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共22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109221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共22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上海市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共22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共2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共22页).doc(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化学的魅力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1.2走进化学实验室 1.3物质的提纯 1.4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一、基本概念新的物质。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

2、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N2 O2 CO2 P2O5等。 6、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 7、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N2 O2 S P等。 8、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如CO2 KClO3 SO2 等。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

3、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

4、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三)称量器托盘天平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

5、(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四)加热器皿酒精灯(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五)夹持器铁夹、试管

6、夹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 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药品的取用1、药品的存放: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

7、12mL为宜。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另一洁净的指定的容器内。“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3、固体药品的取用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 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4、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液体试剂的滴加法: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b、滴入试剂时,滴

8、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e、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二)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三)物质的加热(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

9、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四)过滤 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 (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滤纸破损 (五)蒸发 注意点:(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当液体接近蒸

10、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六)仪器的洗涤:(1)废渣、废液倒入废物缸中,有用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元素之最:地壳:O、Si、Al、Fe 细胞:O、C、H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 前20号元素符号背诵默写化学方程式以及化学式书写注意(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

11、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第二章 浩瀚的大气 2.1世界赖以生存的空气 2.2神奇的氧气 2.3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空气的成分1、空气含氧量的测定过量红磷的燃烧实验问题:(1)为什么红磷必须过量?(耗尽氧气) (2)能否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不能,产生新物质是气体) 2、空气的成分:N2 :78% O2:21% 稀有气体:0.94% CO

12、2: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3、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4、氮气的用途: 5、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6、空气的污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1) 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2) 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和气体。如:SO2 CO 氮的氧化物等。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2、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1)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2)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碳 在空气中保

13、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磷 产生大量白烟 硫 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镁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铝 铁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 石蜡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2、反应的原理:(1)过氧化氢 -水+氧气(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14、 (导管口要塞一团棉花)(3)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3、实验装置 4、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刚开始有气泡时,因容器内或导管内还有空气不能马上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才开始收集;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5、操作步骤: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药品部位加热。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离: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熄:熄灭酒精灯。

15、6、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7、验满方法:(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2)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8、注意事项:(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固体药品加热时),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2)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只需稍微露出橡皮塞既可,便于排出气体。(3)试管内的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均匀受热。(4)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试管口约1/3处)。(5)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的部位加热;加热时先

16、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6)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7)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8)停止反应时,应先把撤导管,后移酒精灯(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入试管,导致使馆破裂)(9)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正放,瓶口处要盖上玻璃片。(10)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小团棉花。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然

17、后蒸发。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氮。三、分子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分子的特征:(1)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度也就越快。(3)分子间有作用力和间隔。不同的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通常不等于几种液体的体积简单相加,就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和间隔。(热胀冷缩)3、解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这些现象::a:路过酒厂门口,并未喝酒,却能闻到酒的香味?b:在烟厂工作,虽不会吸烟,身上却有一身烟味?c:衣服洗过以后,经过晾晒,湿衣变干.那么,水到那里去了?

18、d:糖放在水中,渐渐消失,但水却有了甜味.为什么?e:半杯酒精倒入半杯水中,却不满一杯.怎么回事?原子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化和原子的重新组合。3、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原子 分子 备注概念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一定比分子小吗?相似性 小,轻,有间隔。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 小,轻,有间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相异性 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在化学反应中,分裂成原子,由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相互关系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由分子构成物质。如:氧气,氮气等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金

19、属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无数多个同种分子构成物质。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几种?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原子的实际质量/(碳原子实际质量1/12)注意:1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它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 。 2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10-27 kg。 三、元素: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地壳中各元素含量顺序:O Si Al Fe含量最

20、多的非金属元素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元素、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元素 原子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区分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意义。 即讲种类,有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使用范围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举例 如: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即。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联系 元素的最小粒子元素=原子 一类原子的总称4、元素符号的意义:A.表示一种元素.B.表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O的意义: N的意义:化学式1、定义: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2、意义:

21、(1)表示一种物质;(2)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3)表示各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4)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HO2的意义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价1、O通常显-2价,氢通常显+1价;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化合价有变价。2、化合价的应用: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3、书写化学式时注意根据化合价的正负,按左正右负氨特殊来书写。4、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质量

22、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 (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 ) 3、含义 以2

23、H2+O2点燃2H2O为例 宏观意义: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微观意义: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 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通过什么条件反应: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 SO2等。

24、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B =AB 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AB =A +B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又叫触媒)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不能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用于表示物质所含微粒的多少,每摩尔物质都含有 6.02*10的 23次方,单位摩尔(mol)用n表示。 【物质的量是国际国际单位制中七

25、个基本物质量之一】 物质的量 乘以6.02*10的23次方 = 微粒数 反之 微粒数除以6.02*10的23次方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单位 克每摩尔(g/mol)用M表示。 1. 数值上与物质的式量相等 物质的量 乘以 摩尔质量等于 物质的质量,反之 物质的质量 除以 摩尔质量等于 物质的量。第三章 走进溶液世界 3.1水 3.2溶液 3.3溶液的酸碱性3.1 水1. 水的分布2.水在自然循环中的净化包括:蒸发、曝气、沉降、过滤、吸附3.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只占全球水储量的0.26%4.自来水制作流程.水污染的来源:工业,农业,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液、废气(三废)不经处理就排放;农

26、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水的特性物理性质: (1) 4时密度最大 1g/cm3,反常膨胀性质 (2) 水的比热容大项目通电内容备注化学方程式2H20 2H2+O2为加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的H2SO4或NaOH,通的是直流电现象(1)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2)跟负极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气体(H2)的体积约是跟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O2)体积的2倍V(正):V(负)=1:2氢气2体积,氧气1体积检验(1)将燃着的木条连接正极试管内的气体,其中体积大的气体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的火焰(2)体积小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正极生成的是氧气,负极生成的是氢气,“正氧负氢”

27、 结论(1)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2)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3)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4)本实验同时证明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化学性质: (1)水通电现象:正极O2,负极H2 V(H2):V(O2)=2:1 m(H2):m(O2)=1:8氧气可以助燃,氢气可以燃烧,且火焰呈淡蓝色。(2)水与其它物质的反应实验一: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现象: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化学方程式:CO2 + H2O H2CO3加热碳酸现象:红色的石蕊变成紫色化学方程式:H2CO3 CO2+ H2O实验二:生石灰和水反应现象: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紫色石蕊变

28、蓝化学方程式:CaO + H2O Ca(OH)2CaO 俗称生石灰Ca(OH)2 俗称熟石灰,溶液俗称石灰水生石灰的用途:可作为干燥剂实验三: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 现象:固体由白色变成蓝色化学方程式:CuSO4 + 5H2O CuSO45H2O白色 蓝色无水硫酸铜的用途:检验混合物中是否含有水/水蒸气CuSO45H2O(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五水(合)硫酸铜)3.2溶液1.分散体系:(1)浊液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油溶于水,牛奶)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 溶液与浊液都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

29、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下:溶 液悬浊液乳浊液分散质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固体液体分散质微粒种类小分子或离子许多分子的集合体(固体小颗粒)许多分子的集合体(小液滴)特 征均一、稳定静置分层、不均一、不稳定实 例糖水、盐水泥浆油水(2)溶液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1)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2) 溶剂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3)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水作溶剂的溶液叫做水溶液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体积不等)3.判断溶质和溶剂的方法:固体,气体溶解于液体形成溶液,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液体与水形成的溶液,水是溶剂,另一种物质

30、是溶质液体和液体形成的溶液,量少的是溶质,量多的是溶剂在读溶液时,前面读的物质是溶质,后面读的是溶剂(3) 命名:溶质名称+溶剂名称+ “溶液”如:碘的酒精溶液 简称:碘酒 葡萄糖的水溶液 简称:葡萄糖溶液溶液溶质溶剂食盐水食盐 NaCl水 H2O碘酒碘 I2酒精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 Ca(OH)2水 H2O酒精溶液酒精水 H2O植物油的汽油溶液植物油汽油硝酸银溶液硝酸银 AgNO3水 H2O4.物质的溶解性(1)不同物质在相同条件下溶解情况不相同(2)相同物质在不同情况下溶解情况也不相同(3)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溶质的性质和溶剂的性质(内因)温度(外因)(4)影响气体溶解性的因素溶质的性质和溶

31、剂的性质(内因)温度和压强(外因)5.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温(个别升温)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升温 (个别降温)增加溶剂6.溶解度(S)(1)溶解度(符号S)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作溶解的克数。(2)关键词条件:一定温度下标准:100克溶剂(一般是水)状态:饱和状态单位:g/100g水易溶物质:10 g/100g水 可溶物质:110 g/100g水微溶物质:0.011 g/100g水 难溶物质:0.

32、01 g/100g水(此物质习惯称为“不溶”物质)7.溶解度曲线(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大部分固体物质如:KNO3 T S NaCl T S(2)个别固体物质如:Ca(OH)2 TS(3)气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气体物质: P不变 T S T不变 P S (4)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查出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比较相同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看出物质受温度影响的情况8.溶解度的计算注意: (1) 温度改变,物质的溶解度随之改变 (2) 溶解度只适用于饱和溶液相关计算公式: 9.物质从溶液中析出(1)结晶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2)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

33、晶体。胆矾/硫酸铜晶体 CuSO45H2O石碱/碳酸钠晶体 Na2CO310H2O明矾 KAl(SO4)212H2O 结晶水合物和结晶水 胆矾(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和明矾KAl(SO4)212H2O都是结晶水合物,属于化合物.结晶水合物中的水称作结晶水.当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时,结晶水就成了通常的水.相反,当硫酸铜从溶液中结晶出来时,就带了结晶水,此时溶液中的部分水就变成了结晶水.(3)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比较小的固体物质(如:NaCl)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比较大的固体物质(如:KNO3)饱和溶液

34、降低温度溶质质量保持不变9.溶质质量分数 / 溶液浓度c%(1)溶液的质量分数适用于所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关计算公式: (2)溶液的稀释要点:溶液稀释过程中m(溶质)不变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相关计算公式:m1(溶液) c1% = m2(溶液) c2%m(加水) = m(稀溶液) m(浓溶液)m(溶液) = V(溶液) (3)饱和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关系注:本公式仅适用于饱和溶液。3.3 溶液的酸碱性酸的命名: H2SO4、H2CO

35、3、HNO3等某酸 H2S、HCl等氢某酸碱的命名:金属+OH氢氧化某盐的命名:金属/NH4+酸根 NO3、CO3、SO4某酸某 S、Cl某化某1 2.酸都是酸性的pH7,使石蕊试液变蓝、酚酞变红色4.盐视情况而定有Cl、NO3、SO4,有K、Na,显中性,例如NaCl有Cl、NO3、SO4,无K、Na,显酸性,例如NH4Cl无Cl、NO3、SO4,有K、Na,显碱性,例如Na2CO3注:能是无色酚酞变成红色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碱性溶液一定是碱.5.俗称:食盐: NaCl干冰: CO2生石灰:CaO熟石灰:Ca(OH)2大理石、石灰石:CaCO3纯碱、苏打:Na2CO3小苏打:NaHCO3纯碱晶

36、体、石碱、碳酸钠晶体、十水碳酸钠:Na2CO310H2O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五水硫酸铜:CuSO45H2OpH试纸的使用:用玻璃棒蘸在试纸上,再吧试纸呈现的颜色比色卡对照,确定溶液酸碱性程度.第四章 燃料及其燃烧 4.1燃烧与灭火 4.2碳 4.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4.4化学燃料 燃料及其燃烧一:燃烧及灭火1、通常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2、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但镁和二氧化碳,钠和氯气的燃烧现象告诉我们可

37、燃物在特殊条件下即使没有氧气参与也可以发生燃烧。只要有剧烈的发光发热现象的化学反应都能称作燃烧。3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完全燃烧的条件:优点:碳完全燃烧的方程式:() 不完全燃烧的条件;缺点:碳不完全燃烧的方程式:4、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1)消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5、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6.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和原理() 用水扑灭,水起的主要作用:() 电器失火时不能用水来扑灭,应先,然后再

38、用不导电的物质来灭火,例如:四氯化碳。() 酒精洒在桌面上失火时用:() 油锅失火时用:() 油失火时不能用水灭火,原因:,可用灭火剂或者扑灭。()森林失火时,常围绕火场原理是:7.几种常见的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使用时能喷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附在可燃物上,使之与隔绝,由于灭火时喷大量的泡沫,只能扑灭木材、棉花等燃烧引发的火灾。干粉灭火器:在受热时碳酸氢钠会发生分解反应其中二氧化碳能起到灭火的作用,还能吹动干粉,具有不腐蚀容器和不易变质等优良性能,除了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以扑灭等物质燃料引起的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液态的二氧化碳喷出时可起到和的作用。因为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使物品损坏,因此可以用来扑

39、灭等处的火灾,使用时要注意手要在钢瓶上,防止冻伤。二碳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要强,如制糖工业利用其来脱色,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也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

40、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O2点燃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 高温 2Cu+CO2 (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2Fe2O3+3C高温4Fe+3CO2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3、化学性质: (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还原性)1)可

41、燃性:2CO+O2点燃2CO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水煤气:H2与CO 的混合气体 C + H2O高温 H2 + CO)2)还原性: CO+CuO Cu+CO2 (非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记住要领:一氧化碳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尾部酒精灯的作用是处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Fe2O3+3CO高温2Fe+3CO2(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除杂:COCO2 通入石灰水 或氢氧化钠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C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