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结构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结构图.doc(6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一章 教育学心理概述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作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根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学与教的要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 教师指导地位 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材、课程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 教学环境物质环境、社会环境 学与教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一、 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二、 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三、 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四、 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展研究。开展概况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教育经历总结、个案研究。初创时期:20世纪以前1903年,美国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开展时期:20-5
2、0年代末 成熟时期:60-70年代末 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完善时期:80年代以后 布鲁纳在1994年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开展与教育第一、二节中学生心理开展概述中学生的认知开展与教育心理开展的含义心理一系列变化青少年心理开展的阶段特征中学生心理开展的教育含义认识开展的阶段理论认知开展与教学的关系瑞士皮亚杰感知运动阶段0-2岁:婴儿 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前运算阶段 2-7岁:幼儿 表象符号代替事物,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思维不可逆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童年 1.守恒2.可逆性3.去自我为中心形式运算
3、阶段11-15岁:少年1.命题关系2.假设-演绎推理3.抽象逻辑思维4.可逆与补偿5.思维的灵活性(一) 认知开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二) 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开展(三) 关于最近开展区 维果斯基:现有水平将到达的水平其一,连续性与阶段性其二,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可逆、不可逾越拔苗助长其三,不平衡性 关键期 其四,差异性 因材施教童年6、7-11、12岁少年至14、15岁青年至25岁成年期至65岁小学 初中 高中、大学 少年期: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错综矛盾。青年期:生理、心理、社会性向成人接近,出现辩证思维。学习准备:原有知识水平、心理开展水平,学习新知识之前,促
4、进和阻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开展的水平和特点。关键期:2-3岁口同语言;4岁形状知觉形成;4-5岁书面语言。第三、四节中学生的人格开展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人格的开展自我意识的开展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一认知方式差异1.场独立-场依存型 2.沉思型-冲动型 3.辐合型-发散型二智力差异:斯坦福-比纳 智力量表SB量表 智商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超过140是天才,占不到1%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稳固程度和学习迁移。 掌握学习:要求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工程一性格的概念: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习惯化的
5、行为方式。是人与人区别的主要方面人格的核心。二性格的差异三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不影响学习是否发生,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速度、质量;内容的选择;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开展阶段:埃里克森 1.根本的信任感 - 根本的不信任感 0-1.5岁 2.自主感 - 羞耻感、疑心 2- 3 岁 3.主动感 内疚感 (4-5 岁 ) 4.勤奋感 自卑感 6-11 岁 5.自我同一性 角色混乱 12-18 岁影响人格开展的社会因素:1.家庭教养模式 专制型、放纵型、XX型2.学校教育3.同辈群体一自我意识的含义:个体对自己及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成分:自我认识、自我情感体验、自我监控。二自我意识的开展:1.生
6、理自我 3岁左右根本成熟2.社会自我 亲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度到自我独立评价,直到少年期才根本成熟3.心里自我 越来越客观、公正、全面,并具有社会道德性第三章 学习的根本理论学习的实质与类型一、实质与特性二、一般分类学习的心理实质人类学习与学生的学习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根据学习情境,由学习水平低到高的顺序:信号学习 刺激-反映学习 连锁学习 言语联结学习 区分学习 概念学习 规那么或原理学习 解决问题学习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智慧技能 认知策略 言语信息 动作技能 态度概念:侠义:人类的学习。 广义:人和动物在生活中,凭借经历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
7、持久的变化。人和动物在学习上的区别:除了获得个体的行为经历外,还要掌握人类积累起来的 通过语言中介 有目的、自觉、积极主动学生学习内容:知识、技能、学习策略 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开展 道德品质、安康心理的培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X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联结学习理论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经典实验根本规律经典实验根本规律经典实验根本规律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食物诱发狗分泌唾液,叫无条件刺激,铃声中性刺激的诱发,叫无条件反响。屡次重复,铃声变成了条件刺激,单独铃声的诱发叫条件反响。1、 获得与消退2、刺激泛化与分化泛化是对事物相似性的反
8、响,分化是对事物差异的反响。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试误说:小猫为获得笼外食物,乱抓、乱咬行为逐步减少的实验。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老鼠在迷箱内碰巧踩到杠杆获得事物,从而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人和动物的行为: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1、强化:正强化实施奖励、负强化撤销惩罚。2、逃避条件作用、回避条件作用都是负强化3、消退 4、惩罚教材被分成假设干小布子,及时强化、反响,使错误率最低。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刺激S和反响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强化在S-R联结简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节 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一、苛勒的完形-顿悟说二、布鲁纳的认知-构造学习论三、奥苏
9、伯尔的有意义承受学习论经典实验根本内容学习观教学观学习分类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承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1、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构造;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评价三个过程。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根本构造2、掌握学科根本构造的教学原那么 动机原那么、构造原那么、程序原那么、强化原那么黑猩猩把小竹竿插入大竹竿,获取食物1、 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承受学习、发现学习; 机械学习、意义学习。新知识与认知构造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合理的、逻辑根底上的联系。客观条件:学习材料本身性质主管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是被动的形成S-R联结,而是主
10、动的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构造。第四章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一、含义与构造二、种类四、学习动机的理论动机及其功能学习动机及其根本构造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1、 高尚的动机、低级的动机社会意义2、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远景的间接性动机学习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3、内部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动力来源引起、维持活动,并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过程和内部动力。成分:学习需要、学习期待。1、 学习需要与学习内驱力:奥苏泊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由三方面:认知内驱力青年自我提高内驱力青年附属内驱力儿童早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马斯洛认为人的由低到高的5个根本需要:生理需要、平安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所必需的需
11、要;认识和理解、审美自我实现的需要生长需要。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取决于学习动机、学习行为,而学习行为起决定作用。代表人物:阿特金森。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50%成功时机的任务 防止失败者选择非常容易、非常困难的任务美国维纳,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不可控制归因。 P62:表4-2班杜拉:人们对自己是否能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影响因素: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历、替代经历、言语暗示、情绪唤醒。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培养与激发一、培养二、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式教学;学习“似懂非懂“半生不
12、熟的知识时,学生才感兴趣掌握它。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3、充分利用反响信息,妥善奖惩;表扬、奖励比批评、指责更能激起学习动机。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一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二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认知内驱力是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学习迁移一、概念二、种类四、学习动机的理论早期的迁移理论现代迁移理论正迁移、负迁移; 水平迁移、垂直迁移; 一般迁移、具体迁移; 同化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
13、的经历对完成其它活动的影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都是典型的迁移形式。1形式训练说缺乏科学依据2共同要素说桑代克:有共同成分、一样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3经历类化理论贾德:概括迁移说,强调概括化的经历在迁移中的作用4关系转换理论能否理解各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奥苏伯尔:认知构造迁移理论 原有认知构造的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可利用性、连贯性、可区分性等都影响着新的学习。三、作用促进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是已习得的经历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迁移规律对学习者、教育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五、迁移与教学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促进迁移的教学1、相似性2、原有认知构造3、学习的心向与定向促进和
14、阻碍 P80表5-1:陆钦斯的量杯实验 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概述一、知识的类型二、知识学习的类型四、知识学习的作用 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下位学习:派生类属学习、相关类属学习指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联系的反响,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1.感性知识、理性知识2.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心智技能、认知策略,心智技能对外办事,认知策略对内调控。1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2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开展的重要根底3创
15、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三、知识学习的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知识提取三个阶段。对应心理:知识同化、 保持、 应用第二节知识的获得一、知识直观二、知识的概括一知识直观的类型1、实物直观 2、模像直观 3、言语直观二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只管对像的特点感知规律: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一知识概括的类型根据抽象程度的不同,分为感性概括直觉概括、理性概括。二如何有效的进展知识概括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 变式:指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突出本质特征3、
16、科学的进展比拟 分类:同类比拟、异类比拟4、启发学生进展自觉概括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知识的保持一、记忆系统及其特点二、知识的遗忘及其原因一遗忘及其进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二遗忘的理论解释 痕迹消退说 起源于亚里士多德,桑代克进一步开展练习律,S-R联结加强。干扰说 前摄抑制前对后的干扰、倒摄抑制后对前的干扰同化说 奥苏伯尔根据有意义承受学习理论,积极、消极的遗忘动机说 弗洛伊德: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故也叫压抑理论。一瞬时记忆:0.252秒二短时记忆:5秒2分钟直接记忆:输入的信息没经过进一步加工,大约72个组块 工作记忆:长时记忆中储存的正在使用的信息,提取出
17、来解决当前问题。三长时记忆:永久性存储大局部来源是对短时记忆的内容进展深度加工的结果。三、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一深度加工材料二有效运用记忆术三进展组块编码四适当过度学习 研究说明,学习熟练程度到达150%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150%时,不递增,且可能厌倦、疲劳。五合理进展复习1.及时复习 :学习20分钟后遗忘42%,1天遗忘66%。2.分散复习 :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可以降低疲劳,减少前摄、倒摄抑制的影响。3.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后者更利于及时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点。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概述一、技能及其特点二、技能的种类1.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通过学习形成的合法那么的
18、操作活动方式。具有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2.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认知技能,通过学习形成的合法那么的心智活动方式。 具有主观性、内潜性、简缩性。受一是控制的程序性知识叫认知策略,以程序性知识为根底,经过学习形成的心智活动,叫心智技能。技能: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符合法那么的活动方式。根本特点: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 是一种活动方式,属于动作经历,不同属于认知经历的知识,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为前提; 要表达活动本身的客观法那么的要求,不是习惯动作。三、技能的作用控制动作的执行顺序和执行方式,是获得经历、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第二节操作技能的形成一、形成的阶段二、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一操作定
19、向二操作模仿三操作整合四操作熟练一准确的师X与讲解形成动作表象影响示X有效性的因素:示X者的身份、师X的准确性、师X的时机。二必要而适当的练习1、集中练习、分散练习2、整体练习、局部练习3、模拟练习、实际练习、心理练习三充分而有效的反响 内部反响-视觉、听觉、触觉、动觉;外部反响四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动觉是复杂的内部运动知觉第三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心智技能一、理论探讨二、心智技能原型的模拟一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前苏联心理学家、1959年,提出该理论,分成五个阶段:动作的定向阶段; 原型定向 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原型内化物质与物质化阶段;原型操作 内部言语动作阶段;原型内化出声的
20、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原型内化二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认知阶段; 了解问题构造联结阶段; 描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自动化阶段。 直接再认出某一法那么三我国心理学家: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三、形成阶段我国心理学家: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四、培养要求一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概括性;三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第八章 学习策略概述一、概念、特征二、分类1.认知策略:复述策略: 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种感官参与、画线; 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组织策略: 列提纲、
21、利用图形、利用表格。2.元认知策略:方案策略: 设置学习目标、阅读的材料、产生待答复的问题、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监视策略: 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展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速度时间;调节策略: 采取相应的不久措施。3.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 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正确时间、灵活运用零碎时间学习环境管理策略 空气、温度、光线;空间X围、室内布置、用具摆放努力管理策略 学习努力管理、心境管理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参考资料、工具书、图书馆、播送电视、电脑、网络社会性人力资源 教师的帮助、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效率,有目的有意识的制定的复杂方案。特征:积极主动的使用
22、; 有关学习过程的; 是有效学习所需的; 是由规那么和技能构成学习策略的训练一、训练的原那么二、训练的方法一主体性原那么 四生成性原那么二内化性原那么 五有效的监控三特定性原那么 六个人自我效能感一指导教学模式 与传统的讲授法相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响、迁移等环节构成二程序化训练模式分解成假设干小步骤,作为固定程序,使学生经过反复练习到达自动化三完形训练模式 提供完整的提纲 只有主题的提纲 只有支持性细节的提纲四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帮助成绩差的学生,约6人。教会学生总结、提问、析疑、预测五合作学习模式 主讲者比听讲者获益更大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问题解决一、问题解决的含义二、问题解决的过程
23、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一发现问题首要环节 三提出假设 算法式、启发式二理解问题问题空间 四检验假设 间接检验的结果还是有直接检验来证明问题:给定信息和要到达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制的刺激情境。分类:有构造和无构造的问题、界定清晰和界定模糊的问题。教科书有构造、界定清晰;实际生活无构造、界定模糊问题解决: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心理加工)、序列性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即认知操作。分类:常规性问题解决、创造性问题解决。一提高学生知识储藏的数量和质量 三提供多种联系的时机二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四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影响问题解
24、决的主要因素一问题的特征二已有知识的经历三定势与功能固着潜在功能可能起阻碍作用创造性一、含义、特征二、影响因素含义: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根本特征: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主要有3个特征:1.流畅性想到的可能答案多 2.变通性不同类型的答案 3.独创性新奇独特的答案一环境家庭、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的重要因素。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管教方式、家庭气氛。二智力创造性与智力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既独立又相关,高智商是创造性的必要条件。三个性 高创造性具有一下个性特征:1、具有幽默感 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4、喜欢梦想 5、具有强烈的好
25、奇心 6、具有独立性 三、创造性的培养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心理环境、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和创造、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提供典范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并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发散思维训练:用途扩散、构造扩散、方法扩散、形态扩散 推测与假设训练 自我设计训练 头脑风暴训练:集体讨论,集思广益知识、技能、策略、动机等多方面综合开展的结果。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态度、品德态度的构造品德的心理构造两者的关系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一样点不同点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成为个人性格的一局部时的稳定态度 品德实质:学
26、习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响倾向性。实质:道德品质的简称,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X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拟稳定的心里特征和倾向。个体品德的核心局部直觉的、想象的、伦理的道德情感。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不同个体的态度所含认知成分是不同的。态度的核心成分做出某种反响的意向或意图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实质一样习得的、内部状态构造一致由认知、情感、行为构成一、 X围不同: 态度广社会、集体、劳动、生活二、内化程度不同:态度水平承受反响评价组织性格化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开展的根本特征中学生品德开展的根本特征皮亚杰道德开展阶段论柯尔伯格道德开展阶段论根本特征他律道德自律道德前习俗水平
27、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由动乱向成熟过度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第四阶段:遵守法那么取向阶段10岁以前,受外部支配制约,规那么没有约束力。10岁以后,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通伦理取向阶段1、 形成道德信念、道德理想 2、自我意识强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稳固 4、品德构造更为完善1、 初中:品德开展具有动乱行初二:关键期2、高中:品德开展趋向成熟运用道德观念、原那么、信念调节自己行为两难故事法,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方法9岁以下大局部青年、成人20岁以后第三节 态度、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态度
28、、品德的学习一般过程一般条件依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外部条件内部条件1、 家庭教养方式2、 社会风气3、 同伴群体很大程度1、 认知失调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2、 态度定势具有内心倾向性3、 道德认知从众: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服从:被迫的服从也叫顺从,在权威、舆论、群体气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水平较低的开端环节。主动承受他人影响,不受外界压力控制,具有自觉性、主动性、稳定性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坚决性形成了稳定的态度、品德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对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常用有效方法:说服、典范示X、群体约定、
29、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一、 有效的说服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时,应提出正反两面教材。二、 树立良好的典范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三、 利用群体约定四、 价值辨析诱导性,非灌输性价值观必须经过一步步的区分和分析,才能清晰,并指导道德行动。观念要成为道德价值观必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1.选择阶段 :自由选择、从多种可选X围内选择、充分考虑后果再选择。2.赞赏阶段:喜爱自己的选择且满意、愿意公开成认自己的选择。3.行动:按自己的选择行事、作为生活方式加以重复。五、 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外部的调控手段奖励:有物质的、精神的奖励;内部的、外部的奖励。愉快感、自豪感、欣慰感 持久的内部
30、动力。 惩罚:是有必要的。方式:1.某种厌恶刺激;2.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第十一章 心理安康教育心理安康概述心理安康含义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安康问题教育意义概念标准焦虑症:与客官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响为特征的神经症。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法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强迫行为,身不由己的思考事情,反复做不想执行的动作,且干扰了正常适应时,才是神经症。森田疗法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由不成熟、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构成。班杜拉社会学习原理1 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安康的需要;学校是心理安康教育主要场所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开展的需要;3.对学
31、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严重程度由低到高抑郁症: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先焦虑再抑郁服用药物恐惧症: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包括:单纯恐惧症、广场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系统脱敏法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 道德安康和社会适应都归属于心理安康,心理安康包括生理安康和心理安康。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5.人格构造的稳定与协调3.自我调控能力 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性偏差:少年性发育过程中不良适应,不属于心理障碍。转移注意、转向文体活动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贪食、异食辟等。厌食症:
32、体重下降25%,女生比男生多20倍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睡眠障碍:包括失眠、过渡思睡、睡行症、夜惊、梦魇等。肌肉松弛法第二节 心理评估心理评估心理评估及其意义心理测验评估性会谈两种参考构架意义认知测验人格测验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根本方法,分为评估性会谈和影响性会谈,二者难分。1.倾听:良好辅导关系的手段,减少防卫; 4.反响:将学生思想、情绪加以整理,表达出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2.鼓励:“我能体会、“请继续讲; 5.澄清:当局者迷,帮助学生在混乱中理出眉目;3.询问:“你能说说原因吗,问事实、看法和感受6.面质:协助学生弄清自己的真实感受。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按测量的特征可分为
33、认知测验、人格测验。包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力测验、成就测验。包括:多项人风格查表、兴趣测验、成就动机测验、态度量表等。心理评估不应只进展心理病症学和心理病里分类,更应重视开展潜能、自我实现程度的正向评定。 安康模式:了解安康状态下的心智能力、自我实现的倾向; 疾病模式:对当事人心理疾病的有无和分类进展诊断。1. 有针对性的进展心理安康教育的依据;2. 检验心理安康教育效果的手段。含义依据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展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展分类诊断的过程。其他方法观察法自述法有方案、有系统的直接观察学生个体的行为表现。记录方式:1.工程检查表 2
34、.评定量表 通常分为3、5、7级等级评定 3.轶事记录 通过学生书面形式的自我描述的方法,有日记、周记、作文、自传、内心独白等具体形式。第三节 心理辅导心理辅导心理辅导及其目标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目标行为改变的根本方法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根本原那么:面向全体学生、预防与开展相结合、尊重与理解学生、学生主体性、个别对待、整体性开展等原那么。包括: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X法、消退法、处分法、自我控制法等。艾里斯理性情绪辅导方法X丽娟理性情绪教育过程学会调适:根本目标,包括调节与适应; 寻求开展:高级目标。含义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环境,确立生活目标,克制障碍
35、,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安康,使其在各方面做出良好适应。行为演练的根本方法包括:全身松弛训练紧X-坚持-放松,雅各布松20年代首创系统脱敏法 沃尔朴首创肯定性训练:又叫自信训练、果敢训练。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设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分类教学目标的表述概念意义认知目标情感目标1.行为目标: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 三个要素:具体目标、产生条件、行为标准。2.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构成:一般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所产生的内部变化 具体教学目标能反响内在心理变化的外显行为布卢姆分类: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1.教学
36、测量和评价;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测量必须针对教学目标。2.指导教学策略选用;3.指引学生学习。承受、反响、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动作技能目标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任务分析指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级子目标。 通过任务分析,教师能够:确定学生的起始状态;分析到达目标之前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行为倾向;确定逻辑顺序。第二节 组织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教学事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1.引起学生注意:首要事件,三种方式:激发求知欲变化教学情境配合学生经历2.提示教学目标:形成心里定向教学媒体包括:非投影视觉辅助投影视觉辅助听觉辅助试
37、听辅助戴尔:锥形经历图。从直接具体经历到抽象经历。 受时代所限,没有列入多媒体计算机,但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根本背景之一。教学应遵循的顺序:经历的直接动作表征图像动作表征符号表征。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根本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参观法、实习作业。6.展现学习行为:教学活动的目的学生学到新行为。7.适时给予反响:提供反响,整合新旧知识,加强长时记忆。课堂教学环境包括:物理环境、社会环境。按领域原那么安排课堂空间个人;按功能安排课堂空间小组。两种方法不矛盾,可结合使用。教师要经常变换学生在课堂中的座位
38、。3.唤起先前经历:任何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原有知识、技能为根底。4.呈现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教学材料为中介。8.评定学习结果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5.提供学习指导:事实性问题直接指导;逻辑性问题间接指导;间接指导要根据个体差异采用不同方法。根本要素:教学事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材料、教学情景。程序性事项,加涅指出的依次九大事项:第三节 选择教学策略教学策略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个别化教学指导教学:由教师设置教学目标、选择教材、控制教学进度、设置师生交互作用。发现教学情境教学概念:又称启发式教学,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发现概念、原理。四个阶段: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解答的假设
39、、检验自己的假设、引出结论。布鲁纳四项原那么:教师要解释清楚;配合学生经历,适当组织教材;根据心理开展水平,适当安排难度和逻辑顺序;确保难度适中,维持内部学习动机。六个主要活动:复习、新知识、指导练习、反响纠正、独立练习、每周月复习。概念: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展知识的教学的教学学策略。在情境教学中,环境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目标是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材料是真实性任务;过程与实际问题解决过程相似。学生的表现本身就反映了其学习结果。合作学习概念: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教学策略。培养主动求知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五个特征: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各自尽力;社会互动;团体历程。掌握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教学指教师采取的有效到达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方案,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概念: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展学习的教学策略。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教学方法。始创者:普莱西。 奉献最大者:斯金纳。简称CAI 优越性:交互性即时反响生动形象自定步调。布卢姆提出,只要给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都可以到达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到达80%-90%的评价工程第十三章 课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