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学(共4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255277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建筑学(共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绿色建筑学(共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建筑学(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建筑学(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绿色建筑学”的实践苏州博物馆摘要通过介绍“苏州博物馆”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以及其采用的建筑自遮阳、自然通风、昼光利用、绿色植物利用等设计方法,将“绿色设计”有机地融入建筑之中,并在此基础上导出“绿色建筑学”的概念。关键词 苏州博物馆、绿色设计、绿色建筑学、建筑设计与原理1 引言经常听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讲有关建筑学参赛获奖的事情,当提到大多数获奖者经验的时候,往往因为他们在进行建筑方案设计时都离不开当下社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主题,比如:环境保护、绿色生态、回归自然、可持续发展等等。当然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有很多,光是靠政府的植树造林、大肆绿化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我们每个人的

2、努力。所以说,很多建筑同仁技高一筹想到了将绿色环保与建筑结合的方法,不仅能得到专家的欣赏,更能通过建筑创新为社会的发展尽到了自己的一份力。2 现状分析2.1 绿色变革绿色环保是多元化的,它可以体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急速变化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环境中,唯有变革才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而可持续发展正成为社会政经变革的主流。但是,将政府的可持续目标或是民众对于生活的期望转化成为理想的建筑并非易事,世界各地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建造传统存在着巨大差异,所以制定一个切实的且能够促进长期成功的绿色建筑策略。2.2 绿色建筑何为绿色建筑?或许有的人认为这个建筑应该是绿色的,也有人认为建筑周边应该有很多绿化,

3、也有人认为建筑本身的立意、内涵应该拥有绿色环保的理念,还有人甚至觉得建筑本身应采用浮土艺术。但是真正的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2.3 设计规范对于绿色建筑设计规范、设计方法的研究,实际工程的应用是一个必要而有效地方

4、法。绿色建筑的设计并不忽视建筑学的内涵,而应将绿色设计策略与建筑的表现力相结合,重视与周边建筑与景观环境的协调和对环境的贡献,避免沉闷单调或忽视地域性的设计,应将“绿色设计”有机地融入建筑的使用功能与人文追求之中。贝聿铭设计的诉诸博物馆做到了这一点!3 苏州博物馆案例分析(贝聿铭)3.1 建筑特点个人总结了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有几大亮点,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内部构思的精巧;四是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引入到室内。3.2 设计风格3.2.1 建筑造型与环境自然的融合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

5、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新的博物馆庭院,较小的展区,以及行政管理区的庭院在造景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而新的设计思路是为每个花园寻求新的导向和主题,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形成未来中国园林建筑发展的方向。给我影响较深的是建筑本身存在多样的对称型,不管是在门厅入口出,还是窗花设计上,都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对称性艺术,虽然很多人认为这种建筑造型与苏州园林有所矛盾,但是局部的对称只是为了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并不会违背整体效果。3.2.2 空间布局处理馆建筑与创新的园艺是互相依托的,贝聿铭设计了一个主庭院和若干小内庭院,布局精巧。其

6、中,最为独到的是中轴线上的北部庭院,不仅使游客透过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新旧园景融为一体。据说,位于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的设置是最让贝聿铭煞费苦心的。主庭院东、南、西三面由新馆建筑相围,北面与拙政园相邻,大约占新馆面积的1/5空间。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北墙之下为独创的片石假山。当问及为何不采用传统的太湖石时,贝聿铭曾说过,传统假山艺术

7、已无法超过。一辈子创新的大师,不愿步前人的后尘。这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 ,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使人看起来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相连,新旧园景笔断意连,巧妙地融为了一体。充分体现了绿色建筑的理念。3.2.3 建筑材料尽管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一一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

8、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并让参观者感到心旷神怡。玻璃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源于传统的屋面系统,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系统将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顶棚系统所取代。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3.2.4 采光博物馆采用了4角和6角的透明屋顶,效仿了古代亭子的造型,在尺度、比列上给人以视觉效果,最重要的是充分地将自然光引入到室内,使得室内阳光充足,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在外部的绿化、流水、景观的映衬下,更给室内带来了无限生机。4 平面功能分析该馆地块分为三部分。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而西部为展区;

9、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等。 大厅是博物馆的核心,位于入口的前庭与博物馆花园之间。这个拥有八个角的大厅是通过对传统的苏州建筑和中国建筑要素的几何形状转变以及重新诠释设计出来的,它是所有参观者的导向并为去博物馆所有展区提供通道。参照国际通行惯例,临时性的展区设在人流路线的入口处。除了字画、双塔瑰宝、明清瓷器和苏州工艺美术品展区外,还将布置特色家具展区,以强调苏州丰富的艺术和文化传统。在人流路线的终点处,也就是在它的花园庭园处,将安排一个宋代书斋的复制品,主要展示当年的工艺品和家具。字画展区设在自然采光的八角型大厅的二楼,高高的墙面为展示字画长卷提供了背景上的便利。现

10、代美术作品设在博物馆花园东边的一个特别展区里。展区由1.35米的模块组合而成,为布展提供了灵活性。这些模块外饰简洁优美,地面铺设地板,踢脚,木质框架墙体和白色涂料。还有一个灵活的展示窗系统,专门展示那些大小不一的工艺品。由于地块的大小、高度的限制以及博物馆设计规划的要求,相当一部分的博物馆功能空间安排在地下室。游人可以通过室内荷花池上方的悬臂楼梯到达地下室。新石器时代和吴文化文物的展厅,影视厅、多功能厅、卫生间,藏品储藏库,各种行政管理和博物馆内部用房,机械设备用房、停车库以及装卸区域都安排在地下室。5 立面美观分析 刚看到这个博物馆,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清爽,简约但是并不简单,无论在平、立、剖

11、面上看,都觉得这个建筑为何如此轻巧、简单,简单到感觉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平面,怎么看都感觉这个建筑是自然的回归,仿佛迎接原始的绿色生态家园。博物馆立面采用自由式空间构图,从整体到局部逐步形成,合理运用了点、线、面的结合,并将古典与现代巧妙融合,开出六边形与方形共存的窗子,显得更加灵活,使建筑充满活力。此外建筑整体对称平衡,符合人们的愉悦感。6 总结绿色建筑区别于单纯的生态建筑和节能建筑,具有综合人居环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三大主题的一体化概念内涵,引领未来建筑朝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步。在设计中,要全面系统地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遵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设计,同时,强调对舒适度、健康标准和文化心理等人文精神的体现。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不仅在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内涵的发掘与发挥上有重大突破,更将它与现代流行的绿色建筑融为一体,必将成为当代建筑领域中最沁人心脾的伟大创造。参考文献【1】陈晓扬.地方性建筑与适宜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78-79,92,100.【2】李庆.绿色建筑再认识【J】.ARCHICREATION,2008(8):177.【3】工业建筑(中文核心期刊).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4】刘云月.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08城市规划(1)班王旭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