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2013年《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共8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109567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大学2013年《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共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海南大学2013年《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共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大学2013年《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大学2013年《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1、研究作物起源的意义及主要作物的起源地。意义:(1)人类可以了解众多的植物遗传资源并建立“基因库”,利用有用的基因改造现有的作物并选育新品种为人类所利用(水稻的两次绿色革命);(2)可了解作物起源地的生态地理条件,达到人为控制作物生长的目的;(3)进一步研究人类的农耕文化。中国北部:黍、稗子、大豆、赤豆、桑、人参。中国云南、印度北部(包括东南亚):水稻、荞麦、大麻、黄麻、胡椒、茶。中亚:蚕豆、鹰嘴豆、生菜、芥菜、亚麻、棉花。近东:小麦、大麦、黑麦、红花、小苜蓿、紫花苜蓿。地中海:蚕豆、油菜、芜菁、甜菜、啤酒花、白三叶。西非、埃塞俄比亚:台麸、高粱、

2、珍珠粟、咖啡、芝麻、龙爪稷。中美洲:玉米、甘薯、菜豆、棉花、可可。2、作物生产的意义。(1)人民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2)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3)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4)重要的生物质能源3、作物栽培学的研究领域与面临的问题。研究领域:构筑“高产-低环境负担”的作物生产技术,扩大植物资源的多样性,提高作物产量、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稳产性能等。面临问题:快速增长的人口要求进一步扩大粮食等有用植物资源的生产。由于生产的扩大,势必会带来地域生态系统、地球环境的破坏,威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4、S生长曲线在生产上的应用。作为检验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是否正常的依据之一:在作物生育过程中应密切注视苗情,使之达

3、到该期应有的长势长相,向高产方向发展。决定调控时间:作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逆的,各种促进或抑制作物生长的措施,都应该在作物生长发育最快速度到来之前应用。作为调节各器官平衡生长的参照:同一作物的不同器官,通过S形生长周期的步伐不同,生育速度各异,在控制某一器官生育的同时,应注意这项措施对其他器官的影响。5、种子休眠的原因及其主要处理方法。胚的后熟:是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胚组织在生理上尚未成熟,因而不具备发芽能力。这类种子可通过低温和水分处理,促进后熟,使之发芽。硬实:硬实种皮不透水,不透气,故不能发芽,如豆类作物在干燥、高温、氮肥多的环境下种植常易产生硬实。一般采用机械磨伤种皮或用酒精、浓硫酸等化

4、学物处理使种皮溶解,增强其透性。抑制发芽的物质:如因脱落酸、酚类化合物、有机酸等。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改变光、温、水、气等条件,或采用植物激素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过氧化氢、硝酸盐等化学物质予以处理,使休眠解除。6、如何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的一致性。水分:不同作物种子吸水量不同,含淀粉多的种子吸水量较少;含蛋白质、脂肪较多的种子则吸水量较多。温度:种子发芽是在一系列酶的参与下进行的,而酶的催化与温度有密切关系。不同作物种子发芽所需最低、最适、最高温度不同,即使同一种作物,也因生态型、品种或品系不同而有差异。氧气:种子发芽过程中,旺盛的物质代谢和物质运输等需要强烈的有氧呼吸作用来保证,因此

5、氧气对种子发芽极为重要。各种作物种子萌发需氧程度不同,花生、大豆、棉花等种子含油较多,萌发时较其他种子要求更多的氧。(1)对种子进行处理,可提高发芽率。如浸种,播种前用冷水或温水浸种2-24小时,可使坚硬的种皮软化,有利于催芽;对种子或果壳坚硬的不易发芽种子需将其剥除或挫伤后再播种;通过酸碱处理种子,使种皮软化提高发芽率;细小的植物种子,用细土拌种后播种有利播种均匀,提高发芽率。(2)低温清种,高温发芽7、叶片功能期及其主要作物的判断标准。叶的功能期:叶从开始输出光合产物到失去输出能力所持续时间的长短。判断:禾谷类作物一般为叶片定长叶片1/2变黄所持续的天数;双子叶作物则为叶平展叶片1/2变黄

6、所持续的天数。8、作物的三性(温、光、基本营养生长特性)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作物必须经历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进行花芽分化或幼穗分化,进而才能开花结实。作物对温度、光周期诱导反应的特性,称为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作物的生殖生长是在营养生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即使作物处在适于发育的温度和光周期条什下,也必须有最低限度的营养生长,才能进行幼穗(花芽)分化的特性称为基本营养生长特性。应用:在引种上的应用:不同地区的温光生态条件不同,在相互引种时必须考虑品种的温光反应特性。在栽培上的应用:品种选用、播种期、密度、施肥。在育种上的应用:在制定作物育种目标时,要根据当地自然气候

7、条件,提出明确的温光反应特性。在杂交育种(或制种)时,为了使两亲本花期相遇,可根据亲本的温光反应特性调节播种期。为了缩短育种进程或加速种子繁殖,可根据育种材料的温光反应特性决定其是否进行冬繁或夏繁。9、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殖的关系,举例说明调节两个生长方法。(1)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间相互依赖。生殖生长是营养生长的基础;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2)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相互制约。作物生长前期:营养生长过旺会使花芽分化缓慢、花芽数减少、花器官转化为营养器官;生殖生长过旺会抑制营养生长植株矮小,难以高产如番茄第一果枝着果数。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营养生长过旺,水稻小麦:叶片肥大株高增加,容易引起

8、后期倒伏;影响幼穗分化,造成穗多、粒少、空壳多,减产。棉花大豆:枝繁叶茂,蕾铃(花荚)大量脱落,导致减产。营养生长不良:生殖生长受到抑制,作物花器或果实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导致减产。生殖生长期:虽然营养生长的量少,但是营养器官的生理过程还在进行,营养生长过旺贪青晚熟,影响种子和果实的形成。营养生长不足早衰,同样影响种子和果实的形成。10、地上部生长与地下部生长的关系,如何调控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长。相互促进与依存关系:地上部与地下部物质的相互交换,地上部:碳水化合物,氧,维生素,生长素,地下部:水,分裂素,赤霉素,矿质养分,脱落酸进入地表。根对叶的作用:“根深才能叶茂”、“壮苗必先壮根”;根系生

9、长不好,会影响地上部的生长;作物生长后期,根系早衰会导致整个植株早衰,干物质生产能力下降,产量降低。叶对根的作用:叶的光合能力强,可以为提供根系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碳水化合物,促进根系的生长;叶片早衰(特别是下部叶片),则向根提供的碳素减少,导致根系早衰。调控:根冠比:根系重冠部重。在各自的生长过程中,由于生理的协同与竞争,对同化产物的需要与积累,在重量上表现出一定的比例。可作为控制和协调根系与冠部生长的一种参数。一般作物的根冠比,前期大、后期小;块根块茎作物的根冠比,前期小、后期大。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措施对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的影响不一致:一般而言,土壤三相、水、气、热、肥协调、充分:对地上部茎叶

10、生长有利;反之:则可促进根系生长;在极端情况下:对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都有不利影响。11、在生产如何协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并举例说明。(1)作物个体和群体之间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2)合理的种植密度有利于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发展;(3)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在栽培上的应用。例:反馈:个体生长群体结构变化田间环境变化个体生长,反馈作用自动调节。例:密度影响群体光合效率,密度光、CO2环境,密度病虫害、倒伏,合理密度提高群体产量。例:栽培条件、水平密度,品种密度,生育期密度,调控措施密度。12、举例说明作物同伸关系在生产上的应用。同伸关系:在同一时间内不同器官之间,呈有规律的生长或伸长,同伸器官:同时生长(或

11、伸长)的器官。应用:判断作物的生育进程,如水稻的幼穗分化合理调控作物:同时促(控),选择性促控,如水稻的穗分化与基部节间伸长。13、产量因素在其形成过程中具有自动调节现象与应用。产量因素的形成是在作物整个生育期内不同时期依次而重叠进行的。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3个阶段。产量因素在其形成过程中具有自动调节现象,这种调节主要反映在对群体产量的补偿效应上。调节能力:分蘖分枝作物强,如:水稻、小麦,主茎型弱,如:玉米、木薯。14、作物群体干物质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理想的作物群体结构。作物产量形成的全过程包括:光合器官、吸收器官、产品器官的建成,这些离不开干物质的形成、运输、分配和积累。从物质生产的角度

12、分析,作物产量实质上是通过光合作用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取决于光合产物的生产、运输、分配与积累。在适宜范围内,光合面积愈大,光合时间愈长,光合速率又较高;光合产物非生产性消耗少,运输畅,分配利用较合理,就能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干物质生产、运输、分配和积累,随生育时期、栽培条件以及作物(品种)而异。群体构造的主要因素有:LAI、叶面积密度、叶的倾斜角度、方位、叶的空间配置;单叶光合能力;光照、气温、风、空气湿度。优良的群体结构的特点:群体内植株地上部各个器官(主要指叶片)的数量及其空间配置有利于最有效地利用太阳辐射能,地下部根系的数量和分布有利于最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最终有利于同化物的积累

13、和经济产量的形成。15、源与库的关系与应用。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时可以相互代替;源是库形成、充实的物质基础;源和库通过筛管“网络”彼此连接,在同一植株体中一般同时存在多个源和库;库对源能有反馈作用;库源功能的相对性。应用:根据品种特性、气候、种植水平确定库容(大小),并将构成库容的各要素生产目标具体到各个生长发育时期。实时监控各要素生产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时进行修正和调整。以求源库协调。类型:源限制型:这种类型的品种其特点是源小而库大,源的供应能力是限制作物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源的供应能力满足不了库的需要,结实率低,空壳率高。主攻:增源。库限制型:这类品种的特点是库小源大,库的接纳能力小

14、是限制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源的供应能力超过库的要求,结实率高且饱满,但由于粒数少或库容小,所以产量不高。主攻:增库。源库互作型:此类型的品种,产量由源库协同调节,可塑性大。只要栽培措施得当,容易获得较高的产量。16、同化产物在作物体内转流的一般规律。(1)装载:指被转流物质从叶肉细胞转流进入筛管的过程。装载的过程:叶肉细胞薄壁组织细胞:通过胞间连丝扩散。薄壁组织细胞筛管:有两种途径。共质体途径:通过胞间连丝从薄壁组织细胞直接进入筛管分子。质外体途径:装载的主要途径。(2)卸出:是指被输送物质从筛管进入库的过程。和装载一样卸出也存在两种可能性,即共质体途径和质外体途径。共质体途径是被输送物质通过

15、胞间连丝从筛管分子直接进入库细胞;质外体途径是首先将被输送物质输送到细胞外层空间,然后被库细胞吸收。(3)集团流:随着蔗糖、氨基酸等物质高效率地从筛管源端的泵入和在筛管库端的卸出,使筛管两端间的溶液浓度形成很大的落差,由此产生的强大渗透压,推动溶液向低浓度方向快速流动。规律:局部的源库之间存在优先输送关系,但并不是固定的;源库间的转流速度决定于筛管两端溶质的浓度差;筛管对转流的阻力较小,一般不会影响转流速度;“装载”和“卸出”是限制转流速度的瓶颈。17、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关系。作物产量及品质是在光合产物积累与分配的同一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产量与品质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人类的需求看,作物产品的

16、数量和质量同等重要,而且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般高成分,特别是高蛋白质、脂肪、赖氨酸等含量很难与丰产性相结合。禾谷类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其籽粒蛋白质含量与产量呈负相关。一般认为,不利的环境条件往往会增加蛋白质含量,提高蛋白质含量的多数农艺措施往往导致产量降低。水稻的产量与稻米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但也有二者呈正相关或不相关的情况。18、育苗移栽的意义。集中管理培育壮苗;确保大田种植密度;减少种子及管理成本;缓和季节矛盾、拓展生育期。19、地膜覆盖的效应与覆盖技术。效应:提高覆盖保护地的膜下土壤温度;稳定覆盖保护地浅土层的土壤湿度;促进耕作层土壤微生物活动;改善土壤结构性状,加速土壤可利用

17、养分的转化;防止盐碱地土壤返盐碱;改善近地光照条件(地膜反光作用);除草膜覆盖杀死杂草。技术:覆盖地膜的农田要平整、施足基肥、土壤含水量适宜;覆盖地膜时应压严膜边;幼苗出土后及时放苗并用细土封口;需要适当抑制开花前作物的营养生长势;非除草膜覆盖须配套除草措施;做好地膜覆盖田的地膜回收工作,避免污染;即使追肥,防止早衰。20、为什么番茄适宜于无土栽培。没有连作障碍,无须和其它作物搭配种植,可以连年栽培。各种栽培类型的品种齐备,可周年性生产销售。在栽培方法上,有12段的低段栽培,有20段以上的多段栽培,还有连续摘心利用侧枝的栽培技术,因此番茄是适应范围非常广的作物。番茄不仅可以获得比土耕栽培更高的

18、产量,而且获得非常好的品质。21、以番茄育苗为例说明培育壮苗的方法。(1)普通固体基质育苗,a播种:炭化谷壳、砂、蛭石以及混合等均可,基质要求无病。将基质装入约5-6cm的育种盘中,播前湿透水后,浇灌广普性杀菌剂。间隔5cm打上横记,按粒间距离2cm播种。播种后覆盖0.5-1cm厚的土,最后上湿报纸。为了防止蚜虫,苗床可以用防虫网围盖。b管理:注意浇水,保持表土湿润。开始发芽后揭去报纸。间苗,除去弱小、畸形苗。温度,昼28、夜25为宜。发芽后将最低气温降至16-18,真叶展开时降至14左右。如遇高温,可在中午前后覆盖遮阳网。待种子出苗后, 浇山崎番茄配方或1/2 倍的园试配方稀释液。(2)假植

19、:普通固体基质育苗需要进行假植,假植的基质及其处理同育苗。在1-2片真叶时(播种后2周左右)假植。假植的前一天装钵,充分湿水。移栽后可覆盖遮阳网1-2天。假植到移栽期间的适宜温度,昼温25-27、夜温15-20。注意钵和钵之间距离,叶不搭叶。(3)水培或岩棉培方式育苗:可直接用岩棉育苗块或聚氨酯泡沫育苗块育苗。将种子播于孔内,出苗前浇清水,一般在播种后第7d 开始浇灌营养液。随着苗子的长大,逐渐扩大株距,随着苗床营养液的减少,及时补充营养液,只有当发现苗的叶、根出现异常现象时,才需更新营养液。(4)决定定植苗龄的原则:决定定植时间是育苗管理的重要技术。和土培一样育苗期间的长短对番茄以后的生长发

20、育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愈是小苗定植,定植后长势愈强。凡在夏秋高温季节育苗,秋季延迟栽培的秋番茄或越冬长期栽培的番茄,宜以幼龄苗定植为好,可维持其必要的生长势,增加产量;而在适温适期下定植的春番茄,则以大苗定植为宜。(5)定植方法:岩棉栽培移栽时可将岩棉育苗块直接放在岩棉种植垫上;水培番茄移苗时将幼苗连同育苗基质一起从育苗穴盘或育苗杯中取出,放人定植杯中,用少量小石砾固定即可立刻定植到种植槽中;基质栽培番茄移栽时直接将小苗从育苗穴盘或育苗杯中取出后定植到种植槽或种植袋中。22、番茄整枝的一般方法。整枝:为了防止养分的无谓消耗和通风,摘除果以下的叶。摸腋芽:番茄栽培多采用单茎整枝法。当主茎腋芽长到牙

21、签大小时摘去,避免雨天进行,为了防止病毒传播禁止使用剪刀等。摘心:当主茎达到预计的果枝数后,在最上层果枝上留2片叶摘心。蔬果:大番茄:果枝结果过多时要疏果、35个/枝;樱桃番茄:一般不摘果。摘叶:为了通风防病,减少养分消耗,摘除收获段以下的叶及病叶。23、水稻生产的特点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特点:特点高产、复种指数高;抗逆性强、稳产;无连作障碍。关系:无水土流失等;要求充分的水资源保证。24、水稻晒田的作用与方法。作用:控氮、促根,调整长相;改善体质、防倒伏、提高后期光合利用率。更新土壤环境,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控制N吸收,控制分蘖,控制叶的生长。促进茎秆中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为壮秆、大穗打

22、基础。避开对水的敏感始期。时期: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从晒田到效应发挥需要一个过程,4-6天,故要提前一个叶位晒田。25、水稻各生育期水分管理的原理与原则。现青扎根期:不完全叶长出后,秧苗明显呈现绿色,即为现青。扎根立苗。调水供氧是关键,实行露田湿润管理。幼苗期:促不完全叶发根,打好壮苗基础,重点是调整好水气关系。水:2叶前露田湿润管理、2叶期后浅灌。成苗期:水:浅灌。返青分蘖期:主要生长分蘖、根系、叶片;是扩大再生产时期;既是有效穗的决定期,又奠定幼穗发育、抽穗结实好坏的基础。既要争取早发多分蘖,又要控制蘖的生长、达到状蘖足穗。水分:适宜的水分。水与气、水与温;深水、晒田抑制分蘖;土壤持水

23、量80%分蘖发生最多。拔节长穗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植株生长量迅速增加、根系生长量最大、LAI达到最大;穗迅速分化。在保蘖增穗的基础上,促壮秆、大穗,防疯长、倒伏。浅水灌溉、湿润管理;陈水不干、新水不上。抽穗结实期:是决定粒数、粒重的关键时期。提高结实率,争取达到90%以上,并提高粒重。水:扬花期:保持浅层水。灌浆期:浅灌、湿润管理,灌一次水、2-3田自然落干、湿润1-2天后上新水。黄熟后开始排水落干,促进成熟、便于收割;忌断水过早,影响粒重、品质。26、水稻上氮肥施用的主要时期、施肥的主要目的及其量的把握。主要时期:一是增加有效穗数的施肥时期,以基肥和有效分蘖期内施用促蘖肥效果最好。二

24、是增加每穗粒数的施肥时期,在第一苞分化至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是追肥,有促进一、二次枝梗和颖花分化的作用,增加每穗颖花数,称为促花肥。在雌雄蕊形成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施肥,能减少每穗的退化颖花数,称为保花肥。三是提高千粒重和结实率的施肥时期,水稻在抽穗后有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强度,增加粒重,减少空秕粒的作用。目的:随着水稻生育进程,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植株养分含量渐趋减少。量的把握:应根据目标产量的需肥量、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养分利用率决定。其中,肥料养分利用率与肥料种类、施肥方法、土壤环境等有关。27、作物生育期的相关概念概念: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为作物的大田生育期,以天

25、数表示。其准确计算方法是从籽实出苗到作物成熟或收获的天数。作物生育期长短主要是由作物的遗传性和所处的环境条件决定的。早熟品种单株生产力低,晚熟品种单株生产力高。28、作物产量、品质的相关概念作物产量:是作物一生所生产的产品数量。作物产量通常分为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生物产量:作物全生育期内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即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所生产和累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计算生物产量时通常不包括根系(块根作物除外)。经济产量:栽培作物的目的是获得较多的有经济价值的产品。经济产量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收获量,即一般所指的产量。经济系数或收获指数: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即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26、。品质:是指产品的质量,即达到人们某种要求的适合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经济价值。作物产品的品质:取决于所形成的特定物质,如贮藏态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纤维,以及特殊的综合产物如单宁、植物碱、萜类等的数量和质量。作物品质随作物品种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很大变化。作物品质的形成:是由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两个方面决定的。遗传因素是指决定品种特性的遗传方式和遗传特征。非遗传因素是指除了遗传因素以外的一切因素,如生态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矿质养分等。29、生长分析的有关概念生长分析:通过测定干物质重、叶面积等的指标来理解和分析干物质增加规律的方法。绝对生长速率(AGR):指单位时间内的绝对增长量。绝对生长速

27、率(RGR):单位时间单位重量植株的重量增加。叶面积指数(LAI):单位土地面积与该面积上生长的总叶面积的大小之比。净同化率(NAR):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干物质增长量。叶面积比率(LAR):叶面积与植株干重之比率,即单位干重的叶面积。作物生物率(CGR):群体干物重增长速率称作物生长率。它表示在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增加的干物重。土壤耕作:是利用农用机具切割破碎土壤并直接改变土壤物理性状的农作技术。设施育苗:采用某种覆盖物或调节温湿度和光照的设施进行育苗的方式。地膜覆盖栽培:指采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超薄型)覆盖农作物地面的保护地栽培。30、源库的相关概念源:生产和输出光合同化物的器官。

28、就作物群体而言,主要是指群体的叶面积及其光合能力。源能:同化产物的供给能力和强度。源能的表示方法:叶面积大小、光合速率、叶面积/颖花数、叶面积/粒数。源能的影响因素:单叶的光合速率、叶面积大小、群体结构。库:接纳或消耗同化产物的器官。从产量形成的角度看,是指产品器官的容积和接纳同化产物的产品器官。库容:库的容积。包括库的数量、大小。库容的构建表现在整个生育时期,一般数量决定于前期,大小决定于后期。流(转流、调运、转运):同化产物的输送过程。流的主要器官:叶、鞘、茎中的维管系统。作物必须经历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进行花芽分化或幼穗分化,进而才能开花结实。作物对温度

29、、光周期诱导反应的特性,称为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温:低温诱导、积温;光:光周期的长短。光周期现象:为作物对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的反应。温度对作物生长发育的意义:作物的生命代谢活动要求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积温是指某生育时期或某一时段内,高于一定温度的逐日平均气温的累积之和。它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对热量的要求和评价热量资源的一种指标。32、种植制度的相关概念作物栽培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结构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配置,以及所采取的复种、休闲、轮作、连作、单作、间作、混作、套作等种植方式所组成的一整套种植体系。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生产单位种植作物的种类及其品种的种植面积、比例以及

30、它们在时间、空间上的配置。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在一定年限内有计划地顺序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不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称为轮作。连作:在同一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采用同一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前者称为连作,后者称为复种连作。复种:是指在同一块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收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因而复种多熟就成为南方种植制度的重要特点之一。休闲:是指耕地在一定时间内不耕不种或只耕不种的方式,可分为全年休闲和季节休闲两种。撩荒:是指耕地连续两年以上不耕种的方式。单作:是在同一块田地上只种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混作: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时或同季节不分行或同行混合在一起种植的种

31、植方式。间作: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在同一块田地上分行或分带间隔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作物的种植方式。套作: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33、整地的相关概念作物播种或移栽前进行的一系列土壤耕作措施的总称。其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土壤耕层构造和表面状态 ,协调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因素,提高土壤肥力,为播种和作物生长、田间管理提供良好条件。在中国,整地的主要作业包括浅耕灭茬、翻耕、深松耕、耙地、耢地、镇压、平地、耖田、起垄、作畦等。起垄是在田间筑成高于地面的狭窄土垄 。能加厚耕层、提高地温、改善通气和光照状况、便于排灌。34、补充。作物(广义):人工定向选择、驯化改

32、良并用适当方法种植管理的植物。作物(狭义):主要指农田大面积栽培的农作物,一般称大田作物或庄稼。作物栽培学研究的对象是大田作物。作物栽培学的定义:在扩大和深化大田作物、资源植物及其生产利用理论的同时,将各种知识系统化、体系化,在此基础上,根据人类对有用植物资源的需要,建立符合目的并且能持续生产的栽培理论和技术的科学。生长: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发育: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物候:生物的周期性现象,如植物发芽、开花等。物候期:生物周期性现象变化的时间点。叶龄余数法:作物某一品种一生的总叶数减去已抽出的叶数,即为叶龄余数。叶龄

33、指数法:作物某一时期已抽出(或已展开)叶数占总叶数的百分数,即为叶龄指数。种子的萌发分为以下3个阶段:吸水:种子吸收水分膨胀达饱和,贮藏物质通过酶的活动,水解为可溶性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萌动:这些物质运运输到胚的各个部分,转化合成胚的结构物质,从而促使胚的生长。生长最早的部位是胚根。当胚根生长到一定程度时,突破种皮,露出白嫩的根尖,即完成萌动阶段。发芽:萌动之后,胚继续生长,禾谷类作物当胚根长至与种子等长,胚芽长达到种子长度一半时,即达到发芽阶段。 种子的寿命:指种子从采收到失去发芽力的时间。种子的休眠: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和供繁殖的营养器官暂时停止萌发的现象。种子休眠的原因及

34、处理办法:胚的后熟:是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胚组织在生理上尚未成熟,因而不具备发芽能力。这类种子可通过低温和水分处理,促进后熟,使之发芽。硬实:硬实种皮不透水,不透气,故不能发芽,如豆类作物在干燥、高温、氮肥多的环境下种植常易产生硬实。一般采用机械磨伤种皮或用酒精、浓硫酸等化学物质处理使种皮溶解,增强其透性。抑制发芽的物质:如因脱落酸、酚类化合物、有机酸等。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改变光、温、水、气等条件,或采用植物激素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过氧化氢、硝酸盐等化学物质予以处理,使休眠解除。影响茎、枝(分蘖)生长的因素:种植密度:苗稀,单株营养面积大,光照充足,植株分枝(或分蘖)力强;反之,苗密

35、,则分枝力(或分蘖力)弱。施肥:施足基肥、苗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营养,可以促进主茎和分枝(分蘖)的生长。如氮磷钾施用比例得当,则更有利于主茎和分枝(分蘖)的生长。品种:选用分蘖力强、矮秆和茎杆机械组织发达的品种。群体构造的主要因素有:LAI、叶面积密度、叶的倾斜角度、方位、叶的空间配置;单叶光合能力;光照、气温、风、空气湿度。轮作的作用:均衡利用土壤养分不同作物实行轮作,可以全面均衡地利用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用养结合,维持地力,充分发挥土壤的生产潜力。减轻作物的病虫为害将抗病作物或非寄主作物与易感病虫作物实行轮作,可消灭或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减少田间杂草的为害实行合理轮作,可以有效地抑制或

36、消灭杂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作物的残茬、落叶和根系是补充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根系的改土作用;水旱轮作的改土作用。复种的作用:一是增加作物有效播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二是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地面覆盖,减少径流冲刷,保持水土;三是有利于解决作物之间的争地矛盾,使“粮经饲”作物全面发展,农牧结合,增加农民的收入。复种的技术:合理进行作物组合;培育和选用生育期适当的高产品种,并进行品种搭配;改直播为育苗移栽;促进作物早发早熟。间套作的技术要点:选择适宜的作物和品种(对大范围的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在共生期间要大体相同。作物形态特征和生育特性要相互适应,以利于互补地利用环境。作物搭配形成的组合具有高

37、于单作的经济效益。)建立合理的田间配置(间作的种植密度要高于任一作物单作的密度,或高于单位面积内各作物分别单作时的密度之和;主作物占的比例应增大,密度要高于或等于单作,副作物的比例应偏小,密度小于单作。套作时种植密度等于作物单作的密度。安排好行比和幅宽,发挥边行优势,减少边行劣势。间距是相邻作物边行之间的距离,在充分利用土地的前提下,主要应照顾矮位作物,以不过多影响其生长发育为原则。)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技术(适时播种,保证全苗,促苗早发。适当增施肥料,合理施肥,在共生期间要早间苗,早补苗,早追肥,早除草,早治虫。施用生长调节剂,控制高层作物生长,促进低层作物生长,协调各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土壤耕作的作用:调节土壤三相的适宜比例,协调土壤水分、养分、空气和温度状况,满足作物实质的要求;创造有利于蓄水保墒、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土壤表层结构;创造深厚、疏松、肥沃的耕层结构,调节土壤微生物的生化活性,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有效养分的释放;翻埋前作物的残茬落叶、杂草以及肥料,调节耕层养分的均匀分布,控制并减轻病虫草害。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