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文化:一脉相承的四川文化传统(共12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160953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蜀文化:一脉相承的四川文化传统(共12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蜀文化:一脉相承的四川文化传统(共12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蜀文化:一脉相承的四川文化传统(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蜀文化:一脉相承的四川文化传统(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蜀文化:一脉相承的四川文化传统四川号称“天府之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应该用什么文化内涵来概括这一传统呢?“巴蜀文化”的说法,曾经风靡一时,最为普及流行。然而,近十多年来才被人们认识的“蜀文化”概念,极可能改变这一传统看法。本文从考古文化、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角度,对蜀文化的发展过程及其在四川文化史上的地位作一番考察。一、考古文化上的蜀文化 “蜀文化”的概念,虽然早在50年代就曾被老一辈的史学家提到过,但从考古学上较为系统地论述蜀文化,则是最近十多年的事。蜀文化作为一种考古文化,比巴蜀文化要晚一些才被人们发现。可以说,人们正是通过探讨巴蜀文化才接触到蜀文化的。因

2、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巴蜀文化是人们认识蜀文化的先导。 众所周知,“巴蜀文化”的命名,是从抗日战争时期成都附近出土的所谓“巴蜀铜器”引起,而由卫聚贤在一篇题为巴蜀文化的文章中首先提出来的。此后,凡是四川出土的古代器物而带地方特色者,均以“巴蜀文化”称之。这就是所谓的传统的“巴蜀文化”概念的来历。 巴蜀文化虽是考古学上的命题,但提出命名的那个时代,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局限,它还不能成为一种科学的考古文化。使巴蜀文化变成一种科学的考古文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事。1973年,著名考古学家冯汉骥先生根据四川出土文物的实际,并从考古器类学的角度,对巴蜀文化的考古学性质作了精辟的归纳。他指出:“现在四

3、川所发现的原始社会的遗物,尚未有能与巴、蜀相连者,所以我们以考古学上所称的巴蜀文化,仅是一种青铜时期的文化。”80年代以来四川考古工作的巨大收获之一,是初步建立起了巴蜀文化的考古学年代序列。根据现有研究成果表明,四五十年代人们所讲的巴蜀文化,时代大致限于春秋战国。现在所讲的巴蜀文化,下限应定在西汉前期。“到汉武帝以后,统一的汉文化占了主要地位,巴蜀文化作为一种考古学文化基本结束了。” 既然考古学上所讲的巴蜀文化,在实地发掘中只能被证明,仅仅是存在于东周以至西汉前期的一种地方文化,而在“四川所发现的原始社会的遗物,尚未有能与巴、蜀相连者”,那么,这种地方文化又源于何方?是四川本土创造的,还是外来

4、的?由于缺乏地下出土文物作证,特别是没有发现典型的文化遗址,以致有人认为“西周以前川西平原根本没有蜀文化”,甚至断言“蜀文化是西周以后从汉水流域入川的”。直到1986年广汉三星堆遗址,以及与其属于同一文化系统,分布于成都平原的数十处古遗址(著名的如新繁水观音、成都十二桥、抚琴小区、指挥街、岷山饭店等遗址)的发现,再加上19951996年,在成都新津宝墩、都江堰芒城、温江鱼凫、郫县三道堰、崇州双河发现的五座龙山时代的古城遗址,便为上溯四川文化的渊源蜀文化带来了希望。 经过学者们的研究分析,人们终于认识到:蜀文化不仅是一种只存在于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较之于东周时代才出现的巴蜀文化,它更是一种年代

5、久远、源远流长的古文化。为了把它与巴蜀文化相区别,学者们专门赋予它以“古蜀文化”、“早期蜀文化”,或“早蜀文化”、“先蜀文化”等称号。如果把这种蜀文化依照其产生形成的顺序,而不是按发现先后来表述,其发展过程和内涵特征可简要概述如下: 远在距今4500年左右,在成都平原就已经产生了作为蜀文化源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先在成都市新津县宝墩村发现的这处遗址的文化内涵独特,有别于同一时期周邻地区的古文化,故命名为考古学上的“宝墩文化”。宝墩文化是文明孕育时期的考古文化。当时,作为一种具有明显功能标志的聚落形态域,有如雨后春笋般地在黄河、长江流域拔地兴起。伴随着城的出现和发展,文明开始孕育成长诞生。

6、宝墩遗址既是这一时期成都平原时代最早的古城址的典型,也是四川即将跨进文明门槛的历史见证。 举世闻名的广汉三星堆古城遗址,是目前面积最大的蜀文化遗址。三星堆遗址的发掘表明,“以小平底罐、高柄豆、鸟头形勺等器形为代表的这类文化遗存,在川西平原是自成体系的一支新文化。”从而证明,远在西周以前,川西平原就有一支与中原文化有别的、地方特色浓厚的土著文化蜀文化的存在。三星堆遗址同时还显示了进入文明社会后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根据发掘出来的城墙、类似宫殿的房址设施,大量精美的陶酒器、工艺陶塑、大量的玉石礼器,以及青铜“神像”、“神树”和金手杖等器物和图案,有学者推测三星堆遗址,可能是早期的蜀都,是三千多年前蜀

7、国的政治、文化、军事、经济的中心。三星堆的重大考古发现,不仅为人们认识蜀文化打开了大门,而且也为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证据。 宝墩文化和三星堆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文化面貌,是属于同一蜀文化系统的考古文化。宝墩文化的演进脉络表明,紧随宝墩古城之后的遗址,依次是:芒城、郫县古城和鱼凫古城,而在鱼凫村遗址的最晚阶段,已经出现三星堆文化的因素。这样,三星堆文化便和同一时期存在的宝墩文化互相衔接起来了。成都市内十二桥等遗物,也是具有蜀文化特征的典型。它们在文化面貌上互有叠合、承继并各有侧重,又勾勒出成都市商周时期文化发展的轮廓。 近十多年来成都平原多次考古发现,揭开了长期笼罩在蜀文化上的神秘面纱。蜀人常

8、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曾经笔录过一则流传下来的关于四川历史文化起源的传说:“蜀之为国,肇于人皇历夏、商、周。”在近代疑古思潮中,这类传说曾被视为“无稽之谈”而受到抨击。现在,考古发现已经证实了蜀文化经历过夏、商、周的客观存在,而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最新见证又不断涌现出来,那么,把四川文化源头的蜀文化的起源时间,再大胆地向前推进一步,应该是很有希望的。所以,现在已有学者预言:“蜀文化很可能会起源于五千年以前,甚至肇于人皇,殊未可知。”二、地域文化上的蜀文化 近十多年来发现的典型蜀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大多集中在成都平原。其中尤以广汉、成都这两座并存的“双子星座”式的商大巨大城邑最为瞩目。它进一步证明成都

9、平原不仅是古蜀文化区的中心,更是长江文明、也是中华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成都平原之所以能够在四川文化,乃至中华文化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和它在古代所拥有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分不开的。古蜀文化区的生态环境和地理位置究竟怎样?它如何适合初期文明的发生?对蜀文化特质的形成有何影响?林向先生对这些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今摘要介绍他列举的四条依据如下:(一) 这里物质丰裕,水源充足,气候宜人,为古代各种生产力水平和不同经济类型的民族劳动生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是十分适合从事种植、饲养、渔猎、采集等多种生产活动的区域。他并推论说,山海经海内经所记录的古代“冬夏播种,鸾凤歌舞,百兽群居”的一方乐

10、土“广都之野”,便是成都平原。因为,“先秦时期要做到冬夏播种,冬草不死,只有四川盆地才有可能,广都之野只可能在蜀地成都平原。”(二)这里地势有利于初期文明社会的安定过渡和发展。四周高山屏障,内部江河丘陵交错,限制了北方车骑武装的侵袭。加上地形复杂,不可能有大面积的水旱灾害发生。这种环境的多样性与多变性促使人们养成巧思勤作、不畏险阻、善于因地制宜的精神。所以古蜀文化所创造的梯田、索道、栈道、火井、蚕桑等都是华夏文明宝贵的共同财富。(三)这里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古代交通。若东出三峡,即是江汉平原,与南北向的“随枣走廊”相交,北通河洛,南走五岭,俯视长江中、下游。本区北有斜贯西北高原与东南低地的汉水通道

11、。西面紧靠横断山区的“藏彝走廊”,向北与甘青高原及中亚、北亚相接;向南可直接南中,与东西亚、南亚、西亚乃至欧非交通。(四)这里的山间、河谷往往有大小不等的串珠状冲积平原坝子,成都平原便是其中面积最大(达7337平方公里)的坝子。这些平坝平整肥沃,便于灌溉,连同周围的荒山丘陵开成梯田渠堰,形成一串连绵不断又互相间隔的农业社区与人烟村寨,由此形成为“坝子文化”这一独特的人文地理景观。文化人类学的常识告诉我们,生态环境、地理条件等自然因素的优劣,并不创造技艺和习俗,它只是给你以机会或是不给你以机会。四川地域文化之所以形成为以成都平原为“发祥地”和“中心”的格局,自然因素固然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说到底,

12、最终还是由长期生活在这里的蜀人创造完成的。关于古蜀人的来历,和任何区域的人口成分一样,比较复杂,涉及一个土著和外来移民区分的问题。应该说成都平原原本有一部分本地居民,他们可以称为土著。但因为情况不详,现在,人们便把最先从西面岷山下来,沿岷江河谷进入成都平原的氐、羌系统的民族,视为早期蜀族的祖先。这样,相对于后来进入成都平原的居民,他们又同成都平原的原有居民一道,构成了本地的土著。此外,还涉及一个统治层与本地居民的民族成分的区分问题。毫无疑问,“蜀地的人们共同体的基本成分本是当地土著”,与统治者有所区别。由于在蜀国历史中,又有溯江而上的濮越、荆楚系统的民族,加入到蜀国的统治层中去。相对于秦、汉以

13、后进入成都平原的居民,他们也应该视为蜀国的先民。这样,先后进入成都平原的居民,以及在蜀国疆域内生活的居民,经过长期事融合,便共同构成了蜀文化的创造者蜀人。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表明,“文明是一件东拼西凑的百衲衣,谁也不能夸口是他独家制造”。古蜀文明也正是按照这一通例,经由先后进入进入成都平原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来的又一件“百衲衣”。在古代成都平原从文明孕育到成长壮大,直至产生有如三星堆文化那样辉煌成就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吸收和借鉴周边和外来文化。著名历史学家徐中舒先生早就指出过:“四川是古代中国的一个经济文化区,但它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与其他地区,尤其是与中原地区没有联系的。”古蜀文化区不仅与北面

14、的中原夏、商、周、秦文化有联系,而且同东面史前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以及后来的楚文化,南面的濮、越文化有关系。正是得此地利和天时之便,成都平原自古以来就像“一座大水库”一样,吸收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影响,成各种文化的荟萃杂交之地。可以说,早期蜀文化就是进入成都平原的各族人民所进行的“文化杂交”工程的结晶。在早期蜀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成都平原之所以较早地成为凝聚人们文化共同体的中心,绝非偶然。这是由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方面,因为成都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号令蜀地的政治中心。由于古代成都平原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这里自然便成为人们聚居自下而上的理

15、想之区。早在氏族社会鼎盛的时期,居住在成都平原的蜀人,便充分适应平原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利用平原特有的分散的聚落形态,在一个个平原的小坝子上,缔造了为数众多的氏族部落。据著名史学家蒙文通先生考证,当时巴蜀境内就有多达百数十个小部落小诸侯“戎伯”。司马错说“夫蜀,西僻之国,而戎狄之长”,蜀就是这些戎伯的首领。古蜀文化区就是这种“坝子文化”、“戎伯文化”的集合体。另据传说记载,四川古史上曾经先后出现过以蚕丛、柏灌、鱼凫三代“蜀王”为代表的早期蜀王国,以及相继由杜宇和鳖灵建立的杜宇王国和开明王国。这些蜀王大多以成都这个大坝子为大本营,号令四周小坝子,乃至更远范围的小诸侯。如号称望帝的杜宇,先定都汶

16、山下,后又以郫(今成都郫县)为都邑,别治瞿上(今成都双流县境)。号称丛帝的鳖灵,原治青衣江会(今乐山),建立开明王朝后,也定都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境),后迁成都。正因为在成都平原上存在着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以戎伯首领和王权为支撑的政治核心,带动这些小坝子上的发展不平衡的文化综合体的氏族部落,这才促进了古蜀文明的发生、发展和传播,并最终形成为一个在华夏文化圈内独具特色的经济文化区域。另一方面,因为成都平原自古以来还是主导蜀地的经济中心。经济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当人们在运用新的思想、新的技术从事经济开发活动的同时,文化便随之悄然降临。由于成都平原具有天然良好的生存空间,自古以来就吸引着各族人民前来

17、此区进行开发,因此这里往往成为各种先进技艺交流荟萃的场所,主导蜀地的经济中心。蒙文通先生精辟地论述了蜀的经济文化同步转移过程,他指出,蜀文化最先是从岷江河谷发祥的,“成都平原反是第二步的发展”。因为,早期蜀族氐羌民族“从岷山下居低湿地区,可能先在青衣、临邛一道河谷里。若成都平原,总须经过治水才能居住,也必须在农业发展时才能显得重要,是不难想象的”。其后,“教民务农”的杜宇,正是通过江源、临邛这一河谷,把农业引入成都平原的。取代杜宇的开明王,也是从南面沿岷江北上,最后才到成都的。先后从周边其他文化区进入成都平原的居民,带来了各自的技艺和习俗。其中,尤以杜宇、开明带来的治水技术和农田开发技术,对解

18、决长期困扰成都平原的水患,充分发挥地利优势,实现由山麓农业向平原农业的飞跃,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之所以最终执掌蜀王权,并确立起在文化综合体中的核心地位,首先就是因为他们成功地把握了推进成都经济发展的主导权。古蜀文化是一个影响范围较为宽广的地域文化,它是由一定的时空构架组成的。它不仅有成都平原这个圆心,也还有其他相应的范围和边缘。既然成都平原的考古发现,已经为我们建立起典型的蜀文化特征识别体系,那么,以此为标准,进一步勾画出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蜀文化的覆盖圈应该是可行的。有学者表述蜀文化的影响范围如下:“新石器晚期,以成都平原为中心,分布在西起汉源、雅安,东到宣昌地区,北到绵阳,南到长江沿岸这

19、样一个东西狭长的区域内。青铜时代晚期(商周时期)仍以成都平原为中心,西起汉源,东到长江三峡两岸,向北发展到陕西汉中、宝鸡等一个南北较长的地区,汉中成固、宝鸡茹家庄等铜器群也包括在这个范围之内。林向巴蜀文化新论一书,对蜀文化圈构成的观点独到,可概述为一个“中心”、四个“板块”。即以三星堆文化(包括十二桥类型)为中心,并由成都平原、汉中盆地、秦岭地区和岷江上游四个部分所组成。它在江汉与二里头夏文化相遇,在陕南与商文化相遇,在渭滨与周文化相遇。这个范围,与华阳国志所载蜀的疆域“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嶓”,大体相符,也正与汉书地理志所说“与巴蜀同俗”的区域相当。古蜀文化范围的大小,及其所

20、含蜀文化因素的多少,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是有所差别的。这一切随古蜀文化区的时空轴的移动而发生改变。例如,在古蜀文化区的时间轴线上,不同时期文化区域的盈缩,影响力的大小,往往是同氏族部落文化综合体的盛衰,以及蜀王权的兴替和蜀王国国势的强弱密切相关的。而在古蜀文化区的空间轴线上,不同地区所含蜀文化的多少,往往又与其距离古蜀文化区的中心成都平原的远近有关系。可以说,蜀文化圈的空间分布规律及传播现象,是以成都平原为圆心,“含有蜀文化因素的多少,是和该遗存与成都平原的距离成正比,即越近越强烈,越远越薄弱,呈现蜀文化向外传布的波圈现象”。这不仅是史前时期,而且也是历史时期蜀文化传播的特点和规律。三、传统

21、文化上的蜀文化蜀文化从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兴起,到西周中期突然黯淡失色。在距今二千五百年前的东周时期,由于巴文化的兴起,逐渐融汇为巴蜀文化,扩大为巴蜀大文化体。至秦汉时期,巴蜀文化又逐渐融汇入中华文化之中。这一文化交流影响过程,正印证了考古学上地方文化的发展与扩张模式:接触冲突交流融合整合。在上述交流影响过程中,曾经辉煌了千余年的古蜀文明虽然已成历史,但作为凝聚这一文明的古蜀文化却不会因此而消失。诚然,从考古器类学角度看,这以后再难发现具有典型蜀文化色彩的器物和纹饰,因此,蜀文化已不再具有考古学上的文化意义。但如果从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心理观念、生活模式和行为模式角

22、度来考察,便可发现,蜀文化作一种积淀了上千年岁月的传统文化,它的影响力决不会,也不可能因此而消失。判断一种文化能否继续流传下去,首先要看这种文化存在的环境和条件是否改变,传承的渠道不否通畅。由于东周以后引入的巴文化,以及秦汉以来能上能下入的汉文化,都是建立在传统农业基础上的内陆文化,它和蜀文化原有的性质与存在方式别无二致。所以,在经过这两度涵化后,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意识流,蜀文化的传承渠道仍旧,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心理观念、生活模式和行为模式仍会一代代接力传下去。巴蜀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涵化,不仅没有使蜀文化毁于一旦,恰恰相反,这两次文化融汇,正好成为推进蜀文化发展的两个里程碑。由于

23、蜀文化被融汇到更为雄浑、博大、精深的文化精神之中,这无异于为它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在其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蜀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无论是上层文化,还是民间文化,都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展现出更加绚丽多彩的风貌。下面,略举数端,着重说明蜀文化在秦汉以后如何显示其生命力和存在价值的。(一)蜀文化治水、农业传统精神的复兴古蜀文明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内陆农业文明。它的兴衰,与治水和农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的治水经验和开发平原农业的传统,是蜀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秦并蜀后,古蜀文明虽已消融,但这一传统的文化基因,却因此得到继承和发扬。蜀地自有记载以来,

24、就是一个农业发达的区域,并形成了“教民务农”和治理水患的传统。至迟在战国时期,已有了作为国家机器主持的统一的水利建设事业。秦并蜀后,李冰率蜀郡人民继承发扬这一传统,把中原先进的技术与蜀地的经验结合起来,掀起了在蜀大兴水利、广开稻田的高潮。“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中。”经由李冰这次大规模治水工程所形成的都江堰和成都“二江”,是一个有机的水利体系。它不仅使当时的“成都小平原和临邛、南安这一小小的三角地带”成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地区,其人口密度几乎占巴蜀户口的三分之二;而且就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发挥着防洪、水运、灌溉等综合的功能和作用。作为蜀文化精神象征之一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经久不衰,至今仍是

25、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观。秦汉以来治水、农业传统精神的复兴,为蜀文化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华阳国志曰:“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古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从此,蜀地成为全国闻名的富庶之区,并享有天府的美誉。东汉初年,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首都长安郊野的情况说:“源泉灌注,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李善昭明文选注曰:“言境富饶,与蜀相类,故号近蜀焉。”这里说得很明白,蜀地的农业文化发展程度超过了关中,原来富庶的关中,这里反而向蜀看齐,只配号为“近蜀”,“与蜀相类”而已。可见,这时的蜀,已与富饶相等同。(二)天下名都蜀都形象的树立

26、 成都是蜀王居住之地,自开明王朝起,即成为蜀国的都城,是古代蜀文化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荟萃着蜀文化的精华,是蜀文化精神的物化象征。秦并巴蜀后,分置巴、蜀两郡,成都仍是蜀郡的首府。汉时从蜀郡分置广汉、犍为郡,号为“三蜀”,成都仍是三蜀的中心城市。由于秦汉以来,成都平原取得了“天府”和“陆海”的美称,为成都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成都的城市文化得以迅猛发展,其代表性文化成就有二:一是成都城市结构和布局的古典定型化。一种引起中原城市布局,结合成都地形走势而修建的略成龟形的城墙,被定型下来。成都的秦城、汉城,有“重城”、“层城”之说,即由大城连着小城组成。加之

27、城内街道呈方块状布局,河水沟渠纵横,江多桥众。这样的城市格局和景观,既取法秦都咸阳,又独具特色,以致成为古代城市布局文化的一种独特的类型,而被一些城市所效法。二是有地方特色的手工技艺闻名于海内外。成都城内不仅设有专门官府工匠聚居的“锦官城”,而且织机遍于民间人户。由成都城内生产的蜀布、蜀薄(粗布)、蜀穗(细布)、蜀“织成”锦(宫廷用品)、蜀缎等,以锦水濯漂,鲜润细腻,名扬天下。此外,还有以“金错蜀杯”、“蜀汉扣器”为代表的漆器工艺品,远销于长沙、江陵、朝鲜和蒙古。至于以蜀布、邛竹杖为代表的南方海外商品的先驱,也是以成都为大本营传播出去的。以上这些文化成就,给汉晋时期的文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

28、中有人采用当时最为流行的、以华丽辞章著称的文学形式汉赋,对当时成都的富庶与繁盛的面貌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如西汉末年蜀人扬雄首先以蜀都赋以赞之,称其“虽兼诸夏之富有,犹未若兹都之无量也。”这一评价,既是对蜀文化生气勃勃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当时成都的时代形象的最好概括。此后,“蜀都”这一历史赋予的光辉的文化形象,便成为成都这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代称。(三)蜀地精神文化的飞跃 蜀与华夏本不同族,其精神文化系统必然相异。杨雄蜀王本纪说蜀的古代,“是时人萌椎髻左衽,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仅有口耳相传的祖先神话和巫术式的巴蜀图语,其精神形态尚处于原始幼稚阶段。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六国移民、徙徒、迁虏大量强制

29、在蜀中安置,此举有助于提高蜀地的经济文化水平,缩小同中原文化的差异。“是的,蜀人始通中国,言语颇与华同”。汉初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创办地方官学,使蜀地精神文化发生了质的飞跃。蜀生张宽等18人被派往京师攻读五经,数年后归蜀,标志着中原学术文化引进蜀地。 蜀人对中原文化的引进,从一开始就采取一种决不盲从的态度。在蜀文化上千年深厚传统的影响下,蜀人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理解和接受中原文化,有选择地学习儒家经典。例如,蒙文通先生引汉书地理志“未能笃信道德,反以好文刺讥”说,蜀人虽学儒家经典,但未能笃儒家学说,仍然酷好文字,长与词赋,西汉一代,司马相如、王褒、扬雄均以词赋见长,表现出蜀与楚

30、文化的浓厚关系。又如,蜀人在五经中,对易经特别偏爱上,以致西汉一代,四川找不出名、法、儒、墨和六经出众的经师,这也是四川文化特殊性作用的结果,等等。在文翁教化的熏陶下,蜀地尚文好学之风蔚然兴起,蜀地文化在全国的地位因此得到提高,以致“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华阳国志更以“蜀学比于齐鲁”誉之。 由西汉开先河而兴起的蜀学,原本指儒学传播之意,后因其能凝聚蜀地的精神文化,遂得到广泛的认同。再经过发展演变,最后终于成为古代四川学术文化的统称,凡是蜀人所创造的学问都可以统称为蜀学。蜀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摄取着新的营养,至宋代趋于成熟定型,进入繁荣鼎盛阶段。北宋时以苏东坡为代表的蜀学

31、,名扬天下,与王安石的“新学”相反对,与“洛学”、“朔学”相抗衡。正因为在蜀文化根基上成长起来的蜀学,代表了四川人在精神文化上的创造,是一面足以振奋蜀人精神的旗帜,所以,在近代维新运动中,一些进步的四川学者纷纷打出“蜀学”牌,给蜀学注入时代新意,成立“蜀学会”,创办蜀学报,以宣传变法思想。蒙文通先生在其撰写的议蜀学的文章中,还提出了“重整蜀学”的口号和设想。从不同时代蜀学的广泛流传上,可以看出蜀地精神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深远影响。(四)蜀人的生活方式的塑造 华阳国志对先秦至秦汉间蜀人生活方式由简朴趋向奢侈的巨变,作了简要的概述。它指出,在先秦时期,蜀人“多斑采文章”,“尚滋味”、“好辛香”、“君

32、子精敏,小人鬼黠”,“多悍勇”。秦汉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以及受中原移民的影响,蜀人在衣冠、嫁娶、丧葬等各个方面,开始向奢侈看齐。“故工商致结驷连骑,豪族服王侯美衣,取嫁设太牢之厨膳,归女有百两之徒车,送葬必高坟瓦椁,祭典而羊豕夕姓,赠禭兼加,赗赙过礼,此其所失。原其由来,染秦化故也盖亦地沃土丰,奢侈不期而至也”。 正是在这一历史转变过程中,蜀人养成了一种安于闲适享乐的生活方式。这一生活方式的形成,可以说正是中原文化与蜀文化相作用的结果。古代蜀人对音乐十分喜好,而巴人则以善于击鼓唱歌跳舞而著称。在远古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巴蜀人歌舞娱乐,主要是通过祭神祭祖的歌舞活动以起到娱人娱神的作用

33、。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物质的相对丰盛以后,这种对歌舞娱乐的爱好,很容易发展为对于享乐生活追求。成都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原丰富,都江堰水利工程设施先进完善,早在秦汉时期就成为全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正因为此区自然条件优越,不愁吃穿,所以,反而容易成为滋生奢靡风俗的土壤。对此,汉书作者云:“巴蜀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食之饶,民食稻鱼,亡凶年忧,俗不愁苦,而轻易淫佚。”隋书作者也说:“其人多溺于逸乐,少从宦之士,女勤作业,而士多自闲聚会宴饮,尤足意钱之戏。”迨人宋世,“民勤耕作,无寸土之旷,岁三四收。其所获多为遨游之费”。大抵时代不同,俗亦微异。然其人易于满足,追求享受,“溺于逸乐”的习

34、性和传统,则古今同然。尤其是自唐末五代以来,在宋代蜀人中产生的日益强烈的怀乡恋土,“罕趋仕进”的观念,以及“宴安于富饶,不求宦达”,醉心于享受的生活方式,更助长了游乐之风的兴盛。成都平原在宋代本来就“地狭人伙”,耕地面积有限,人们既不可能投入到手工业和商业之中,以扩大经营规模,也不容易更多地投入购大量土地,于是,整个社会财富便不得不大量消耗于游乐消闲之中。这也是宋代成都游乐之风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五)信仰方式的传承 古代蜀人有独立的鬼神思想系统。在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中,记载的蜀王蚕丛、柏灌、鱼凫都变成了神仙,其民亦随王变成了仙。与古中原说人死后魂魄归泰山不同,蜀族则有魂魄归岷山之说,反映出蜀

35、人的宗教信仰与中原是有区别的。三星堆遗址祭祀坑的发掘表明,当时蜀人对自然、神灵已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存在着万物有灵的观念,以及对天、地、山、河的崇拜,并且有了巫术思想。战国时,道家思想传进巴蜀,开始与蜀地原有的巫术思想结合起来,构成为一种讲灾祥、律历、占卜和神仙学的学派。西汉时,成都人严君平著老子指归,影响及于东汉,为道都创始人张道陵所吸收,在其想尔注中,进一步发挥了老子指归的思想,把老子一书从人学变成为神学,为道教正一派的创立奠定了基础。至于正一道用作解除、压胜、镇邪等方术的符录,其形式、构成、用法、意义,甚至方术仪式,也都是在“巴蜀符号”、“巴蜀符号印章”的基础上形成的。由此可见,我国土

36、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滥觞于蜀地,这正是中原的道教思想,与蜀人的信仰方式和传统文化相揉合的结果。 由此可见,蜀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它不仅连绵不断,一脉相承,纵贯古今,而且还覆盖了蜀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成都平原孕育成长的蜀文化,不断辐射于整个四川,被巴山蜀水的人们代代传承,逐渐凝聚成为四川人共同的文化精神、共同的文化心理的象征。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后代历史上,经常可以发现启用“蜀”的名号作为政治号召和舆论宣传的现象,如三国时刘备的蜀汉“政权、五代时的前后蜀政权、宋初李顺在成都建立的“大蜀”政权,以及辛亥革命中四川独立后建立的“蜀军政府”等。这是蜀文化向地域政治领域深化的表现。凡此中以证明,源远流长的蜀文化,直至近代仍是振奋四川人民精神的旗帜。正确认识蜀文化的历史地们,有助于增强今天四川人民的自豪感,激励四川人民继承和发扬蜀文化的创造精神,为推进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