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苏州园林(节选)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回避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绝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
2、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绝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1)短文中划线的词语“往往”能否去掉?请你写出这个词语的作用。 (2)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 A.举例子B.做比较C.打比方D.下定义(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这篇短文的说明对象是_,说明对象的突出特征是
3、_。(4)根据短文第二自然段的描述,你觉得下面图_最符合该段所描绘的景象。 一:池沼上一模一样两座桥。二:池沼上一座桥,河边有堆砌整齐的石岸。三:池沼上两座不一样的桥,河岸边有高低曲折的石岸。【答案】 (1)不能,这个词语是大多数的意思,指概述,并不是全部。(2)B(3)苏州园林;不对称的自然之趣(4)三 【解析】【分析】(1)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2)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3)本题主要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第二自然段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不能,这个词语是大多数的意思,指概述,并不是全部。(2)B(3)苏州园林、不对称的自然之趣 (4)三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2)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第二自然段内容的掌握的能力。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赵州桥(节选)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
5、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hng ku)_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sh j)_,在建桥史上是一个(chung j)_,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1)根据拼音,在文中横线上写词语。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横线画出来。 (3)这段话的第二句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 (4)这种设计是指怎样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好在哪里?请分别用双横线和波浪线在文中画出
6、来。 (5)“拱形”中的“拱”的意思是( ) A.拱手;B.肩膀向上耸;C.向外钻或顶D.建筑物上呈(chng)弧(h)形的结构,大多中间高两侧低。【答案】 (1)横跨;设计;创举(2)赵州桥非常雄伟。(3)举数字(4)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种,在建桥史上是一个,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5)D 【解析】【分析】(1)回忆原文可知,语段描写了赵州桥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还配有小桥洞,这种设计在建筑史上是一个创举。 (2)语段描写了赵州桥很长、很宽。第一句话总写赵州桥的特点,是语段的中心句。 (3)“
7、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这里面有具体的数字,所以属于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4)阅读可知,语段先介绍了桥长和桥宽。接着介绍了桥洞的奇特设计,这中奇特语段中有具体的描述,那就是“这种设计”指代的内容。好处则是“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这部分内容。 (5)拱,指两手相合、环绕、建筑物成弧形的等。“拱形” 就是弧形结构。 故答案为:(1)横跨、设计、创举(2)赵州桥非常雄伟。(3)举数字(4)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种,在建桥史上是一个,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5)D 【点评】(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拼读、拼写能力
8、。先读一读语段,回忆原文内容,看缺少了哪些词语,然后结合音节的声调、声母、韵母确定具体是哪些词语。注意“横”属于多音字。 (2)本题考查对中心句的辨析能力。说明文一般是围绕说明对象的某个特点组织材料的。读一读语段,看哪句话包含说明对象,还总写了它的特点,那么这句话就是语段的中心句。 (3)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理解能力。找到这段话的第二句,看有没有具体数字、具体事例、引用的名人名句等说明方法的标识,然后具体分析判断即可。 (4)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提问,“这种设计”指的是前面描述的那种设计情形;“这种设计的好处”应该是在后面进行了描述。 (5)本题考查对词语语境义的理解。汉字一般都有好几
9、个义项,在不同的词语中会表现出来。解答本题需要知道“拱”有哪几个义项,再对照语境具体确定是什么意思即可。3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1)这段话主要写火烧云_变化极多,却不用一个“变”字,而是用了四个“一会儿”,这样不仅突出了火烧云的_,而且强调了_。 (2)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 (3)模仿以上词语写出一个表示颜色的词语:_。 (4)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多美呀!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一下吗
10、? 【答案】 (1)颜色;颜色多;变化快(2)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3)鹅黄(4)绚丽多彩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填空。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语段整体感知语段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寻找文句中描写颜色的词语相对简单,细读语段从文句中挑出来即可。 (3)描写颜色的词语还有很多如:鹅黄、银闪闪,白茫茫,黑黝黝,白花花,白嫩嫩,黄灿灿,黑乎乎,红通通,绿油油,从中选一个即可。 (4)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故答案为:(1)颜、颜色多、变化快 (2)红彤
11、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3)鹅黄(4)绚丽多彩 【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的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颜色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海滨小城 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人们走到街道的尽头,就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 海边是一片沙滩,沙滩上遍地是各种颜色各
12、种花纹的贝壳。这里的孩子们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_(安稳 寂寞)地躺在那里。远处响起了汽笛声,那是出海捕鱼的船队回来了。船上满载着银光闪闪的鱼,还有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_(喧闹 热闹)起来。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树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_(喧闹 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_(层层叠叠 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El子,石凳
13、上总是坐满了人。 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口。 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1)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 (2)用横线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说说把什么比做什么。 (3)短文依次写了小城的_、_、_、_。 (4)海滨小城的特点是_。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
14、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档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困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1)文中说明赵州桥是最先使用这种设计的词语是_。这种设计的好处是:_和_。 (2)用一句话概括第一自然段的大意。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4)看到赵州桥的设计,你想对古代劳动人民说些什么呢?写一写。 6请认真阅读选段,然
15、后完成小题。 荷花片段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副 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果然 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漂 款)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词。 一大(副 幅)_活的画 (果然 忽然)_觉得随风_(漂 款)动(2)为什么说
16、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副 幅)活的画”呢?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翩翩起舞:_。(4)为什么“我”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7【答案】 (1)t;w;mn;s;cng;zhng(2)都说父亲是儿女心中的一座山,静默而威严。(3)家里没有钱送我去更好的医院,父亲能做的,只是陪着我,看着我日渐消瘦。很久以后,母亲告诉我,那天早晨,刚到菜市场不久的父亲听到消息立即往家赶,车上的白菜掉了一地,父亲都没有弯腰去捡。(4)提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
17、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3)考查对课文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并把人物所做的事具体地写出来,用最能反映人物精神风貌的典型事例去刻画人物; 故答案为:(1)t、w、mn、s、cng、zhng (2)都说父亲是儿女心中的一座山,静默而威严。(3)家里没有钱送我去更好的医院,父亲能做的,只是陪着我,看着我
18、日渐消瘦。很久以后,母亲告诉我,那天早晨,刚到菜市场不久的父亲听到消息立即往家赶,车上的白菜掉了一地,父亲都没有弯腰去捡。(4)提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 【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结构清晰,语句通顺。8类文阅读。 长河落日扁落日为什么是扁的呢?这是光的折(zh sh)_射现象在捣鬼。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把筷
19、子插入一只盛水的杯子里,看起来筷子是折(zh sh)_成两段的。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在空气中光线会不会曲折呢?也会。为什么呢?由于地心引力的关系,接近地球表面的地方大气浓厚,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b bo)_。这种差别并不大,所以我们通常觉察不到光线由此产生的曲折。但是,太阳落山时,阳光斜着通过大气,距离很远,产生的折射已经可以使人明显地感觉到。这种折射越贴近地面越强。落日的上端和下端光线曲折得不一样,看起来就成扁的了。光的折射现象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倒是实实在在的。三四百年来,利用这种现象设计制造的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使人们看到了秋毫之微末、天体之宏大,大大地扩展了我们的眼界,为发展人类文明
20、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看来,天天见到的落日之中还有一些道理呢!(1)给文中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本文提到的两种现象分别是_和_,都是光的_造成的。(3)通常说“长河落日圆”,可在本文中为什么说落日是扁的?用横线在文中标出。 (4)光的折射现象对人类有哪些帮助? (5)读短文最后一句话,你有哪些感受或想法? 【答案】 (1)zh;sh;b(2)插入水中的筷子变折了;看到的落日是扁的;折射(3)由于地心引力的关系,接近地球表面的地方大气浓厚,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这种差别并不大,所以我们通常觉察不到光线由此产生的曲折。但是,太阳落山时,阳光斜着通过大气,距离很远,产生的折射已经
21、可以使人明显地感觉到。这种折射越贴近地面越强。落日的上端和下端光线曲折得不一样,看起来就成扁的了。(4)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现象设计制造了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使人们看到了秋毫之微末、天体之宏大,大大地扩展了人们的眼界。(5)例:大自然中到处都有奥秘,需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才能发现。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短文的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
22、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zh;sh;b;(2)插入水中的筷子变折了、看到的落日是扁的、折射;(3)画:由于地心引力的关系,接近地球表面的地方大气浓厚,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这种差别并不大,所以我们通常觉察不到光线由此产生的曲折。但是,太阳落山时,阳光斜着通过大气,距离很远,产生的折射已经可以使人明显地感觉到。这种折射越贴近地面越强。落日的上端和下端光线曲折得不一样,看起来就成扁的了。(4)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现象设计制造了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
23、使人们看到了秋毫之微末、天体之宏大,大大地扩展了人们的眼界。(5)例:大自然中到处都有奥秘,需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才能发现。 【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曾子杀猪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儿子哭着要和曾妻一块儿去。于是曾妻骗孩子说:“乖孩
24、子,待在家里等娘,娘回来给你杀猪吃。”傍晚,曾妻回来了,看到曾子在猪圈里举着菜刀,曾妻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曾妻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的杀什么猪呢?”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吗?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曾妻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曾妻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
25、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人所尊敬。(1)判断正误。 曾子杀猪是为了教育孩子学会诚信。曾子的妻子说给孩子杀猪吃,是为了不让孩子跟着去集市。曾子被后人所尊敬是因为他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曾子教育妻子做人要诚实守信,所以中午就让孩子吃到了猪肉。(2)从哪里可以看出曾子是在教育妻子做人要诚信,用“_”画出来。 (3)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有哪些,试着写下来。 【答案】 (1)正确;正确;正确;错误(2)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3)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必须讲个“信”字,要说到
26、做到,不能说谎。 【解析】【分析】(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正确;正确;正确;错误。曾子教育妻子做人要诚实守信,所以中午就杀猪让孩子吃到了猪肉。(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正确;正确;正确;错误 (2)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3)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
27、能力。(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10类文阅读。 民艺一绝南阳烙画河南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南阳有“三宝”烙画、玉雕、出师表,“烙画”位居其首,蜚声海内外。烙画,亦称烙花、烫花、火笔画、“火针刺绣”。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度之间的铁笔烙烫。百闻不如一见。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亲自观看了烙画师们制作的过程。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遵循一定顺序,根据作品需要,有的不施任何颜料,只用白描技法勾勒线条,用西画素描的黑、白、灰来烘色;有
28、的以烙为主,套彩为辅,在竹木、宣纸或丝绢等材质上勾画烘烫作画。看他们的作品,或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或凝色浑实,敦厚拙朴;或色调清爽,云淡风轻;或虚实相应,层次明晰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效应。恍惚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南阳烙画的艺术长廊,它们越过眼前,穿越历史,回到了千年以前的汉代是啊,这些精美的艺术画廊是家乡人民在用他们的智慧、妙思、巧手谱写着、延续着(1)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烙画的制作过程。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烙画,是_(地方)的特色,它又称为“_”“_”“_”,需要用_度的铁笔在材料上进行烙烫。(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文章开宗明义,点明“烙画”特殊地位,既吸引读者又为下文展开作
29、好铺垫。_ “烙画”的作画材质有严格的要求,只能使用竹木、宣纸、丝绢。_“烙画”没有任何颜色,只有素描的黑、白、灰。_南阳“烙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_【答案】 (1)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2)河南南阳;烙花;烫花;火笔画;摄氏三百至八百(3)正确;错误;错误;正确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画: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2)河南南阳 烙花 烫花 火笔画 摄氏三百至八百(3)正确;错误;错误;正确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