定义及其理解n1994年定义: “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该定义明确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与

8、学习有关的过程和资源。同时该定义教育技术视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领域,视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活动链接的桥梁,将教育技术分为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研究范畴,每个范畴都有独特的功能和范围,构成了教育科学领域中的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7、AECT04教育技术的定义及新变化2004年新界定:限定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范围,重视绩效。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n 新的变化:n第一,2004年定义采用的是“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而1994年的定义采用的是“教学技术”(instruct

9、ional technology)。n第二,2004定义的主要包括三个职能范畴:创设、利用、管理,其中定义中的设计、开发的职能在新定义中演化为了一个职能:创设。在新定义中,评价范畴也不再被列为一个单独的范畴。n第三,新定义添加了有关改善绩效的新内容。改善绩效的提法强调了学习的含义不单指获取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能力。n第四,新定义更加强调过程和资源的技术性与合适性。8、我国教育技术定义的变化关于教育技术的典型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教育技术学是应用技术学的概念、观点、方法以及方法论,研究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管理过程的优化的技术手段、操作方法和方法论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有效的教学。所谓现

10、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教育技术是根据教育理论和科技知识,开发和使用各种媒体及其他学习资源,优化教与学的一种实践和研究。9、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1.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分支学科n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二级分支学科,是连接教育科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2.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3. 教育技术学是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10、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与内容开 发 文印技术 音像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综合技术利 用 媒体的利用 革新技

11、术的推广 实施并制度化 政策与法规设 计 教学系统设计 内容讯息设计 教学策略 学习者特征分析管 理 项目管理 资源管理 教学系统管理 信息管理评 价 问题分析 参照标准评价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学习过程学习资源理论场实践场AECT的1994年的定义中明确提出了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范畴涉及五个方面: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设计:详细说明学习条件地过程,其目的是生成策略和产品宏观层次的设计如计划和课程,微观层次的设计如某一单元和某一课。具体包括教学设计、信息设计、教学策略和学习者特征开发:开发是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式的过程。开发范畴包括在教学中广泛使用的各种技术,按

12、照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将开发范畴分为印刷技术、视听技术、基于计算机的技术和整合技术四个子范畴利用 :利用是使用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的活动。可以将其划分为媒体利用、革新推广、实施制度化以及政策和法规四个子范畴管理:管理指的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来控制教育技术。管理范畴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传送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四个子范畴评价:评价是确定教学和学习是否合格的过程。在评价范畴中,有四个子范畴:问题分析、标准参照测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1、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本科、硕士点、博士点(1)1978年点化教育起步,与教员1400多人;(2)1983年华南师大,华东师范首设四年制本科电化

13、教育和教育信息技术专业(3)1986年北师大,河北大学和华南师大被批准设立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予点;(4)1992年“教育技术”被正式写入全国高等师范教育院校四年制本科教育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并将电化教育专业更名为教育技术学专业(5)1993年我国第一个教育技术学博士点设立(在北师大)至此形成了专科,硕士,博士等一系列完整的教育技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12、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几种能力1、教学系统设计能力;2、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开发能力;3、媒体应用于评价能力;4、教学系统的使用、维护与管理的能力;5、项目管理与评价能力;6、教育技术研究能力.13、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教育技术

14、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一)5大模块专业课程:1 公共课 2 核心课 3 专业基础课 4 方向基础课 5 专业实践课(二)6大专业能力结构要求:1 教学系统设计能力 2 教育资源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开发能力 3 媒体应用与评价能力 4 教学系统使用,维护与管理能力 5 项目管理与评价能力 6 教育技术研究能力(三)5大专业知识结构要求:1 理论基础知识 2 技术基础知识 3 基本理论知识 4 专业基础知识 5 专业基本技能(四)核心课程介绍(1)教育技术学导论 (2)教学系统设计 (3)媒体理论与实践 (4)学与教的基本理论 (5)远程教育基础 (6)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 (7)教育技术项目实践 (

15、8)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二、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1、对学习理论的界定;学习理论的职能答:学习理论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的系统阐述,它主要研究人类与动物的行为特征和认知心理过程,注重把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学习领域,是课程和教学理论的基础。(P23)学习理论的职能主要有:(1)可以提供学习领域的知识,以及分析、探讨和从事学习研究的途径和方法。(2)对有关学习法则和方法的大量知识加以概括,使其系统化和条理化,以便人们容易掌握。(3)要说明学习是怎样发生的,以及为什么有的学习有效,有的学习无效。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各自的基本观点、对教学的影响

16、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就是要控制学习的环境,以达到预期的结果;控制学习行为的主要措施是强化正确的反应。行为主义还有三个至今仍然影响着教育技术在教学设计中应用的理论:一、任务分析。任务分析是研究如何将一个功能或任务细分为子任务的技术。二、行为目标三、目标参照式评价。即用预先设定好的标准作为评价时的依据,以评价学习者是 否达到了预期的熟练程度及起点行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探讨学习的角度与行为主义相反,认为学习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奥苏贝尔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

17、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设计中人们开始注意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开始研究并强调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不再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对外部刺激被动地作出的适应性反应,而是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利用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对当前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主动做出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特别关注人的自我实现,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发展自己潜力的能力和动力,个体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发展的方向和价值,并对自己选择的结果负责。对教学的影响: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教学中教师也要扮演

18、以人为中心的咨询者的角色,努力创造促进经验学习的课堂气氛,促进儿童自我指向的主动学习。3、有效学习的特征;信息技术促进有效学习的主要方面答:有效学习的特征:有效学习是建构的;有效学习是累积性的;有效学习是自我调节的;有效学习是目标定向的;有效学习是情境性的;有效学习是合作性的。信息技术促进有效学习的主要方面:(1)由于很多新技术是互动的,现在为学生创造一种能够在做中学,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以及不断地提炼自己的理解、建立新知识的环境变得较为容易。(2)技术能够帮助人们把那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可视化。而且技术能够帮助我们创建一个富有活力的教学环境,在那里学生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还可以发现他们自己的问题。(3

19、)新技术为我们打通了通向巨大的信息源的通道,包括数字图书馆、可分析的实世界数据以及链接其他能够提供信息、反馈和灵感的人。所有这些都能加强教师、管理人员还有学生的学习。(4)许多技术可以作为支架和工具,帮助学生解决问题。(5)技术可以把课堂和社区、校内和校外联系在一起。(6)多媒体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教学信息超文本的组织与管理模式,可以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把包含不同教学要求的各种教学资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具有积极影响。4、对教学论的界定教学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范围包括教学课程及其本质、教学目的与任务、

20、教学原则、教师与学生、课程设置与教材、教学方法与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评价与管理等。5、对课程理论的界定;课程本位的信息技术整合观答:课程论是研究课程的专门理论。从内容上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关于课程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是人们对于课程的最根本的认识。二,是关于课程设计或编制方面的探讨,通常是由一些操作性很强的要求、步骤、原则、方法等的说明和规定构成的。本质上看,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教学即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是以课程为核心的。我们称之为课程本位的信息技术整合观。6、系统科学对教育技术的影响系统方法成为教育技术学科最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如在早期的视听教育实践中,人们多是注重于单一媒体的研究,往往

21、强调某一种新媒体的作用。通过系统观点的影响,人们逐渐综合考虑各种媒体的特性,提倡使用多种媒体取长补短进行教学。又如程序教学刚开始的时候,人们主要关心程序教学的进行方式,后来逐渐重视作业和行为目标,以及教材的逻辑顺序。系统观点引入后,程序教学就越来越重视从教学的整体出发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考虑教学过程中的所有因素,包括目标的确立、最优的教授方式、最优的媒体选择和资源利用、适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并通过评价来实现教学的反馈控制,最终使教学设计成为教育技术的核心领域。7、从传播到教学:教育传播模式的产生与变化从20年代的视觉教育发展到30年代的视听教育。到40年代,由于传播学的兴起,有人开始应用传播

22、理论对教学过程进行研究,有不少视听教育文献以传播学作为理论基础。到70年代初,美国的视听教育协会正式改名为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三、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基础1、技术观对教育技术的启示我们应该坚持“全面技术观”。既要看到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重大促进作用,也要看到技术的负面作用。2、教学媒体的概念;计算机辅助教育的概念;虚拟学习社区的概念;虚拟教室的概念;视频点播的概念;模式识别的概念教学媒体,是指直接介入教学活动过程,用以传递和再现教学信息的硬件设备,以及记录、加工和储存信息的软件。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利用计算机为媒体帮助教师执行教学功能的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概念:利用网上群体虚拟现实工

23、具(MUD/MOO)支持实时或异时的学习交流而形成学习空间。虚拟教室的概念(VC):在计算机网络上利用多媒体通讯技术构造的学习环境,允许身处异地的教师或学生互相听得着、看得见,不但可以利用实时通讯功能实现传统教室中所能进行的大多数活动,还能利用异步通讯功能实现前所没有的教学活动。如:异步辅导、异步讨论。视频点播的概念(VOD) (p48):也称交互式多媒体视频点播业务,通过高速上网技术和各种宽带多媒体服务器相连,进行网上电影、电视、网络音乐、网上教学、视频会议、医疗等各种交互式活动。模式识别:使计算机能够对给定的事物进行鉴别,并把它归入与之相同或相似的模式中。(P49)3、视听技术、多媒体技术

24、、网络与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技术成果,能举例说明该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的情况视听技术教育使得现代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形象、具体、直观、生动且富有情趣,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加速了教育信息传递进程,改善了学习效果。(P38)应用:a.视觉型媒体(利用幻灯、投影、实物投影工具):图示展示法、实物实验演示法b.听觉型媒体(扩大规模、范围,适宜不同群体,提供示范):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应用、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在社会及家庭教育中的应用c.视听觉型媒体.多媒体技术的技术成果及在教育中的应用情况技术成果:处理不同形式的信息,改变了计算机的使用方式,使计算机成为普通工具,应运于各领域

25、。应运:a.计算机辅助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管理教学、计算机辅助测验b.虚拟现实技术的应运:虚拟实验室、虚拟学习社区、虚拟教室、虚拟图书馆、虚拟校园.网络与通信技术的技术成果及在教育中的应用情况a.网络技术成果:从同轴到光纤网、从有线到无线、从局域到广域、从窄带到宽带网、从数据网到综合业务网、视频会议。b.通信技术成果:光纤通信、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卫星通信应用:a、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b、在传统校园中的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视频点播、校园网.人工智能的技术成果及在教育中的应用情况 (1)问题解决 eg:机器人移动盒子(2)模式识别 eg:教育模式识别、学习模式识别、指纹辨认、人脸辨认、病

26、症判定、学习者特征判断(3)自然语言理解 eg:回答问题、文摘生成、释义、翻译(4)专家系统 eg: 医疗诊断系统、智能教学系统四、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1、教育技术学常用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方法较大规模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的试验研究如有关教学模式、培养模式的研究实验研究方法对于个别带有创新性的,能提 出重要见解的小范围的教学研究 如教学活动(手段、方法、内容、过程、模式)的研究评价研究方法关于品质的评价和有关效果的分析如工作水平、教材质量、教学效果、素质能力(技能)的研究质的研究方法在自然情境下对社会现象所进行的整体性探究结构化观察行为表现的观察问卷调查态度反应的测量2、教育技术的研究程序1、研究

27、设计 3、资料分析 确定课题 统计处理 分析变量 模糊数学分析 建立假设 逻辑分析 抽取样本2、收集资料 4、形成结论 科学观察 作出判断 科学调查 得出结论 科学实验 撰写报告3、教育技术研究的内容(一)教学系统的设计研究(二)学习资源的开发研究(三)学习资源的运用研究(四)教育技术的管理研究(五)教育技术的评价研究4、研究论文的结构()标题 ()内容提要 ()序言 ()正文()结论和讨论 ()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五、教育技术学的专业方向1、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的专业培养目标(P18)教育技术学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各类从

28、事教育技术教学、应用研究或教育技术化的部门和机构工作,也可以到相关部门从事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资源设计、制作、评价、管理等的工作。他要求毕业生有坚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理论基础,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受过良好的信息技术技能训练并熟悉教学过程。2、教学媒体的概念;教学媒体的分类;麦克卢汉的媒体理论;戴尔经验之塔理论教学媒体的概念: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媒体,被称为教学媒体。(从本质上看,教育学活动活动过程中是一种获取、加工、处理和利用事物信息的过程,因此作为存储与传递事物信息的任何媒体,都能成为教学媒体。一般的媒体发展成为教学媒体应具备两个基本要素:第一,媒体用于储存与传递以教学

29、为目的的信息时,才可称为教学媒体。第二,媒体能用于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时,才能发展成为教学媒体。)教学媒体的分类:1.按媒体发展先后分类: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2.按媒体的物理性质分类:光学投影教学媒体、电声教学媒体、电视教学媒体和计算机教学媒体。麦克卢汉媒体理论 重要观点:媒体是人体的延伸戴尔经验之塔:把经验的抽象程度分为三大类十个层次。基本观点:第一,宝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 上升,越趋抽象。第二,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到抽象。第三,教育、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要向抽象和普遍发展,要形成概念。第四,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得学习更为具体,从而导致更好地抽象。第

30、五,位于宝塔中层的视听媒体,较语言、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3、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界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三大核心领域:第一,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内容信息技术课程;第二,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学工具;第三,学生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认知工具。4、协作学习的概念、在线学习的概念、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协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在线学

31、习是指学习者在Internet的环境下,利用网上提供教育教学服务系统获取学习资源、解决学习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应用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5、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的应用范围;教学设计的应用研究能举例说明答:教学设计:教学是通过信息的传播,促使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的活动。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他为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教学设计的应用范围:目前,教学设计在正规的学校教育、全民的社会教育和继续教育以及各行业、各部门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中

32、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三个层次:(1)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2)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3)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教学设计的应用研究:(1)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教学设计案例。(2)基于活动的混合学习教学设计(3)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 (4)企业绩效与教学设计6、“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方向培养目标“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方向,主要培养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研究人员,信息技术与课程的 设计与技术支持人员,企事业信息单位技术培养与应用人员。7、信息素质的概念;信息能力的内容信息素质是指人应具有的对信心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感等各方面品质的总和。信息素质有三个基本素质: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情

33、感。信息能力的内容:有以下八个方面:(1)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3)处理信息的能力 (4)创新信息的能力(5)表达信息的能力 (6)发挥信息作用的能力(7)信息协作意识运能力 (8)信息免疫能力8、信息技术教育的含义;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时期(1)信息技术教育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也可作如下定义: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促进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2)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3)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包括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

34、术促进学习两个方面;(p97)(4)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时期(p97)从信息技术教学理念与内容来看,可分为三个时期:A20世纪6080年代,强调计算机软硬件知识与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B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强调计算机辅助教学。C21世纪初至今,强调停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把现代教育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平台上,强调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9、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信息技术课程的结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原则;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能举例说明答: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含义有二:一是作为总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全局的一种指导思想而存在的、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又称为总目标。二是指对达到信息

35、技术教育目的的各个方面进行精确、详细的说明,是学生在完成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后应达到什么要求的具体明确的表述。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信息素质,培养适应信息时代的新一代公民。(2)“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p99)答:基础性、技术性、高速发展性、实践性、层次性、学科性、工具性、综合性等。(3)信息技术课程的结构;(p100)答:信息技术课程的结构,包括课程目标结构、课程内容结构、课程教学方法结构、课程学段结构等。目前,主要有三种课程结构范型:零起点结构、分级结构与弹性结构。 (4)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原则;(p101)答:A、任务驱动与问题激励相结合的原则;B、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C、

36、虚拟教学与现实教学相结合的原则;D、开放学习与统一规量相结合的原则;E、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原则;F、以优化学习、培养信息素质为根本宗旨的原则;G、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H、知识、情感、技能多目标统一的原则;I、效益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5)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能举例说明(p102)A、任务驱动教学法。如用计算机编排一篇文章,创造一个动画,用网络开展一项调查研究,制作一个专题网站等。B、范例教学法。C、基于信息技术的讲授法。D、演示法。E、自学辅导法。F、资源型教学法。G、研究型教学法。H、活动型教学法。10、基于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移动教育的概念;移动教育的模式、技术与功能(

37、1)基于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p106) 答:A、移动教育 B、人工智能教育 (2)移动教育的概念;(p106) 答:指在移动的学习场所或利用移动的学习工具所实施的教育。(3)移动教育的模式、技术与功能(p106)模式名称实现技术主要功能基于室内无线连接微型网络的移动教育蓝牙技术;无线网卡技术;红外通信技术等室内设备无线上网基于校园网无线连接的移动教育移动IP技术、微波传输技术、数字蜂窝无线电通信技术等无线局域网技术能进行校内点对点、点对多点无线连接,重组灵活,基于无线因特网的移动教育移动网络协议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移动主机技术;无线网与有线网自动转接技术等利用便携式学习终端基于手机短信的移

38、动教育手机短信技术;嵌入式操作系统、微型浏览器、无线标记语言(WML)等一系列WAP应用技术教学活动通知等传送基于无线可视电话的移动教育除“基于手机短信的移动教育”中的“实现技术”外,还必须利用视音频采集、编码、压缩、传输等一系列技术“面对面”的远程实时教学,移动视频会议基于电子书包等便携式信息设备的移动教育多媒体技术;教学材料数字化技术等将学习材料、学习工具随身携带、便于随时随地进行数字化学习11、“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培养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数字传媒人才。12、数字媒体的概念;数字媒体的特征;数字媒体的采集与制作包括哪些内容;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1)数字媒体的概念;(

39、p108) 答: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存储、处理和传播信息的媒体,或以数字化形式传递信息的媒介。(2)数字媒体的特征;(p109)答:A、数字媒体的信息具有实时、准确、大容量、易检索、多通道传递等特征;B、数字媒体的符号是建立在0和1基础上的多媒体符号;C、数字媒体的媒介主要是计算机网络软硬件,具有可交互、协同、共享,技术含量高等;D、数字媒体形态多、功能多、应用领域广泛.(3)数字媒体的采集与制作包括哪些内容;(p110)答:A数字声音的采集与处理:声音的数字化,数字音频文件格式, B数字图像的采集与处理 C数字影视编辑与制作(4)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p117)答:A数字出版 B数字音频广播与

40、电脑音乐 C数字平面艺术 D数字电视 E数字电影 F数字手机通讯13、“教育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教育软件工程方向:主要培养教学软件的开发与管理人才,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人才等。14、教育软件的概念;教育软件的分类教育软件是以服务于教育为目的,以数字代码方式,将文图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等载体上,通过计算机或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供人们阅读,听录或观赏使用的计算机软件或电子出版物。 教育软件的分类有多种划分方法: (1)按传统的辅助教学类型可分为:讲解演示型,操作连续型,个别学习型,仿真模拟型,启智游戏型,问题求解型,发现学习型等。 (2)按资源应用的目的的可分为:多媒体

41、教学资源库(提供各类CAI课件,视频点播资料,教师备课教案,多媒体素材等各类资源),图书情报信息库(提供全面的图书查阅和检索服务),管理信息库(提供全校教学,科研,行政,后勤,财务等多项管理信息资源),动态综合信息库(校内新闻发布,问题讨论,师生之间的E-mail交流,常用软件下载等)。 (3)按消费群看可以分为一下几类:为教育机构服务的软件,教师使用的软件,比较典型的包括课件制作工具软件和学科教学软件,学生使用的软件,为师生服务的软件,包括网络学习平台,课堂多媒体演示软件,无纸化考试软件教育等。 (4)按产品类型也可分为单机版和网络版等。15、软件过程与开发模型;教育软件开发流程;教育软件开

42、发技术“软件过程”是指制作软件产品的一组活动及其结果。“软件过程模型”是指特定角度提出的软件过程的简化描述,即对被描述的实际过程的抽象 ,它包括构成软件过程的各种活动,软件产品以及工程参与人员的不同角色。瀑布型开发方法,进化式开发方法,形式化转化等是软件开发的通用模型或范例、 教育软件开发流程包括环境分析,教学设计,系统设计,脚本编写,软件编写,试用评价等步骤。教育软件设计开发技术:(1)素材制作技术。(2)软件创作技术。(3)网页制作技术。包括静态网页编辑技术;网页优化技术;动态网页编程技术;(4)平台开发技术。16、“现代远程教育”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培养远程教育或培养系统的技术方案的规划,

43、设计,建设及相关技术支持人员;远程教学资源与课程材料设计,开发与制作人员;各类远程教育或培养机构(电大,农广院,网校,远程学习中心,企业培训部)的基层管理人员;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含教学指导咨询)人员;有关远程教育的新闻传媒工作人员。17、现代远程教育的概念;远程教育的特征远程教育是指通过远程教学或远程学习实现的教育(包括各类学校及其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和社会生活情境中的教育)的总称。德斯蒙德.基更总结远程教育的5个特征:教师与学生的地理位置相互分离;受到某个教育机构的指导和影响;应用到各种通信媒体来传播教育内容;提供教师与学生的双向通信交流;对学生的教学很少集体进行,没有或基本没有学习团体。1

44、8、远程教育的发展阶段发展阶段兴起时间技术基础教育形态第一代19世纪中叶适合自学的函授印刷材料函授教育第二代20世纪初期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视听手段广播电视大学第三代20世纪末期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网上虚拟大学19、远程教育中的教学设计、课程开发远程教育中的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远程教育系统的教学设计,远程教育专业级课程设置的教学设计,远程教育中课程的教学设计。远程教育系统的教学设计主要任务是规划和建立一个远程教育的办学机构。专业级课程设置的教学设计主要任务是决定一个机构向社会提供哪些专业的课程,提供什么层次的课程,每个专业包括哪些课程以及学分的要求等。课程教学设计的主要任

45、务是对某一门课程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并根据设计的结果,完成各种形式学习资源的开发,因此也称为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完整的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1)准备阶段 (2)分析阶段 (3)设计阶段(4)开发阶段 (5)实施阶段。20、远程教育平台的概念;远程学习的关键特征与学习支持概念: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是指基于数字卫星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网络以及其他网络形式支持的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系统构成。远程学习的关键特征与学习支持:(1)高质量的学习材料-学习辅助 (2)清楚地学习计划-时间管理、态度专心、信息加工 (3)探究式活动-检测要点 (4)协助学习-态度、动机 (5)虚实结合的学习社区-焦虑、动机 (6)专业的学习支持-焦虑、学习辅导 (7)及时的学习评价-自我测试、应试策略21、远程教育管理人员的素质(1)基本要求:1具备远程教育或培训机构软硬件系统使用、维护的能力2具备远程教学资源与课程材料的开发与制作能力3熟悉远程教育或培训机构的组织、管理及运行机制,并胜任相关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