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选读(共1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863601 上传时间:2022-05-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文论选读(共1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西方文论选读(共1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文论选读(共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文论选读(共16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00815西方文论选读第一章柏拉图的文艺思想(一)选择与填空1、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西方文艺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著作甚丰,比较集中讲座文艺问题著作的有伊安篇理想国斐德若篇和法律篇。2、柏拉图认为文艺的本质在于模仿,它与理念世界隔着三层,并对文艺模仿的对象和模仿心理作了探讨。3、文艺的本质在于模仿,但是模仿的对象是感觉世界,是理式的摹本或影子,是影子的影子,摹本的摹本。4、柏拉图的理想国把人性的主要因素分为:理智、意志和情欲。5、柏拉图站在美学的高度,提出“分有说”和“回忆说”。6、作为创作动力的灵感,灵感是一种迷狂,斐德诺篇将迷狂分为

2、四种,即预言的、教仪的、诗歌的和爱情的。7、柏拉图提出作家应该尽量按照艺术来写作,所谓按照艺术来写作,就是认清文章与心灵之间的对应关系,用特定类型的文章去适应特定的心灵需要。8、柏拉图认为,性格与艺术之间也有一种对应的关系。9、柏拉图的文艺功用观完全是从他的政治理想出发,为实现政治理想服务的。10、柏拉图指出了古希腊文艺犯有两大罪状,一是亵渎神灵,丑化英雄;二是压制理性,撩拨情欲。(二)简答与论述1、分有说。(1)柏拉图提出的。(2)一个现实事物之所以是美的,是因为美本身被它分有。(3)美的理式是感性事物美的根源。2、回忆说(1)柏拉图提出的。(2)人的灵魂是不死的。它在下降尘世之前,曾观照过

3、美的理式;附体之后,又忘记了美的知识,每逢见到尘世的美,就回忆起上界的美,陷入迷狂状态,涌起无限欣喜,从而产生美感。(3)艺术品是上界在下界的摹本的摹本,因为它是由感性事物引起人的灵魂对美的理式的回忆而产生的。第二章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一)选择与填空1、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是柏拉图的学生,一生著作丰富,主要著作有形而上学、物事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修辞学等。2、诗学是第一部较为完整的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理论专著。3、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文艺的本质是模仿,各种艺术的公共本质在于模仿,其中的差别有三点:一是模仿的手段不同,二是模仿的对象不同,三是模仿的方式不同。4、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创造

4、性的模仿说。5、亚里士多德认为形象优于现实。6、在诗学第25章,亚里士多德列举了诗人所要模仿的三种对象:一是事物过去和现在实有的面貌,二是人们对事物的传闻或设想,三是事物应有的面貌。他最赞赏的是模仿第三种对象。7、诗学的论述重点在悲剧方面,它颇为深入的探讨了悲剧问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悲剧理论,它提出西方戏剧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悲剧定义。8、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情节:首先,情节必须严肃;其次,情节必须完整;第三,情节的长度必须适当;最后,情节必须单一。9、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主角必须具备如下四个条件:第一,他必须出身于名门望族;其次,悲剧的主角的本性必须善良;第三,悲剧主角犯有错误;第四,悲剧主角

5、必须由顺境转入逆境。10、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应当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情感得到陶冶,产生好的影响和作用。11、亚里士多德认为文艺创作应该“按照人本来的样子来描写”、“按照人应当有的样子来描、“利用似是而非的推断”、“把谎话说得圆”。(二)简答与论述1、模仿艺术的创造性表现。(1)形象优于现实。模仿的过程就是弥补现实的不足,对现实进行理想化的过程。在诗学第25章,亚里士多德列举了诗人所要模仿的三种对象:一是事物过去和现在实有的面貌,二是人们对事物的传闻或设想,三是事物应有的面貌。他最赞赏的是模仿第三种对象。(2)艺术必须有惊奇。所谓惊奇,就是为避免平淡而使用奇字、奇句和奇情所形成的一种惊人的形态。

6、首先表现在用字方面,诗是语言艺术、文学语言是由文字组成的,文字的奇最有助于文学语言风格的惊奇。其次惊奇表现在造句方面,奇特的句子可以造成奇特的呼吸节奏,形成奇特的情感背景。2、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功用论。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的人格是全面发展的人格,所以他在其巨作诗学中从文艺的心理基础方面论证了文艺的社会功用。文艺本身既出自人的天性,又满足了人天性的需要,所以让人感到快乐。(1)艺术家能够满足人的求知欲。(2)文艺给人带来了快乐。(3)文艺激发善心,培养德性。第三章贺拉斯的诗艺(一)选择与填空1、贺拉斯(公元前65一前8年),罗马帝国初期奥古斯都时代的杰出诗人和著名的文学批评家。诗作有长短句一卷,讽

7、刺诗集二卷,歌集四卷。2、贺拉斯的理论著作诗艺是他写给皮素父子的一封诗体信,漫谈诗的创作和诗人修养等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出了古典主义原则。3、把古希腊文学作为典范进行借鉴是贺拉斯古典主义诗学的一条重要原则。4、合式说表现在艺术创作的内部是合情合理,不逾越既定的范式。表现在外部关系上是求协调,既与读者又与时代的审美理想合拍。表现在诗人与艺术的关系上是求匹配。5、贺拉斯从功利主义难点出发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说。6、贺拉斯认为,贺拉斯认为文艺的娱乐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诗能给一天劳动结束后的人们带来欢乐。它能帮助文艺的教化作用得以充分实现。7、贺拉斯说:“要写作成功,判断力是开端和源泉。”8、诗

8、艺是西方古典主义的奠基之作他的借鉴原则,合式原则及寓教于乐说对后世都有较大影响。其缺点在于缺乏独创性。(二)简答与论述1、贺拉斯提出的古典主义原则。(1)借鉴原则所谓借鉴原则就是把古希腊文学作为典范进行借鉴的原则。贺拉斯认为,古希腊文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后来的优秀作家应从此得到自己的权益。具体说:借鉴题材,在采用一般旧题材的大前提下,也提倡创造新题材。借鉴形式,学习古希腊的艺术技巧,在写作技巧方面以希腊作家为范例,但是在语言方面,他强调新陈代谢是语言的演进规律。(2)合式原则合式说表现在艺术创作的内部是合情合理,不逾越既定的范式。表现在外部关系上是求协调,既与读者又与时代的审美理想合拍。表现在

9、诗人与艺术的关系上是求匹配。艺术自身的合式。贺拉斯认为,希腊文学的最高原则就是“合式”,即从形式到内容都和谐统一,合情合理。体现在两个方面:结构整体的合理性,人物性格应自相一致。艺术与外部关系的合式。艺术的外部合式首先表现在与时代合式方面,其次,艺术的外部合式也表现在与欣赏者合式方面。诗人与艺术的合式。诗人与艺术之间的合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诗人才能与艺术的合式,它主要表现为写作题材和诗人才能的合式。二是诗人之情与艺术的合式,这主要表现为情感与形式的合式,创作的过程是一个将内在情感外在化,形式化的过程,是文学话语和作者所要表现的情感匹配的过程,2、贺拉斯的诗人修养论贺拉斯认为要提高作家的创作能

10、力,发挥艺术的教化作用,就必须加强诗人的修养。(1)培养正确的判断力。他说:“要写作成功,判断力是开端和源泉。”(2)天才与苦练相结合。贺拉斯认为天才能使作品避免平庸,苦练能使作品避免粗糙。(3)端正创作态度。诗人必须善于分辨评判,吸收有益的批评,不被假意的吹捧所迷惑,否则就会受人讥笑,遭人咒骂。第四章朗吉弩斯的论崇高(一)选择与填空1、朗吉弩斯首次提出了“心灵的崇高”的概念。2、崇高心灵与其对象自然的丰功伟绩与古代为人间的关系只有两种:一种是仰慕追随,二是奋力超越。3、论崇高主要讲文章的风格,提出文学“崇高”风格有五个来源或要素:庄严伟大的思想,慷慨激昂的热情,藻饰,措词,尊严而高贵的结构。

11、4、朗吉弩斯认为:“崇高”的风格是一颗伟大的心灵的回声。5、朗吉弩斯认为,文学崇高真情的流露是一种雅致的疯狂。6、朗吉弩斯所说的文学崇高是一种壮美。7、郎吉弩斯认为,文学的“崇高”风格应有永恒的标准,这就是:历史的考验和众人的喜爱。他说:一般来说,凡是古往今来人人爱读的诗文,你可以认为它是真正美的、真正崇高的。(二)简答与论述1、心灵的“崇高”。(1)“崇高”心灵的审美特质。“崇高”心灵是孕育崇高思想,激昂激情使人志向远大,仰视真理的一种高尚心型或者是伟大的精神模式,是文学崇高的生成基础。朗吉弩斯认为,崇高心灵具有超越性审美特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伟大对象的渴望与景仰是崇高心灵的

12、天赋本能;第二,伟大非凡的自然对象激发了崇高心灵的超越本能;第三,崇高心灵还把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作为仰慕超越的对象。(2)“崇高”心灵的壮美性。论崇高中所谈的“崇高”心灵虽有大勇大力大气魄大胸襟,但它并不是近代意义上的崇高,而是一种壮美。最显明的标志是前者讲究冲突,后者讲究和谐。概而言之,崇高心灵与其对象自然的丰富功绩和古代伟人间的关系只有两种:一是仰慕追随,二是奋力超越。2、文学“崇高”的风格。(1)“崇高”的风格是一颗伟大的心灵的回声。庄严伟大的思想是文学。崇高”风格的决定因素,慷慨激昂的情感是文学“崇高”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二者决定了文学“崇高”风格。(2)文学“崇高”风格超越心灵的“崇高

13、”。文学“崇高”风格的集中性更高,综合性更广泛。文学崇高具有多样统一的力量,创作过程是广泛综合的过程,而且渗入了更强的想象。文学“崇高”风格中使用了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强化超越性。修辞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不仅准确描绘出壮丽的心象及心象中伟大的思想与激情,而且能使描绘对象超越心象更具光彩,所以文学形象超越了心象,内容更丰富、更有力。文学“崇高”风格仍属壮美范畴,虽然文学的“崇高”风格是对“崇高”心灵的超越,它的内容更丰富更有力,但不论它自身的结构,还是读者的关系,最终实现的都是和谐而非对立,所以,它仍是壮美而非近代意义上的“崇高”。第五章托马斯的神学大全(一)选择与填空1、托马斯阿奎拉(112512

14、47年)生于意大利,是中世纪神学的集大成者,其美学和文论主张包含在他的代表作神学大全和反异教大权中,特点是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阐释神学和文艺学。2、神学大全在对美善辨析过程中对美作了界定。3、美有三个条件:第一是整一或者说完善,因为不完善的东西,就这一条件来看就是丑的。其次是比例或者说和谐。此外还有明晰,因为我们称色彩鲜明的东西是美的。4、托马斯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提出“艺术模仿自然的过程”。5、艺术模仿自然的过程就是模仿上帝创造自然的方式,托马斯认为,上帝是万事万物的初始原因和动力。6、托马斯认为艺术的目的不是真而是善即陶冶、完善人的理性使人从感性中超越出来思考、观察更神圣、更深邃的

15、东西,从而培养了人的尊严。(二)简答与论述1、美在形式托马斯受亚里士多德影响,认为物质仅是无规定的潜在原理,惟有接受形式之后,才能构成宇宙间万事万物。形式是万事万物的结构原则,是结合物质产生客体的本因所在。美建筑在形式之上,美的形而上价值在于赋形式于质料。神学大全在对美善辨析过程中对美作了界定,他认为,事物中的美与善,在根本上是相似的,因为都立足于形式,因而善也被赞誉为美。但是他们又有差别。美以认识为满足,以形式存在为目的,人只需知道看到即可,它没有终极目的,善满足人追求完善的欲望,具有终极因。美的事物一眼看上去就令人愉快的,它依赖于直觉,表现为快感作用于感官,给人以愉悦,善在对欲望的满足与实

16、现,它需要判断,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美有三个条件:第一是整一或者说完善,因为不完善的东西,就这一条件来看就是丑的。其次是比例或者说和谐。此外还有明晰,因为我们称色彩鲜明的东西是美的。2、托马斯的艺术模仿观。艺术模仿自然的过程就是模仿上帝创造自然的方式,托马斯认为,上帝是万事万物的初始原因和动力。艺术模仿自然的过程,意味着人类的制作技术是自然的一种延伸。艺术模仿自然的过程,是一个制作的过程,而不是创造的过程。创造是上帝的专利。艺术家不能染指。艺术模仿自然亦即艺术制作的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善。二是目的性。3、比较说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与托马斯阿圭拉的模仿说有什么异同。(1)相同点:都认为艺术模

17、仿自然。(2)不同点:亚里士多德所谓模仿,同传统说法也不同,传统说法只回答了艺术模仿什么的问题,而没有回答艺术如何模仿的问题,这个问题由亚里士多德解决了,它体现在“艺术即形式”命题中。在他看来,艺术模仿自然,并不是对自然进行原封不动的抄袭,而是进行能动的创造。亚里士多德不仅认为艺术是创造性活动的产物,而且还认为艺术能表现自然的真实和本质。根据这一思想,他认为,艺术模仿的对象应该是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托马斯阿奎那对亚里斯多德的模仿说进行了神学改造:上帝创造了万物,也创造了艺术家,艺术家与上帝的关系如同学生与老师的关系,艺术家进行创作就是对上帝的模仿,艺术家之

18、所以模仿自然,是因为自然万物为上帝所造,只有模仿自然才能掌握上帝的“技巧”。上帝创造的美的事物的特点:“美有三个要素:第一是一种完整或完美,凡是不完美的东西就是丑的;其次是适当的比例或和谐:第三是鲜明,所以鲜明的颜色是公认为美的。”第六章布瓦洛的诗的艺术(一)选择与填空1、布瓦洛(1636-1711年)是法国新古典主义最重要的文艺理论家。2、诗的艺术是布瓦洛的代表作,为法国古典主义制定了纲领。被称为法国古典主义的典范。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布瓦咯诗的艺术的核心思想是理性,布瓦洛首倡作家必须爱理性。4、布瓦洛的理性原则要求形式服从于内容。5、布瓦洛认为,在理性主义的指导下,诗歌要追求

19、永恒的自然。6、布瓦洛要求作家表现的重点在于“宫廷”的自然,他所谓的自然人性实际就是帝王、贵族们的自然人性。7、布瓦洛要求诗人模仿自然,表现自然人性的目的,是要作家取悦于读者,讨人开心,令人愉悦。8、布瓦洛认为文艺的基本任务是模仿自然,而模仿自然的最好办法就是模仿古典作家,他认为古典作家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善于观察和模仿自然。9、布瓦洛的理性原则和自然原则讲究规范化和程式化,在某种程度上使艺术变得僵化,却在另一方面启示了启蒙运动的理性原则和19世纪的现实主义,其类型化的人物理论也为典型化人物理论作了有力的铺垫。(二)简答与论述1、理性原则。布瓦咯诗的艺术的核心思想是理性,布瓦洛首倡作家必须爱理性

20、。(1)理性原则要求形式服从于内容,表现在两个小的方面,即文词服从于文思,音韵服从于情理。布瓦洛认为只有思想明确、透彻、词语自然就会清晰、明白。(2)理性原则要求,安排作品结构要发挥理性的指导作用,使各部分和谐一致构成一个统一体。2、自然原则。(1)布瓦洛提出诗歌要追求永恒的自然。他所谓的自然是指自然人性即人身上一种与生俱来的天然本性,这是一种抽象的类型化的东西。(2)布瓦洛要求作家表现的重点在于“宫廷”的自然,他所谓的自然人性实际就是帝王、贵族们的自然人性。(3)布瓦洛要求诗人模仿自然,表现自然人性的目的,是要作家取悦于读者,讨人开心,令人愉悦。总之,布瓦洛的原则是有较为严重缺陷的一种艺术原

21、则,它的具体限制和规定,大大缩小了文艺的题材范围和文艺所要作用的读者群体范围。第七章狄德罗的论戏剧艺术(一)选择与填空1、德罗(17131784年)是18世纪启蒙运动思想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著名作家,百科全书派的卓越领导者,哲学和美学方面代表作有哲学沉思录关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质的哲学探讨等。文艺理论方面的代表作有论戏剧艺术演员奇谈画论等。2、狄德罗认为在悲剧与喜剧之间应该有一个中间的类别,就是严肃喜剧,它融合了悲剧和喜剧,即当代人所说的正剧。3、严肃喜剧所采取的是市民生活题材,塑造的是市民的形象。具有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4、狄德罗要求严肃喜剧模仿的自然是一种粗犷

22、而充满激情的自然。5、狄德罗认为,戏剧作品的基础是情境。6、情境即人的社会处境,他将美在关系的理论应用在戏剧中就表现为美在情境,情境在戏剧中的地位确实比情节及人物重要,情节线索是由人物引出的,人物性格又是由具体情境决定的。因此是戏剧的中心。情境就是冲突。7、“情节中心说”的提出者是亚里士多德。8、狄德罗提出了“情境中心(或基础)说“。9、狄德罗提出情节单纯化、布局单一化的主张,情节越单纯,作用力也就越集中,审美效果也就越加强烈;越能造成动人的审美意境。(二)简答与论述1、严肃喜剧的性质和特征。(1)性质:狄德罗认为严肃喜剧是介于悲喜剧之间的一个剧种,是悲喜混杂的悲中有喜,喜中有悲,情节家常、接

23、近现实的一种广泛实用的新剧种。这个新剧种应当正面描写市民生活以及他们的理想人物,具有市民的和家庭的性质。严肃喜剧所采取的是市民生活题材,塑造的是市民的形象。具有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2)严肃喜剧或市民剧的特征:就主题而言,并非不如轻松喜剧重要,而且还应该用更真实的方法去处理它。就人物性格而言,它是多种多样、新颖独特的,作者还应更有力地去刻画他们。就激情而言,表现得越强烈,剧本的趣味就越浓。就风格而言,它是更有力、更庄严、更高尚、更激烈、更富有感情的。第八章莱辛的拉奥孔(一)选择与填空1、莱辛(17291781年)是18世纪德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优秀的剧作家和批评家,德国民族文学和现

24、实主义戏剧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在文艺理论和美学方面的代表作有三部:当代文学书简拉奥孔和汉堡剧评。其中后两部很著名。2、在拉奥孔中,莱辛驳斥了温克尔曼主张的“诗画同一”说,纠正了他把古希腊艺术理想归结为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片面观点。3、在汉堡剧评中,批判了法国古典主义戏剧所表现的封建贵族阶级意识和审美情趣,阐明了建立德国市民阶级民族戏剧的文艺主张。4、在拉奥孔中,莱辛提出“艺术所能模仿的最高对象”是“有人气英雄”。5、画与诗的本质区别在于画是空间艺术,受空间规律支配,诗是时间艺术,受时间规律支配。6、诗画区别的根由在于彼此运用的的媒介符号不同。画所用的符号是空间的、自然的符号,诗所用的是存在

25、的、人为的符号。但二者的区分也不能绝对化,画也有人为的,诗也可用自然的符号。7、绘画遵循美的规律,诗遵循真的规律。8、绘画在它的同时并列的构图里,职能运用动作中的某一瞬间,所以他应该选择孕育最丰富的那一瞬。(二)简答与论述莱辛的文艺思想1、空间与时间。(1)莱辛认为诗画都对自然的模仿,所谓自然,指的是现实事物和社会生活,以此为模仿对象是诗画的共同点,但造型艺术的画是空间艺术,受空间规律支配;诗是时间艺术,受时间规律支配。(2)作为时间艺术的诗与作为空间艺术的画,其空间界限是相对的,绝不能将这种区别绝对化。因为任何事物都既有时间性,又有空间性。(3)任何一方在涉入对方领域时都须有自身特有的方式,

26、即诗在处理空间问题时应该用先后继承的方式;画在处理时间问题时应该用形体进行暗示。2、自然符号与认为符号。莱辛认为,诗与画都再造型,但二者有所不同。二者的区别根由在于彼此运用的媒介符号不同。画所用的符号是空间的、自然的符号,诗所用的是存在的、人为的符号。但二者的区分也不能绝对化,画也有人为的,诗也可用自然的符号。3、美和真动和静。(1)莱辛认为绘画遵循美的规律,诗则遵循真的规律。前者不能忍受丑陋的表情,后者则在情感上与凡人一样,该哭就哭,该叫就叫,不管是否好看。(2)绘画是静的艺术。诗是动的艺术。前者通过物体来暗示动作,后者通过来暗示物体。二者都必须选择最具包孕性的顷刻的物体或动作进行表现或绘画

27、,引发人们的想象力。(3)诗模仿物体的动作,它通过动作来暗示物体,其方式主要有三种:化静态的并列存在为动态的承续存在,把物体的枯燥描绘转化为行动的生动画面。化实存为效果,这种方法极力的避免对具体存在物的美丑作细节描绘。只对这一存在物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渲染,力图通过具体存在所产生的外在效应,来暗示存在的美丑。化美为媚,媚是一种动态的美,一种稍纵即逝却百看不厌的美,它飘来飘去却能在人们的记忆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而且比美产生更强烈的效果4、有人气的英雄。针对温克尔曼所提出的崇高静穆的古典主义理想,莱辛提出自己的艺术理想是创造有“有人气的英雄”。有人气英雄首先是一个普通人,具有普通人的丰富情感,同时他又比

28、普通人高尚的品质,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优秀人物,又有岩石般坚定的风度及真正的英雄气概。第九章歌德谈话录的文艺观(一)选择与填空1、歌德(17491832年)是德国最大的诗人、作家、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创作时期代表作品第一时期(1766-1789)浪漫主义时期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铁手骑士葛兹封伯利欣根第二时期(1786-1794)浪漫主义转向古典主义时期戏剧哀格蒙特伊菲格尼在陶立斯第三时期(1794-1805)古典现实主义美学理想时期叙事诗警句诗赫尔曼与窦绿台完成浮士德第一部第四时期(1805年5月-1832年3月)文学创作和理论总结时期完成浮士德第二部自传体小说诗与真谈话录2、歌德认为现实主义创作方

29、法比浪漫主义更为根本。3、歌德在他的格言与感想集中谈到,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哲学,儿童现实主义者,青年理想主义者,成年怀疑主义者,老年神秘主义者。4、歌德认为,现实主义是健康人生,健康时代的产物。浪漫主义是病态时代,病态人性的结晶。5、歌德认为浪漫主义是由现实主义生产起来的。6、歌德眼中的自然包括人类生活和整个大自然。他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双重的、辩证的。既是自然的奴隶,又是自然的主宰,最终目的是要创造第二自然。7、歌德认为,艺术创作应该在个别中见出一般。8、艺术创作从个别开始,又以个别结束,第一个个别是个别自然,第二个个别优美的心灵世界的艺术作品。9、歌德认为,从个别出发,经过挖掘

30、创造出来的个别艺术作品,应该是一个显出特征的、优美的、生气贯注的整体。10、歌德把文学看成是塑造民族灵魂的艺术。11、歌德认为诗是人类共同财产。12、歌德提出风格是艺术的最高境界。风格是主客统一的创作情状,以艺术家与自然的关系为依据来探讨风格,可以说是歌德的一大创举。(二)简答与论述1、歌德关于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论述。(1)歌德眼中的自然包括人类生活和整个大自然。他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双重的、辩证的。既是自然的奴隶,又是自然的主宰,最终目的是要创造第二自然。(2)具体来说,艺术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艺术须忠于自然,艺术更要超越自然,具体说艺术家对自然的选择,应该选择有道德性的,显然有助于改善人类

31、的东西,他要求艺术家模仿自然的时要选择人化的自然;艺术家的心灵和人格在创造中具有重要意义;艺术应具有独创性。2、艺术中的一般与特殊。(1)歌德认为,由于对艺术中一般与特殊的不同关系,形成两种创作方法。具体来说,为一般而寻找个别是希勒所代表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在个别中见出一般,是歌德所代表的现实主义倾向。现实主义是在特殊中现出一般,浪漫主义为一般找特殊。(2)艺术的真正生命在于对个别的掌握和描述。只有抓住个别,并通过个别显示一般才称得上写作。总之,艺术创作从个别开始,又以个别结束。第一个个别是个别自然,第二个个别是反映出个别优美的心灵世界的艺术作品。(3)艺术作品应是显出特征的生气贯注的整体。

32、歌德认为,从个别出发,经过挖掘创造出来的个别艺术作品,应该是一个显出特征的、优美的、生气贯注的整体,简言之应是一个活的有机体。首先艺术家所塑造的人物应该是一个活的整体,其次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关系,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等都应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第十章希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一)选择与填空1、席勒(1759-1805年)是德国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和美学理论家。名作有强盗阴谋与爱情等。美学和文论著作有审美教育书简论美书简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等。2、希勒接受了康德把美当作由自然的必然王国通向人的自由王国的中间环节的这一构思,并对其进行了改造。3、希勒提出通过审美教育,实现自然向人生成的人道主义。4、希

33、勒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考察文艺的发展,他认为,人对纯朴自然的兴趣收主客观条件的控制。从客体方面来说,第一,他肯定是自然或者必定被我们认为是自然,第二,它以其素朴与艺术形成鲜明对照。从主体方面来说,他必须是一个文明人,且生活于非自然环境中。只有具备上述的主客观条件,人才会对纯朴的自然发生兴趣。5、希勒通过对近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强烈对比,表现他对人与自然的分裂状态及人性异化现实的洞察,并以此为依据来划分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应该说,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演变入手研究文艺的发展及规律,并天才地提示出文艺发展的根源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是非常了不起的。6、素朴具体表现为:(1)天才的素朴:不知法则只按本性

34、行事。(2)语言和活动的素朴。从思想中自然流出优美的语言与活动,无一点生硬、呆板之感。(3)交际中的素朴,无邪地活跃在交际场中,鄙视一切虚伪、欺诈。7、希勒认为,诗是人性的完美表现。8、当诗人本身就是自然,当他的感性和理性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他所写的模仿现实、以感性真实打动我们的诗篇,就是素朴的诗;当诗人的人性处于感性与理性的分裂状态,自然成为人所追寻的理想时,他所写的那些表现理想、用观念打动读者的诗,就是感伤的诗。9、席勒关于艺术发展的模式是:素朴的诗(古代)感伤的诗(近代)理想的诗(未来)。10、素朴的诗的缺陷在于:第一,素朴诗所塑造的形象存在着局限性。第二,素朴诗人对现实有依赖性。第三,

35、感受性大于主动性,诗的感情往往堕落为庸俗的感情。11、感伤的诗的缺陷在于:首先,感伤诗由于超越了确定有限的现实而沉溺于幻想。其次,感伤诗由于思想走得太远,没有任何经验语气相匹配而造成一种夸张。12、所谓休息说是指一种把诗当作娱乐和休息工具的理论学说。所谓,高尚化说就是把诗当作提高人道的的工具。13、所谓现实主义者是服从自然必然性的人他在知识与恬动上依赖自然。14、所谓理想主义者是理性必然性的服从者从自身和理性取得知识和动机。(二)简答与论述1、何谓素朴的诗?(1)希勒提出;(2)诗是人性的完美表现;(3)当诗人本身就是自然,他的感性和理性处于和谐统一状态,他写的模仿现实,以感性打动我们的诗篇,

36、就是朴素的诗。2、何谓感伤的诗?(1)希勒认为,诗是人性的充满的表现;(2)当诗人的人性处于感性与理性的分裂状态,自然成为人的追求的理想时,他所写的那些表现理想,用观念打动读者的诗,就是感伤的诗。第十一章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言(一)选择与填空1、华兹华斯(1770-1850年)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开一代诗风的重要人物。2、序言既是浪漫主义的宣言,又标志着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转变。从起源上说,诗是诗人情感的吐露。3、华滋华斯认为“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诗的功用在于培养人健康有益的情感。诗歌表现的情感是韵律化、音乐化的情感。4、诗歌的表现的情感是韵律化、音乐化的情感。5、华

37、兹华斯针对古典主义创作原则,提出诗不仅要写伟大历史事件和伟大人物,而且要以平凡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田园生活为题材的主张。6、华滋华斯呼吁诗人采用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这种日常语言是人们受到感动时所用的情感语言,华兹华斯认为理想的诗歌语言应是“真实的语言”“自然的语言”。7、浪漫主义诗歌理论最突出的特点,就表现在对主体创造能力的强调方面,而主体创造力一方面表现在澎湃的激情上,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旺盛的想象力。第十二章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一)选择与填空1、受叔本华和瓦格纳影响时期,尼采的代表作是悲剧的诞生;2、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3、日神精神是一种创造美丽外观的造型力量它的特点是幻想和

38、外观。4、日神精神的核心是梦,作为梦境它是一种美的外观。日神精神作为梦境又表现为一种造型力量。日神精神是一种节制的、适度的宁静。5、酒神精神是一种最原始的本能冲动,一种惊骇狂烈的情绪放纵的力量。6、酒神精神的核心是醉,是在醉中瓦解个体化原则,达到一种忘我之境。7、酒神精神是一种颠狂般的放纵精神。酒神精神显示为一种永恒的本原的艺术力量。8、尼采认为艺术和审美的前提是:醉。9、尼采首次提出悲剧从悲剧歌队中产生,一开始仅仅是歌队,除了歌队什么也不是。10、歌队的本质:达到与意志本体交融境界的酒神精神。认为萨提儿歌队活动于一个虚构的世界。悲剧在这一基础上成长起来。11、尼采认为:悲剧的功能是“形而上的

39、慰藉”。12、尼采对审美的苏格拉底主义,即理解然后美进行了讨伐。审美苏格拉底主义用理解然后美扼杀悲剧的灵魂酒神精神。其次,审美苏格拉底主义用三段论的鞭子把音乐逐出了悲剧。第三,审美苏格拉底主义用科学至上的逻辑主义的立场取代悲剧神话。13、尼采认为要复兴悲剧就得复活酒神精神。(二)简答与论述1、日神精神。(1)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2)这是一种创造美丽外观的造型力量,它的特点是:美的外观造型力量节制:适度和宁静2、狂欢化与酒神精神的比较。相同点:二者都强调个体必须融入群体之中;二者都是特殊的诗学观,即强调主体感性活力的诗学观。相异点:酒神精是主体在“醉”意中的癫狂般的放纵精神;狂欢化是主体颠

40、覆等级制之后的平等对精神。酒神精神强调生命的力度;狂欢精神强调万事万物的相对性。3、悲剧的功能。首先,尼采认为悲剧有一种激发、净化、释放全民族生机的伟大力量。其次,悲剧把最高的激情化作审美的游戏,再生产出一种一批审美听众。第三,悲剧艺术对世界是一种美化功能。悲剧既提供日神艺术对于外观的充分快感,同时又否定这种快乐,而从可观外观世界的毁灭中带来更大的快感。第十三章克罗齐的美学(一)选择与填空1、克罗齐(1866一1952年)是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美学理论家。一生著作甚丰,最重要的是四卷本精神哲学包括美学逻辑学实践哲学和历史学。2、克罗齐是意大利新黑格尔主义的代表作人物,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惟

41、有精神存在,精神之外的一切都不存在。3、克罗齐认为人类的精神活动有四种:直觉活动、概念括动、经济活动、道德活动。前两种是认识活动,后两者是实践活动。4、直觉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一切精神活动的起点。5、克罗齐认为,直觉是一种独特性的感觉,直觉是心灵各种物质、质料及印象主动进行的赋形活动。它本身就是表现且只在内心完成,无需外在媒介。任何一个直觉只有以表现的形式出现时,它才称得上是直觉,直觉就是表现。6、克罗齐的艺术观对19世纪以来“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做了理论辩护。7、克罗齐认为语言就是艺术。(二)简答与论述1、人人都是艺术家。(1)克罗齐指出,艺术即直觉。(2)直觉是人的天性,人都有直觉,

42、意味着人都能创造艺述,都有几分艺术天分。常人与天才的艺术差别只是量的而非质的差别。2、艺术就是直觉。(1)意大利新黑格尔主义的代表人物克罗齐的“精神哲学”认为艺术就是直觉。(2)克罗齐的精神哲学把直觉的审美和艺术活动作为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这实际上已包含着这样一种积极而有价值的思想。(3)直觉是一种独特性的感觉,直觉就是心灵给各种物质、质料及印象主动进行的赋形活动,直觉就是表现。3、关于艺术的否定性界说,克罗齐提出了艺术的五个“不”:艺术不是物理事实;艺术即直觉这一定义否定艺术是物体事实。艺术不是功利活动;艺术是心灵的一种认识活动,它对事物采取纯粹的关照态度,而功利性活动属于实践活动领域,它追

43、求效用和目的,趋利避害。艺术不是道德活动;道德活动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它起意志要达到一个理性的目的,艺术没有外在目的,不起意志,所以与道德无关。艺术不是概念或逻辑活动;艺术是直觉,它先于概念而产生,它从想象中来,是关于个体的,诸个别事物的意象。艺术不能分类。首先,艺术即直觉亦即表现,直觉本身是整一不可分的,它是一个种,不能再分为类。其次,各种艺术在审美意义上是平等的,因此它们也没有审美的界限,不可以精确地确定其特殊的属性。再次,艺术表现的形式变化无穷,不可能对其作出明确的划分。最后,直觉表现的独特性也阻止人们进行艺术分类。第十四章弗洛伊德的作家与白日梦(一)选择与填空1、西格蒙特弗洛伊德(185

44、61939年)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者。主要著述有:释梦日常生活的生理病理学性学三论图腾与禁忌精神分析引论超越快乐原则自我与伊德等;文艺论文有:作家与白日梦俄狄浦斯与弑父者论升华等。2、无意识是精神分析学说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含三个部分,即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3、本能是由躯体内部力量决定着人的精神活动方面的一种先天状态,是人体内部需要和冲动。4、弗洛伊德把人的本能分为两类:一类是爱的本能或叫生的本能,一类是死的本能。5、弗洛伊德是人类历史上对梦进行系统解释的第一个理论家,梦的解析是精神分析体系中一个重要方面。7、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

45、和超我构成。8、本我由先天本能和欲望构成,按快乐原则行事。目的是避苦趋乐,消除人感到痛苦和不适的紧张体验。9、自我是协调本能要求与现实社会要求之间不平衡的机能,它奉行现实原则,目的是调节和延缓本能活动。以避免不愉快和痛苦,自我虽然以现实原则代替快乐原则,但它最终不是废弃而是要引向快乐。10、超我是一种理想化、道德化的自我,它奉行理想原则,职能监督自我管理本我,按理想原则行事。(二)简答与论述1、作家与白日梦的主要观点。(1)创作的动因是用幻想来满足愿望。弗洛伊德把幻想看成与现实相对并替代现实的心理补偿。人在现实中种种愿望得不到满足,便从现实生活中退出,进去想象世界,用幻想来替代现实。艺术幻想是

46、人快乐的童年的游戏的替代品,艺术创造与儿童的游戏有着天然的联系。作家、艺术家靠创作在幻想中实现自己无意识的本能欲望,缓解自己的情感压力,读者凭借欣赏活动在幻想的形式中实现同样的目的。(2)创作是对过去的,特别是儿童期受抑制的经验的回忆。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人被压抑的历史,人的本能目标就是实现快乐原则,满足各种需要。然而,实现时却要受到现实原则,即社会历史条件和理性文明功能的限制,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发生冲突,本能被迫接受一种压抑性管制,这是人生的一种不幸,然而,这种不幸的经历,成为艺术家日后创作的动力资源,文艺创作是艺术家对自己童年受压抑的人生经验的回忆。(3)作家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一,作品中的主角总是作家的自我。在现代心理小说的许多主角,无论是哪一位,都可以被视作为作家欲望的满足的替代物,这一切说明,自己选择题材的作家所创造的作品及其主人公都与作家自我等同,是他幻想中自我的表现或外化。2、俄狄浦斯情结。(1)弗洛伊德提出的;(2)俄狄浦斯情结亦称恋母情结,指儿童在性发展的对象的选择时期,驱使儿童喜爱双亲中的异性而讨厌双亲中的同性的情欲的综合感。(3)弗洛伊德利用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俄狄浦斯无意识中杀父娶母的内容,说明这是儿童愿望的达成,是小男孩具有的情结,故称为俄狄浦斯情结。第十五章什克洛夫斯基的散文理论(一)选择与填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