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教案文章通过叙述一个生动的小故事,说明技艺专长,全在熟能生巧,不值得骄傲的道理。只要肯下功夫,钻一门学问,经过长期的努力,一定会熟练掌握它的奥秘,应用自如的,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教案 教学目标及重点 编排课本剧,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使学生认识“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课型及课时 1.教读课 2.一课时 媒体设计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哪位同学能说出两个以“百”字开头,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 (“百发百中”,“百步穿杨”。) “射”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一种技能,是古人常说的六艺
2、之一。这“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的技能。这就难怪康肃公陈尧咨因善射而自我炫耀了。但“卖油翁”却不以为然,我们来共同学习卖油翁这篇短文,看看这是为什么。(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略) (二)、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一遍课文,然后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能把课文顺畅的读下来之后,放声朗读。除注解以外,文中还有不懂的字词,要求学生当场发问,教师当堂解决。 教师重点点拨的字词矜:骄傲。尝:曾经。圃:场地。 释:放。成语“如释重负”的“释”,也是放下之义。 睨:斜着眼看。 发:最早的意义是把箭射出去。 颔:注意字典上有两个义项:下巴颏;点
3、头。这里用第二义。 “但(惟)尔”;这种句式用来表示限制的口气,相当于“只是罢了。” 酌:本来的意义是斟酒,这里扩大为倒(油)。 (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即可 ) 1.让学生复述故事。 (复述时不许看书,避免学生搞机械的翻译。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作创造性的复述。复述完毕,教师可作适当的评点。) 2. 思考讨论:故事中只有两个人物:陈尧咨和卖油翁。我们干脆把题目卖油翁改成陈尧咨和卖油翁,行吗? 明确:不行。事端是卖油翁引起的,他如果不“释担而立”,不露出轻视的表情,陈尧咨就不会发问;又是由他解决的以酌油技术平息了陈尧咨的愤怒情绪。卖油翁的酌油表演,明显技高一筹
4、,作者是详写;陈尧咨的射技,作者以“发矢十中_”一笔带过,是略写。再者,卖油翁身怀绝技,谦虚沉着;陈尧咨却因“善射”而自我炫耀,趾高气扬。我们读这篇文章必须紧紧把握这一点:卖油翁在事件发展的全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 3.编排课本剧。教师适当进行指导。 4.这个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 明确:这个故事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作者用卖油翁对酌油技巧的解释来揭示。 布置作业 请大家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本文改写成一则戏剧。课下在日记本上写一下,下节课集中展示。 卖油翁复习知识点 一、卖油翁作者: 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
5、修、王安石、曾巩。 二、课文重点 1.重点字词: (1)自矜:自夸。矜,夸耀。 (2)释担:放下担子。释,放下。 (3)睨:斜着眼睛看。 (4)发矢:放箭。矢,箭。 (5)但微颔之:只是微微地点点头。但,只是。颔,点头。 (6)但手熟尔:不过手法熟练罢了。尔,罢了。 (7)忿然:恼怒的样子。 (8)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尔,你。轻,轻视。 (9)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 (10)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就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乃,就,于是。置,放。 (11)以钱覆其口: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以,用。覆,盖。 (12)徐以杓酌油沥之: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
6、)注到葫芦里。徐,慢慢地。杓,现在写作“勺”。沥,注入。 (13)因:接着。 (14)康肃笑而遣之:陈尧咨笑着将他(卖油翁)打发走了。 2.通假字: 但手熟尔:同“耳”,罢了。 3.一词多义: 之 (1)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_这一情况) (2)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3)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葫芦) (4)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 其 (1)其发矢十中_(代词,代陈尧咨) (2)以钱覆其口(代词,代葫芦) 以 (1)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 (2)钱覆其口(介词,用) 射 (1)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 (2)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箭的技艺) 尔 (1)但
7、手熟尔(同“耳” ,罢了) (2)尔安敢轻吾射(代词,你) 而 (1)释担而立(连词,表顺承) (2)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 (3)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 4.古今异义: 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 三、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陈尧咨与卖油翁间的问答小故事,告诉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告诫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有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四、思考与练习: 1.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由“忿然”到“笑而遣之”。其变化的原因,是他看到了卖油翁的技术很纯熟,却并不“以此自矜
8、”,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技艺是无止境的。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之”分别指代什么? (1)忽啼求之:指代书写工具。 (2)传一乡秀才观之:指代方仲永写的诗。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指代陈尧咨射箭。 (4)康肃笑而遣之:指代卖油翁。 五、简答题: 1.课文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 卖油翁。因为故事的目的是通过卖油翁对酌油的技巧的解释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意近即可) 2.描述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这两段文字,哪一段写得比较详细,哪一段写得比较简略,这是为什么? 答:写卖油翁沥油一段详细,为突出他以理服暴,以“酌油”技艺制服对方的形象;略写陈尧咨的射技,只用“十中_”
9、略写,对他恃技骄横则较详,便于突出各自性格,突出文章中心。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 不行。“睨”表示斜眼看,不以为然的意思,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其他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 4.概括出陈尧咨和卖油翁的性格特点:尧咨因善射而自以为是,骄傲自大,不可一世;卖油翁身怀绝技,但含而不露,而又谦虚谨慎。 5.文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哪些词句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 睨、颔 自矜;吾射不亦精乎;忿然;尔安敢轻吾射。 6.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本文通过康肃公“善射”和卖油翁“酌油”两件小事,说
10、明熟能生巧,精益求精的道理。 7.出现在本文中的成语是:熟能生巧 六、拓展题: 读了课文,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自己有长处也不应该骄傲自满;他人有长处,应向其学习,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 卖油翁教学反思 众所周知,卖油翁这个文言故事告诉人们一个“熟能生巧”的道理,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骄傲自满的必要。但是,在接下来分析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却没有按照我的教学思路走。有的同学对于课文当中卖油翁“睨之,久而不去” 这一句颇有微词,因为它的解释是:斜着眼睛看,久久不走过去,那卖油翁这样斜着眼睛看是否有不礼貌的表现呢?如果是不礼貌,按照老师
11、对课文主题的总结,怎么向他学习谦虚的精神呢?还有的同学认为陈尧咨射箭的命中率百分之_十,这样的命中率应该算很高,他的骄傲是应该的。 开始,同学们的疑问使我一时不知道如何作答。在我与学生一番争论过后,我对学生进行了这样的引导:我的做法也许会和卖油翁一样,因为前面写到陈尧咨射箭的命中率也就_成,就到处炫耀。所以这里卖油翁的做法,并不仅仅是针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更重要的是针对陈尧咨的态度。这样斜着眼睛看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至于陈尧咨,他应该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毕竟他的技术还没有达到最精湛的程度。 虽然学生们对于我的最终解释比较赞同,但学生在本课上的表现依旧引起了我的震撼: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其实,真正有血有肉的答案,应该是学生自己探讨出来的,真正有血有肉的课堂,也不应该按照教科书循规蹈矩的进行。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教师给予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更需要教师具有开放课堂、驾驭课堂的理念与能力。 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教案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