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出师表练习(一)、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涉罚臧 否( )中道崩 殂( )以遗 陛下( )行阵和 睦( )2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以光 先帝遗德( )引喻 失义( )察纳雅 言( )性行淑 均( )3为下列句子中的“以”选择恰当的义项。A用B以致C用来D因为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 塞忠谏之路也(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 告光帝之灵( )4下列句子读法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咨臣以当世之事B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D亲贤臣,远川。人5按要求用原句回答:出师表中揭示汉代兴衰的句子是_ 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_
2、 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 6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其中最正确的一种是()A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B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C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D、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一广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
3、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鸯钝,拔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巨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故 五月渡沪()8第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_ 9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_ ,临危委重任和_ 。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_ 。(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10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
4、两项,写出具体所指。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北拒: 排八阵:(二)、先帝虑汉、贱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贱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j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之,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波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不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条劳,此进趋之时也。
5、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故托臣以讨贼也( )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 )12对“惟坐而待之,孰与伐之”的“孰”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通“熟”,形容词 B同“谁”,疑问代词C同“怎么”,疑问代词D同“为什么”,疑问代词13文中提出了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请找出有关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14这段文字在内容上写到了哪两层意思?请概括回答。 (三)、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士何及!15下列句子
6、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卒中往往语 B非淡泊无以明志 C先帝知臣谨慎 D静以修身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_ 17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_ _ 18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_ 19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_ (四)、阅读理解导引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1这段文言
7、文选自诸葛亮的出师表。“表”是:_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臣本 布衣 ( ) (2)先帝不以臣 卑鄙( )(3)三 顾 臣于草庐之中( ) (4)由 是 感激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躬耕于 南阳 达于 汗阴 B、受任于败军 之 际 威天下不以兵革 之 利 C、先帝不以 臣卑鄙 以 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D、苟全性命于 乱世 奉命 于 危难之间4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_ 。(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_ 。5作者强调自己本来志趣的作用是什么?_ 。 (五)、第一部分:基础巩固1出师表作者是_(时代)政治家_(姓名)。“表”是
8、古代_ 的一种文体。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_(姓名)的一篇表文。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_ (姓名)。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说道“出师一表真名世,_ ?”2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着重提出了三条修明政治的主张,即_,_ ,_ 。其中最重要的是_。3对下列加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 未尝不叹息痛恨(憎恨)于桓灵也。B以光(光亮)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给予)陛下。C亲(亲近)贤臣,远小人。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他,代指向宠)。D以(以致)塞忠谏之路也。 以(所以)昭陛下平明之理。4请用“”标示出下面语句的停顿之处,并翻译。然侍卫之臣不
9、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译:_ 5、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性行淑均:性情品德善良平正 B、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C、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D、内外异法:国内、国外刑赏之法不同。6、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布衣:平民 B、卑鄙:道德品行败坏C、驱驰:奔走效劳 D、不毛:荒凉的地方7、下列词语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殂c陟zh B、以遗y陛下 酌zhu C、猥wi 诹zu D、舴z 艋mng8、下列句中的之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不效则治臣之罪 B、以告先帝之灵C、愿陛下亲之信之 D、汉室之隆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0、、诚宜,以,不宜 ,以塞忠谏之路也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第二部分:能力提高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文后问题。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1、。1解释下列加粗词。(1)先帝不以臣 卑鄙_ (2)三顾 臣于草庐之中_(3)深入不 毛_ (4)庶竭 驽钝_2下列每组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苟全性命于乱世 奉命于危难之间B先帝不以臣卑鄙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C恐托付不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先汉之所以兴隆也3选文中“由是感激”的“是”指代是什么?请用现代汉语翻译这句话。_ 4第二段中,作者指出“出师”的战略目标是: ( )A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B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C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5简述选文第一段作者自述身世
12、的目的。_ _ (六)、 A卷 教材跟踪练习题1填空: (1)、在出师表中作者揭示后汉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 , ,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 ,不宜异同。”这是诸葛亮给_提出的建议。(3)、不宜_ ,_ ,以塞忠谏之路也。(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_ 。(5)、上级任命郑振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振兴是 “_ ,_ 。”(用出师表中句子答)2阅读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
13、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1)、对下面语句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意思是:先帝创建统一全国的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意思是:这真是形势危急、决定生死存亡的关头啊。C以光先帝遗德 意思是:以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为光荣。D.以塞忠谏之路也 意思是: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2)、写出本段中最能概括作者主张的一句话。(2分)_ 。3阅读题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
14、,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选出加黑词读音、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 陛下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 男 (愚公移山) B、将军向宠,性行 淑均 行 者休于树(醉翁亭记)C、是以众议举 宠为督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D、悉以咨之,然后 施行 人恒过,然后 能改(孟子二章)(2)、“先帝称之曰能”这句话的意思
15、是:_ 。(3)、选文中连用“悉以咨之”、“必能”是为了强调_ ,作者引用,先汉兴隆、后汉倾颓”的史实是为进一步说明_ 。 (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回答) B卷综合应用创新练习题 1中考题精选(重庆市,2000年,12分) 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1)(3)题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出师表)(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亲 贤臣,远小人 寡助之至,亲 戚畔之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 桓、灵也
16、 公与之乘,战于 长勺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 信 愿陛下亲之信 之D、此 悉 贞良死节之臣 男女衣着,悉 如外人 (2)、理解本文内容,然后填空(6分)文中提到的“亲贤臣”,相当于今天我们选拔人才时常提到的“_ ”这一成语。“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中的“贞良死节”的意思是_ _ _。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_就是一个贞良死节之臣。(举本文以外的例子)文中的“计日而待”,与今天的_这个成语意义相近,字数相等。(3)、判断正误(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的打“”)(4分)A.“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对这句话朗读停顿的划分是正确的。()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一次不对
17、恒、灵二帝的做法感到痛心仇恨的。( )C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概括了两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亲贤远佞”的建议。( )D.“亲贤臣,远小人”使先汉兴隆,这对我们今天消除腐败现象,振兴民族大业仍有借鉴意义。( )2中考题精选(安徽省,2000年,15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
18、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解释下列加黑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_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不毛:_ 。(2)、翻译下列句子。(6分)、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_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_ 。(3)、诸葛亮“出师”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3分) 。(4)、最后一句的“报先帝”呼应了文中的哪些事?(用文中语句回答)(4分) 。3综合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_ 尔
19、来二十有一年矣。(1)、在文中横线上填写空缺的语句。(2)、文中“臣”是指_, “先帝”是指_。(3)、摘出文中表明作者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句子:_ 。(4)、作者“遂许先帝以驱驰”的原因是:(用文中句子答): 。(5)、翻译下列句子。、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译文:_ 。、遂许先帝以驱驰。 译文:_ 。(6)写出“卑鄙”、“感激”两个词的古今不同含义。、卑鄙:古义:_ 今义:_ 。、感激:古义_ 今义:_ 。(7)、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表达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效忠刘备父于的心愿。B这段称颂先帝宽宏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C这段文字寓情于叙,表达了
20、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D.这段文字寓情于议,字字句句蕴含着作者对先帝的无限感激之情。出师表答案 (一)1(1)p (2)c (3)wi (4)m2 发扬光大 适宜、恰当 正 善。3(1)D (2)B (3)C4C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6B7感动、激动 奔走效劳 所以(因此)8、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9三顾茅庐 临崩寄大事 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10、六出:六出祁山 、七擒:七擒益获 、东和:东和孙吴 、
21、北拒:北拒曹魏 、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 (6)、排八阵:摆设八阵图(任意答出其中两个,意思对即可)(二)11可是托付睡吃 12C13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14、表达了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提出了北伐中原的积极主张。 (三)15A16用恬静来修养自己的身心,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17作者就学习(或“治学”)和做人(或“修身”)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18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
22、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19非治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四)、阅读理解导引点拨:本语段回顾了先帝三顾茅庐的经过。文后设计了五个题,有文体知识,如第1题:有实词、虚词意思的理解,如第2、3题;有句子的理解,如第4题;还有文意的分析。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题考查文体,因为如不明确意思,会影响文章的阅读。答案:1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2.(1)、平民;(2)、身份低微,出身鄙野;(3)探望,拜访;(4)、此,这;3B4.(1)三次到茅屋来探望我。 (2)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二十一年了。5突出先帝“三顾茅庐”的恩德。(五)、第一部分:【基础巩固】1三国 诸葛亮 向帝王上书陈情
23、言事 刘禅 刘备 千载谁堪伯仲间2、广开言路 、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亲贤远佞3C4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5、 D 解析:“内外异法”应该解释成“宫内和朝廷刑赏不同”。 6、 B 解析:“卑鄙”在这儿没有贬义的意思,可以理解成“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7、 B 解析:“遗”在这儿应该读“wi”。 8、 C 解析:C中的“之”是代词,其它三项是都是结构助词,可译成“的”。 9、开张圣听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第二部分:【能力提高】1(1)、见识浅陋,出身鄙野 (2)、拜访 (3)、长草木 (4)
24、、比喻才能平庸2A3先帝不因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向我询问当今的大事。 4C 5作者自叙本志,说明自己身份低微,生活淡泊,且无意于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叙述先帝“三顾茅庐”之恩,称赞先帝宽宏的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也表达了自己的知恩感激之情。最后概述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说明了创业的艰难,进一步表达了作者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以陈情的方式为“出师”作铺垫。作者自叙本志,为的是突出先帝的知遇之恩,而出师伐魏,“北定中原”,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以报答先帝。(六)、A卷1(1)、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陟罚臧否 刘禅;(3)、妄自菲薄,引喻
25、失义; (4)、亲贤臣,远小人;(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1)、 c; (2)、诚宜开张圣听 3(1) D;(2)、先帝称赞他有才能 (3)、文巨武将的重要作用 要亲近上文举荐的文臣武将,才能复兴汉室B卷1.(1)D;(2)、任人唯贤;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 岳飞;指日可待;(3)A; B; C; D 2(1)、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不长庄稼(的地方) (2)、只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谋求在诸候那里扬名做官;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3)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答“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也可)(4)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临崩寄臣以大事也,3(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诸葛亮;刘备;(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4)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5)从那时到现在,已经有二十一年了。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6)出身低微,见识浅陋 品质恶劣;感动激奋 深深地感谢;(7)D。点拔:本题考查对文言文语段的理解。选段以陈情的方式自叙本志,为的是突出先帝的“三顾”之恩。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文段,弄清各句的意思和句子之间的关系,还要通过读文段,概括大意。其次要通过比较,筛选出正确答案。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