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I)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I)卷.doc(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7题;共34分)1. (2分) (2017八上漳州期中)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 )A . 倒立缩小的实像B . 倒立放大的实像C . 正立放大的虚像D . 无像【考点】 2. (2分) (2017八上金山期末) 当烛焰离凸透镜3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 40厘米B . 30厘米C . 20厘米D . 10厘米【考点
2、】 3. (2分) (2018九上大庆期中) 把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5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 A . 倒立、放大实像B . 倒立、缩小实像C . 正立、放大虚像D . 正立、缩小虚像【考点】 4. (2分) (2017八下灯塔月考) 下列光学仪器中得到的实像比物体大的是( ) A . 照相机B . 投影仪C . 放大镜 D平面镜【考点】 5. (2分) 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如图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虚像的是( ) A . B . C . D
3、. 【考点】 6. (2分) 夜晚,发着光的小萤火虫从放大镜的2倍焦距处沿着主光轴匀速飞行过程中,萤火虫发出的通过放大镜部分的光逐渐减少,则萤火虫的像( ) A . 远离放大镜,平均速度小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B . 远离放大镜,平均速度大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C . 靠近放大镜,平均速度小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D . 靠近放大镜,平均速度大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考点】 7. (2分) (2017八上成都期末)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所成的像( ) A . 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 . 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C . 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D .
4、 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考点】 8. (2分) (2019九上济宁期末) 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 . 凸透镜成像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B . 在岸上看到水中的白云是光的反射现象C . 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D . 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速度v从1.2f处匀速运动到1.9f处(f为焦距),这段时间内像移动的速度为v,则vv【考点】 9. (2分) 物体S(未画出)经凸透镜L成像于M处的光屏上若将光屏移至N处,仍要在屏上得到物体S的像,则在凸透镜L左侧P处放置的透镜是( )A . B . C . D . 【考点】 10. (
5、2分) 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像,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 6cmB . 10cmC . 16cmD . 20cm【考点】 11. (2分) (2017八上岱岳期末)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30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 5cmB . 10cmC . 15cmD . 18cm【考点】 12. (2分) 如图所示,在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距光心2倍焦距的地方放一点光源S,在透镜的另一侧距光心3倍焦距的地方垂直于主光轴放置的屏上得
6、到一个亮圆斑,若将透镜的上半部遮住,则( )A . 屏上亮圆斑上半部消失B . 屏上亮圆斑下半部消失C . 屏上亮圆斑仍完整,但亮度减弱D . 屏上亮贺斑直径减少【考点】 13. (2分) (2017深圳模拟)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u 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当u=5cm 时, 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B . 当u=15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 . 当 u=25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 .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0cm 处移动到 30cm 处的过
7、程中,像逐渐变小【考点】 14. (2分) 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到距凸透镜20 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 10 cmB . 20 cmC . 12 cmD . 以上都不对【考点】 15. (2分) 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A . 倒立、缩小的实像B . 倒立、放大的实像C . 正立、放大的虚像D . 正立、缩小的虚像【考点】 16. (2分) (2017路南模拟)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放置
8、在光具座上50cm处,如图,在蜡烛从10cm处逐渐移至40cm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像的大小逐渐变大B . 像的大小逐渐变小C . 成的一直是实像D . 像与物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考点】 17. (2分) (2017八上滦南月考)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A . 60厘米B . 40厘米C . 20厘米D . 10厘米【考点】 二、 多选题 (共3题;共9分)18. (3分) (2017牡丹江模拟) 下列知识结构中,正确的是( ) A . 物距u像的性质大小倒
9、正虚实u2f缩小倒立实像2fuf放大倒立实像uf放大倒立虚像B .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压力使接触面粗糙使接触面光滑变滚动为滑动变滑动为滚动使摩擦面分离C . 电路特点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流路径一条多条有无节点(分流点)有无用电器间是否影响相互影响互不影响D . 物体受力情况运动状态不受力不改变受力受平衡力不改变受不平衡力改变【考点】 19. (3分) (2015八上夏邑期末) (多选)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
10、( ) A . 凸透镜位于a点左侧B . 蜡烛在b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C . 凸透镜位于b点右侧D . 蜡烛在a点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考点】 20. (3分) (2020和平模拟) 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将凸透镜A换成凸透镜B并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照相机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B . 放大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C . 凸透镜A的焦距大于凸透镜B的焦距D . 凸透镜B的焦距大于凸透镜A的焦距【考点】 三、 填
11、空题 (共4题;共10分)21. (2分) 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大小变化规律时,将物体放在同一凸透镜(焦距为10cm)前的不同位置上,得到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的(a)、(b)、(c)三图。通过比较图的(a)、(b)和(c)可得的初步结论是:_。【考点】 22. (2分) (2018中山模拟) 如图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人的眼睛从图中位置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_(选填“实”或“虚”)像;后者是由于鱼缸的右侧部分等效于凸透镜而形成的_(选填“实”或“虚”)像【考点】 23. (3分) 凸透镜是应用广泛的光学元件之一,它对光具有_作用,当一物体位于
12、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内时,成_的像(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考点】 24. (3分) 小刚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B、C、是主光轴上的三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1)他把烛焰放在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他把烛焰放在_点上是属于幻灯机的原理。【考点】 四、 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29分)25. (12分) (2018德州) 小莉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 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
13、,移动透镜至_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2) 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_(选填A、B、C”)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如图丙中的_ (选填“1、2、3、4”)。 (3) 实验完成之后,小莉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丁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_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考点】 26. (4分) (2017广东模拟)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 小明同学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
14、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甲所示,这一操作是为了_ (2) 接下来,小明将器材组装成图乙,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一个器材是_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_(缩小/放大)的实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_的原理(照相机/电影放映机) (3) 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光屏上出现如图丙所示的情况,为得到完整的像,他可将凸透镜向_调节; (4) 小明取来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且较靠近凸透镜,仅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获得一清晰的像(如图丁所示)拿走眼镜,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接下去的操作方法可以是,仅将光屏向_(左/右)移动适当的距离,或仅将蜡烛向_(左/右)移动适当的距离 【考点】 27. (5分) (2
15、019八上贵港月考) 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 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用一个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由甲图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_cm。 (2)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 (3) 重新调整后,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生活中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
16、”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 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的实像;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5) 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_。(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考点】 28. (8分) (2018河南模拟)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 f=_cm。 (2) 如图乙,光屏上呈
17、现清晰的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cm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 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16cm 处,则人眼在图中_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4) 如图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 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选填“远视”或“近视”)眼镜。 【考点】 第 23 页 共 2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7题;共34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
18、答案:7-1、考点:解析:答案:8-1、考点:解析:答案:9-1、考点:解析:答案:10-1、考点:解析:答案:11-1、考点:解析:答案:12-1、考点:解析:答案:13-1、考点:解析:答案:14-1、考点:解析:答案:15-1、考点:解析:答案:16-1、考点:解析:答案:17-1、考点:解析:二、 多选题 (共3题;共9分)答案:18-1、考点:解析:答案:19-1、考点:解析:答案:20-1、考点:解析:三、 填空题 (共4题;共10分)答案:21-1、考点:解析:答案:22-1、考点:解析:答案:23-1、考点:解析:答案:24-1、考点:解析:四、 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29分)答案:25-1、答案:25-2、答案:25-3、考点:解析:答案:26-1、答案:26-2、答案:26-3、答案:26-4、考点:解析:答案:27-1、答案:27-2、答案:27-3、答案:27-4、答案:27-5、考点:解析:答案:28-1、答案:28-2、答案:28-3、答案:28-4、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