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案.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2966822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外表积?教案荣海七方小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外表积?教案一、教学容: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2122页例题及相关练习题。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外表积。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良好的推理能力。3、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外表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三、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圆柱外表积计算的公式,并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外表积。四、教学难点:推导圆柱外表积计算的公式。五、教法要素:1、已有的知识与经历:长方体、正方体的外表积计算

2、。圆柱的侧面积展开图。制作过圆柱模型的经历。2、原型:假设干圆柱模型,厨师帽子。3、探究的问题:1圆柱的外表积指的是什么?2展开后的圆柱侧面的各局部和展开前的有什么联系?3如何计算圆柱的外表积?4如何灵活运用圆柱侧面积和外表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六、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圆柱的相关认识2个底圆,无数条高等?2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启发思考讨论:圆柱外表积指的是什么?圆柱外表积应怎样计算?学生讨论并汇报:圆柱的外表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2、知识迁移,动手操作:可以先让学生想像:“圆柱的外表展开后是什么样的?然后让学生将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看一看展开的面是哪几局部组成的,把它们标出来,使

3、学生了解到圆柱的外表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的,板书:圆柱的外表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3、实践操作,分析推理:提出问题:“计算圆柱的外表积重点是要求出那个面的面积?“你会计算圆柱的圆柱的侧面积吗?让学生自主探索,交流,让学生利用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观察思考“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实际上就是计算什么?“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相当于的圆柱的什么?把这些问题交流好,再引导学生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4、全班交流,公式归纳师引导学生总结:刚刚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圆柱的外表积和侧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怎样计算圆柱的外表积?师板书计算公式。5、运用公式,演绎规律:出例如4,先让学生

4、读题,找出条件,并说说实际是求什么问题。让学生想像或实际操作圆柱形厨师帽是由哪几局部组成的?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独立进展计算。圆柱形物体的外表积计算步骤比拟多,教师应注意组织学生反应、交流。使学生明确每个步骤是计算什么,用到了什么条件,及时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及时纠正。在取结果的近似值时,师要说明实际使用的材料往往都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所以这里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而是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并说明“四舍五入法只是一般的取近似值的方法,怎样取近似值要根据具体问题来确定。(3)知识运用。22页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后可将它与例4比拟:同样是求外表积,为什么这题要求侧面和两个底面的

5、面积之和,而例4求侧面和一个底面的面积之和?使学生明确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求外表积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计算哪些面的面积之和。教师还可以举出一些圆柱形实物:有的只有侧面;有的只有侧面和一个底面;有的有侧面和两个底面,让学生分别说出,在计算它们的外表积时,要计算哪些面的面积之和。通过这种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公式计算外表积的能力。教学板书圆柱的外表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圆柱的外表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教学反思:一、合理灵活地组织和利用教材。“圆柱的外表积这局部教学容包括:圆柱的侧面积、外表积的计算,外表积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以及用进一步取近似值。教学时,我打破

6、了传统的教学程序,将这些容重新组织,将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将外表积的计算作为重点来教学;将外表积的实际应用作为重点来练习;将用进一法取近似值作为一个知识点在练习中理解和掌握。四者有机结合、相互联系,多而不乱。教学设计和安排既源于教材,又不同于教材,增加容量但又学得轻松,极大提高了调堂教学效率。二、较好地表达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本节课在教学上采用了引导、放手、引导的方法,通过教师的“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新课开场,教师通过圆柱教具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复习圆柱体的特征,进而理解圆柱外表积的意义。在教学侧面积的计算时,精心设疑:圆

7、柱的侧面是个曲面,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想一想,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从中思考和发现它的侧面积该怎样计算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圆柱形纸筒进展实际操作,最后探究出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三、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1、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教学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时,我没有拘泥于教材上把侧面转化为长方形这一思路,而是放手学生合作探究: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为学过的平面图形?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和实验,把圆柱形纸筒剪开,结果学生根据纸筒的特点和剪法分别将曲面转化成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通过观察和思考,最终都探讨出了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在组织学生合作学

8、习中,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2、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新课程提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在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操作练习:小组合作测量计算制作所带的圆柱形实物的用料面积。根据练习要求,组织学生在讨论的根底上动手测量,最后算出结果。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做到了有目的、有方案、有步骤。并且根据实物的特点想出了很多测量所需数据的方法,既合理又灵活。在合作学习中不仅到达了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且培养了实践能力,表达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四、较好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本节课合理地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讲练过程中,动态逐一出示三个圆柱及条件,并闪烁所求底面和侧面。将直接的告诉条件和问题变成动态的先后展示,不仅做到思路清、方向明,而且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多媒体将生活中的油漆桶、水桶、羽毛球筒等实物“搬到课堂,加深了学生对外表积实际计算意义的直观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 word.z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设计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