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语文课堂同步练习(共11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492824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语文课堂同步练习(共11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必修三语文课堂同步练习(共11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三语文课堂同步练习(共1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语文课堂同步练习(共11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必修三语文同步练习林黛玉进贾府1.下列词语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敕造() 阜盛() 嫡亲() 贬谪()B.内帏() 盥手() 洋绉() 胡诌()C.惫懒() 瞋视() 宫绦() 洗涤()D.两靥() 纨袴() 颦蹙() 濒临()2.下面句子画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B.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C.只可怜我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偏就去世了。D.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3.从修辞的角度看,对下列语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鼻腻鹅脂 似蹙非蹙罥烟眉

2、 座上珠玑昭日月 堂前黼黻焕烟霞 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寄言纨袴与膏粱 “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A. B.C. D.4.贾府是红楼梦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课文用不少笔墨描写这个环境,揭示贾府的荣华富贵的来源和特殊的社会地位。下列环境的描写,不体现这一点的一项是( )A.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B.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C.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D.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

3、之宝”。5.从下面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黛玉关于自己读书的事前后说法矛盾。下列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A.听了贾母话后,黛玉自觉失言,因而小心更正。 B.反映了黛玉的机警、聪明和细心。C.对贾母之言出自亲情,对宝玉之言出自谦虚。 D.反映了黛玉“步步小心,时时在意”的心理状态。祝福1.选出下列加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悚然(sng) 负疚(ji) 窈陷

4、(yu) B新正(zhng) 倔强(jing) 炮烙(lo)C监生(jin) 歆享(xn) 两颊(ji) D形骸(hi) 谬种(mi) 朱拓(tu)2下列各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渣滓唾弃俨然沸反盈天 B、寒喧缪种踌蹰相形见绌C、彷徨鬼秘幽微咀嚼赏鉴 D、瘦削怨府桌纬绞丝银鐲3、下句括号处里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四婶,()后来雇用的女工,大抵( )懒( )馋,()馋而且懒,左右不如意,()也还提起祥林嫂。A、只有 因为 或 或 而且 所以 B、唯独 由于 非 即 或者 所以C、只有 因为 非 即 或者 所以 D、只有 因为 或 或 甚至 所以4、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

5、的一项是()A、百米决赛开始了,我们班的张强一马当先冲在了前面,顿时同学们沸反盈天,好不激动。B、这几个人一坐到一块儿就谈吃谈穿,真是百无聊赖。C、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少不更事的小利呆坐在那里,大脑一片空白。D、对待犯罪的人,我们应该宽宏大量,尽量伸出援助之手,使他们从罪恶的深渊中挣脱出来。5、指出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A、宋朝的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B、“牺牲”的古义是指祭祀用的牛、羊、猪三牲,后来也泛指祭祀用的肉类。C、祝福以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势力和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D、鲁迅的小

6、说集有彷徨呐喊故事新编,祝福选自彷徨。6、细读下面一段文字,选出对文意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A、嘲弄鲁镇的人们沉浸在迷信的、落后的、麻木的生活状态中。B、揭示出沉重的封建礼教与封建迷信氛围扼杀

7、了死者又麻痹着生者的社会现实。C、暗示这种虚伪和残酷的社会现实不会维持多久的时间。D、悲愤地控诉祥林嫂的死在鲁镇活着的人们中没有引起一点反响。老人与海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鲸鲨(qng) 两颚() 脊鳍(q) 攘刺(nng) B绽开(zhn) 舵手(du) 咀嚼(jio) 攥住(zun) C嗜杀(sh)蹂躏(ln) 撬开(qio) 拽拉(zhui)D戳穿(chu)榫头(sn) 残骸(hi)桅杆(wi)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黏液 杯盘狼藉 哀声叹气 坐收渔人之利B.吞噬 皮开肉绽 水泄不通 无所不用其及C.榫头 甘拜下风 集思广益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8、D.残骸 各行其事 相辅相成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3.文学常识填空。 海明威,_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_、_、_等。他在中篇小说老人与海中塑造的“硬汉”形象是_。4.下列对小说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小说没有传统小说的结构框架,内容的简化使小说的节奏性极强,其中有明丽、恬静而雅致的景色描写,也有豪华而壮观的抒情段落。B.在小说中,主人公一直自言自语,这说明长期的孤独与困境的压力,使老人深感悲苦无处倾诉,只能自己说给自己听,作者对其寄予了极大的同情。C.小说中的老人体现了现代人面对一个异己世界时的“意志力”。命运对他来说是严峻的,但他并不屈从于命运,而是以不息的斗

9、志去迎战命运和眼前这个世界。D.在小说中,海就是世界的象征,它有美丽的外表,却有凶险的实质;鲨鱼群的到来象征着厄运的降临;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是他不屈于命运的象征。5.关于老人与海,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 A、老人与海代表了海明威对作家和写作的一些看法。老人就是作家的象征,捕鱼的技巧就是创作的方法与艺术,而大鱼则象征伟大的作品。B、老人和鱼似乎是一个硬汉的两种表现:一个体力不足但智慧和顽强有余,一个不但强健而且沉着机智。鱼和老人似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双子座。C、桑地亚哥是一个刚硬,坚强,不屈服的汉子,小说表现的主题是“命运无常和人生来苦难”。D、当出海的第八十四天,当那条居然有十八英尺长的大马林

10、鱼出现燃起老人希望的火花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圣地亚哥已经走向了失去精神支柱的崩溃边缘。E、老人桑地亚哥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子精神,一种永恒的、超时空的存在,超越了人生中的磨难、辉煌、成功亦或是失败的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蜀道难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凫() 石栈()边塞()长吁短叹() B.猿猱()扪参()喧豗()嗟来之食() C.巉岩()吮吸()砯崖()峥嵘岁月() D.凋零()湍急()崔嵬()多难兴邦()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危乎高哉:高 B.开国何茫然:指时间久远 C.以手抚膺坐长叹:坐着 D.可以横绝峨眉巅:越过、渡过 3.

1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使人听此凋朱颜 B.猿猱欲度愁攀援 C.砯崖转石万壑雷 D.舞幽壑之潜蛟 4.下列对加点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险也如此 B胡为乎来哉 也:副词,表示“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无义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D所守或匪亲之:用于主谓之间,结构助词 所:与“守”一起组成“所”字结构5.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问君西游何时还,这里的君是指入蜀的友人。 B.又闻子规啼夜月,暗含古代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即子规)的典故。 C.作者描绘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是借景抒情的写法。 D.作者大肆渲

12、染了旅愁及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目的在烘托入蜀友人的感受。 6.下面是对蜀道难一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蜀地时写的,他袭用乐府古题,结合自己所见,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绮丽惊险的山川。B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了各处山水特点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C诗人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D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来写景抒情,从蚕丛开国到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13、杜甫诗三首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万壑(h) 渚(zh)清 萧(xio)条 环珮(pi)B.潦(lio)倒 千载(zi) 凋(dio)零 露(l)水C.霜鬓(bng) 青冢(zhng) 单(chn)于 荆(jng)门D.朔(s)漠 省(xng)识 嗟(ji)尔 暮砧(zhn)2.下列对秋兴八首(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B.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的衰败残破C.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

14、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 D.诗人在此旅居已近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只有徒然面对着丛菊的第二次开放,为去年的情景而落泪3.下面对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作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C.诗歌的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D.全诗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

15、谴责,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4.对登高一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琵琶行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湓浦口(p

16、n) 贾人() 六幺(yo) 迁谪(d) B.转轴(zhu) 拨弦(xin) 幽咽(y) 花朝(zho)C.船舫(fn) 衣裳(shn) 信手(xn) 虾蟆陵(h)D.慢捻(lin) 荻花(d) 钿头(din) 琵琶行(xn)2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快弹数曲(畅快)/歌以赠之(作歌)/欲语迟(迟疑)B.低眉信手(随手)/银瓶乍破(忽然)/却坐(退)C.声声思(思考)/阑干(纵横交错)/是夕(这)D.漂沦(漂泊沦落)/间关(形容鸟鸣声)/弦转急(变化)3所用的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句是()A.主人下马客在船 B.终岁不闻丝竹声C.秦时明月汉时关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琵琶行中“行”属“

17、歌行体”古诗的标志,从本诗看,这种诗体的主要特点是哪一项()篇幅较长篇幅较短音节、格律有严格的规定句式长短偏差,富于变化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讲究对仗、声调和韵律 A. B. C. D.5.对诗句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A.“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第一句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句通过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B.“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一句点明了送别的基调:“惨”。第二句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境,可谓情景交融:与友分别心绪难平,心情和眼前月色一样,一片茫然。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情景交融。不仅与开头“夜”“船”“月”相呼应

18、,而且烘托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以及演奏的悲凉气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广阔空间。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该句运用了反问和借代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实为画龙点睛之笔,同时也是全诗的主题即上段“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形象化说明。 6.对琵琶行诗中描写有关音乐的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A.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同时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使读者在想象中亲聆琵琶女的美妙音乐和旋律的发展变化。B.从“大弦嘈嘈如急雨”至“大珠小珠落玉盘”可理解为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错进行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表现了乐音的急切,圆润清脆。C.第二

19、乐段从“间关莺语花底滑”至“此时无声胜有声”,“间关”句表现了乐音的婉转、流畅、动听,接着描写乐音由低沉至缓慢半终止的状态,“此时无声胜有声”提供给读者充分的思维空间,激发人的想象力,从而深化了人们对诗人所描绘的琵琶乐音的玩味和品评。D.第三乐段一开始就是“银瓶乍破水浆迸”,这是音乐高潮到来的信号;“铁骑突出刀枪鸣”,乐音激越雄壮,强化了热烈而紧张的场面,是音乐的高潮所在;乐曲的终止也写得非常精彩,“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了琵琶乐曲终止时的特点,撕心裂肺戛然而止,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样,均从侧面烘托,使听众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韵味中。李商隐诗两首1下列词语中加

20、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马嵬(wi)惘然(wn)宵柝(ch) B弦柱(xun) 驿馆(y) 眉睫(ji)C栩栩(x) 金钗(chi) 痴心(ch) D自缢(sh) 厮守(s) 哗变(hu)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锦瑟无端五十弦 B一弦一柱思华年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C海外徒闻更九州 D如何四纪为天子徒:空。 四纪:四十年。3.下面赏析锦瑟不当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五十弦”并非实指,作者只是借锦瑟的弦之多来遣词达意而已。B颔联写诗人自己曾有过像庄周梦蝶那样美好的追求,可如今只能把自己的爱心像望帝那样托付给杜鹃。C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

21、作,最负盛名,诗题“锦瑟”是用起句的头两个字,全篇是一首咏物诗。D颈联“蓝田日暖”和“沧海月明”对仗,造成强烈的对比。诗人以为阴阳冷暖、美玉明珠,虽然境界不同,但怅恨是一样的。4.下面对马嵬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夹叙夹议。叙,采用了倒叙的方式,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议,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B颔联中“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的“虎旅传宵柝”,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C尾联包含强烈的对比。从章法上说,是对前文的总结;从艺术构思上说,是由前一方面引起的联想。D本诗写玄宗在马嵬驿为“六军”所逼,“赐”杨贵妃死。既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暗含指责,又对玄宗表示了深深的

22、同情。5.有关下列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他生未卜此生休:在另一世界无法卜知这一世界的欢乐。B庄生晓梦迷蝴蝶:此句用庄子梦为蝴蝶不辨物我的典故,写琴声之如梦似幻,令人迷惘,琴声的这种境界也是作者如梦似幻的身世的象征。C沧海月明珠有泪:此句用了海底鲛人眼泪变明珠的传说,托寓自己的才能不被世用的悲哀。D无复鸡人报晓筹:是说唐玄宗在被迫西逃入川的路上,再也听不到往日宫中鸡人报晓的声音了。寡人之于国也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斯天下之民至焉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五亩之宅 B王道之始也 C然而不王者,

23、未之有也 D鸡豚狗彘之畜3.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C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D非我也,兵也4下列句中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尽心焉耳矣 B弃甲曳兵而走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5.下面对文意的表述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如果想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就必须做到粮食与鱼鳖吃不完,材木不能用得尽。B孟子认为,让百姓按时栽种农桑,畜养牲畜,不随意耽误百姓农时,百姓就能免于饥寒,国君就能够称王天下。C对于社会混乱、哀鸿遍野的局面,不加以改变,却归罪于年成不好,这无异于拿刀杀人却归罪于兵器。D本

24、段文字从实行王道谈起,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原因、道理和措施。劝学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木直中绳(zhng) 参省(cn) 锲(q) 跬步(gu)B輮(ru) 槁(go)暴(p) 螯(o) 骐骥(j) C虽有槁暴(yu) 砺(l) 驽马(n) 蚯蚓(yn) D生非异(shng) 须臾(y) 镂刻(lu) 闻者彰(zhng)2.下列词语注释正确的组是 ( ) A 輮使之然也(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 砺(磨刀石) 须臾 (片刻)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 劝学(勉励,鼓励) C 绝江河(渡) 跬步(古代的半步) 驽马 (劣马) 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

25、赋)D镂(雕刻) 圣心 备焉(完备) 渊(深水) 风雨兴焉(起)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尝跂而望矣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C、不如须臾之所学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假舟楫者,非能水 君子生非异也4.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D、君子曰:学不可以已。5.下列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不

26、如登高之博见也。 6.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我曾经整日地思考,不如片刻所学的。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累半步一步的行程,就无法到达啊千里远的地方。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就能知识明了,而且行动没有过错。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7.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

27、加强思想品德修养。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D 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过秦论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崤函(xi) 锋镝() 猗顿() B.藩篱() 氓隶()瓮牖( ) C.雍州() 逡巡() 阡陌()D.长铩() 谪戍() 赂秦()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制其弊(困乏,疲惫) 振长策(抖落) 隳名城(毁坏) 信臣精卒(可靠的) B. 揭竿为旗(揭开) 非抗于九国之师(高,强) 殊俗(不同的)百家之言(言论,这里指著作) C. 度长絜大(衡量) 向时(从前) 金城(比喻坚固) 一夫作难

28、(困难) D.过秦(指出过失) 追亡逐北(溃败) 流血漂橹(盾牌) 叩关(击)3.下列哪一项中的“以为”与其它三项不相同()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B.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C.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D.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天下云集响应 外连衡而斗诸侯 却匈奴七百余里 履至尊而制六合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序八州而朝同列 囊括四海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A./ B./ C./ D./ 5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译:采用合从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 B奋六世之

29、余烈 译:奋力追赶六世剩余的烈士。 C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译:踏着华山作为城,因为有河而成为池。 D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译:始皇去世后,余威震动,不同凡俗。 6关于本文的几组判断,有误的是 A.本文先叙史实,再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避免了议论的空泛,增强了说服力。B.文章前四段是叙述历史事实:第一段写孝公任用商秧,使秦由弱变强;第二段写孝公之后的五位君主“蒙故业,因遗策”,使诸侯“争割地而赂秦”;第三段写秦始皇统一天下,国势和暴虐都到了极点;第四段写陈涉起义,天下云集响应,秦迅速灭亡;第五段则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 C.本文借古喻今,过秦的目的是劝唐玄宗施行仁政,以

30、防重蹈秦始皇因施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D.文章除运用排比、夸张、比喻等修辞之外,还运用了丰富的词藻,使文章酣畅流利,极有文采。师说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孰能无惑(疑难问题) 惑而不从师(遇到问题) 则耻师焉,惑矣(疑惑)B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吾师道也(学习) C小学而大遗(年纪小的人) 今之众人(一般人) 或不也(通“否”)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懂得) 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理)2.下列加点字与“孔子师郯子”中“师”的活用相同的一项( ) A而耻学于师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C其曲中规 D惑而不从师 3.下列句中加点的虚

31、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拘于时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蚓无爪牙之利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人非生而知之者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其可怪也欤!4.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輮以为轮 C 何陋之有 D不拘于时 5.选出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 )A韩愈是中唐散文家、诗人,字退之,以其祖籍,世称韩昌黎;以其官职,世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B韩愈借师说告诫学生李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了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斗争精神。C韩愈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

32、又被明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代表作除师说外,另有马说祭十二郎文等。D韩愈与同时代的另一散文家白居易一起倡导了著名的古文运动,反对浮夸不实的文风,主张“惟陈言之务去”,倡导先秦古文言之有物的文风。必修三语文同步练习-答案林黛玉进贾府1.B 2.C 3.B 4.C 5.C 祝福1.C 2.A 3.C 4.C 5.C 6.B 老人与海1.B(B项咀嚼(jio)应是ju)2.C(A项哀应为唉,B项及应为极,D项事应为是)3.美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桑地亚哥 4. B(老人的自言自语为其心理活动的外露,作者对其寄予同情也不对。)5. CD C项“小说表现的主题是“命运无常和人生来苦难”错

33、误 ; D“当出海的第八十四天”错误蜀道难1. C吮应读。 2. C坐:徒,空。3. B。B项为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发愁。A、C、D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分别为使.凋谢;使.滚动;使.舞动。4. AA句中语气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5. D作者并未谈及友人的感受。6. A“李白第一次到蜀地时写的”错。杜甫诗三首1. A(B “千载”的“载”应读“zi” C“霜鬓”的“鬓”应读“bn” D“朔漠”的“朔”应读“shu”)2. D(“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不当,应为“故园之思被孤舟系在了江边”)3. B(全诗的主题是对王昭君的命运表示同情的同时谴责统治阶级的,因此不可能有歌颂之意哪怕是对王

34、昭君的4. C(“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不对)琵琶行1. B(A项迁谪zh;C项衣裳chn;D项慢捻nin)2. C(思:悲伤)3. B(A、C、D三项互文)4. B(“歌行体”是古诗,所以“篇幅较短”不对,“音节、格律有严格的规定”不对,应是近体诗的要求。)5. D (“反问”应为“设问”)6. D (并非一样,前者未从侧面烘托)李商隐诗两首1.C解析:A项,“柝”读“tu”;B项,“弦”读“xin”;D项,“缢”读“y”。2. D解析:“四纪”为四十八年,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3. C “咏物诗”错4. D解析:本文思想内容上的独到之处是把批判的锋芒指向唐玄宗,而看不出“深深

35、的同情”。5. A解析:此句意思为不管来生怎样,今生的夫妻缘分已经断绝了。寡人之于国也1.C解析:A项,“无”通“毋”;B项,“涂”通“途”;D项,“颁”通“斑”。2. C解析:C项的“之”是代词,代这种情况。其他三项中的“之”为助词。3. B解析:例句与B项均为状语后置句。A项为宾语前置句;C项为省略句,“以”后省略“之”;D项为否定判断句。4. A解析:B项,“走”,古义为“跑”;今义为“步行”。C项,“然而”,古义为“这样(做了)却”;今义为转折连词,是一个词。D项,“养生”,古义为“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为“保养身体”。5. B解析:这仅仅是“王道之始”的条件,“称王天下”还需要“谨庠序

36、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这些条件。劝学1.B2. C(A项中“輮”意为:使弯曲;B项中“疾”意为:强;D项中“备”意为:具备。)3.D(A表修饰,用在“跂”的后面,表“望”的情态 / 转折连词,但。B兼词,于此 / 陈述语气。C取消短语独立性 / 定语后置标志) 4. D5.D(例句和A、B、C三句都是定语后置) 6. C(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自己的言行,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动没有过错) 7. C(“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错)过秦论1.B(藩)2.D(A振,举起 B揭,举起 C难,灾祸) 3 D(D当“认为”讲,是一个词,其它的都是“以(之)为”,是两个词)4. D(名状/使动/名动/形

37、动)5. A(B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 C凭着华山当做城,就着黄河当做池 D始皇去世后,余威震撼于边远的地方) 6. C师说1.B (A项中第三个“惑”意为:糊涂;C项中“小学”意为:小的方面学习;D项中“道”意为:道德学问)2.A(师:意动用法,以为师;耻,意动用法,以为耻;圣:形作名,圣人;曲:形作名,弯曲度;惑:形作动,遇到疑惑。)3.C(而都是连词,表承接;A项于介词,表被动/介词,从;B项之助词,定语后置标志/助词,宾语前置标志;D项其代词,代那些/副词,表反问。)4.C(与例句同为倒装句中的宾语前置,A项为判断句,B项为省略句;D项为被动句 )5.D,与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