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级上第六单元反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八级上第六单元反思.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六单元课题:三峡教学目标1. 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并熟读成诵。2. 反复诵读课文,展开想像,领略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3. 学习抓住特点,描写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4. 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教学重点 : 把握景物描写的方法:抓住特点、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教学难点 : 体会文章生动、传神,精美的语言特点。教材分析新课程标准提出: “朗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本单元五篇作品都在描写自然山水之美中,融入了作者的细腻情思,是人与自然的交融, 是人与自然的对话。学习本单元,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还
2、要注意培养其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山水景物的感悟能力、欣赏能力。北魏郦道元的三峡 ,描写了三峡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是写景散文中的上乘之作。文美,也容易理解,对初二学生而言,结合树下注释读懂弄通不困难,关键是要适当地学会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如读准句读, 特殊字词和句子的用法;关键是了解写景散文运用的写作手法和文章的布局(写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教学设想:教学过程中尽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欣赏三峡风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熟读成诵,积累理解”的环节对课文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并结合书下注释通过圈画法把字
3、词和译文一一对应,尽量字字落实; 通过“品读课文,解决问题” 的环节时问题呈现,然后一一解决,使学生明了写景散文运用的写作手法和文章的布局。课时安排 :1 课时学生准备:1.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或图片。2. 收集有关长江或三峡的诗句。教师准备:1. 网上搜集有关三峡的图片,各个角度的精选一副。2. 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诗句。教学过程:一、导语激趣课前,我们走进了古文化殿堂,思“大同”社会,品圣贤风骨。漫步落英缤纷的桃源,享受世外的“怡然自得”;迈进“草色入帘青”的陋室,体味主人“惟吾德馨”的品德;面对“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顿悟君子的纯洁高雅;把玩“曾不盈寸”的核舟,惊
4、叹技艺的灵怪;置身天下为公的社会,想像“大同”的风貌;徜徉“三吏三别”中,感受到诗史的魅力。今天,我们将走进第六单元,继续感受古文化的魅力。请自读单元导读:现在,我们就借助文字一起走进被“郦道元”称为“山水画廊”的三峡。师:展示三峡风光图(美丽的三峡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生:简介三峡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二、完成 88 页文学填空题。补充: 水经注和郦道元,1.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他
5、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 本志十三篇。 (板书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2.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土录,是一本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水经注是记叙我国江河分布的专著,文体骈散相杂,写景部分多用四字句,受楚辞、汉赋影响,富有文学气息,对后世影响较大。三峡指上游自重庆白帝城至湖北宜昌之间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都说瞿塘雄、巫峡绚、西陵险,下面的几句诗各是写哪个峡的?是否验证古人的说法?三、看着现代的画面,读着古人的诗篇,我们知道,长江不仅壮丽于现在,更壮丽于过去,你觉得三峡最美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还是朗读过后再来解决。(学生齐读)四、诵读课文1. 读准字音、字正腔圆语
6、音美2. 借助语感读清句读节奏美3. 小组合作:文白对译(结合书下注释,把语句读通顺, 注意文句停顿。 )【注】此项环节设计意在强化学生的诵读能力,切实抓好基础。4. 齐读课文。( 多媒体展示)5. 图文对照,加深理解。6. 解释,并积累四字语。7. 美点寻踪:师生带着寻美的眼光找寻三峡最美的所在。教师引导:在山水。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写水则抓住三峡不同季节( 夏季、春冬之时、秋季) 的景物特征来写。(学生回答一有沾边,便及时鼓励:你们跟郦道元真是心有灵犀,他也觉得三峡美在山水)如此美景 , 作者仅用150 余字就描绘得如此传神入化, 其语言之美 , 其笔法之妙 , 实在令人称奇,作者是怎样将
7、其描绘得传神入化抓特征写景。山山高岭连、遮天蔽日夏水凶险、迅疾春冬之景清幽、秀丽秋景凄凉、哀婉( 对渔歌的理解 ) 8. 小组合作: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文中三峡的美景。(各组一名学生限时1分钟描绘)三峡很美 , 请用“三峡的 (景物) 美 , 你看。 ”的句式说一说。示例 : 三峡的山美 , 你看 , 七百里三峡 , 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 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重重的悬崖 ,层层的峭壁 , 遮蔽天空 , 挡住阳光。【注】此项环节设计意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五、品读课文,解决问题1. 本文与李白诗的联系? 2.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又为什么先写夏水? 3.结尾引用渔歌的作用?
8、4. 用自己的话总结三峡总的特点。讨论明确:1.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2. 动静结合。静景:山; 动景:水六、多媒体展示:有关三峡的诗句1.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抒发了重获自由的欢愉和喜悦之情。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2. 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朝云暮雨浑虚语, 一夜猿啼月明中3. 扁舟转山曲 , 未至已先惊,白浪横江起 , 槎牙似雪城( 宋
9、苏轼 新滩 )4.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首 送别诗 ,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表达依依惜别之情。)5.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引用渔歌 , 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特点)6.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北宋诗人苏轼的 念奴娇 赤壁怀古,作者吊古伤怀, 表达壮志难酬、 内心忧愤的情怀。 )7. 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8.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七、古今美文对照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余秋雨三峡 ;=刘白羽长江三峡 。八、背诵全文九、课堂总结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
10、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我相信,不管这块神奇的土地怎么变,三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永远不会变,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附资料: 大家有查到关于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1994 年 12 月 14 日,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2002 年 11 月 6 日,具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2003 年 10 月 26 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 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 137.
11、4 米,10 月 31 日,坝前水位提高到139 米。2009 年,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 公里,最宽处达2000 米,面积达10000 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到 2009 年三峡三期工程竣工,水位将抬高175米,请对照课文和查找的资料及图片,展开想象,描绘一下那时郦道元所描写的景观会有怎样的变化?(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课后反思 :八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年的文言文学习基础,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词汇的积累,掌握了简单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基本上可以结合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但朗读课文, 走进意境,涵泳品味的能力还需教师予以引导,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提高鉴赏能力。本单元课文均
12、是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丰富文化积累。学习三峡一文,我从“朗读”着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自由朗读之后,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文白对译、把握关键信息、品读批注,感悟文章的音韵美,之后展示朗读,部分学生朗读较投入,在此基础之上,简介背景资料,引发学生自主思考,获得探究问题的乐趣,部分学生大胆发言,带动了其他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由于这
13、样设计学习流程,充分尊重和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前提高,课堂气氛较为热烈,学习过程较为顺利,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今后的教学中, 还应留给学生更多一些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诵读, 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课题:观 潮教学目标1. 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并熟读成诵。2. 反复诵读课文,展开想像,领略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3. 学习抓住特点,描写自然景物与场面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4. 感受自然美与人文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教学重点 : 把握景物描写与场面描写的方法:抓住特点、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教学难点 : 展开想像,感受自然美与人文美学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
14、查找有关钱塘江潮的资料或图片。教师准备: 制作课件。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读批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激趣,揭示课题二、预习检测:完成92 页文学填空题。三、简介钱塘江潮的成因。(多媒体展示)四、诵读课文1. 读准字音、字正腔圆语音美2. 借助语感读清句读节奏美3. 小组合作:文白对译(结合书下注释,把语句读通顺, 注意文句停顿。 )【注】此项环节设计意在强化学生的诵读能力,切实抓好基础。4. 小组汇报交流:筛选课文主要信息,整体感知。钱塘江很美 , 请用“钱塘江的 ()很美 , 你看() 。 ”的句式进行汇报。【注】此项环节设计意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能
15、力。五、品读课文,解决问题1. 请同学们找出第一段中你特别欣赏、喜爱的语句,并简单加以评点赏析。2. 这是一场古代的水军演习,能说说它给你的印象吗?请以“我看到了一场_ 的水军演习”答问,并以文中关键词句证明你的看法。3. 讨论 : 作者写观潮为什么要用写”教阅卷水军”和”吴中健儿弄潮”? 4. 阅读第 4 语段,想想可否删去?说明理由。六、背诵喜欢的语段。七、拓展 阅读:北极昆虫的绝技,解决文后问题。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0 页 - - - - - - - - -
16、 - 八、课堂总结:观潮是南宋词人周密的晚年力作。文章描写了钱塘江潮、水军演习、吴中健儿的弄潮等三方面的内容,展示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流露出身为南宋遗民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怨。作者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井然有序,主次分明,且文章中巧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受到了美的熏陶。附板书设计:观潮钱塘奇观天下传水军演习江中现吴中健儿夸潮面盛况空前人海线附资料:(多媒体显示)1历史文化背景简介,有利于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杭州在南宋时称临安,是国都。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 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
17、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本文描写的水军演习、弄潮表演以及观潮情景,既衬托了钱塘江潮的奇伟壮丽,又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 极有气势的自然景观和人的勇敢行为相辉映,构成了南宋都城生活的风景画、风俗画。表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2 “既望”: “望”是古人对阴历十五这一天的称谓,“既”是已经过去的意思,“既望的意思是过了阴历十五,也就是指阴历十六。类似的说法还有“晦”( 指阴历每月的末一天) ,“朔” ( 阴历每月的第一天) 。3如何理解“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这是宋朝杨万里的诗句,原题是浙江观潮,意思是,海水
18、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郭; 浙江横看,潮水给它系上了一条白玉的腰带。周密在直接描写了潮水之后,引用杨万里的诗句,进一步描摹了钱塘江潮的波澜壮阔的气势。课后反思 : 上完观潮一课后,我上网查看了一些教学案例,在思想上有了很深的启发和感受。再对照 新课程标准认真反思,确有许多遗憾之处。我想这些新的认识和感受对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定有新的突破。观潮这篇课文是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的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在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我在教学设计中主要注重了创设心灵的
19、境遇。教学中,我以“朗读”为突破口,引领学生自由朗读、展示朗读,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在朗读中,创设心灵的境遇。“心灵”即指人的思想感情。有了丰富的思想感情,才有对事物的认知热情,我在课堂上喜欢看见学生迫切求知的眼神,喜欢听富有稚气的表达。他们的认知若是在情感中激发的,获得知识将是最牢固的。因此,在课堂上,我以有趣、生动、优美的激情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生引入所要学习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愿意与作者去观潮的情思。一句话,课堂中教师让自身投入情感状态带动学生,才能真正达到师生双边活动。课题:湖心亭 看雪教学目标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
20、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1. 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并熟读成诵。2. 反复诵读课文,展开想像,领略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3. 学习抓住特点,描写自然景物与场面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4. 感受自然美与人文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教学重点 : 把握景物描写与场面描写的方法:抓住特点、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教学难点 : 展开想像,感受自然美与人文美学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查找有关钱塘江潮的资料或图片。教师准备: 制作课件。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读批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课时安排: 1 课时
21、教学过程:一、导语激趣,揭示课题。中国有句古话,叫“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作为人间天堂的杭州,最美的去处恐怕就非西湖莫属了。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雅士漫游西湖,并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请学生回忆,然后多媒体展示:白居易的 钱塘湖春行 ,苏轼的 饮湖上初晴后雨,杨万里的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白诗描绘了西湖早春的景色,杨诗描绘了西湖六月即夏季的风光,而苏诗描绘的则是西湖初晴后雨的奇观。点拨:那么冬天白雪覆盖下的西湖又呈现出怎样的景象呢?没有了花红柳绿,是否也如苏轼所说,“淡妆浓抹总相宜呢”?今天,我们就走进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去一同领略西湖的冬景。二、简介湖心亭与作家作品。多媒体展示:1中国四大名
22、亭:安徽滁州醉翁亭,湖南长沙爱晚亭,北京先农坛陶然亭,浙江西湖湖心亭。湖心亭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2.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 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3. 张岱: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浙江绍兴人。出身仕宦,早岁生活优越,明亡后不仕,晚年避居山中,穷困潦倒仍坚持著述,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录、石匮藏书等。部分作品流露出对亡明的怀念之情。三、预习检测:完成92 页文学填空题。四、诵读课文1. 读准字音、字正腔圆语音美2. 借助语感读清句读节奏美3. 小组合作:文白对译(结合书下注释
23、,把语句读通顺, 注意文句停顿。 )【注】此项环节设计意在强化学生的诵读能力,切实抓好基础。4. 小组汇报交流:筛选课文主要信息,整体感知。湖心亭很美 , 请用“湖心亭的 ()很美 , 你看() 。 ”的句式进行汇报。【注】此项环节设计意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五、品读课文,探究问题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中的“痴”表现在何处?2. “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10 页 -
24、- - - - - - - - - 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3. 比较阅读: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明确:1.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2. 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 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 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 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 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3. 在描写手法上, 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手法,景人相映;而江雪主要使用
25、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在表达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六、背诵喜欢的语段。七、拓展 阅读:西湖游记。八、课堂总结:俄罗斯作家契诃夫在谈创作体会时,说过这样一句话:“简洁是才力的姊妹,写得有才华就是写得短。 ”这篇湖心亭看雪就是最好的证明。全文不过一百六十多个字,却把湖心亭的夜间雪景写得恍惚迷离,本文语言清新自然,篇幅短小, 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抓住雪景的特点,用白描手法描摹了一幅万籁俱寂、空旷悠远的西湖雪景图,将作者拥毳围炉、深夜观雪的孤高性格和落寞情怀显现得栩栩如生。表现了游湖人的雅趣,同时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之情。九、课外写作练笔
26、:用白描手法写一段话,描写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处景。课后反思:俄罗斯作家契诃夫在谈创作体会时,说过这样一句话:“简洁是才力的姊妹,写得有才华就是写得短。 ”这篇湖心亭看雪就是最好的证明。全文不过一百六十多个字,却用清新淡雅的笔墨, 抓住雪景的特点, 用白描手法描摹了一幅万籁俱寂、空旷悠远的西湖雪景图,把湖心亭的夜间雪景写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教学湖心亭看雪一文,我针对篇幅短,寓意丰富的特点,仍然将朗读贯穿课堂的始终,引领学生自由朗读、展示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师生文白对译,并适时点拨,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题:短文两篇教学目标1. 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并熟读成诵。2
27、. 朗读,品味语言之美。3. 研读,品味意境之美。4. 探究,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 朗读,品味语言之美; 研读,品味意境之美。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学生准备:查作品背景资料。教师准备: 制作课件。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读批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一、导语激趣,揭示课题。课前,我们走进了古文化殿堂,诵读三峡,我们无不为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所陶醉
28、。 其实,我们伟大的祖国哪儿不是神奇如画呢,现在,我们就借助文字, 一起走进 短文两篇,继续感受古文化的魅力。二、展示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三、预习检测:完成第90 页 1、 2、3 题。四、自主学习(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1. 自由朗读答謝中书书。 (注意节奏划分和重音)要求: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准节奏,当停处,停得稍长;不停处,停而不断。注意:四字句节奏:二二式。2. 重点句子划分节奏,。3. 视频范读。4. 小组内展示朗读。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5. 展示朗读。(齐读)。五、介绍写作背景(学生完成)。六、文白对译1. 品读批注、把握关键信息。2.
29、小组交流。3. 小组展示:我欣赏文章的 ( )(美言佳句、写作手法、情感意蕴),我的理解是( ) 。【注】此项环节设计意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七、品读课文,探究问题1. 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2. 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3. 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八、自学承天寺夜游,汇报交流:多媒体显示:1.揣摩下面的句子,分析句中透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 作者描绘这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出作者怎样的心境?请找出写作者心境的句子并作出分析。3. 比较阅读:这两篇短文都写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试加以说明。九、背诵喜欢的语段。十、拓展 阅读:请完成练
30、习册91 页课外阅读题甲文和乙文。十一、课堂总结(师生完成)课后反思:学习短文两篇一文,我紧扣单元主题,引领学生走进古文化殿堂,继续感受古文化的魅力。八年级学生已有了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初步养成了自学积累、整理归纳文言现象的良好习惯,基本上可以结合文下注释、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在此基础上,以“朗读”为主,朗读,品味语言之美;研读,品味意境之美。探究,背诵,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文白对译、把握关键信息、品读批注,引发学生自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1、 8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主探究,课堂气氛较为热烈,学习过程较为顺利,尤其拓展延伸环节,以文带文,进行同主题阅读,大部分学生当堂完成了阅读任务,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今后的教学中,还应给学生更多朗读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课题诗四首【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了解诗歌的背景知识。2把握借境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3背诵、默写诗歌。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诵,要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充分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理解诗意、感受诗情。2通过联想、想象,品味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情景交融的意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诗歌中描绘
32、的田园山水和抒发的真挚情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2背诵默写诗歌。【教学思路】教读本课, 重在引导学生鉴赏这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语言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教学方法】诵读法、联想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课时】 1 课时【课前准备】搜集诗歌背景资料,熟读诗歌。【教学步骤】一、导语激趣,揭示课题。同学们,小学阶段我们学习了不少诗歌,你们还能背出哪些?(学生任意背诵)请你讲讲在你印象中,古诗有哪些特点?(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小结)二、展示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三、预习检测:完成第96 页 1、
33、2、3 题。四、自主学习(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1. 自由朗读。(注意节奏划分和重音)要求: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准节奏,当停处,停得稍长;不停处,停而不断。2. 重点句子划分节奏,。3. 视频范读。4. 小组内展示朗读。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5. 展示朗读。(齐读)。五、介绍写作背景(学生完成,老师强调)。六、文白对译1. 品读批注、把握关键信息。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9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2. 小组交流
34、。3. 小组展示:我欣赏诗歌的 ( )(美言佳句、写作手法、情感意蕴),我的理解是( ) 。【注】此项环节设计意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七、品读诗歌,探究问题。1.诗歌中哪些句子富有情趣?请展开联想、想象,用诗意的语言描绘这一画面。(也可鼓励会作画的学生描绘出画面)2. 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3. 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八、背诵喜欢的诗歌。九、拓展 阅读:请阅读练习册97 页山居秋暝 ,完成作业。十、课堂总结(师生完成)课后反思:学习诗四首 ,课前,学生进行了较充分的准备,了解了诗歌的背景资料,基本上可以结合文下注释、工具书读懂诗歌。在此基础上,课堂教学中,以“朗读”为主,朗读,品味语言之美;研读,品味意境之美;诵读,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在学习交流展示活动中,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把握关键信息, 进行品读批注汇报,引发学生自主探究,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习过程较为紧凑,尤其大部分学生当堂完成背诵任务,学习效果良好。今后学习中,还应注重诗歌的鉴赏,练习改写或续写,激发学生的联想力与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0 页,共 10 页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