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模型的制作(共4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308396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高线模型的制作(共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等高线模型的制作(共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高线模型的制作(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高线模型的制作(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二)等高线模型在中学地理当中,等高线向来是教学重点与难点,也是学生相对难以把握的内容。传统意义的教学中,老师多采用描述的方式或通过板画对等高线进行讲解,来把三维空间中的实物表现于语言描述当中,或绘制到二维平面当中。无可否认,这样的讲解方式对于一部分同学是容易接受的,但对于那些理解能力相对较差,空间立体感不是很强的学生来说,接受起来就难免有些困难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自然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毕竟耳闻不如目睹,目睹不如手动。所以,老师引领学生动手制作一个等高线演示模型才是当务之举。所谓等高线,就是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笔者要设计的这个等高线模型,就是要更加科学合理

2、地把抽象难懂的三维空间中的等高线,投射到形象易会的二维平面当中去。从而在操作的过程中去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真正涵义。1、模型的制作工具准备:石膏粉5千克 水盆 刻刀 毛刷 透明塑料板若干 油性彩笔 水粉画颜料、画笔及调色盘 锯条 平整的木板制作步骤将石膏粉倒入盆中,加入适量的水调成稠糊状,然后取出堆放于平整的木板之上。用手将其大致捏成山体形状(注意要把各种地理要素都表现进去,如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坡、缓坡、陡崖等),凉干待用。在山体模型的不同高度处,沿着铅直线等距离取几个点,并标刻在模型上,这就相当于山体的不同海拔。沿着不同的高度点,大致确定出几个等距离的切面(等高面)并用锯条将山体模型沿

3、着这几个切面锯开,从而将整个模型锯成若干个能磊放成一个整体的小模块。用刻刀将每个小模块的表面修复平整,光滑,并使模块之间的边缘基本吻合,磊放到一起不易看出缝隙。用毛刷将模型上的残渣扫尽,使其光洁,然后用水粉笔着色(以绿色为主,从下往上颜色逐渐变浅)。这样一来,一个山体等高线演示模型就做好了。2、教学与演示(1) 向学生展示整个山体模型,并说明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坡、缓坡、陡崖等各个要素所在的具体位置。(2) 将透明塑料板夹在各个模块切面之间,以表示山体不同海拔的几个等高面。(3) 用彩色油性笔,沿着各个模块底部的边缘轮廓,将轮廓线画在各模块底部的透明塑料板上,并标上不同的高程。(4) 将

4、塑料板抽出,叠放到一起,向同学展示。图6第一步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第二步图7第二步向下叠放第三步图8展示图9这样,不同等高面上的等高线就投射到了同一个平面上,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等高线地形图。这时,由演示者引导同学在图上找出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坡、缓坡、陡崖等各个地理要素,看看是否与模型上的要素相对应。3、分析与评价该实验能够巧妙地展示出等高线地形图的投影原理,形象地反映出各个要素所代表的实际地貌,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并且所选材料价格低廉,容易搜集。笔者认为该方法非常值得推广。但是实验中运用到的材料较多较重,制作起来耗时较长,而且石膏干得很快,不易把握,适合学生在业余时间完成,在活动课上将成品向同学展示,或者直接由教师提前制作完成,在教学过程当中向学生演示。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