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音韵学(二)声母课件.ppt

上传人:醉**** 文档编号:14190426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音韵学(二)声母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古代汉语-音韵学(二)声母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音韵学(二)声母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音韵学(二)声母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九講第九講 音韻學(二)音韻學(二)聲母聲母一一、關於聲母的概念、關於聲母的概念傳統音韻學術語中,聲母簡稱爲“聲”,又叫“紐、聲紐、字母”等。早期沒有聲母概念,同一個聲母可以用很多反切上字來表示,人們並沒有明確意識到它們屬於一類。直到唐代末年,才有人參照梵文給漢語創製了表示聲母的字母。即從眾多聲母相同的漢字中選取一個來作這個聲母的代表。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字母記錄,是唐末一位名叫守溫的和尚寫的,他所記錄的字母共有三十個,始見於敦煌發現的唐代寫卷守溫韻學殘卷(現藏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到了宋代,又有人將守溫三十字母增補爲三十六個,就是傳統音韻學所謂“三十六字母”,大致代表了唐宋間漢語的聲母系統

2、。1.五音、七音、九音五音、七音、九音依據聲母的發音部位分類。五音,就是把三十六字母分爲唇、舌、齒、牙、喉五類。七音,就是把三十六字母分爲七類,即在五音的基礎上,又將“來”母別立爲“半舌音” ,將“日”母別立爲“半齒音”。九音,就是在七音的基礎上,將“唇音”又分爲“重唇音”和“輕唇音”,將“舌音”分爲“舌頭音”和“舌上音”,將“齒音”分爲“齒頭音”與“正齒音”,而將“半舌”與“半齒”合併爲“舌齒音”。2.全清、次清、全濁、次濁全清、次清、全濁、次濁發音時聲帶不振動的,就叫“清音”;發音時聲帶振動的,就叫“濁音”。又把“清”和“濁”各分爲“全”、“次”兩小類,全次的區別在於送氣與否。全清,指不送

3、氣、不帶音的塞音、塞擦音和不帶音的擦音(擦音都是送氣的),共11個聲母。次清,指送氣、不帶音的塞音、塞擦音,共7個聲母。全濁,指帶音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共10個聲母。次濁,指帶音的鼻音、邊音、半元音和鼻音加摩擦音(即日母)共8個聲母。二、三十六字母所反映的中古二、三十六字母所反映的中古聲母聲母面貌面貌三十六字母與現代普通話聲母有不小的差異,據此可以了解到唐宋時期的聲母有以下一些現象:1.輕唇音f尚未出現,“非”組讀爲pf類。2.捲舌音zh、ch、sh、r尚未出現,現在讀爲捲舌音的“知”組和“照”組當時讀爲類和t類。日母讀爲3.“精”組讀爲ts類。4.“見”組讀爲k類。5.衹有一個零聲母影母。

4、6.有一整套全濁聲母。1.古無輕唇音古無輕唇音; f的出現的出現輕唇音“非敷奉微”是後起的,古代只有“幫滂並明”一類重唇音。最先提出這個觀點的是清代學者錢大昕。他就這個觀點舉了許多例證,主要有:1.異文:“伏羲”這個人名,在古代典籍中又寫作“庖犧、包犧、炮犧”等。2.漢魏反切:晉字林:“邶,方代反。” “副,匹亦反。”直到唐宋時的韻書廣韻中,還有“鄙,方美切”、“弼,房密切 ”、“皮,符羁切”等。3.古書注釋:說文:“膴,讀若膜。”周禮春官司几筵:“設莞筵紛純。”鄭玄注:“紛讀爲豳。” 左傳哀公十七年“衡流而方羊”,陸德明經典釋文:“方,蒲郎反。”4.聲訓:釋名:“負,背也,置項背也。”“邦,

5、封也,有公於是故封之也。”“法,逼也,人莫不欲從其志,逼正使有所限也。”“望,茫也,遠視茫茫也。”5.方言:今吳人呼“蚊”如“門”。江西湖南方音讀“無”如“冒”。吳音“亡、忘、望”亦讀重唇。除此之外,還有證據:1.形聲字:非/輩排徘,分/盆扮頒,福幅富副/逼偪,方/彷旁傍,甫/鋪浦圃2.借詞:“風”朝鮮語pu,“方”pa,“文”mun3.佛經翻譯:梵文namas“南無”,buddha“浮屠”,brahm“梵天” ,amitabhah“ 阿彌陀佛”漢民族共同語中輕唇音的產生大約在盛唐即公元七至八世紀。一個證據是,成書於唐貞觀二十年(646年)的玄奘大唐西域記中的對音用字,舊譯中用重唇對譯輕唇,或

6、輕唇對譯重唇的,玄奘都作了修改,這些更改表明在玄奘的年代,北方方言中輕重唇已經分化。梵文梵文玄奘对音玄奘对音ajitavati阿恃多伐底河 旧曰阿利罗跋提河,讹也。jambu-dvipa赡部州 旧曰阎浮提洲,又曰剡浮洲,讹也。jvaka时缚迦 旧曰耆婆,讹也。nivasana泥缚些那 旧曰涅槃僧,讹也。vaksu缚刍河 旧曰博叉河,讹也。vasubandhu伐苏畔度 旧曰婆薮盘豆,讹也。subuti苏部底 旧曰须扶提,讹也。“非組”剛產生時,念唇齒塞擦音pfpfbv。現代西安、蘭州方言中,還有這類音。到近代漢語(元代以後)中,非、敷、奉才合爲擦音f。2.古無舌上音;古無舌上音;t等的出現等的出

7、現這也是錢大昕提出的:“古無舌頭舌上之分。知徹澄三母,以今音讀之與照穿床無別也。求之古音,則與端透定無異。”也就是說: “知徹澄”三母,中古之前則讀近“端透定”,是塞音而非塞擦音。這也有很多證據:1.異文:漢書西域傳“無雷國北與捐毒接”,張騫傳“吾賈人轉市之身毒國”,後漢書杜篤傳“摧天督”,“捐毒定、身毒、天督端”即“天竺知” 。2.古書註釋:周禮春官太卜“三曰咸陟”,鄭玄注:“陟知之言得端也,讀如王德翟人之德。”3.聲訓:釋名:“棟端,中知也。”“鄭澄,町定也。”說文:“田定,陳澄也。”4.形聲字:竹/篤,奠/鄭,帶/滯,兆/桃5.梵漢對音:梵文Naa譯作“哪吒”, Raktaviti譯作“

8、絡多未知”,Ghat譯作“犍稚”。6.日語借詞:竹知:take;徹徹:tetsu;宅澄:taku7.方言:“陳”廈門tin福州ti,“鄭”廈門ti福州ta,“知”廈門ti8.“爹”,陟邪切,屬知母,至今仍爲塞音。 “茶澄”與“荼定”是同源分化。三十六字母中的“照組”,在唐代以前還分爲“莊組”和“章組”兩類: 莊初崇生t照穿床審禪 章昌船書禪t到宋代,知組尚爲塞音,莊組和章組合併爲照組,發舌面音t,後來知組和照組到元代北方話中合流,都發展爲舌葉音t,變成捲舌音t是十五世紀以後的事情了。另一個捲舌音r來源於日母: 若日如蕊繞柔染人潤讓仍絨中古日母是塞擦音。當塞音佔優勢時,擦音成份消失,就成爲n,如

9、吳方言中白讀的“人”nin。反之,擦音佔優勢時,就成為,後來變成z,如吳方言中文言的“人”zen。北方話的情況則是n,後來摩擦成分佔優勢,。3.精組與見組;精組與見組;t等的出現等的出現現代普通話聲母j、q、x來源於中古“精清從心邪”、“見溪群曉匣”兩組聲母。首先由於濁音清化,精組只剩下“精清心”三個聲母,讀tstss。見組剩下“見溪”两個聲母,讀kk ,“匣”合併入“曉”, 讀x。古代精組聲母,在現代開口呼、合口呼前就保持zts、cts、ss不變,在現代齊齒呼、撮口呼前變成了jt、qt、x 。古代見組聲母和曉母,在現代開口呼、合口呼前就保持gk、kk、hx不變,在現代齊齒呼、撮口呼前變成了j

10、t、qt 、x 。也就是說,kkxtstss在齊齒呼、撮口呼iy韻母前演變爲tt。精組:精,子盈切 千,蒼先切 先,蘇前切鑽,借官切 倉,七岡切 司,息茲切見組:雞,古奚切 溪,苦奚切 馨,呼刑切貴,居胃切 窺,去隨切 卉,許貴切從歷史上看,見組的分化比精組早一些。有的方言中(如蘇州話),見組已經分化,而精組還沒分。這種現象稱爲“分尖團音”:在iy前念tt的叫團音,如“經、輕、興”等,屬見組聲母。在iy前念tstss的叫尖音,如“精、清、星”等,屬精組聲母。普通話不能分尖團,也就是精組也發生了分化,但這個現象出現得很晚,在十八世紀以後。4.零聲母零聲母唐代以前只有影母是零聲母:如:阿哀按歐 椅

11、邀因央 烏蛙彎翁 於淵冤怨。從宋代開始,北方話中喻母j、疑母合流,大部分字變成零聲母。如:喻母:又永炎偉王越雨雲員 疑母:牙熬我硬義咬銀驗午危魚玉零聲母字可分爲四類:1.韻頭或全韻是i;2.韻頭或全韻是y;3.韻頭或全韻是u;4.沒有韻頭,而主要元音爲a、o、。i、u、y類來源於喻(包括于以兩類)、疑、影。u類還有來源於微母的。a類只來源於疑和影。5.全全濁聲母清化濁聲母清化三十六字母中,有一套全濁聲母。在宋代之前,聲母的清濁對立是很清楚的:般,北潘切。潘,普官切。盤,薄官切。單,都寒切。貪,他含切。談,徒甘切。知,陟離切。癡,丑之切。池,直離切。簪,作含切。參,倉含切。殘,昨干切。相,息良切

12、。詳,似羊切。征,諸盈切。稱,處陵切。乘,食陵切。究,居祐切。丘,去鳩切。求,巨鳩切。灰,呼恢切。回,戶恢切。到宋代,已有多個方言中的濁聲母開始清化。朱熹詩集傳和楚辭集注的注音中,清濁互用的情況很常見: 保幫,叶音鮑並 盡從,子精忍反 得端,徒定力反 濁澄,竹知六反 局群,居見亦反 活匣,呼曉酷反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全清、次清、次濁聲母基本都保留下來,只有全濁聲母一個都不留地全部變成了清聲母。 (平聲) 滂p龐皮盤平並b (仄聲) 幫p棒部步白 (平聲) 透t堂田徒頭定d (仄聲) 端t宕電杜獨 (平聲) 溪k狂葵/橋強群g (仄聲) 見k跪共/件具十個全濁聲母的清化有一定規律可循:中古時是平聲

13、的,在普通話中變成送氣清音,而且聲調讀陽平(濁聲母的平聲今讀陽平,清聲母的平聲字今讀陰平)。中古時是仄聲(上、去、入三聲)的,在普通話中讀成不送氣清音,而且聲調也只剩去聲和陽平兩類:中古是上聲和去聲的,今天都變成去聲:罷、婢、抱”等在中古都是上聲,今都變成去聲(全濁上聲變去聲);“暴、辦、便”等字在中古時都是去聲,今仍讀去聲;中古是入聲的,現在讀成陽平(全濁入聲變陽平),如“拔、薄、白”等。並母:匍,薄胡切旁,步光切 病,皮命切定母:惰,徒卧切定,徒徑切 頭,度侯切群母:競,渠敬切強,巨良切 具,其遇切 (平聲) 徹 茶陳傳長澄 (仄聲) 知 柱治濁軸 (平聲) 清ts慈才/齊全從dz (仄聲

14、) 精ts在字/聚漸 澄母:陳,直珍切 長,直良切 直,除力切從母:才,昨哉切 曾,昨棱切 聚,慈庾切奉v 非f肥犯附乏邪z 心s松随/徐祥/似俗/谢席匣 曉x和寒/嫌匣/祸憾/幸学規律:1.塞音和塞擦音的平聲字變爲發音部位相同的送氣清聲母;2.仄聲字變爲發音部位相同的不送氣清聲母;3.擦音的變化比較簡單,即變爲相同發音部位的清聲母。古漢語中有的雙聲聯綿詞,現在看來聲母不同,但在古代同爲全濁聲母,是相同的:磅礴、蓬勃、荼毒有些字本來有清聲母、濁聲母兩種讀音,而且常常有語法功能的差別,由於濁音清化,讀音就混同了,如“敗”:1.薄邁切,並母,自破曰敗2.補邁切,幫母,破他曰敗複、復、覆“複”爲方六切,非母,“複雜、繁複、重複、複習”。“復”爲房六切,奉母。“反復、回復、復原、復仇、復活”。 “覆”爲芳福切,敷母字。“答覆、回覆”。有些多音字,現在看來既有聲調差異,也有聲母差異,但在中古時期,只有聲調差異,聲母是一樣的。藏:1.徂浪切,從母,去聲,zng2.昨郎切,從母,平聲,cng騎:1.奇寄切,群母,去聲,j2.渠羈切,群母,平聲,q從:1.疾用切,從母,去聲,zn2.疾容切,從母,平聲,c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