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2.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 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知识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 “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从能量转换角度看, 本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也是守恒的; 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善。 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
2、 ; 二、说学情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 在能力上, 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学生在生活中对电池也有所了解。学生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学生对本节课会有所期待。生活在现代社会, 学生对“电”有着丰富而又强烈的感性认识。当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 并感受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三、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清楚地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概念。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化学
3、能转化为电能的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基本过程和方法,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能对自己探究原电池概念及形成条件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奥秘,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能源问题,逐步形成正确的能源观。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教学难点:该内容特理论性强,抽象, 难理解。学生很难在头脑中建立电子在原电池正负两极转移的微观模式。五、说教法教育学理论认为,选择和采用教学方
4、法时,不仅要根据学科的特点,而且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选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开了实验,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 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本课主要采用了实验探究法、再结合问题探讨法、分析推理和比较归纳法等教学方法,更好地突出本课重点,突破难点, 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在教学中还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便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六、说学法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验需要,采
5、用分组实验探究、问题探讨、分析推理和比较归纳等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在实验- 观察 - 讨论 - 推测 -验证的过程中, 学习和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原理和构成条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并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七、说教学过程教与学是有机结合而又对立统一的,良好的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程序的。(一 ) 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建立新思维我邀请学生一起动手利用西红柿,苹果让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在这个现象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引出本节课的课题。(1) 引导学生
6、复习金属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提出问题:锌和稀硫酸反应的类型属于哪一类? 这个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用双线桥法表示锌和稀硫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以及数目? (2) 通过分析锌和稀硫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做出大胆的假设:如果让锌失去的电子在闭合回路中发生定向移动, 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从而引导学生设计出电子定向移动的闭合回路,得到铜锌原电池的装置图。(3) 通过分析设计,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得出实验结论。教师因势利导提出问题: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产生电能,依据能量守恒原则,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那么电能到底是什么能转化而来的呢?和学生一起分
7、析从而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这种通过问题情景的引入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又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进入学习主题,避免思维的盲目性。(二 ) 师生互动,传授新知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分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两部分。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采用分组探究,再结合设疑法,分析推理和比较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1. 原电池形成条件的教学:教材中“构成原电池的条件”这一讨论题,问题过于空泛,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概括能力还不是很强,单纯的讨论可能会无从谈起。因此,我在这部分内容教学时,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依据之前设计出的铜锌原电池装置提出回
8、题:如果更换铜锌原电池中的部分电极材料,那么电流计的指针依旧会发生偏转吗?得到实验方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 - 示设计的实验方案,我把学生分为四大组,共八个实验,通过分组对比实验,根据实验现象的不同, 分析可能的原因, 交流讨论, 得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让学生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2.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教学:原电池原理教学时,我采用问题引导,动画演示,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等方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原电池工作原理的
9、微观示意图,使学生直观的观察到原电池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 如电子的定向移动,以及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引导学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在初中物理已有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通过电流的方向来确定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并和学生一起讨论总结判断正负极的其他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大脑中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最后利用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解释在新课之前的实验现象,说明苹果,西红柿中含有电解质溶液,和铜片、锌片以及导线共同构成了一个原电池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使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通过这个现象的解释,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世界的奇妙,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三) 巩固提高我会利用多媒体向同
10、学们展示以下两个题目,起到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目的。1. 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 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 Ag+Cl-e-=AgCl B.每生成 1 mol Na2Mn5O10 转移 2 mol 电子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AgCl 是还原产物2. 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和中正极均被保护B. 和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 C. 和中正极反应均是O2+
11、2H2O+4e-=4OH- D. 和中分别加入少量K3Fe(CN)6 溶液,均有蓝色沉淀并对相对应的知识进行复习讲解。(四) 小结与作业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 - 课堂小结,让学生在学案中自己小结,能使学生体会到一堂课中的乐趣和收获,老师做要点补充。采取学生先小结,老师后总结的方式,目的在于:1、训练学生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 2、实施以主动建构为基础的精简教学策略,以图表的方式直观让学生清楚本节的内容要点,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
12、系,使学生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并布置作业:1.( 必做题 ) 课本 44 页 1 题、 2 题2.( 选做题 ) 制作水果电池。八、说板书板书采用提纲式,清楚明了地体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这种通过问题情景的引入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又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进入学习主题,避免思维的盲目性。化学能与电能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 或非金属质 ) 作电极,产生电位差; 电解质溶液,作反应介质,提供离子移动; 连接两极的导体线等,形成闭合回路,引出电流。二、原电池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三、原电池中发生了电子或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原电池负极:活泼金属- 向外线路提供电子- 锌原电池正极:较不活泼金属或石墨- 接受外电路的电子- 铜电极反应方程式:负极: Zn-2e=Zn2+ 正极: H+2e=H2 电池反应方程式:Zn+2H+=Zn2+H2 中公讲师杨霞解析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