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练习题及答案(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说练习题及答案(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八年级语文周清(三)试卷马说复习题班级姓名分数一、文学常识(7分)1、本文作者_,字_,_代_家。其散文尤为著名,有_的美誉。后世称其为_。为_之一。二、解词(9分)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不饱(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三、用原文填空。(25分)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2分)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3分)千里马可悲的遭遇:_,_。(2分)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2分)人们常用文中两句话概括自己怀于不遇,这两句话是:,_,_。(2分)揭
2、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表达了才能之士的悲愤的句子:_!_?_。(3分)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_,_,_。(3分)有一个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我们联想到本文中的一句话是:_,_。(2分)文中哪句话包含了一个反题,指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_,_。(2分)(10)一人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用一个与马有关成语来比喻:_。(2分)(11) 在封建社会里,有才能的人被压制、埋没,而一个人一旦得势,则亲朋好友即使平庸也跟着发达,所谓“一人得道,_”。(2分)四、翻译(18分)(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2)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3)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4)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5)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6)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四、课文理解(共41分)1、本文作者借千里马和伯乐的传说,巧妙地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作者愤慨的情感。说说伯乐,千里马和“食马者”、“策马者”分别比喻什么?(3分)2、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指明了千里马和伯乐的什么关系?(2分)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5、“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4分)6、“安
4、求其能千里也?”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6分)7、找出文中描写“食马者”平庸、 愚妄浅薄的语句,并说明其修辞方法有作用?(6分)8、本文结尾两句,对全文有什么作用?(4分)9、你怎样理解文中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6分)10、本文借千里马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三国演义中称得上是千里马的是哪两匹马,其最终主人分别是谁?(4分)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 1-5略二、阅读研究 6伯乐:识别人才,利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有才能的人。食马者和策马者:埋没人才,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7提出中心论点,开篇点出论证的前提,有提挈全文的作用。指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 8统治者昏庸浅薄,世上缺少
5、识别人才的伯乐。 9愤世嫉俗,对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选拔重用人才的不满,对被压制折人才的同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 10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如果没有伯乐,即使有千里马,也不能被人发现,也就等于没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 11反问。表达作者愤怒谴责“食马者”的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1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使文章具有辛辣的嘲讽,把“食马者”的平庸无能写得淋漓尽致,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13对千里马的遭遇的深切同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表示强烈愤慨。 14点明文章主旨。“不知马”三个字是文章主旨所在。 15千里马的特性。
6、16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17作者主张通过伯乐发现人才。这种人才观具有片面性,选拔人才可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 18可以围绕千里马应充实自己并主动抓住机遇展露才华,而伯乐应该是不拘一格来发现人才。19马说强调的是要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而龚自珍则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呼唤能拯救天下的人才。20言之成理即可。如:我认为千里马自身素质更重要。千里马应具备自人推销的能力,不应一味等待伯乐的赏识,应主动地寻找机会展示自己。21有志难成千里马;无才可作老黄牛。22伯乐,槽间千里马;刘备,隆中决策人。23伯乐识良马,明主觅贤才。24贤才无辜逢昏君。25人
7、间难得九方皋。26此题为开放题,回答合情合理即可,如:应从“普通马”做起,然后才能脱颖而出。27识才和选才的方法现在很多,如考试、自荐、组织推荐、竞争上岗等。28赤兔马主人是关羽;的卢马主人是刘备。29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0言之成理,例证恰当即可。如认为千里马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试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31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坚强的意志。其次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样你于能在竞争中游刃有余。再次,还应该具有毛遂自荐的勇气,自信是成功的一半。32
8、言之成理即可。不同意。我认为千里马自身素质更重要。千里马应具备自我推销能力,不应一味等待伯乐赏识,应主动寻找机会。33需要民主宽松的政治环境和统治者的知人善用。三、阅读拓展34王/者/得/曰/请35捐:花费 遣:派遣 期年:满一年 市:值36告诫君主,要想得到人才必须有求贤若渴的诚心,要不惜重金。、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作者韩愈,字退之,河北昌黎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其散文气势雄健有力,语言精练。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代表作品昌黎先生集。2、用原文语句填空。揭示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其真不知马也。(主要结论或主旨句)交代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
9、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千里马最悲惨的遭遇的句子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说明千里马和伯乐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起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文章最能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句子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有一位哲人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本文的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
10、原文中的意思。故虽有名马(即使)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这里指受辱而埋没才能)骈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同,一样)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策之不以其道(驱使,驾驭)(正确的方法)执策而临之曰(马鞭子)(面对) 是马也(这)4、第一段正面写世有伯乐的重要性,第二段反面写世无伯乐的危害性,第三段是为世上无人识马的慨叹。5、第二段的写作意图在于谴责:食马者。6、第二段连用四个“不”字,源出于食马者的无知。二、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文中的通假字,写出其本字及含义。答:食马者 食通饲,喂养。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表现,显现
11、。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 ,表示疑问语气。2、马说一文题目中的“说”是什么意思?答: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答: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4、本文在写作上主要有什么特点?答:托物寓意。5、“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在本文中有什么深刻含义?答: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食马者比喻埋没人才,摧残人才愚妄无知的封建统治者。6、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就其根
12、本原因谈谈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答: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揭示了统治者昏庸无道,不识人才,埋没人才,啥、甚至摧残人才的在、社会现实。7、本来应该先有千里马,然后有伯乐,可韩愈却认为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答:因为没有伯乐,即使有千里马也只能被埋没。同理,没有伯乐式的人,即使有人才,也不能被发现任用,只会被压抑而弃之不用。8、如何理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答: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与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因为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
13、本领。所以遇到不懂马的“食马者”,千里马只能有如此遭遇。9、文章结尾处为什么直接引用食马者所说的“天下无马”这句话?答:其目的在于表现封建统治者的“愚妄无知”。10、第三段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而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答:排比;增强语势,刻画食马者愚妄无知的形象,表达作者对“食马者”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嘲弄。11、本文描述了“千里马”怎样的悲惨遭遇?有什么作用?答:“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揭示人才终生被埋没,才能不得施展的命运。“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揭示人才因“饥饿”而无法展现才能的无可奈何的痛苦。12、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
14、想感情?答: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愤慨和抨击。13、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政治主张?答:希望统治者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作用。14、文章结尾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作者对不知马的食马者的嘲讽与愤慨之情。15、文中最具有讽刺性的情景是什么?为什么?答: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一边折磨千里马,一边慨叹天下没有千里马,真是绝妙的讽刺,作者生动地刻画出统治者愚妄无知的形象。16、这篇文章有什么现实意义?答:告诉人们要任人唯贤,要善于发现人才,不能压制、埋没人才。17、千百年来,怀才不遇之士常常感慨万千,如果你是
15、当今社会的一个人才,也不被重用,你将怎么做?答: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没有遇到伯乐,我也要抓住时机,展示自己的才能,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为社会做出贡献,让自己的人生充盈美好。18、请写出古往今来,曾被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的名人及这些人发出了无尽的感慨。答:刘禹锡,“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家熟悉的伯乐,并概括他的事迹。答:伯乐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才能,使齐国强盛起来。20、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拟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答:无才难做千里马,有志可成万里驹。欢迎您的光临,wdrd文档下载后可以修改编辑。双击可以删除页眉页脚。谢谢! 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