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知识点(四十)(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知识点(四十)(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二十四节 病毒的感染和免疫一、病毒的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类1.垂直传播:为亲子代的传播(1)口决为:巨风单爱乙丙肝,生下一个畸形儿即:像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一型HSV-1,HIV,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均能引起死,畸胎,早流产(2)强调一下:风疹病毒是最常引起畸形的呼吸道病毒,孕妇在孕期四个月内感染风疹病毒,易导致垂直感染,预防接种人群为育龄期妇女,孕妇禁止接种。2.水平传播:水平传播指病毒在人群不同个体间的传播。常见的传播途径主要经皮肤和呼吸道、消化道或泌尿生殖道等黏膜。二、病毒的感染类型1.病毒感宿主细胞后各种表现:细胞融合, CMV巨细胞病毒感
2、染细胞膜通透性增加:HBV感染:包涵体:CM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狂犬病毒的包涵体又称内基氏小体(嗜酸性包涵体的一种,出现在宿主中枢神经细胞胞质中。2.病毒感染人疾病类型: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急性感染、持续性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和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1)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2)显性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1)慢
3、性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感染。2)潜伏感染:恶性肿瘤。3)慢发病毒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导致的水痘,带状疱疹4)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急性感染后1年或数年,发生致死性的并发症,如麻疹引起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三、致病机制1.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1)溶细胞型感染(2)溶细胞型感染(3)基因组感染(4)细胞增生与转化(5)促进细胞凋亡2.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在病毒感染中,免疫病理导致的组织损伤常见,诱发免疫病理反应的抗原,除病毒外,还有因病毒感染而出现的自身抗原。四、病毒的感染与免疫1.抗病毒感染的免疫(1)固有免疫1)完整的皮肤、黏膜:是抵抗病毒感染的第一
4、道防线2)细胞作用:是机体抗肿瘤、抗病毒的重要防线3)炎症反应4)病毒抑制物5)干扰素(2)适应性免疫1)体液免疫2)细胞免疫2.干扰素的概念、抗病毒机制及应用(1)概念:机体受病毒或其他诱生剂刺激后,由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体细胞产生的具有抗病毒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糖蛋白。有IFN-、IFN-、IFN-3种。(2)干扰素的作用机制:干扰素抗病毒并不能直接发挥抗病毒作用,而是通过与邻近细胞上的干扰素受体结合,使邻近细胞合成多种抗病毒蛋白,由抗病毒蛋白阻止病毒的合成而发挥抗病毒作用。(3)应用1)抗病毒作用2)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3)免疫调节作用。3.中和抗体的概念及作用机制:中和抗体指与病毒结合后能
5、消除病毒感染能力的抗体。它在杀灭细胞外的游离病毒中起主要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改变病毒表面构型,阻止病毒吸附于易感细胞,使病毒不能穿入胞内进行繁殖;病毒与中和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易被巨噬细胞吞噬清除;有包膜的病毒表面抗原与中和抗体结合后,激活补体,导致病毒的溶解。第二十五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一、标本的采集和送检1.采集最适标本 2.力争早期 3.尽快送检 4.严防扩散 5.病毒检测送检原则:快速,低温冷藏 (病毒特性:耐冷不耐热)。二、病毒分离培养方法1.动物接种2.鸡胚接种3.组织培养4.病毒接种传代方法:细胞培养最适合接种病毒三、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1.病毒乙醚灭活试验:乙醚
6、在脂溶剂中对病毒胞膜具有最大的破坏作用,可鉴别病毒是否为有胞膜病毒2.检测病毒蛋白抗体实验室确证方法 :WB,蛋白印记方法3.病毒致病机制和抗病毒机制(1)病毒的致病机制:不包括I型变态反应。(2)宿主的抗病毒机制:1)干扰素抗病毒机制不是直接作用,而是诱导抗病毒蛋白起作用。2)中和抗体能阻止病毒吸附同时加强病毒的免疫清除。四、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1.人工主动免疫:目前常用的灭活疫苗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狂犬病疫苗、乙肝疫苗、流感灭活疫苗等。目前常用的减毒活疫苗有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麻疹疫苗、流感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甲型肝炎疫苗等2.人工被动免疫:常用的人工被动免疫制剂有免疫血清、
7、丙种球蛋白等。注射入丙种球蛋白对甲型肝炎、麻疹、脊髓灰质炎等可紧急预防。含有高滴度抗-HBs的乙型肝炎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可预防乙型肝炎。第二十六节 呼吸道病毒呼吸道入侵,可导致呼吸道局变,引起全身症状的病毒;是引起急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一、正黏病毒(人流感病毒及禽流感病毒)1.生物学性质及变异:(1)形态与结构:呈球形或丝状,有包膜,基因分节段单链RNA;分节段,病毒结构分3层(核糖核蛋白、基质蛋白、包膜)(2)分型与变异1)分型:靠核蛋白和M蛋白,分为为甲、乙、丙3型。2)变异:抗原性漂移、抗原转换3)分离流感病毒并传代:最好用鸡胚尿囊腔;2.致病性和免疫性(1)致病性:仅在呼吸道局部增殖
8、,不入血流;为流行性感冒病原体(注意对比普通感冒:鼻病毒引起)(2)免疫性:病毒可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3.甲型流感病毒(1)是最容易发生变异而流行的流感病毒(2)是除了能感染人外还能感染其他禽,猪等动物的流感病毒。(3)变异成分:HA血凝素和NA神经氨酸酶,由HA诱导的保护性最强;(4)表达HA和NA基因片段发生大幅度突变形成新毒株为抗原性转变;二、副黏病毒副粘病毒不容易变异副黏病毒包括麻,腮,副,风(麻疹,腮腺炎,副流感,风疹病毒)1.麻疹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1)致病性:麻疹病毒是引起麻疹的病原体。通过飞沫和玩具、用具传播。麻疹引起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为慢发病毒感染(2)免疫性:易感人群中发病率100%,病后免疫力牢固。(3)防治原则:鸡胚细胞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是当前最有效的疫苗之一。注:流感病毒不属于副粘病毒,为常见干扰项小结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