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稿-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共27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816279 上传时间:2022-05-0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终稿-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共2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终稿-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共2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终稿-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共2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终稿-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共27页).doc(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专业:应用心理学班级:2008级3班姓名:邢雪指导教师:刘梅目 录引言31 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论研究51.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51.2 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取向52 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情况92.1 儿童社会化的概念92.2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阶段9 2.3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113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15 3.1积极影响153.2 消极影响 20结论21致谢23参考文献24 专心-专注-专业摘 要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儿童社会化发展首先是从家

2、庭开始的,在家庭中通过父母的影响及指导,儿童获得了最初的生活经验、社会知识和行为规范。可以说,家庭是儿童社会化最早的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但在诸多家庭因素中,父母教养方式则是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该文综述了中外心理学家在儿童社会化研究进程中对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的重要成果,阐述了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取向,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情况等。权威型、民主型、宽容、温暖、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有积极的影响,父母适当地采取支持、奖赏、指导以及鼓励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反之冷漠、专制、惩罚、溺爱、拒绝等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有消极的影响, 作者建议父母在教养过程中要多倾听孩子的观点

3、、较少地使用惩罚,争做权威型父母,使孩子在民主、乐观、温暖的教养方式下成长。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 儿童; 社会化; AbstractParents bringing-up pattern refers to relatively stable pattern expressed in the process of parents fostering and educating children. It is the characteristic summarization of various bringing-up behaviors by parents. Childrens socia

4、lization development firstly starts from family. And in family, through influence and guidance of parents, children can obtain preliminary life experience, social knowledge and conduct codes. Family is the earliest executor and fundamental executor of children socialization. However, in many family

5、factors, parents bringing-uppattern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to influence children socialization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makes comprehensive statements about important outcome of psychologists in and abroad upon the research of parents bringing-up pattern in the process of child socialization. An

6、d it explains the research orientation of parents bringing-up pattern and conditions of children socialization development. Authoritative, democratic, tolerant and warm which is parents bringing-up pattern have active influence on children socialization development. When parents properly adopt bring

7、ing-up pattern by supporting, rewarding, guiding and encouraging children, it will be helpful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social capability. On the contrary, cold, arbitrary, castigatory, doting and rejective bringing-up pattern of parents has negative influence on children socialization develop

8、ment. The author suggests parents listen to childrens opinions more and use less punishment in bringing-up process. They should be authoritative parents and make children grow up under democratic, optimistic and warm bringing-up pattern. Keywords: parents bringing-up pattern, children, socialization

9、, family 引 言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认为:“幼儿期的教育对于发展中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一时期发展的好坏,将影响到人的整个一生。如果儿童在这个阶段受到了损害,以后的岁月中,他将用出最大的努力才能克服这种损害给他的发展所造成的阻碍。”英国教育家洛克也说过:“当儿童年幼时父母教育不当,等于他们自己在泉水的源头投下了毒药,把邪恶的种子向儿童注送。”幼儿父母教养方式影响人的成长过程,与人的社会化密切相关。因此幼儿父母教养方式成为现代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儿童社会化发展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在家庭中通过父母的影响及指导,儿童获得了最初的生活经验、社会知识和行为规范。可以说,家庭是儿童社会化最

10、早的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但在诸多家庭因素中,父母教养方式则是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正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教养行为,才把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社会道德规范传递给儿童,并由此构成了儿童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和目标。从本世纪40年代起,许多心理学家从亲子关系的角度,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他们的研究都证实了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1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和整个社会都有很重大的意义。教养成功是对父母最大的奖赏和鼓励,使家庭的总体功能更加稳固健全。对子女而言良好的教养可以使他们在个性、品德及行为诸方面健康地成长,为他一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幸福和事业成功打下

11、坚实可靠的基础。对社会而言,良好的家庭教养可以使文化传统和社会规范得以在亲子互动关系中更好地传递。反之如果子女的教养存在重大困扰或发生严重紊乱则自然会直接危害两代人的身心健康使家庭生活的质量下降、家庭的总体功能发生障碍、甚至导致家庭解体进而危及社会稳定,因此,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1 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论研究1.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在国外,“父母教养方式”有多重说法,如“parenting style”、“parental style”等。Nancy Darling, Laurence Steinberg (1993) 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同孩子进行交流的一系

12、列态度方式,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情感气氛,父母的教养行为在这种气氛中表现出来,并对孩子产生影响。2 在国内,父母教养方式无明确统一的定义,多表述为家庭教养方式、父母养育方式、父母抚养方式、育儿风格等等。目前,学界较为普遍接受使用的是父母教养方式或家庭教养方式。 林磊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指家长在教育以及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1.2 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取向1.2.1 维度取向(1)接受拒绝,支配服从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西蒙兹( P. M.Symonds),他提出了亲子关系中的两个基本维度: 一是接受拒绝

13、、二是支配服从。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社会所需要的行为,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等;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大都情绪不稳定、冷漠、倔强并具有逆反心理倾向;被父母支配的孩子表现出被动、顺从、缺乏自信心并且依赖性强;而支配父母的孩子则表现出独立性和攻击性强。(2)情感温暖敌意,依恋干涉鲍德温(A.L.Baldwin,1955)则将父母教养方式维度划分为情感温暖敌意和依恋干涉两个维度。3 他发现,采取宽容民主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儿童形成亲社会的攻击行为和领导行为, 儿童的求知欲高、好奇心强并极具创造性。同时研究还发现, 限制而不宽容家庭中的儿童表现出了与此完全相反的特点。(3)强制和爱的收回霍夫曼

14、(Hoff man) 4等人还专门研究了惩罚这一普遍性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他们把惩罚分为强制和“爱的收回”两种。强制是指父母对儿童的体罚、冷漠地拒绝、剥夺以及威胁等。他们的研究表明,强制方式会阻碍儿童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同时也会降低儿童良知的发展。“爱的收回”是一种心理上的惩罚方式, 它表现为父母不理睬、孤立儿童、对儿童表示失望等。这种惩罚方式会导致父母与儿童感情的破裂,使儿童体验到对自身安全的威胁和焦虑感。(4)接受拒绝,宽容严厉,肯定否定华东师大心理系的桑标从1991年开始和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合作,进行了一项题为“亲子关系和幼儿性格发展的中日跨文化比较”的研究。在测验中,母子关系

15、用“接受拒绝”和“宽容严厉”两个维度;父子关系只用“肯定否定”这一个维度。实验结果表明,上海母亲的宽容型教养方式比接受更能影响幼儿独立性、积极性和自我评价的发展,而孩子心目中父亲肯定的形象更能促进幼儿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的发展。1.2.2 类型取向(1)权威型 宽容型 专制型美国著名女心理学家鲍姆林特( D. Baumrind)提出了三种父母教养方式,即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1权威型的父母认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应该有权威,但这种权威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尊重,来自他们与孩子的经常交流及对子女的帮助;宽容型父母很少向孩子提出要求,他们把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放在首位,甚至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而专制

16、型父母则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自己,孩子的自由是有限的,他们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管”与“被管”的关系,因此,两代人之间的沟通是不好的,虽然家长的心是好的,但往往却不能向孩子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2)极端型 严厉型 溺爱型 成就压力型 积极型1995年北师大的林磊研究了“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及其行为特点”,他从溺爱性、专制性、放任性、期望性、不一致性、拒绝性和民主性七个维度,用快速聚类法(Quick- Cluster) 归纳出五种教育方式:极端型、严厉型、溺爱型、成就压力型、积极型。积极型的父母具有较高的民主意识,经常采用说理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严厉型的父母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自己,溺爱型的父母则

17、偏于迁就,很少有惩罚行为;成就压力型父母对孩子有过高的成就期望;极端型的父母在七个维度上都有着明显的不良倾向,具有多重矛盾行为。1.2.3 亲子关系互动取向1968年, A.Bell提出“双向模式说”强调亲子关系的互动机制,认为儿童自出生就具有的天赋差异也影响着父母的教养方式。一方面,父母影响改变和塑造着子女;另一方面,儿童自身的气质,性格等心理行为特点也影响着父母的教养方式,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交互的。Anderson等在“谁影响谁”的亲子互动研究中发现母亲和正常儿童在一起时,表现的平静而肯定,而与有行为问题的儿童在一起时,会变得有强制性。这表明儿童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母亲的行为,教养方式和

18、儿童之间是双向的 。52 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情况2.1 儿童社会化的概念所谓儿童社会化是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包括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人从所谓“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随着人的生理、心理的成熟,以及人们社会生活的深化而逐步深化的。儿童社会化是在社会系统中通过自己的活动得以实现的。在社会系统中,家庭成为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也是一个无可比拟的第一社会环境,家庭为儿童提供了第一次人际交往,第一种人际关系,第一项社会规范,第一个社会角色。 7家庭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发展,而父母教养方式又是

19、家庭因素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2.2 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阶段2.2.1社会化行为的开始 初生时,婴儿的身体需要得到了满足,他们对任何人都没有兴趣。三个月时,社会化才出现,当他们听到人的声音时,就会发出咯咯声做出反应。婴儿的这种表现通常被认为是社会化行为的开始。到了第四个月,婴儿显示出对面孔的选择性注意,第五个月到第六个月,婴儿对微笑和斥责有了不同的反应,七个月或九个月时,婴儿试图模仿说话的声音、简单的行为和手势,十二个月时,婴儿能对“行”与“不行”做出反应,从第十五个月开始,婴儿有强烈的与成人在一起并模仿成人的愿望,二岁的时候,他们能在洗澡、

20、穿衣等简单的活动中与成人合作。很明显,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婴儿从一个被动的家庭成员变成了一个开始社会交往和参与家庭活动的活跃分子,在其发展模式中从不合群过渡到了合群的和社会化的阶段。82.2.2 幼儿期社会化的发展从二岁到六岁,儿童学会了怎样进行社会交往,学会了使自己去适应别人和在游戏活动中与人合作。进入学前机构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要比那些没有这种经验的儿童有更好的社会适应,这主要是因为那些社会活动局限在家庭成员或邻居之间的儿童主要接受父母的教育,接触面比较窄,没有对群体参与的准备。儿童进入托儿所就进入了一个比较广阔的天地,建立了更多的人际关系。婴儿期后的每一年中,幼儿花更多的时间与同龄伙伴一

21、起游戏,很少与成人在一起,从游戏中得到的乐趣也越来越多。尽管幼儿的行为方式有社会化的(合作、竞争、大度、渴望被人称赞、依赖、友善、不自私)和非社会化的(抗拒、攻击、争吵、取笑、威胁、支配行为、自我中心、性别对立)之分,但是,对他们来说都是有价值的学习经验,从这里儿童可以看到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并且知道假如想为社会群体认可应该怎样改变自己的行为。2.2.3 童年期社会化的发展学校生活的开始,使儿童进入了“结伙年龄”(gang age)。这一阶段,儿童对家庭活动的兴趣开始下降,个体游戏也逐渐让位于群体活动,如班集体、小组或少先队等等。社会意识快速发展,是形成社会化成了最主要的发展任务之一。一般说

22、来,群伙能帮助儿童形成社会化,正如哈维盖斯特(Havighurst)指出的:群伙能帮助儿童学会与同龄伙伴相处和以社会所认同的方式去行动,能帮助儿童形成理性的意识和补充或代替父母的价值观及价值尺度也能帮助儿童学习适宜的社会态度和个性独立,剔除自私和反社会的个人主义。作为群伙成员,儿童学到的最有用的东西就是客观地、现实地估价自己。在家庭中,来自父母情感的偏见很强,他们往往认为自己的孩子最好,儿童也常常会觉得自己是“优秀的”,而在群体中,这种个人的偏见不存在,儿童会从其同龄人对他的态度上,看出自己是不是受欢迎的人,并从而变成一个自我接受的人。2.2.4 青春期社会化的发展女孩11、12岁,男孩13、

23、14岁是青春发育期的开始。随着青春期的开始,儿童在社会态度上发生了变化,对群体活动的兴趣开始下降。虽然他们三五成群一起活动,但所结成的群体是松散的、没有强烈的集体意识,讨厌成年人的干预,对成年人的不信任十分反感,宁愿相信自己和自己喜欢的伙伴,而不相信父母和老师,有时还故意地与人们的期待作对,明明知道某件事是不允许的,却偏偏去尝试。在这个阶段后,随着性成熟的完成,以及青少年顺应社会愿望的增强,他们的行为会改变得非常好,并开始在所结交的人中间选择好朋友,尊重友谊、忠诚、守信用、互相帮助等意识和行为也出现了。至此,青少年们又开始了不断进步,先是速度很慢,然后以很快的速度发展。2.3 儿童社会化发展的

24、影响因素2.3.1 家庭生活与心理气氛在一个家庭里,成员间互相尊重、爱护、为人处事通情达理,使儿童生活在安定和睦、融洽温暖、民主平等、愉快欢乐的气氛中,有助于良好个性的形成。而父母成员间互相争吵、言行粗鲁、对长辈缺乏孝敬甚至虐待,使儿童生活在紧张冲突的家庭气氛中,那么就极易形成许多不良的个性。Fowler研究发现儿童发育延迟、攻击性行为与家庭“亲密程度”低有关,胆小焦虑与家庭“组织秩序”低有关。波尔德查发现58%的品德不良的儿童来自缺损的家庭(双亲离异或不全),破裂家庭中子女的犯罪率比一般家庭高。另一位心理学家海尔特研究发现,双亲不和比双亲不全对儿童更有消极影响。 9我国学者苏林雁、张瑶等也对

25、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气氛和成员之间的友爱行为有益于儿童的积极模仿,形成良好个性,更重要的是儿童获得了爱,而爱,尤其是母爱是儿童个性健康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著名的哈罗恒河猴实验已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婴猴在缺少母爱的情况下,不仅心理上产生了异变,甚至连生理发展都受到了影响。而人是高级社会性动物,缺少爱,其后果更不可想象。2.3.2 父母对儿童的期望每个家庭的父母对子女的未来都有一种期望,在心中都为子女勾勒出一幅蓝图,这种期望和蓝图就是家庭的教育目标。研究表明,不同家庭的教育目标直接影响着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方向、内容和水平。家庭经济条件较优越,文化水平和修养水平较高的父母在培养子女方面,

26、更倾向于对儿童人格、情感及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塑造,而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文化水平和修养水平相对较低的父母更多地教给子女生存的技能,希望子女能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罗森和戴恩德雷特的研究表明, 当父母对子女有高的志向和期望,并鼓励他们克服困难、独立行动时,子女也往往有较高的志向。其他人的研究也证实, 当父母对子女的未来期望值较低时,子女也往往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 92.3.3 儿童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儿童出生顺序、长幼角色也影响着父母对他们的教养态度和家庭中的地位,进而影响个性的社会化。苏联心理学家科瓦列夫曾对一对同卵双生女进行了四年的观察,虽然她们所处的环境相同,但在个性上却有明显差异。姐姐比妹

27、妹善谈吐,好交际,也比较果断、勇敢和主动。后来了解到,在她们小的时候,家长就责成姐姐(其实是随意指定的)照管妹妹,对妹妹的行为负责,并作她的榜样,要完成大人交给的任务,这就使姐姐较早形成了独立、主动、善交际、处事果断等个性特征,而妹妹则形成了被动、缺乏主见、依赖、顺从的个性。从中可以看出尽管是随意指定的,但由于家庭不同的教养态度与方式,还是使同一环境里的同卵双生女形成了不同的个性。儿童出生顺序,并不能直接影响其社会化,它需要通过儿童与父母双向互动作用来实现。父母一般要求长子照管幼子,为弟妹树立榜样,这样就易形成责任感、支配性、独立等个性。而幼子由于兄姐的长期照管,就易形成依赖、顺从、缺乏主见等

28、个性。2.3.4 家庭结构(1)核心家庭在核心家庭里,即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组成的家庭,家长的权威较高,家庭成员之间较容易协调。父母接触子女的机会多,关系更为亲近。但是这种结构对子女也有不利的方面,比如城镇核心家庭中,父母多为双职工,没有足够时间照顾未成年的子女,容易导致教养方式的简单化,不利于子女的全面发展。(2)主干家庭主干家庭,即由祖、父、孙三代人构成的家庭,特点是家庭规模较大。在这种家庭里,祖父母可以协助父母照顾、管理、教育第三代,儿童通过观察祖辈及父辈的行为习惯,处理相关的各种关系,学习与锻炼适应生活的能力和交往能力,促进个体社会化。但是,在主干家庭中,由于父辈与祖辈育儿观念不一致,容

29、易使孩子养成两面性格,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发展。(3)残破家庭残破型家庭,诸如丧偶、离异、父母不双全,其教养不完整,一方的教养活动难以有效弥补另一方缺失带来的空白,使儿童往往情绪沉闷、孤独、烦躁,易出现孤僻、胆怯、冷漠心理。 63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在家庭中通过父母的影响及指导,儿童获得了最初的生活经验、社会知识和行为规范。可以说,家庭是儿童社会化最早的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但在诸多家庭因素中,父母教养方式则是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而父母教养方式亦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一般来说,晚育的大龄父母已奠定一定的家庭经济基础和职业基础,对

30、进入父母角色有所准备,对孩子往往更关心、更温和并注重采取有效方式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年纪较轻的父母涉世不深,往往容易用简单化的方法对待孩子,这是不利于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母亲的职业背景对孩子的社会化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通过父母日常生活的言谈举止直接体现出来,而且职业习惯也影响他们的教养方式。例如长期做领导的人,往往采取民主型或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前者能与孩子友好相处,民主议事,后者则是以命令的方式让孩子服从。父母文化程度越高,越能较自觉地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注重讲究科学方法,而父母文化程度越低,接触家庭教育知识的机会越少,在教育中盲目性越大。3.1 积极影响3.1.1 接受父母教养方式如

31、图1所示:图1:父母教养方式两大维度坐标轴上的0点表示理想的亲子关系,这样的父母既不特别娇惯子女,也不过于严厉,既不随心所欲地支配子女,也不完全听凭子女的支配。父母对子女倾注着非常适当的爱,只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环境的照顾,使孩子的情绪和社会性、自主性健康发展。他在研究中发现, 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社会所需要的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等。103.1.2 民主日本心理学家诧摩武俊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双亲如果采取保护的、非干涉性的、合理的、民主的教养态度,儿童就显得有独立性、积极性、态度友好、情绪安定等性格特性,鲍德温等人也通过研究表明,采取民主型的教养方式的父母,一般受教育程

32、度比较高,儿童在这样的家庭中容易形成亲社会的攻击行为和领导行为,儿童的求知欲高、好奇心强并极具创造性。3.1.3 宽容心理学家认为,宽容的扶养教育方式对儿童的社会化起积极的作用,宽容家庭中的儿童性格活跃,求知欲高,好奇心强并富有创造性,其所属环境中常处于领导地位,并具有爱憎分明的行为。根据鲍姆林特对学前儿童的研究表明:宽容型父母和子女的沟通与交流比较好, 在子女需要帮助时,他们也愿意提供帮助。华东师大心理系的桑标也对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母亲的宽容型教养方式比接受更能影响幼儿独立性、积极性和自我评价的发展。3.1.4 权威鲍姆林特( D. Baumrind)通过研究发现:权威型的父母认为自己在

33、孩子心目中应该有权威, 但这种权威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尊重,来自他们与孩子的经常交流及对子女的帮助,权威型教养方式往往使儿童自信、有能力、爱探究、有独立性、自律性强,且权威型家庭中的儿童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11霍夫曼后期和金(King) 的研究又指出,那些有着强烈的亲社会行为和道德责任感的儿童,他们的父母对其的惩罚常富有情感性, 并伴随着合理的解释,而且父母一般采用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华东师范大学的黄君,在对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人际关系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权威型的父母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对他们的行为做出适当的限制,设立恰当的目标,并坚持要求孩子服从和达到这些目标。同时,他们表现出对

34、孩子成长的关注和爱,会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观点,并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决策简而言之,这种教养方式的特点是理性、严格民主、耐心和爱。33.1.5 引导引导就是说理疏导。霍夫曼曾着重研究过这一方式在儿童道德内化和利他行为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引导有利于这两方面的发展。霍夫曼发现, 母亲的引导效率高, 因为母亲的引导不仅是理性解释而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并同时使用爱的收回强制等方式。因此有效的引导必须是富有感情而又苛刻严厉的, 这样能使儿童了解不允许行为的一套规则并最终内化成儿童自我认知的一部分。这样的引导方式对儿童社会化进程的影响更稳定、持久和有效。123.1.6支持、奖赏、鼓励王瑞红在家庭抚养方式与儿童

35、社会化中提到:奖励相对于惩罚而言, 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争议较少, 它通常包括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奖励。父母适时的精神奖励以及对良好行为的明确要求会促使儿童社会责任感发展, 精神奖励也应适度, 过频使用且不加区别也会丧失其积极作用。12最近的研究也提出, 父母的支持、奖赏、指导和适当的反应, 这些教养模式影响了儿童能力的发展。而对孩子的适当要求不仅可以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 而且还能促进其社会能力的发展, 特别是当要求和对儿童的支持与反应结合的时候更有效。3.1.7 温暖温暖是父母给予儿童的温情和慈爱,包括充分地接受儿童、积极地对儿童作出反应、对儿童表达关怀和爱、给予儿童充分的支持等。温暖被公认

36、为家庭教育方式中最为重要的,在儿童社会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儿童认知能力、成就感及良好的社会适应力的培养。处于温暖氛围中的儿童易于对处于困境中的人表示同情和给予帮助,表现出更多的利他行为,更重要的是,温暖使儿童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 从而使父母避免使用强制性方式,温暖还能使儿童具有高水平的自尊。3.2 消极影响3.2.1拒绝、支配、压迫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大都情绪不稳定、冷漠、倔强并具有逆反心理倾向受父母支配的孩子比较被动顺从, 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 让父母来服从自己的孩子表现为独立性和攻击性。另外,日本心理学家诧摩武俊也广泛研究了双亲教养态度与儿童个性的关系,双亲如果采取拒绝的、干涉的、溺

37、爱的、支配的、独裁的、压迫的态度,儿童就显示出适应性差、神经质、依赖性、反抗性、情绪不稳定等性格特征。如表1所示:表1 双亲的教养态度与儿童的个性3.2.2 惩罚惩罚是家庭中常用的方法。虽然父母都力图避免,但几乎所有父母都不得不用。它一般分为两种形式: 强制和爱的收回。强制会阻碍儿童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同时也会降低儿童良知的发展。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强制会引发孩子的敌意,同时又提供了一个表达敌意的方式, 即父母的惩罚方式无意中向儿童提供了如何打人的模式。“爱的收回”会导致父母与儿童感情的破裂,使儿童体验到对自身安全的威胁和焦虑感。父母使用这种方式,会使儿童产生过重的内疚感,刻板地而

38、不是灵活地去遵守社会行为规则。权威型家庭中使用“爱的收回”会对儿童的社会化起积极作用, 而在专制型家庭中使用则起到相反作用,这与使用这种方法时是否适度有关。3.2.3 专制关颖、刘春芬进行的“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表明,父母采取专制型教育方式,往往是出于“为孩子好”的目的, 对孩子过多干预、过分保护,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她们通过研究还发现,父母的文化水平和学习掌握家庭教育知识的程度,是影响其选择教育方式的最主要因素。133.2.4 放任放任型教育方式虽然给孩子较多的自由,对孩子压抑较少,有利于孩子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但

39、这种方式使孩子接受父母的教育影响较少,对孩子是不负责任的。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最初阶段,采用这一教育方式,会导致子女社会性发展的不成熟,具体表现在儿童的情绪、情感、社会认知、对道德规则的遵守、同伴关系、自我意识等方面。结 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有重要的影响和决定作用,教养方式的科学和改善有利于儿童社会化。在家庭教养活动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1)争做“权威性”父母,因为权威型的父母坚定、自信、轻松而有判断力。对孩子的要求既明确又严格,他们的严格要求,使孩子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孩子较少因犯错误而受到父母的惩罚。最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让孩子感到爱和关怀,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出情

40、绪稳定而乐观的孩子。做个权威型的父母,这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促使儿童社会化得以良好发展的必要。(2)倾听孩子的观点,将父母的要求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加以解释,尽量避免强迫和模糊不清的要求,避免只靠权利做决定。让孩子在家庭的决策中起一定的作用,让儿童注意他的行动对他人造成的后果,以及对他与别人关系的影响,让儿童体会自我控制的意义。(3)父母愈多地使用惩罚、限制,则儿童对道德规则的内化以及道德的发展愈慢。尤其是当父母对儿童既惩罚、限制又冷漠地拒绝时,便导致儿童的攻击性和其他不良行为的发生。当然,父母与儿童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或许是这种影响首先来自儿童,或许是因为儿童缺乏内部自我控制能力而导致父母的

41、惩罚和限制等方式,但是不管如何,使用强制的惩罚限制,既不会促进儿童道德规则的内化,也不会改变儿童外在不良行为,只会产生相反的结果。(4)父母与儿童之间充满温情与慈爱的关系,父母对儿童温暖而民主的教养方式,可以积极地促进内部控制力的发展以及认知能力的提高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5)父母不宜孤立地使用某一种教养方式。而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教养方式。同一种教养方式在不同的环境中对儿童的社会化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如同样是限制,在专制型家庭中其作用是消极的,而在权威型家庭中的作用却是积极有效的。 教养方式施加给他们的教育影响,继承并获得了社会的价值观和传统的行为习惯,并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42、这就提醒我们应提高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和干预工作,以便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积极的身心发展环境,使得学前期儿童的社会化能顺利地进行,并为以后各阶段的社会化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致 谢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刘梅老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刘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刘老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特别是她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我终生受益,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和深深的谢意。另外我还要感谢沈阳大学师范学院对我的培养与帮助,在这里我

43、学到了知识,开阔了思维,感受了快乐。最后真诚的谢谢所有给予我关心与帮助!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参考文献1 张丽华.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综述N. 辽宁: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3:19-222 Nancy Darling & Laurence Steinberg. Parenting Styleas Context: An integrative Model 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3,113(3):487-4963 黄君.父母教养方式

44、对儿童人际关系的影响J,上海:科技信息,2007:4574 美玛戈B南婷著、丁祖荫译儿童心理社会发展从出生到青年早期,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5 Anderson KE, Lytton H, Rommy DM. Mothers interactions with normal and conduct disordered boys: who affects whom?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6,22:604-609.6 张勇.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N.山东: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01:62-647臧羽青,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N

45、.辽宁: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5-368 张杰,儿童社会化发展模式初探N.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11-149 姚本先,何军. 家庭因素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 安徽: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2:44-4810 叶亦乾,杨治良. 图解心理学M, 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11 答会明.家庭文化氛围与儿童社会化略论N.甘肃:甘肃高师学报.1999,4(3):118-12212王瑞红.家庭抚养方式与儿童的社会化N.山西: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8:16-1913 关颖,刘春芳. 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4:47-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