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共7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855588 上传时间:2022-05-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共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共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 一般来讲,生理学主要在五个不同水平展开研究。(1) 化学水平(2) 细胞水平(3) 组织水平和器官水平(4) 系统水平(5) 整体水平2. 解剖生理学的实验方法主要分为: 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两类。3. 人体机能的稳态调节机体的这种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几种方式进行的。4. 稳态调节的方式(1) 神经调节神经调节主要是通过反射活动来实现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2) 体液调节机体的某些细胞能产生某些特异性化

2、学物质,如内分泌腺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机能活动,这种调节称为体液调节。(3) 自身调节许多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生适应性反应,这种反应是组织、细胞本身的生理特性,不依赖于外来神经和体液因素的作用,因此称为自身调节。5. 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6. 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7.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作用包括膜的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胞饮和胞吐等。8.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肌细胞细长似纤维状,又称肌纤维。9. 据肌肉组织的形态和功能,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3种类

3、型。10. 骨骼肌的收缩受意识支配,故又称随意肌。心肌的收缩具有节律性,为不随意肌。平滑肌的收缩有节律性,具较大伸展性,为不随意肌。11. 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12. 树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至胞体。13. 轴突的功能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向外周。14. 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运动系统。15. 成人骨共有206块,约占体重的20%。16. 骨的构造:1)骨组织2)骨膜3)骨髓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分布于全身骨的骨松质内,具有造血功能。黄骨髓无造血功能,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可转变为红骨髓恢复造血(限小孩)。17. 人类

4、的脊柱,从侧面看有4个明显的生理性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骶曲。颈曲、腰曲面向前,胸曲、骶曲凸向后。18. 骨骼肌收缩时,ATP(三磷酸腺苷)分解所释放大能量直接供骨骼肌收缩,是骨骼肌收缩的直接能量来源。19. 全身的骨通过骨连结构成人体骨骼,全身骨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颅骨连结成颅,可分为脑颅和面颅。躯干骨包括椎骨、肋骨和胸骨。椎骨又可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它们通过骨连结构成脊柱。胸椎、胸骨和肋骨通过骨连结构成胸廓。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上肢骨和下肢骨又分别可分为上(下)肢带骨和上(下)肢游离骨。上、下肢带骨分别把上、下肢骨与躯干骨相连结。全身骨的结构特点是与人类直立

5、行走、劳动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达相适应,如颅骨的脑颅发达,上肢骨轻巧,下肢骨粗壮等,骨盆和足弓也有相应的形态特征与之相适应。20.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21. 引起兴奋的条件:(1)刺激强度 (2)刺激的作用时间 (3)强度变化率 阈值的大小可反映组织兴奋性的高低;阈值低,表示兴奋性高;阈值高,则表示兴奋性低。22. 静息电位主要是由K的平衡电位所决定的。23. 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3部分组成。24. 兴奋由神经传向肌肉并引起肌肉的收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中间涉及电化学电的相互转换,同时伴随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其全部过程的主要事件总结如下:(1) 神经纤维上的

6、动作电位到达轴突终末,引起突触前膜去极化,Ca从细胞外进入突触前膜中;(2) 在Ca的促发作用下,突触小泡向前膜移动并与前膜融合,乙酰胆碱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完成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换;(3)乙酰胆碱与终板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启动肌膜上的Na和Ka通道开放,Na和Ka沿肌膜离子通道流动,产生终板电位,完成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换;(4) 当终板电位到达肌细胞膜的阈电位时,引发肌膜产生肌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并沿肌膜迅速向整个肌细胞扩布;(5) 肌动作电位传入肌内膜系统,引起肌内膜系统终池中的Ca进入肌丝处;(6)Ca与肌钙蛋白复合体结合,使横桥与肌动蛋白的作用点结合,粗细肌丝相对滑动,肌小节缩短

7、,肌肉收缩。肌膜上的电信号最终转换成肌肉的机械收缩。25. 一个完整的反射弧由下列5部分组成:(1) 感受器 感受内外环境刺激的结构,它可将作用于机体的刺激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2) 传入神经 由传入神经元(感觉神经元)的突起所构成。将感受器的神经冲动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3) 神经中枢 为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4) 传出神经 由中枢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构成。将神经冲动由中枢传到外周效应器。(5) 效应器 发生应答反应的器官,如肌肉和腺体等组织。26. 脊神经共31对,因此脊髓有相应的31个节段,即颈段8节,胸段12节,腰段5节,骶段5节,尾段1节。27. 灰质前端膨大,

8、称前角;后端细窄,为后角。前角内有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其轴突构成前根,支配骨胳肌。后角内主要聚集着与感觉传导有关的神经元,接受由后根传入的源于躯体和内脏的感觉冲动。28. 12对脑神经: 嗅神经 视神经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外展神经 面神经 位听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舌下神经29. 高等哺乳动物和人的体表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中央后回的投射具有如下特点:(1) 躯体感觉传入冲动向皮质的投射具有交叉的性质,即一侧体表感觉传入向对侧皮质区域投射,但头面部的感觉投射是双侧性的;(2) 总的空间投射是倒置的,下肢代表区在中央后回的顶部,上肢代表区在中间部,头面部代表区在底部,但头面部

9、代表区内部的安排是正立的;(3) 投射区域的大小与躯体各部分的面积不成比例,而是与不同体表部位的感觉灵敏程度、感受器的密集程度和感受器冲动传入纤维的数量有关。30. 大脑皮层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控制具有以下特点:(1) 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呈交叉支配,即一侧运动区主要调节和控制对侧躯体运动。但头面部肌肉的支配大多是双侧性的,如除下部面肌和舌肌主要受对侧支配外,其余部分均为双侧支配;(2) 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运动越精细,越复杂的肌肉,其在皮质的代表区越大。如手、五指所占的代表区几乎和整个下肢所占的代表区域相等;(3) 肢体代表区在运动区的在空间方位上呈头足倒置式的安排,即下肢的代表区在皮质的顶部,上

10、肢肌肉的代表区在中间部,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底部,但头面部代表区在皮质的安排仍是正立的。31. 延髓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中枢,有生命中枢之称。32. 在生理学上,通常将眼球分为折光系统和感光系统两部分。33. 视网膜视部由外至内主要分为感光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和神经节细胞层。34. 若眼的折光能力异常,或眼球的形态异常,平行光线不能成像在视网膜上,则称为非正视眼,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1) 近视 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线发散聚焦在视网膜前,导致物像模糊,这种现象称为近视。纠正近视眼的常见方法是在眼前增加一个合适的凹透镜,使人眼的平行光线适当辐散,聚焦后移,成像在视网膜上。2

11、) 远视 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眼的折光能力过弱,致使人眼的平行光线的主焦点落于视网膜之后,形成模糊的物像。纠正的方法是戴合适的凸透镜。3) 散光 正常眼的折光系统的各折光面都是正球面的,从角膜和晶状体整个折光面射来的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上。如果折光面上某条或多条径线或纬线曲度异常,通过角膜不同方位的光线在眼内不能同时聚焦而使物像变形和视物不清。校正方法是用采用适当的柱面镜,来纠正角膜的曲率。35. 人从亮处突然进入暗处时,最初看不清楚任何东西,经过一定时间,随着视觉敏度逐渐增加,恢复了在暗处的视力,此现象称为暗适应。当从暗处突然来到光亮处,最初感到一片耀眼的亮光,不能看清物体,稍待片刻才能恢复视力

12、,此现象称为明适应。36. 人耳有双重感觉功能,即既是听觉器官又是机体位置和平衡感觉器官。37. 球囊和椭圆囊是感受线性加速度和头空间位置变化的感觉器官。38. 3个半规管是感受正、负旋转加速度刺激的感觉器官,各自的平面接近相互垂直。39. 细胞外液包括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和脑脊液。40. 血液有几种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和血浆组成。41. 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和血浆占据了血液中的绝大部分,其体积分别约占全血体积的45%和55%,白细胞和血小板所占体积不足全血体积的1%。42. 一个健康成年人的血量约占体重的7%8%。43. 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略偏碱性。44.

13、 血红蛋白含量,正常成年男性约为1318g/100mL血液,女性约为1114g/100mL血液。45. 红细胞的寿命为120天。46. ABO血型系统由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A和凝集原B决定,这两种凝集原可组合成四种血型:红细胞膜上只含凝集原A,则血型为A型,含有抗B凝集素;红细胞膜上只含凝集原B,则血型为B型,含有抗A凝集素;若同时存在A和B两种凝集原的为AB型,不含抗A和抗B凝集素;既不存在凝集原A,也不存在凝集原B的为O型,既抗A又抗B。47. 根据血液循环路径的不同,将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1.体循环,左心室搏出的血液,经主动脉及其分支流到全身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后,再经各级静

14、脉汇入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流回右心房。血液沿上述路径的循环称体循环。左心室的血液来自于肺部,经过气体交换,形成含氧较多的鲜红的动脉血,在全身毛细血管处进行气体交换后,动脉血就变成含二氧化碳较多的暗红的静脉血。因此,体循环的动脉血管中流动的是动脉血,静脉血管中流动的是静脉血。2. 肺循环,右心室搏出的血液,经肺动脉及其分支流到肺泡毛细血管,在此进行气体交换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血液沿此路径的循环称肺循环。由于右心室的血液来自于由全身返回心脏的,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静脉血就变成含氧较多的动脉血。因此,肺循环的肺动脉血管中流的是静脉血,而肺静脉血管中流的是动脉血。48.

15、心肌具有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等生理特征。49. 在特殊传导组织中,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50. 一次心搏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51. 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收缩期的中期达到最高,这时的动脉血压值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52. 我国健康青年人在安静状态时的收缩压为100120mmHg,舒张压为6080mmHg,脉压为3040mmHg。53. 血压是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因此,足够的血液充盈是形成血压的基础。心室收缩射血是血液流动的动力,血液在流动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其中血管口径的变化是影响阻力最

16、重要的因素。心脏收缩产生的动力和血流阻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形成动脉血压的两个主要因素。54.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1) 心搏出量,如果搏出量增大,心缩期射入主动脉的血量增多,管壁所受的张力也更大,故收缩期动脉血压升高更明显。2) 心率,如果心率加快,心舒期缩短,在心舒期内流向外周的血液就减少,心舒期末存留于主动脉内的血量增多,舒张期血压就升高。3) 外周阻力,如果心输出量不变,外周阻力加大,则心输期内血液向外周流动的速度减慢,心舒期末,存留在主动脉中的血量增多,故舒张压升高。4) 大动脉弹性,大动脉弹性既能缓冲心室射血时对血管壁突然增大的压力,使收缩压不致太高,又使心脏在舒张期能继续推动血液前进

17、,造成一定的舒张压,从而使心室的间断性射血变为动脉血管内的连续血流。大动脉管壁的弹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小,如老年人的动脉管壁硬化,顺应性减小,就会使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大。5) 循环血量,循环血量的减少会使动脉血压降低。55. 支配心脏的神经为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56. 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为去甲肾脏腺素(NE)。57. 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为乙酰胆碱(ACh)。58.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59. 呼吸过程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1)外呼吸,又称肺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3)内呼吸,又称组织呼吸,

18、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60. 呼吸系统由呼吸器官组成,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61. O和CO在血液中是以化学结合和物理溶解两种形式运输的。62.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63. 消化是指食物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64. 消化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机械性消化,即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将食物磨碎,并使其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同时将其向消化管远端推送;另一种消化方式是化学性消化,即通过消化液的各种化学作用,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分解成小分子物质。通常两种消化方式同时进行,互相配合。65. 食物经消化后,透过消化管黏膜上皮,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

19、程称为吸收。66. 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1)兴奋性;2)伸展性;3)紧张性;4)自动节律性;5)对理化刺激的敏感性67. 人一生中先后出现两副牙齿,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长出乳牙,23岁全部萌出,共20个,上、下颌各10个。自6岁开始至12岁期间,乳牙脱落,恒牙逐渐长出,共32个,上、下颌各16个。68. 小肠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3部分。69. 肝细胞分泌的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起重要作用。70. 胃排空:在3种主要食物中,糖类排空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类最慢。71. 小肠运动形式:1)紧张性收缩;2)分节运动;3)蠕动72.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大部分是在十

20、二指肠和空肠吸收的,回肠主要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73. 食物的营养成分一般分为5大类,即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74. 血液中的葡萄糖为血糖。成人早晨空腹时测得的血糖浓度为80120mg/100mL全血。75. 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B、B、PP、B、C等。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D、E、K等几种。76. 人体如缺乏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幼童缺乏维生素D,会发生佝偻病。77. 在氧供应充分的情况下,1mol葡萄糖完全氧化所释放的能量可供合成38molATP。78. 影响人体能量代谢的因素:肌肉活动、食物、神经活动和环境温度等。1)肌肉活动,即使轻微的体力

21、活动也会提高代谢率;2)精神活动,当人体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时,代谢率比安静时明显增多;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人体在进食后一段时间内,即使处于与进食前一样的安静状态,产热量却比进食前多。食物能刺激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4)环境温度,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对人体的代谢率和产热量均有显著影响。如环境温度太低,会增加产热量,当环境温度过高时,代谢率又渐渐升高。79. 基础代谢率与年龄、性别有关,一般男性的基础代谢率比女性高。儿童的代谢率比成年人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80. 皮肤散热有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这四种方式。81.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82. 人

22、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代谢终产物和多余的水及各种电解质,以尿的形式由肾排出,故肾是最重要的排泄器官。83. 尿的生成过程包括3个环节:肾小球滤过作用,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及其分泌与排泄作用。84. 肾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恒定大重要器官之一。如果肾功能发生障碍,代谢终产物蓄积于体内,水平衡和酸碱平衡发生紊乱,各种离子浓度和渗透压将变得异常,内环境稳定就将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导致各种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不能正常进行。85. 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和与之相连的肾小管组成。86.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内血浆成分向肾小囊腔滤过是尿生成过程的第一步。87.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过滤膜

23、的通透性和有效滤过压。88.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89. 重吸收是指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至血液中,而分泌是指上皮细胞将本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肾小管腔内。物质通过肾小管上皮的转运包括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不同形式。肾小管滤液中的葡萄糖和氨基酸可全部被重吸收;Na和尿素等不同程度地被重吸收;肌酐、尿酸和K等还被肾小管分泌入管腔中。90. 腺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的活性物质称为激素。91. 人体内激素的种类繁多,来源复杂,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含氮激素;另一类是类固醇激素;第三类为前列腺激素。92.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1)激素作用的特异性,激素随血液

24、被运送到全身各处,与组织细胞广泛接触,但它们却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些器官、组织和细胞,此种特性称为激素作用的特异性。2)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激素作为“信使”,将生物信息传递给靶细胞。3)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虽然激素的含量甚微,但其作用显著。形成一个效能很高的生物放大系统。4)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多种激素共同参与某一生理活动的调节时,激素与激素之间往往存在着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这对维持其功能活动的相对恒定起着重要作用。93. 人幼年时期如缺乏生长素,则生长发育停滞,身材矮小,称为“侏儒症”;如果生长素过多则患“巨人症”。94. 甲状腺低下的儿童,表现为以智力迟钝和身材矮小为特征的呆小症。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