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学复习资料(共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评价学复习资料(共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价值:价值是指客体所具有的促进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属性和能力,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的正面意义和正面价值。教育价值: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教育的个人价值: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人通过受教育,在增长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和品行。教育评价: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资料、经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不断自我完善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评价方案:评价活动的先行组织者,它是依据一定的评价目的,根据教育活动和评价活动的一
2、般规律对评价的内容、范围、方法、手段和程序等方面加以规范和基本文件。教育评价标准:对评价对象的各项指标达到要求的程度在数量方面和质量方面进行价值判断的准则和尺度。权重:指每个评价项目重要性程度的数值表示。加权:根据各级各项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给有关指标分派代表其地位和重要性程度的不同数值。测验法:指通过编制一定的试题或设置某种情景,向评价对象获取资料的方法。问卷法:评价者根据评价指标要求,提出一些问题,拟好题目和表格,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对象做题来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观察法:人们在不加控制的常态下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利用感觉器官或其他手段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并
3、作出标准,具体和记录的二种方法。访谈法:评价者通过与评价对象的知情者面对面谈话,直接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价值与事实的区别和联系,区别:1、与客观事实|:价值是一种属性能力,而事实是事物,事件或过程价值反映了主客体的关系,且价值所反映的客观存在具有正面意义。2、与科学事实:概念上的区别,价值需要主客体同时参与并是对客体对于满足主体需要的判断,而科学事实是对事物等的描述、反映、判断。联系:1、事实中蕴藏着形成价值的可能性。2、事实负载着价值。3、人的需要时实现从事实到价值转换的关键。教育评价的功能:1、鉴定选拔功能(有效的发挥:避免滥用鉴定的方法选拔的目的不是为了淘汰而是为了发展保持适度竞争)2、
4、导向激励功能(有效的发挥:把握评价指标的方向性,合理性,时代性)3、诊断改进功能(有效的发挥:改进才是目的确定合适的标准时关键)4、反馈调节功能西方教育评价研究的历史发展:1、考评时期2、测量时期3、目标分析研究时期4、多方位研究时期5、成为独立学科时期。当代教育评价的特点/发展趋势:1、在评价的目的上强调促进教育的发展。2、在在评价的取向上,注重个性与差异性。8、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共。9、存结评价过程上注重自评方法,强调科技和的应用。3、在评价的方法上重视定性与定量的结合。4、在评价的内容上,重视整体评价和全面评价。5、在对待评价结构式,重视全面的解释和慎重的处理。6、在评价的手段上只能化
5、。7、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并重。10、日益重视元评价。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1、方向性原则。2、可行性原则。3、可比性原则。4、全面性原则。5、目的性原则。6、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原则,7、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8、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9、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10、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11、多元化原则。12、伦理化原则。13、协商性原则。评价委员会的职责和任务:确定评价对象和评价重点;设计评价方案,制度评价工作计划;组织参与评价的有关人员,并对其进行培训;掌握、控制教育评价工作的进程,把握评价方向,协调好评价活动的内外关系;对评价结果进行决策分析,得
6、出最后评价结论;向有关单位汇报或反馈评价结果。专题评价小组的职责和任务:认真学习和理解评价方案的指标体系;依据评价方案的要求,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和数据;对信息、资料、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综合,得出初步的结论;向评价对象进一步核实,调查初步的评价结论;就专题小组工作进行总结,并向评价委员会汇报。评价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1.分解目标形成指标体系。设计指标体系的原则:一致性原则;完备性原则;可测性原则指标体系设计的三阶段:提出初拟指标;对初拟指标进行归纳、筛选;论证修订。2.界定标准形成标准体系。制定评价标准的构成:条件标准、效率标准、效果标准。教育评价标准的分类:按评价手段:定量准备、定性标准
7、;按评价标准的属性:绝对标准、相当标准;按评价标准的形态:分等评语标准、期望评语标准。教育评价标准体系的编制:制定评价标准的依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教育活动的规律;教育活动中的经验;评价活动的实际情况。制定评价标准的要求:具有导向性;联系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评价标准的三要素:强调和频度、标号、标度。方法:草拟评价标准,论证草拟评价标准,试评并修改。3.加权求和形成计量体系。加权的意义:指标重要程度的表述;影响评价结果;指导人们重视“重要”的指标。加权的方法:专家意见平均法、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进行试评(预备性评价),被评价者的自我评价,其意义:自我评价
8、可以为整个评价提供一定的信息,有助于形成高质量的评价;自我评价过程是自我诊断的过程,有助于评价对象的改进和提高;自我评价可以减轻评价者的工作负担、正式开展评价、整理信息、判断评价对象各项指标所达到的程度、作出综合评价教育评价心理的影响:影响对评价指标、权重、标准的理解;影响评价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影响评定与评价;影响评价结果的解释;影响参评人员的合作关系主评心理行为及其调试:可能的心理行为:角色心理、晕轮心理、次序效应、期望心理、同行心理、成见心理、从众心理、对比效应、时尚心理、疲劳心理、逆反心理、本位心理心理调试:严把选拔考核关;积极开展评价技能训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评价管理调试;评价的评价,即元评价。被评价者的心理行为与调试:心理行为:期望心理、被审心理、疑惧心理、求实心理、拒绝心理、逢迎心理、应付心理、自卫心理、敏感心理、文饰心理调试:充分认识被评价者的主体作用;提高被评价者的认识;应用多种方式评价,控制评价效应;灵活多样地反馈评价结果;加强过程的监督控制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