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21《桃花源记》复习学案1-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21《桃花源记》复习学案1-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1桃花源记复习学案1 新人教版复习目标:1、积累有关陶渊明的有关常识。2、积累文中重点的字、词、句。3、会背诵、默写、翻译课文。4、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写法。5、链接一些中考题,巩固所学内容。复习重点:1、积累文中重点的字、词、句,2、会背诵、默写、翻译课文。3、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写法。复习难点:1、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写法。【基础复习】一、 请在括号内解释文中加点词,在横线上翻译划线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 )业,缘( )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 )缤纷( )。渔人甚异( )之。复前行,欲穷( )其林。 林
2、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 )若( )有光。便舍( )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 ),屋舍( )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 )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 )如外人;黄发( )垂髫( ),并( )怡然自乐( )。 见渔人,乃( )大惊,问所从来,具( )答之。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 )邑人( )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 )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此人一一为具( )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
3、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 )云:“不足( )为( )外人道( )也。” 既( )出,得( )其船,便扶( )向( )路,处处志( )之。及( )郡下,诣( )太守,说如此。太守即( )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 )规( )往。未果( ),寻( )病终。后遂无问津( )者。 二、课文要点 (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 ,作者: ,又名: ,字: ,浔阳柴桑人, 著名诗人,我们学过他的文章有 ,诗有 、 (二)古今异义词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阡陌交通3、无论魏晋 4、芳草鲜美5、来此绝境 (三) 成语 1、世外桃源。
4、意思: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2、豁然开朗。意思:形容由狭窄昏暗一下子变而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后突然明白。3、无人问津。意思:比喻没有人过问或尝试。(四)内容及写法理解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意愿。【强化练习】一、理解性默写1、描写桃花林优美景色的句子是: 2、描写桃花源内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3、表现桃源人精神风貌的句子是: 4、表现
5、桃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句子是: 二、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 ”。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 ”。离开桃花源时,他“ ”,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三、从第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2);(3)。(3分)2答:欲穷其林怡然自乐处处志之不复得路(需要强调的是,你必须用原文四字短语填写请注意,每处都有双引号。如果因忽视双引号而丢分,你就是百里挑一了。)3、提示:要从四个角度来考虑:一、环境方面(优美);二、物质方面(富足)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四、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
6、、剥削)。答三点即可。这道题是分点的,不要简单地答:幸福。【拓展训练】中考链接(2009年)四川省眉山市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4分)【甲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
7、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丙文】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注释】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畜同“蓄”。 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弦即琴弦音位的标志。1、丙文中加点的“适”在工具书上主要有以下解释,在这儿最恰当的选择是( )A符合
8、B恰好 C满足 D舒服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因以为号焉 自号曰醉翁也 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曳屋许许声C期在必醉 与友期行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3、根据你对以上选文的比较阅读,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以上3篇选文中,甲文和乙文均是陶渊明本人所著,丙文则是他人为陶渊明所著。 B以上3篇选文都体现了陶渊明的安贫乐道和隐居思想。C乙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率真放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和悠然自得的陶渊明。D丙文主要通过陶渊明喝酒和抚琴两件事情来体现其颖脱不羁的性格。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9、,晏如也。 答案:1、C 2、A 3、B 4、这里面的人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的穿戴和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仍然安然自若。(2009年)安徽省芜湖市文言文阅读(15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0、。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壹:真是,实在。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阡陌交通: 便
11、要还家: 子之哭也: 苛政猛于虎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今吾子又死焉3、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每格限填1字)(3分)4、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答案:1、(4分)交错相通 通“邀”,邀请 你 繁重,使人难以忍受(各1分)2、(4分)(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2分) 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2分)3、(3分)记叙(描写) 虚构(想象) 反衬(对比)(各1分)4、(4分)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乱,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2分)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泰山妇人深知山下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虎患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2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