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集合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集合五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集合五篇精选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集合五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数学说课稿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分数与除法中的第一课时。我将就“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四方面进行说明。 (一)、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认识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一教学内容,是小学教学第十册第四单元中第一小节的授课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过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
2、题、用方程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一样,本小节教学的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也是由于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相应地除法意义的具体含义也有了扩展而产生的新的应用题。本节课承接了分数的意义等知识,又为今后学习单位名称的转化和分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做好知识的铺垫,所以让学生很好的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体会量与率的区别十分重要。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二)、关于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的确定 根据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认识,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我确定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如何用分数来表示除法算式的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生生合作中学会倾听,收集他人的信息,在师生合作中,大胆创新勇于发现,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 本节的重点是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而本节的难点是具体体会每一个商的由来,它具体表示的意义,也就是通过分数与除法之间各部分关系的教学,实际上要将分数的意义在学生的感性认识上进行一次升华。本节课我采取利用具体实物,图形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教学过程的设计采取在大量
4、的数活动和数学信息中感知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进行中,要充分创设让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设计生动有趣,富有个性的数学活动,在学习中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实实在在的学好基础知识,让每个学生通过学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营造民主、和谐、活跃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原则。 1、自主探究、寻求方法 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寻求分数除法的解题方法。 2、设计教法体现主体 课堂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领路人,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各抒已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分层练习、注重发展 练习有层次,由尝试练习到综合练习
5、到发展练习,层层深入。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激情引入,自主建构。 这一部分的目的是在已有的知识上学习新知识,让学生感知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为重点的落实,难点的突破铺路搭桥。 (1)(课件展示) 1)6块月饼分给3人,每人分多少块? 2)1块月饼分给2人,每人分多少块? 3)1块月饼分给3人,每人分多少块? (2)问一问他们怎样计算每人分得的块数? (3)当他们发现不能得到整数的商时,引导他们讨论应该怎样表示他的结果。 从而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4)介绍分数表示除法的商的由来。 二、在目标的递进中,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这一部分的目的是在学生已初步建立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将数学
6、活动变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遵循学生认知的特点,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创造有现实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数学活动。 (1)出示例1:例1: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1)生讨论 1在讨论过程中,启发学生用一个数表示 2在小组中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生汇报讨论结果 生1:从图上我可以知道每人分得这块蛋糕的 生2:求每人分得多少个,要算13得多少? 师:13得多少呢? (2)出示例2: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人平均分得多少块? 首先请他们估算一下每个人应分得多少块? 参考答案: A、半块B、半块多c、一块 其次,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最后展示分法 (3)列出
7、完整的算式,并用分数来表示具体的结果。 (4)在教授完例1和例2后,不忙于理论的总结,因为在这里学生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认识。那么教学设计为请他们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和结果,猜测分数与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情况,安排模仿练习,感性体验数学活动。 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3份,每份长多少米? 体会当得不到整数结果的时候,用分数来表示他们的商,发现分数的分子是除法里的被除数,分母是除法里得出术,在总结完各部分关系与分母公式后,请他们推理一下,除法理由具体要求吗?(除数不能为零)那分数有没有要求呢?说一说理由,教师板书b0,引导进行验证从分母所表示的意义说明没有意义。 三、掌握知识技能,
8、实现数学思想的深入。 结合本书的重点,难点,这一部分教学的目的要是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在应用中形成一定的技能。在有层次的练习中,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建构知识的框架,实现数学思想的逐步深入。 练习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强化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45=512=78= 让学生叙述一下你观察到了什么?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然学生想一想,你都可以知道什么?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观念训练知识的迁移能力。怎样解答?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用分数表示商的意义的总体认识。 单位换算:9cm=()dm3cm=()m7dm=()m 11秒=()分5分=()时8时=()天 四、画龙点睛,留下个
9、性发展的空间。 课程的最后以学习目标进行提纲式小结,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再次重申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好习惯教师引导思考练习一中每段的长度都不一样,要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从认识上、意义上、联系上进行一次升华。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认识,为今后的继续学习留下个性发展的空间,释放无穷的潜能。 五、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为新授例题。 第二部分为总结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识。 第三部分为分层次的发展思维。 这样设计的目的再现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体现了一切事物发展的本质特点,更重要的是渗透给学生,从实践中上升为理论,又用于指导新的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真实性,从而树立从小爱科学的唯物主义
10、世界观。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篇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P58旅游费用 教学目标: 1、会利用已有的知识,依据实际情况给出较经济的方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运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依据实际情况给出较经济的方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 能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爱好 师:谁愿意大声地向同学介绍一下你的爱好? 师:猜一猜老师的爱好?(旅游) 2、导入新课
11、 师:旅游最需要准备的是什么?(钱)都花在哪些地方呢? 师:通常我们把旅游用的钱统称为旅游费用。 板书:旅游费用 师:旅游费用的多少是因人而异的,即使同一个景点花费也会不同。聪明的人往往会利用智慧节省很多钱。你们想不想当聪明人? (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引入时,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制造悬念,来诱发学生想揭密的问题意识。) 二、研究探讨 1、单选方案问题探讨 师:据我了解,你们最熟悉的王新运同学也很喜欢旅游,而且还碰到了一些问题。让我们来看看吧! (放录像1:母子俩讨论旅游方案) (有道是:“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正是数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因此,小学数学教
12、学必须从抽象、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出金字塔,走向生活,使数学生活化。这种与学生密切相连的生活事例,对学生而言,有着一种多么强烈的亲和力,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师:王新运勇敢地接受了挑战,你们敢接受这个挑战吗?请看大屏幕! 出示:旅行社推出两种优惠方案 A景园一日游B景园一日游 大人每位160元团体5人以上(含5人) 小孩每位40元每位100元 师:从旅行社推出的两种优惠方案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分析。 师:究竟选哪种方案比较省钱呢? 同桌两人合作,先讨论方法,再把思考过程写在纸上。看哪个组最快。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可能出现) 第一种:第二种:(大力表扬
13、) A4160=6404-1=3 64040=680360=180 B5100=500选B方案 680500 选B方案 (对方法奇特的给予鼓励,对两人有明确分工的更要大力表扬其主动合作意识) 板书:4大1小B 师:谁能总结一下我们的思考过程? 板书:计算比较选择 师:同学们选择的结果和王新运一样不一样呢?让我们看一看。 (放课件2:结论) 师:看来你们的想法是一致的,不愧是好同学好伙伴。就在王新运与妈妈继续商量准备的东西时,事情发生了变化。 (放课件3:三个老师加入) 师:三个老师家究竟要选哪个方案呢?这可累坏了王新运,我们能不能替他分担一下呢? 出示:蔡老师家:2个大人4个小孩 王老师家:3
14、个大人2个小孩 刘老师家:1个大人6个小孩 要求:选择一个老师家,自己完成任务。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 教师板书:2大3小A1大6小3大2小 师:我们每位同学都能作出准确地判断,不愧是聪明人! 那如果去6个大人3个孩子,你能很快地判断吗? 2个大人5个孩子呢? 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 随学生汇报板书:小孩多大人多 师:你们不仅通过计算、比较、选择为四个家庭作出了较准确的判断,还通过认真观察、分析发现了规律,并加以运用,真厉害! (现代教学论指导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设师生互爱、人格平等、教学民主、生生和谐的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
15、础。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是发展学生创造性的保障。所以,教学时要关心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师表又是可以交心的朋友,让爱充满着整个课堂,学生之间形成了和谐友好、互助、竞争的良好关系。课上,我努力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通过互相讨论、互相反馈、互相倾听、互相激励、互为师生、互相合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 板书:发现运用 2、组合方案问题探讨 师:就在我们这边热列讨论时,老师们那里又发生了变化 (放课件4:组团去) 师:组团去,谁能快速口算一下他们去几个大人几个孩子呢? 出示投影:组团:10个大人13个小孩 师:这么多人去,怎样选择最省钱呢? 学生讨论:AB组合方案
16、 板书:灵活 (备用:如果去4个大人7个孩子,怎样选择最省钱呢?) (“思维是以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认识的发展就是观念上的“平衡失衡再平衡”的反复渐进过程。在新课引入时,教师从学生认知结构出发,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考那些与已有的认知所不同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心理上形成认知冲突,从而打破原有心理平衡,造成“愤”、“悱”的心理状态,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这样由浅入深不断施问的情境,诱发了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激发了学生产生探求强烈愿望。) 师:看来我们同学都很有经济头脑,不仅掌握了基本方法,还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选择方案已达到最佳目的。 三、小结 说一说你
17、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1、回家向家长讲一讲我们今天探讨的问题,让家长了解我们的理财本领,并允许我们参加家庭理财活动。 2、运用我们智慧的双眼,去发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类似问题,并尝试着去解决。下节课与同学进行交流。 (小学生学习数学既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又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必要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同时,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所以,在学习新知后,要创设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及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篇3 课标
18、要求:探索给定情境中隐含的规律。 课标解读: 行为动词是“探索”,指的是独立或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理解或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核心词是“规律”,本节课指的是有序思考的方法。 由此看来课标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排列方法,即有序排列,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去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教材是通过三个人排列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四个人小合唱固定一个人的位置又有多少中不同的排法,这样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简单的排列,通过列举等直观方法帮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让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
19、、推理及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其中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探索、发现现实生活中简单的排列规律,培养观察能力及初步推理能力。 2、通过观察、研读、交流、验证等活动,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的过程,体验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进行数学思考的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现实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本节课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2)“探究研讨”法:学生在自主探
20、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教学环节: 第三个环节是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在这个环节,我提出了 “如果于老师带领我们班A、B、C三个同学到文登学公园游玩,最后我们四个人要排成一行合影留念,而且要把老师安排在左起第二个位置上,其他的3个同学任意排。想一想,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三个人排队和四个人排队且确定一个人的位置的排法总数是相等的,让学生意识到排法总数是不受确定的那个人的位置影响的。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有序思维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统一认识。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篇4 一、说教材 体积与容积是北
21、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41-42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的基础上,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之后的教学内容,体积与容积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二、说教法:在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手、眼、脑、口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建立有关体积和容积的正确表象,从而切实掌握所学的知识,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三、说学法: 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小组交流 四、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
22、、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五、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难点:建立体积和容积的表象。 突破方法:通过演示,引导学生观察,使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变得直观,容易理解。通过直观的比较使学生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区别与联系。 六、说教具 两个量杯、两个大小不同的水杯、形状不同的石块、小正方体、水。有关课件、茶叶罐,可乐瓶等容器。 七、说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出示课件乌鸦喝水动画视频。 师:看完了动画片,谁能说说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呢?水面为什么会上涨呢?是不是原来的水增加了? 根据
23、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概括出:小石子占了一定的空间。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物体所占空间有大小。 师:我们周围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只不过有的占的空间大,有的占的空间小。例如,课桌占的空间大,墨水瓶占得空间小;我占的空间大,粉笔头占的空间小;教室占的空间大,黑板擦占的空间小。你能这样的对比着举几个例子说一说吗?(同桌互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为下面的探索活动做好铺垫。) 2、提出问题,讨论解决方法。 出示两块形状不同的石块,(一块扁状,一块球形的)谁占的空间大呢?,(1)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 (2)指名说说看法。 师:看来,只凭观察我们无法判断
24、谁占的空间大,谁占的空间小了。那你能不能想想办法,看看究竟谁占的空间大呢?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不仅增强了学生探索的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能力。) 3、观察实验,感知体积的意义。 演示:将两块石头放入两个装有同样多水的杯子里。 师: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口答后,师追问: 师:水面为什么会升高呢?上升的高度一样吗?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引导生理解:两块石块在量杯中都会占一定的空间。所占的空间大,水面上升的就高;所占空间小,水面上升的就少。 从而揭示课题: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同时出示课件) 现
25、在你能用“体积”这个词来分别说说课桌、墨水瓶、教室和黑板擦吗?如:课桌墨水瓶比,课桌的体积大,墨水瓶的体积小。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有空间的大小不同。学生经历了实验、观察、交流等探究过程,感知了体积的实际含义。) 4、认识容积。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物品,都可以用来装东西。如:可乐瓶,茶叶罐,水杯,胶水瓶, 像量杯、纸箱、可乐瓶,茶叶罐这样能装其它东西的物体叫容器。你还知道哪些容器?哪些容器装的东西多,哪些容器装的东西少?(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容器。) 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装满水的水杯,问:哪个水杯装的水多? 引导学生认识:两个杯子所能容纳物体的大
26、小是不同的。 揭示:容器所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这个容器的容积。 师:杯子里装满水,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杯子的容积,茶叶罐装满茶叶,茶叶的体积就是这罐子的容积。 5、区别体积和容积。 出示:用来装小正方体的塑料盒和正方体教具。 师:谁能指出这两个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呢? 交流中使学生明白:这两物体体积相同,但正方体教具没有容积。只有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具有容积。引导学生发现:一般情况下,物体的容积比体积小。 。 出示课件:体积与容积的区别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感知“容积”和“体积”的联系和区别,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三)解决问题,巩固应用 1、试一试(P42) 出示两
27、个相同小正方体让学生比较大小,然后用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摆出形状不同的物体,让学生判断它们体积的大小。 师: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体积的大小与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无关。(同时出示课件) 2、课件出示:(第42页“练一练”的第4题) (1)搭出两个物体,使它们的体积相同。 (2)搭出两个物体,使其中一个物体的体积是另一个的2倍。 (学生先独立按要求操作,然后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学生搭出的图形可能会不一样,这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体积相等,形状可能不一样,这样可以为下一题的练习打下基础。) 3、说一说。(第42页“练一练”的第1、2题) (课件出示插图
28、,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指名回答,说出理由。) 4、想一想。(第42页“练一练”的第3题)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是所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四)评价体验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对体积和容积的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篇5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教学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联系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所安排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以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并让学生总结并掌握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最简分数的特点,能判断一个
29、最简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样就为今后学习分数与小数的混合运算也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通过课前预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极探索分数与小数互化的规律。 学习目标:使学生理解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能熟练、正确地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教学重点: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点。 二、教学分析: 根据本节教材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通过“课前预习,课上交流,教师点拨,总结规律,形成概念,知识运用”等几个环节,逐步推导归纳
30、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三、教学思路: (一)通过预习提示,让学生主动获取本节课要求的知识,并在老师的组织下得到内化 (二)结合课堂操练,逐步把握知识的本质,形成认知结构,总结规律。 四、教学过程: (一)先交流预习收获,在进行展示释疑,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二)然后在进行巩固拓展,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观察发现,然后通过学生积极讨论,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最后总结得出: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2和5,再无其它质因数,那么这个分数就可以化成有限小数,否则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五、最后在精选一些习题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 六、全课小结: 这节课,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设计,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指导学生观察、引导概括,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口、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第 15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