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章声现象A卷(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章声现象A卷(练习).doc(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章声现象A卷(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1题;共22分)1. (2分) (2016来宾)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发声体一定在振动B .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 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温度有关D . 发生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声音的音色不同【考点】 2. (2分) (2017八上余庆期末)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 .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C . 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D .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
2、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考点】 3. (2分) (2018深圳) 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B . 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8m/sC . 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D . 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考点】 4. (2分) (2011盐城) 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 . 声音产生的原因B . 决定音调的因素C . 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D .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考点】 5. (2分) 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
3、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A . 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B . 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C . 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D . 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考点】 6. (2分) (2016八云县月考)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的是( )A . 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B . 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C . 用手捂住耳朵D . 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考点】 7. (2分) (2016深圳) 对如图描述正确的是( )A . 甲: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
4、变B . 乙:体温计读数为6.6C . 丙:内燃机在此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 . 丁:音叉和长笛的音调、响度、音色均相同【考点】 8. (2分) (2017八上深圳期中) 关于声音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总是340米/秒B .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C . 声音在水中不能传播D . 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考点】 9. (2分) 关于老牛叫的声音和蚊子发出的声音相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A . 老牛的音调高,响度大B . 老牛的音调低,响度大C . 老牛的音调低,响度小D . 老牛的音调高,响度小【考点】 10. (2分) 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
5、减弱的是( )A . 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B . 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C . 关闭房间的门窗D . 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考点】 11. (2分) (2020临沂) 在线学习期间,小明使用手机收看老师的教学直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明听到的讲课声不是振动产生的B . 老师戴口罩讲课时响度变小,音调变低C . 用耳机听课能在声源处减弱讲课声对家人的影响D . 直播时老师与摄像头的距离应小于摄像头的焦距【考点】 二、 多选题 (共3题;共9分)12. (3分) (2019八上景县月考) 某同学对下列声现象进行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 . 击打纸筒端让其
6、发声,看到火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B . 拨动琴弦,优美的琴声来自于琴弦的振动C .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杯子,声音的响度不同D . 利用声音的音调可以测量海水的深度【考点】 13. (3分) (2020八上攸县期末) 倒车雷达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如图所示,倒车时,当尾部在非安全距离内遇到障碍物,雷达就会发出警报,提醒司机注意。倒车雷达工作中,应用了下列哪些物理知识( ) A .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 . 回声C .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 . 次声波【考点】 14. (3分) (2017丰台模拟) 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
7、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运动员耳朵中的B . 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C . 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D . 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音调越高【考点】 三、 填空题 (共9题;共28分)15. (4分) (2018八上防城港月考) 如图所示,接通电源,此时能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_。 【考点】 16. (3分) (2018八上武汉月考) 下面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ao)的波形图,观察如图波形图可知,相同的声音的特征是_、_,不同的是_ 【考点】 17.
8、(2分) (2018八上清江浦期中)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因钢尺_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_(选填“大小相同的力”或“大小不同的力”)再拨钢尺,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选填“高” 或“低”)。 【考点】 18. (4分) 中华恐龙园库克苏克大峡谷的“湿谷”深处,工作人员借助超声波水雾机营造出亦真亦幻的童话世界超声波能将水打散而形成白雾,是因为超声波具有_;人耳听不见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频率大于_Hz【考点】 19. (4分) 如图所示的玻璃钟罩内放一个小电铃,接通电源时,能听到清脆的电铃声。用抽气机抽取钟罩
9、内的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铃声的变化是_。若把钟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我们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此时的电铃_(选填“是”或“不是”)声源。【考点】 20. (2分) (2020八上南昌月考) 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小明做了以下小实验,如图所示,用筷子敲打装有不同质量的水的相同玻璃瓶。清脆的敲击声是瓶子和水_产生的,从左至右音调越来越_(选填“高”或“低”)。 【考点】 21. (4分) (2020八上沭阳月考) 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首先登场的是宋祖英和成龙,一曲邀世界共享向全世界人民发出邀请,歌声是由于演员声带的_而产生的,现场观众能听到歌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中传播,观众能区分宋祖英和
10、成龙的声音,是由于他们声音的_不同,如图,悬挂在世博会德国馆内的金属球设有声控装置,一旦参观者齐声高喊,金属球就会应声摆动,呼喊声越大,球摆动的幅度越大。这表明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_。物理学上常用声音的_(选填“音调”或“响度”)来表示呼喊声的“大小”。 【考点】 22. (2分) (2018八上扬州期末) 控制环境污染是“打造宜居城市,建设文明扬州”的重要举措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_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选填“音调”、“响度”、“音色”)【考点】 23. (3分) (2016八上建邺期中) 小明爸爸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断
11、发出敲击物体的声音,小明爸爸为了尽量避免声音对小明的干扰,他采取了三种方案: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这种三种方案中,是在_处减弱噪声;是在_中减弱噪声;是在_处减弱噪声 【考点】 四、 计算题 (共3题;共30分)24. (10分) (2017九上泰山期中) 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个同学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5s后听到回声,那么该同学距山崖大约是多少米?(V声=340m/s) 【考点】 25. (15分) 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
12、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撞上障碍物【考点】 26. (5分) (2018八上港南期中) 下表为简化的北京西至重庆北T9次列车时刻表。请分别计算T9次列车从北京西至郑州,以及从北京西至重庆北的平均速度。 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里程/km北京西-15:050郑州22:2922:55689重庆北16:14-2079【考点】 五、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4分)27. (4分) (2020八上汉中月考) 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
13、将发声的闹钟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 反射面材料大理石玻璃板木板棉布毛巾海绵反射声音的强弱最强强强较弱弱几乎听不到(1) 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_,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位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实验结果如上表; (2) 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_; (3) 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南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_(写出一条即可); (4) 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
14、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_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 【考点】 28. (5分) (2019八上平遥期中)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 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_。 (2)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 (3) 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陟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声音要传播出去,
15、需要物质做媒介;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_(选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_是正确的。【考点】 29. (5分) (2020八上兰陵期中) 在吉他的弦松紧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小明认为其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他选用了如下琴弦进行实验。 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A钢200.3B尼龙丝300.5C尼龙丝300.3D钢400.5E尼龙丝400.5(1) 探究音调与材料的关系时,应选用编号为_的琴弦; (2) 选用编号为B
16、、E的琴弦,可以探究音调与_的关系; (3) 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设计和进行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等。完成本探究过程的合理步骤是_(填写数字代号)。 【考点】 第 19 页 共 19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1题;共22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答案:7-1、考点:解析:答案:8-1、考点:解析:答案:9-1、考点:解析:答案:10-1、考点:解析:答案:11-1、考点:解析:二、 多选题 (共3题;共9分)答案:12-1
17、、考点:解析:答案:13-1、考点:解析:答案:14-1、考点:解析:三、 填空题 (共9题;共28分)答案:15-1、考点:解析:答案:16-1、考点:解析:答案:17-1、考点:解析:答案:18-1、考点:解析:答案:19-1、考点:解析:答案:20-1、考点:解析:答案:21-1、考点:解析:答案:22-1、考点:解析:答案:23-1、考点:解析:四、 计算题 (共3题;共30分)答案:24-1、考点:解析:答案:25-1、考点:解析:答案:26-1、考点:解析:五、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4分)答案:27-1、答案:27-2、答案:27-3、答案:27-4、考点:解析:答案:28-1、答案:28-2、答案:28-3、考点:解析:答案:29-1、答案:29-2、答案:29-3、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