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1.贴有图所示标志的槽罐车内可能装有:A. 液氯B. 汽油C. 浓硫酸D. 四氯化碳【答案】B【解析】【详解】A. 液氯易挥发出有毒的氯气,应贴有毒气体的标志,A项错误;B汽油为易燃、无毒,常温下为液体有机物,故应贴易燃液体的标志,B项正确;C浓硫酸有强腐蚀性,是腐蚀品,应贴易腐蚀的标志,C项错误;D四氯化碳能用来灭火,不易燃烧,D项错误;答案选B。2.以下物质的别离方法中,利用粒子大小差异的是A. 过滤豆浆B. 酿酒蒸馏C. 精油萃取D. 海水晒盐【答案】A【解析】【详解】A项、过滤是一种别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方法,过滤豆浆
2、是利用不溶性溶质的粒子大小大于滤纸的缝隙,而溶剂的粒子大小小于滤纸的缝隙,故A正确;B项、酿酒蒸馏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混合物分开,与微粒大小无关,故B错误;C项、精油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其别离的方法,与微粒大小无关,故C错误;D项、海水晒盐是利用溶质不挥发而溶剂易挥发将其别离的方法,与微粒大小无关,故D错误;应选A。3.现有三组实验:除去混在植物油中的水 回收碘的CCl4溶液中的CCl4 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别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 分液、蒸馏、萃取B. 萃取、蒸馏、分液C. 分液、萃取、蒸馏D. 蒸馏、萃取、分液【答案】A【解析】
3、详解】.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分层,可用分液法别离;.CCl4沸点较低,加热易挥发,与碘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回收碘的CCl4溶液中的CCl4;.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为有机物,易溶于酒精,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为萃取法;答案选A。4.以下图所示的“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A. 去除可燃物B. 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C. 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 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答案】B【解析】【详解】“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
4、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可燃物不接触氧气,从而到达灭火目的。故合理选项是B。5.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称量时,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萃取振荡操作时,要及时翻开分液漏斗放气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石油的蒸馏实验中,应注意加热之前先接通冷却水分液漏斗和容量瓶在使用前都要检漏;可以用酒精代替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粗盐的提纯试验中,滤液在坩埚中加热蒸发结晶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实验原理及仪器的使用分析解答。【详解】氢氧化钠易潮解,称量时,将氢氧化钠固体应放在小烧杯中,故此项错误;萃取振荡操作时,有时会产生少量气体,所以要及时翻开分
5、液漏斗放气,故此项正确;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应也从上口放出,故此项错误;石油的蒸馏实验中,为了防止蒸气溢出,应注意加热之前先接通冷却水,故此项正确;分液漏斗和容量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震荡或摇匀,所以使用前都要检漏;酒精易溶于水,所以不可以用酒精代替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故此项错误;粗盐的提纯试验中,滤液应该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结晶,故此项错误;应选C。【点睛】坩埚口小,用于加热固体,蒸发皿用于蒸发液体,此处为易错点。6.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和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以下五项操作:过滤加过量NaOH溶液加适量盐酸加过量Na2CO3溶液 加过
6、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那么需将Ca2、Mg2、SO42变为沉淀物的形式除去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过滤可以除去生成的沉淀物,应在Ca2、Mg2、SO42变为沉淀物形式之后、参加盐酸之前进行;加过量NaOH溶液,能和Mg2反响生成Mg(OH)2沉淀;加适量盐酸能除去过量的NaOH和Na2CO3,且生成物为NaCl,无杂质产生,但需要将沉淀物过滤之后添加,以免溶解沉淀生成离子;加过量Na2CO3溶液,能和Ca2反响生成CaCO3沉淀,且能除去过量BaCl2中的Ba2+,应在参加过量BaCl2之后
7、进行;BaCl2能和SO42反响生成BaSO4沉淀;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可以是,综上所述,答案选D。【点睛】用化学方法别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不能引入新杂质;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别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参加过量的别离试剂,在多步别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参加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7.以下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64 g O2所含的分子数目为4NAB. 0.5 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C. 1 mol H2O含有的水分子数目为NAD. 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
8、质的量是0.5 mol【答案】A【解析】【详解】A.64 g O2的物质的量为=2 mol,含有O2的数目为2NA,A不正确;B.1个H2O中含3个原子,那么0.5 mol H2O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B正确;C.1 mol H2O中含水分子数目为NA,C正确;NA个Cl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D正确。应选A。8.12.3 g A与4.6 g B恰好完全反响生成了3.2 g C、4.5 g D和0.2 mol E,那么E的摩尔质量是()A. 46B. 46 gmol-1C. 64 gmol-1D. 64【答案】B【解析】【详解】由于A与B恰好完全反响生成了C、D和E,那么根据质量
9、守恒定律可知m(E)=(12.3 g+4.6 g)-(3.2 g+4.5 g)=9.2 g,那么E的摩尔质量M(E)= =46 gmol-1。应选B。9.设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a g,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b 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那么R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为 ( ) bNA aNA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Ar(R)=,正确;M(R)=b gNA mol-1=bNA gmol-1,Ar(R)=bNA,正确。应选B。【点睛】相对原子质量可以用一个原子的质量和12C质量的1/12的比值求出,也可以用相对原子质量和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相等求出。10.以下各物质所含原子数按由
10、多到少顺序排列的是 ()0.5 mol NH34 g He4 时9 mL H2O 0.2 mol H3PO4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0.5 mol NH3含2 mol原子;4 g He含1 mol原子;4 时9 mL H2O为9g,其物质的量为0.5 mol,含1.5 mol原子;0.2 mol H3PO4含1.6 mol原子,原子数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为。应选A。【点睛】4 时水的密度为1g/mL,所以9 mL H2O为9g,其物质的量为0.5 mol,不能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求水的物质的量。11.向以下四个完全相同的气球中分别充入等质量的相应气体,最有可能炸裂
11、的气球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根据n=,等质量的气体,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因此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气体,气体的体积与摩尔质量成反比,即摩尔质量越小,气体的体积越大,气球越容易炸裂,在氢气、二氧化碳、氮气、空气四种气体中氢气的摩尔质量最小,气球最容易炸裂,应选A。12.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那么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A. LB. C. LD. L【答案】A【解析】【分析】审题时,首先要明确题目所给的条件及需要答复的物理量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然后根据各根本化学量的函义和相互
12、关系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此题宜由待求的量逐步逆推:由(质量摩尔质量)22.4标准状况下体积,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a克物质的量,而a克气体的物质的量为bNA。在解题时那么需由到未知逐一计算。【详解】a克气体的物质的量:bNA该气体的摩尔质量:abNA aNAbc克气体的物质的量:caNAb cbaNAc克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cb/aNA22.4 22.4 bcaNA L,故A正确;答案选A。【点睛】此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明确气体的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目、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即可解答。13.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NH3和CH4两种气体,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所含分子数目相同B. 所含氢原
13、子物质的量之比为34C. 质量之比为1617D. 密度之比为1716【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N=nNA=NA知,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气体的分子数与气体的体积成正比,所以相同体积的氨气和甲烷,所含分子数相同,故A正确;B、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氨气和甲烷的物质的量相同,一个氨气分子中含有3个H,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H,所以所含氢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34,故B正确;C、根据m=nM=M知,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氨气和甲烷,其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所以其质量之比=1716,故C错误;D、根据=知,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气体的密度与相对分子质量成之比,所以其密度之比=171
14、6,故D正确;应选C。14.V L Al2(SO4)3溶液中含Al3+a g,将此溶液稀释到4V L,那么稀释后溶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molL1B. molL1C. molL1D. molL1【答案】D【解析】agAl3+的物质的量=mol,溶液中n(Al3+):n(SO42-)=2:3,VL溶液中n(SO42-)=mol=mol,将此溶液稀释到4V L,那么稀释后溶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应选D。15.以下溶液中Cl浓度最大的是A. 1000mL 2.5mol/L NaCl溶液B. 200mL 2mol/L MgCl2溶液C. 250mL 1mol/L AlCl3溶液D. 30
15、0mL 5mol/L KClO3溶液【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溶液中不水解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化学式中离子的个数,与溶液的体积无关,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1000mL 2.5mol/L NaCl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2.5mol/L1=2.5mol/L;B、200mL 2mol/L MgCl2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2mol/L2=4mol/L;C、250mL 1mol/L AlCl3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1mol/L3=3mol/L;D、300mL 5mol/L KClO3溶液中不存在氯离子;因此Cl-的浓度最大的是4mol/L,答案选B。【点睛】
16、此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与理解,注意溶液中溶质离子的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只取决于物质电离出的离子的数目多少与溶质的浓度。16.0.5L 1mol/L FeCl3溶液与0.2L 1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为 A. 5:2B. 3:1C. 15:2D. 1:3【答案】C【解析】【分析】先根据n=cV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再结合化学式分别计算FeCl3、KCl中氯离子物质的量,进而得出比值。【详解】n(FeCl3)=c(FeCl3)V(FeCl3)=0.5L1mol/L=0.5mol,那么FeCl3溶液中氯离子物质的量n(Cl-)=1.5mol,n(KCl)=c(KCl)V(KCl
17、)=0.2L1mol/L=0.2mol,那么KCl溶液中氯离子物质的量n(Cl-)=0.2mol,再根据粒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可得出0.5L 1mol/L FeCl3溶液与0.2L1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为1.5:0.2=15:2;答案选C。17.500mL含有MgCl2、NaCl、Na2SO4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其中含有Cl为1.8mol,Na+为2mol,Mg2+为0.5mol,那么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0.6mol/LB. 0.7mol/LC. 1.2mol/LD. 1.0mol/L【答案】C【解析】【详解】设硫酸根离子为xmol,在含有Cl-为1.
18、8mol,Na+为2mol,Mg2+为0.5mol时,根据阳离子带的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的电荷总数可知,2mol1+0.5mol2=1.8mol1+x2,解得x=0.6mol,那么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1.2mol/L,应选C。18.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造抗疟疾新药青蒿素而获得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以下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青蒿素是由碳的氧化物和氢的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B. 青蒿素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物理性质C. 青蒿素中C、H、O的质量比为901140D.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答案】C【解析】【详解】A.青蒿素是由碳、氢
19、、氧组成的纯洁物,A错误;B.青蒿素具有可燃性,可燃物燃烧生成新物质,为化学变化,B错误;C.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2O5,C、H、O的质量比为1215221165=901140,C正确;D.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221+165=282,D错误;答案为C;19.以下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名)、化学式都正确的选项是 ( )A. 氧化物 氧化铁 FeOB. 盐 胆矾 CuSO45H2OC. 酸 硫酸 H2SD. 碱 纯碱 Na2CO3【答案】B【解析】AFeO是氧化亚铁,属于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B胆矾是五水合硫酸铜,化学式为CuSO45H2O,属于盐,故B正确;CH2S名称为硫化氢
20、,水溶液称为氢硫酸,故C错误;DNa2CO3名称为碳酸钠,俗名为纯碱,属于盐,故D错误;应选B。20.通过以下变化,均无法得单质的是:分解反响 化合反响 置换反响 复分解反响 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分解反响,可能为生成单质,如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不符合题意;化合反响,生成物只有一种,不能得到单质,符合题意;置换反响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响生成新单质、化合物,那么能得到单质,如氢气复原CuO生成Cu,不符合题意;复分解反响是两种化合物反响产生两种新化合物,不能得到单质,符合题意;均无法得单质的是,故合理选项是D。21.以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别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
21、据装置答复以下问题:(1)装置图1中B的名称是_,图2中漏斗的名称是_。A中一般要参加碎瓷片,其作用是_。以下关于以上实验操作说法一定正确的选项是_。A图1实验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未参加碎瓷片,应马上添加,以防发生危险B图2实验中,应翻开活塞,将有机溶剂从下端导管中放出C图3实验中,可以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搅拌,以加快过滤速度D图4实验中,当加热至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2)现有一瓶A和B的混合液,它们的性质如下表。物质熔点/沸点/密度/gcm3溶解性A11.51981.11A、B互溶,且均易溶于水和酒精B17.92901.26据此分析,将A和B相互别离可选用上图中的图_所示仪器。(3)在
22、图2所示实验中,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_。【答案】 (1). (直形)冷凝管 (2). 梨型分液漏斗 (3). 防止液体暴沸 (4). D (5). 1 (6). 继续向漏斗中参加少量水,体积增加的液层就是水层(其他合理方法也可)【解析】【详解】1根据图1装置图,B为(直形)冷凝管;图2中漏斗为分液漏斗;A中参加碎瓷片或沸石,其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A、图1实验中,加热一段时间后,未参加碎瓷片,应停止加热,冷却后,再放入碎瓷片或沸石,故A错误;B、分液时,应先翻开分液漏斗的瓶塞,然后翻开活塞,让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通过此题,不知有
23、机层在下层还是上层,故B错误;C、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不能搅拌,假设要增加过滤的速度,可以采用抽滤的方法,故C错误;D、蒸发结晶中,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让余温蒸干水分,故D正确;答案选D;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常温下,A和B两种互溶液体,利用其沸点不同,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析,即选择图1;3确认哪一层为水层,可以采用继续向漏斗中参加少量的水,体积增大的液层为水层。22.1瓦斯中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4时极易爆炸,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_2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N2和SO2原子总数之比为_,摩尔质量之比为_,质量之比为_,密度之比为_312.4gNa2X中含Na+0.4mol,那
24、么Na2X的摩尔质量是_,X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4标准状况下,1.92 g某气体的体积为672 mL,那么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答案】 (1). 1:2 (2). 23 (3). 716 (4). 716 (5). 716 (6). 62g/mol (7). 16 (8). 64【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间的关系分析解答。【详解】1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4,令甲烷与氧气的质量分别为1g、4g,那么:lg甲烷的物质的量为1g/16g/mol=1/16mol,4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4g/32g/mol=1/8mol;同温同压下,甲烷与氧气的体积之比等
25、于物质的量之比为1/16mol:1/8mol=1:2;故答案为:1:2;2因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那么具有相同的物质的量,那么N2和SO2分子数之比为1:1,物质的量之比为1:1,原子总数之比为12:13=2:3,摩尔质量之比为28g/mol:64g/mol=7:16,质量之比为17:116=7:16,又由pM=RT可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那么密度之比为7:16,故答案为:2:3;7:16;7:16;7:16;312.4克Na2X中含有0.4molNa+,Na2X的物质的量为:nNa2X=1/2nNa+=0.4mol1/2=0.2mol,Na2X的摩
26、尔质量为:MNa2X=12.4g/0.2mol=62g/mol;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即Na2X的相对原子量为62;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所以X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2-232=16;故答案为:62g/mol;16;4当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其数值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数值相等。在标准状况下,672mL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v/22.4 L/mol=0.03mol,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m/n=64g/mol,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故答案为64。2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化学实验室的根本实验操作之一。请答复以下问题:1配制0.5 mol/L的硫酸溶液45
27、0 mL,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98%、密度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mL,如果实验室有15 mL、20 mL、50 mL 量筒,应最好选用_量筒。2配制上述溶液,除用到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两种玻璃仪器是_。3关于容量瓶的四种表达: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仪器;不宜贮存溶液;不能用来加热;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这些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_填字母。A B C D4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用字母表示,每个操作只用一次。A用少量水洗涤烧杯2次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参加浓硫酸稀释C将烧杯中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E改
28、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 cm2 cm处5下面操作造成所配稀硫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填序号。A浓硫酸稀释后溶液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转移 B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C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眼睛俯视液面D用量筒量浓硫酸后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E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F. 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答案】 (1). 13.6 (2). 15 mL (3). 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4). A (5). BCAFED (6). ACDE【解析】【分析】1由c=1000w/M计算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结合溶液稀
29、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依据浓硫酸体积选择适宜规格的量筒;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等,以此选择需要的仪器;3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使用前需要查漏;4结合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分析;5由c=n/V可知,不当操作使n偏大或V偏小,那么所配溶液浓度偏高,以此来解答;【详解】(1)质量分数98%、密度1.84g/cm3的浓硫酸物质的量浓度c=10001.8498%98=18.4mol/L,配制0.5mol/L的硫酸溶液450mL,应选择500mL容量瓶,实际配制5
30、00mL溶液,设需要浓硫酸体积为V,那么依据溶液稀释规律,18.4mol/LV=0.5mol/L500mL,解得V=13.6mL,应选择15mL量筒,故答案为:13.6;15mL;(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等,用到的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所以还缺少的仪器: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3)容量瓶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仪器,不宜贮存溶液,不能用来加热,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故答案为:A;(4)浓溶液配制稀溶液,那么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
31、洗涤、定容、摇匀、装瓶,那么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CAFED,故答案为:BCAFED;(5)A.浓硫酸稀释后溶液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转移,V偏小,那么浓度偏高,应选;B. 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n偏小,那么浓度偏低,故不选;C 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眼睛俯视液面,V偏小,那么浓度偏高,应选;D 用量筒量浓硫酸后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n偏大,那么浓度偏高,应选;E.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使得量取的浓硫酸偏多,n偏大,那么浓度偏高,应选;F. 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V偏大,那么浓度偏低,故不选;故答案为:ACDE。【点睛】量筒在量取液体时,已经考虑到倒出后残留在量筒中的误差,所以不需要洗涤,假设洗涤反而加大误差,这是易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