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的管理-(2)课件.ppt

上传人:醉**** 文档编号:13979719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气道的管理-(2)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工气道的管理-(2)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气道的管理-(2)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气道的管理-(2)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工气道基本概念人工气道分类人工气道管理气道湿化吸痰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大纲大纲人工气道护理人工气道基本概念 人工气道:为了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间建立的有效连接,是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常见的抢救措施之一,也是机械通气的前提条件。人工气道基本概念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 保持患者气道的通畅 有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 进行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分类非确定性紧急人工气道(基础气道):即短时间内解决通气问题的人工气道包括手法开放气道、口咽和鼻咽通气道、面罩加简易呼吸囊、喉罩、气管食管联合通气管道等 确定性人工气道:保证可靠的、有效的通气并适宜长时间的使用的气道。包括经鼻气管插管术、经口气管插管

2、术、逆行气管插管术、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经皮气管穿刺置管术 人工人工气道气道 手法开放气道手法开放气道 口咽和鼻咽通气道口咽和鼻咽通气道面罩加压简易呼吸囊面罩加压简易呼吸囊单手式或双手托起病人的下颌角单手式或双手托起病人的下颌角由两人操作,操作者将接简易呼吸囊的面罩放在由两人操作,操作者将接简易呼吸囊的面罩放在病人的面部,用两小手指捏起下颌角,中指与无病人的面部,用两小手指捏起下颌角,中指与无名指于下颌骨处,食指与拇指压面罩的上部,一名指于下颌骨处,食指与拇指压面罩的上部,一助手双手捏压简易呼吸囊助手双手捏压简易呼吸囊放置时先湿润一下,先弓背向上放入口腔,入口放置时先湿润一下

3、,先弓背向上放入口腔,入口腔后翻转放入口咽部,压住病人的舌根部腔后翻转放入口咽部,压住病人的舌根部非确定性紧急人工气道喉罩喉罩 气管食管联合通气管气管食管联合通气管非确定性紧急人工气道确定性人工气道确定性人工气道经口气管插管适应症:各种先天性呼吸道梗阻、需立刻建立人工气道的各种原因造成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需要抽吸、引流者各种原因导致呼吸功能衰竭需要进行人工辅助呼吸者各种原因导致新生儿呼吸困难者各种药物中毒反应性痉挛窒息者喉痉挛其他,如外科手术行全麻病人确定性人工气道 人工气道管理人工气道管理-安全性评价气管插管(ETT)深度 经口: 门齿22土2cm经鼻: 鼻孔27土2cm 儿童: 口唇12土

4、(年龄/2) 气管导管距隆突2-3cm人工气道管理-安全性评价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每班检查气管插管位置:气管插管插入尖端应在气管隆突上23cm(X线检查是金标准)。充分湿化:保持机械通气时适宜的温度湿度及时正确吸痰心理护理一般护理 ETT的固定:胶布法、绳带、支架法气管插管拔管的护理拔管指征:神志清楚肌张力恢复,手握力恢复正常,抬头5度生命体征平稳需要长期带管改行气管切开者需要拔管气管插管拔管的护理耐心解释,取得病人的合作吸净气管插管内的痰液吸净口鼻腔内的痰液更换吸痰管放入气管插管内并同时气囊放气再次吸引口腔并观察口腔情况拔管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末梢的变化人工气道管理意外拔管的抢救简易呼吸气囊加压

5、给氧辅助呼吸立即通知医师,通知麻醉科并积极协助处理检查病人的声门、口咽部有无意外损伤,出血及口咽部有无滞留等情况,保证呼吸道通畅人工气道管理意外拔管的抢救根据病人自主呼吸情况进行紧急处理a.如病人拔管后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很弱,不能满足病人的氧供,应立即双手托起病人下颌角,简易呼吸气囊加压给氧辅助呼吸,并积极准备二次插管b.如病人有自主呼吸,同时病人呼吸频率、节律、幅度正常,唇、指(趾)甲无严重缺氧现象,血氧饱和度90%改鼻塞或面罩给氧,继续观察病人生命体征C.如病人有自主呼吸,但由于病人肌张力暂时未恢复正常,病人呼吸时有舌后坠现象,可放置口咽通气道,以保持病人通气。气囊的管理 作用:固定插管

6、、封闭气道、防止反流 气囊压力CP:25mmHg或30cmH2O是否需要常规放气?最新规定:气囊压力: 25-35cmH2O人工气道湿化湿化方法:气道内持续滴注法;气道内间断滴注法;雾化吸入加湿法;电热恒温湿化装置;人工鼻的应用人工气道湿化湿化液种类与量的选择: 一般认为长期湿化的患者每天的湿化量在300-500ml,小于300ml起不到湿化作用,大于500ml则成为湿化过度。老年患者每天的湿化量在200-300ml为宜。确切的湿化量必须视室温、空气湿度、通气量大小、体温、病人的出入量、痰液的量和性质作适当调整。人工气道湿化湿化液种类: 常用湿化液有蒸馏水、0.45%盐水、1.25%碳酸氢钠、

7、加有抗生素的湿化液人工气道湿化湿化效果的判断判断湿化满意湿化过度湿化不足痰液痰液稀薄、容易稀薄、容易吸出或咳出吸出或咳出过度稀薄,过度稀薄,呈清水样呈清水样粘稠结痂粘稠结痂听诊听诊无干鸣音无无干鸣音无痰鸣音痰鸣音痰鸣音多甚痰鸣音多甚至诱发支气至诱发支气管痉挛管痉挛闻及干鸣音闻及干鸣音病人病人呼吸通畅,呼吸通畅,安静安静频繁呛咳,频繁呛咳,呼吸急促呼吸急促刺激性咳嗽刺激性咳嗽,声音高亢,声音高亢吸痰定义 用吸痰装置经口腔、鼻腔、人工气道吸出呼吸道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吸痰目的 保持气道通畅 清除气道内分泌物 便于留取检验标本吸痰途径 气管插管

8、 气管切开管 经鼻腔,口腔AARC临床实践指南1)气管内吸痰仅仅是在病患有痰的时候,而不是常规性的。也就是说病患有需要吸痰的指征时才吸痰2)如果病患在吸痰时,临床上有明显的血氧饱和度下降的问题,建议吸痰前提高氧浓度;建议在吸痰前的30-60秒,向儿童和成人提供100%的氧;向婴儿提供基础氧浓度的10%3)建议在给呼吸机上的病患吸痰时不要让病患与呼吸机分离4)基于对婴儿和儿童所做的研究证据,建议使用浅吸痰而不是深吸痰。主要是避免深吸痰有可能会造成气管黏膜的损伤5)建议不要在气管内吸痰前常规的使用生理盐水滴注。AARC临床实践指南6)建议对使用高浓度的氧或PEEP,或具有肺泡重新塌陷风险的成人和婴

9、儿采用封闭式吸痰7)建议对婴儿采取封闭式的气管内吸痰8)如果有急性肺损伤的病患发生由于吸痰导致的肺(泡)重新塌陷,建议避免将病患与呼吸机断开和采用(吸痰后的)肺复张9)建议成人和儿童使用的吸痰管(直径)要小于他们使用的气管插管的直径的50%,婴儿则要小于70%10)建议每次吸痰的时间不要超过15秒钟 美国呼吸治疗学会2010年吸痰的程序正确评估有效地气道湿化合理的体疗与体位有效地吸引吸痰后评估人工气道的净化 -分泌物的清除 气管内吸痰:如何正确实施?气管切开吸痰操作技术 评估病人是否需要气管内吸痰。 时机包括:1、听诊呼吸音粗糙,有痰鸣音2、咳嗽3、PaO2,SpO2降低4、呼吸频率加快5、呼

10、吸机气道高压报警6、翻身前7、主诉8、进食前气管切开吸痰操作技术 充分评估病人充分评估病人 吸痰前给予吸纯氧2-3分钟,观察SpO2 根据病人痰液情况判断是否气管内滴入药液 检查吸引负压,检查吸痰管有效期及包装 右手带无菌手套持吸痰管保持无菌 开放气道,迅速并轻轻地插入直到遇到阻力,边旋转边吸引,时间10-15秒,同时观察生命体征及痰液性质、量、颜色。 吸痰后再给予2-3分钟纯氧或根据病人情况逐渐将吸入氧浓度调回至原参数 用水冲洗负压吸引管,将吸痰管缠绕手中,翻折右手手套,扔入医用垃圾 听呼吸音,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 洗手并记录吸痰注意事项 吸痰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每次均需更换无菌吸痰管。

11、选择使用合适型号的吸痰管。 严格掌握吸痰时间,以免加重病人缺氧。每次吸痰不宜超过15秒。动作轻柔,鼓励患者自主咳痰。 吸痰同时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有明显的脉搏、SpO2下降或颜面紫绀要立即停止操作 为防止或减轻吸痰时出现憋气,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吸氧,如果吸痰前后不给予高浓度氧会造成缺氧和低氧血症。吸痰注意事项 吸痰时先吸引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内分泌物,更换吸痰管再吸引口、鼻腔内分泌物。抽吸过口鼻腔分泌物的吸痰管,决不可再吸气道内分泌物。每次吸痰最多连续3次,且每次持续时间不超过10-15秒。通过观察发现,如果吸痰超过3次或持续时间过长,SaO2会降低甚至出现窒息、气道损伤。吸痰注意事项 痰液粘稠时:雾化吸入湿化气道以稀释痰液;叩背或振动排痰;可向气道内滴入化痰药物。 贮液瓶内液体不得超过瓶的2/3满。吸痰注意事项 观察有无吸痰并发症:缺氧、肺不张;误吸;气道黏膜损伤;继发感染;心律失常和低血压;支气管痉挛;湿化并发症:淹溺、窒息和肺水肿。谢谢聆听!2013-12-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