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动物学知识点总结全.docx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12857019 上传时间:2022-04-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1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动物学知识点总结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2年动物学知识点总结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动物学知识点总结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动物学知识点总结全.doc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般动物学基本内容复习纲要(20XX 年 12 月修改稿,尚不完善,仅供参考!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是以进化为主要线索,着重系统地介绍动物各主要类群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的特点,并介绍动物系统的分类学问及进化等;I 、动物主要门类及代表动物、各门类在动物界的进化位置、各门类的主要特点、基本概念、各大类动物的分类、各门类主要构造的比较VII 、动物的进化I 、动物主要门类及代表动物1、原生动物门利什曼原虫 痢疾变形虫 疟原虫草履虫11、脊索动物门2、多孔动物门3、腔肠动物门海绵水螅 水母 珊瑚( 1)尾索动物亚门( 2)头索动物亚门海鞘文昌鱼4、扁形动物门涡虫吸虫绦虫(3)脊椎动物亚门5、原腔动物门蛔虫

2、圆口纲盲鳗 七鳃鳗6、环节动物门7、软体动物门沙蚕河蚌蚯蚓 蚂蝗鱼纲田螺 乌贼两栖纲鲨 鳐鱼螈鲫 鲈大鲵蛙8、节肢动物门螯虾鲎 蜘蛛 马陆 蝗虫爬行纲蜥蜴蛇 龟鳖 鳄9、棘皮动物门海百合 海星 海蛇尾 海胆 海参鸟纲鸵鸟 企鹅 麻雀10、半索动物门柱头虫哺乳纲鸭咀兽 袋鼠 家鼠、各门类在动物界的进化位置1、原生动物门最原始、最低等、最简洁的真核单细胞动物;2、海绵动物门极为低等的多细胞侧生动物;3、腔肠动物门真正后生、最原始的多细胞、二胚层的原口动物;4、扁形动物门两侧对称、三胚层、体内受精,达器官系统水平的实质动物;5、原腔动物门七大类、外形构造各异、亲缘关系不清、布满体液的假体腔动物;6、

3、环节动物门 原始分节、真体腔,最早登陆,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头;7、软体动物门 不分节、不发达真体腔、显现全部器官系统,最早登陆,动物界其次大门;8、节肢动物门分节、节肢、高等原口动物,高度适应陆生生活,动物界第一大门;9、棘皮动物门最高等无脊索,后口、内骨骼动物;10、半索动物门介于棘皮和脊索动物之间的过渡类群;11、脊索动物门具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的最高等的动物门类;( 1) 尾索动物亚门(被囊动物)( 2) 头索动物亚门终生具三大基本特点;脊索纵贯全身,伸达最前端;( 3) 脊椎动物亚门 圆口纲低等、无颌;鱼类低等、有颌、变温,完全适应水生生活; 两栖纲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渡类群,初步适应

4、陆地生活,但仍不完善; 爬行纲陆地繁殖的变温羊膜动物,真正陆栖脊椎动物的开头; 鸟纲适应翱翔的恒温动物; 哺乳纲被毛、快速、恒温、胎生、哺乳,最复杂、最高等的脊椎动物;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第 1 页,共 20 页动物进化史上重要的进展阶段、各门类的主要特点一、原生动物门 单细胞真核生物!1、最原始的单细胞 ,真核生物;2、一般是单细胞个体,也有多细胞构成的群体;3、细胞质分化出完成不同生理机能的类器官;如鞭毛、伸缩泡、胞口等;4、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 : 一种是鞭毛或纤毛运动,另一种是变形运动;它们的运动机理不同,前者靠鞭毛或纤毛打动水流运动,后者靠胞内原生质的流淌形成

5、伪足运动;5、水分调剂和排泄主要靠伸缩泡实现,没有特地的类器官进行呼吸,气体的交换靠细胞膜的渗透作用完成;6、有光合养分、吞噬养分和渗透养分三种类型;有的种类兼有2 种或 3 种养分方式;7、生殖分为无性生殖(二裂、复裂、质裂、出芽、形成包囊)和有性生殖(配子和接合)两类;8、分布广泛,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作用;有些寄生种类会引起人畜的疾病,给人类造成危害;二、海绵动物门 侧生动物!1、体壁为两层细胞,具孔细胞及进水小孔(多孔动物);2、体辐射对称或不对称;3、细胞内消化,无消化腔;4、具水沟系;5、有性生殖(特殊的受精方式)或无性生殖(出芽生殖);6、胚胎发育有特殊的逆转现象;7、为多细胞动物

6、进化中的一个侧支;三、腔肠动物门辐射对称的两胚层动物!1、辐射对称或两辐射对称;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第 2 页,共 20 页2、体壁为两个胚层;3、身体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适应附着生活的水螅型,另一种是适应漂浮生活的水母型;4、体中心有一内胚层细胞围成的消化循环腔,但其只有一个开口,能进行细胞外和细胞内消化;5、显现了组织分化和简洁的器官(皮肌组织和神经组织);6、有神经细胞及网状神经“系统” ;7、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生殖方式;8、有些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现象;9、一些群体生活的有多态现象;10、海产种类一般有浮浪幼虫期;11、多细胞动物中最为原始的一类,其它多细

7、胞动物都由此阶段进展而来;四、扁形动物门 三胚层无体腔动物!1、背腹扁平、两侧对称、三胚层、无体腔;2、自由生活的体表具纤毛,寄生生活的体表为外皮层 ,无纤毛;寄生种类有吸盘或钩等附着器官;3、体壁由表皮和肌肉层共同形成皮肌囊;4、消化道与体壁之间为实质组织所充填;5、消化系统不完全,有口无肛门;寄生的消化系统退化或完全退化;6、神经系统开头有神经中枢,由“脑”和纵行的神经索构成,有横神经相互联络成阶梯形,显现了多种感觉器官;7、原肾管的排泄系统未端为焰细胞;无呼吸和循环等系统;8、生殖显现了体内受精;五、原腔动物门 假体腔动物!七大类群外形差异很大 , 但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有三个胚层 ,

8、体壁和消化道之间显现初生体腔,腔内布满体腔液;2、体表有角质膜 , 皮肌囊的表皮层为合胞体,肌肉仅为一层纵肌;3、消化道显现肛门,为完全消化;4、排泄系统仍为原肾管型, 无循环系统和呼吸器官;5、线虫纲为本门代表,蛔虫等寄生种类, 给人类带来危害;六、环节动物门 分节的真体腔动物! 广泛分布在海淡水、土壤,甚至陆地上;1、体瘦长圆柱形,同律分节;2、通常具刚毛 ,有的详细壁突出而成的疣足;3、具三个胚层 ,有发达的真体腔(除蛭纲外)4、完全消化系统,消化管壁具肌肉;5、显现发达的循环系统 ,一般是闭管式(蛭纲例外) ;6、体表和疣足进行呼吸;7、排泄器官为后肾管型,通常一端开口于体腔, 一端开

9、口于体外或肠中;8、神经系统进展为链状,除脑神经节外, 腹方有 2 条并合的腹经神经索,其上每节有1 对神经节;9、陆生和淡水中生活者雌雄同体, 海水中生活者雌雄异体 ,间接发育有担轮幼虫;七、软体动物门 不分节的真体腔动物!本门种类多 , 分布广,为动物界其次大门, 是目前已知最早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1、两侧对称或次生性不对称(腹足类);2、身体松软,分为头、足和内脏团三部分;通常有外套膜包裹, 多有石灰质的贝壳爱护;头或退化或发达,头足类仍具软骨,腹足有各种外形;3、真体腔退化(只余围心腔. 排泄腔和生殖腺腔), 假体腔发达并布满血;4、消化管完全 ,常为 v 形或回旋 ,有消化腺 ,

10、 口腔内多具齿舌(瓣鳃类例外);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第 3 页,共 20 页5、循环系统多为开管式(头足类例外);心脏一般为二心耳一心室(腹足类一心耳), 有动脉、静脉和血窦;6、显现特地的呼吸器官鳃(水生)或外套膜形成的“肺”(陆生)以及其它部分体表;7、排泄器官为1 2 对后肾管型肾(不对称的只有1 个肾);9、雌雄异体 ,水生多体外受精 ,陆生体内受精;有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八、节肢动物 分节有节肢的高等原口动物!为动物界第一大门 ,分布最广、种类繁多、个体数量惊人!1、体表具有发达几丁质外骨骼,爱护内部器官,防止体内水分丢失,供肌肉附着;2、异律分节,身体分部

11、使各种生理机能更加集中和分化,加强了对环境的适应才能;3、附肢分节,外形多样,增加了附肢运动的敏捷性和机能的多样性,运动才能强;4、有的种类具翅,运动快速,利于生存和分布;5、有横纹肌组成的肌肉束,附着在外骨骼内方,使运动有力快速;6、具有混合体腔,开管式循环系统,利于养料的吸取和适应分节易折的附肢;7、体壁皮肤形成多样的呼吸器官和排泄器官多样化,以适应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8、食性广,捕食才能大,摄食碎食结构的强化及多样性,削减食物竞争,更有利生存;9、链索状神经系统更集中,感觉器官多样发达灵敏,适于复杂多变的环境;10、行有性生殖,陆生种类体内受精,生殖方式多样,很多种类间接发育,有利于种族

12、繁殖;11、很多种类有爱护色、拟态等,行为活动复杂,利于生存繁殖;12、昆虫纲为动物界第一大纲,它具有对陆生生活的高度适应:( 1)有翅利于捕食避敌,查找配偶,迁移地域有利于生存繁殖,扩大生活范畴;( 2)体小占空间少,无空间竞争;( 3)具分节附肢、横纹肌运动有力快速;( 4)口器多样化、食量小、食性广,少食物竞争;( 5)气管系统可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6)具几丁质外骨骼、直肠重吸取水分、排尿酸削减水分丢失,可在陆空中大量进展;( 7)神经系统发达、感官发达、行为活动复杂,利繁殖、生存;( 8)体内受精,发育中有变态、休眠、滞育等现象利于物中繁殖;( 9)爱护色、拟态等利于生存繁殖;九

13、、棘皮动物门 辐射对称的无脊椎后口动物!1、后口动物;2、次生性的五辐射对称(适应固着或缓慢运动);3、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和脊索动物类似),向体表突起形成棘皮;4、部分真体腔形成特殊的水管系统;十、半索动物门 无脊索到脊索动物的过渡类群!1、具有口索(过去被认为是脊索)2、有咽鳃裂;3、具有雏形的背神经管;4、为脊索和非脊索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十一、脊索动物门 最高等的动物门类!1、具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三大基本特点;2、肛后尾、腹位心脏;(一)尾索动物亚门 ( 无头类)(逆行变态)1、幼体具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三大特点,但脊索仅限于尾部,自由生活;2、成体 结构简洁,具被囊,开管式循环

14、,固着生活;(二)头索动物亚门 ( 无头类)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第 4 页,共 20 页1、无真正的头和脑 ,2、终生具有脊索动物的三个主要特点3、脊索纵贯全身,始终达到最前端;4、咽鳃裂明显;(三)脊椎动物亚门1、显现了明显的头部;2、绝大多数种类中,脊柱代替了脊索,脊索只见于发育早期;3、背神经管分化为脑和脊髓;4、低等的水生种类鳃呼吸进一步完善, 陆生种类用肺呼吸;5、脑和感官集中于前端,6、有上下颌(原口纲除外);7、有完善的循环系统;8、肾脏的构造复杂;9、有成对的附肢;1、圆口纲 (无颌类)低等的无颌脊椎动物! 口为吸附型,吸盘状,没有上下颌;脊索终生存在

15、,脊柱雏形;只有奇鳍,没有偶鳍;只有一个鼻孔,位于头部的中线上;鳃呼吸器官特殊鳃囊;内耳中只有一个或二个半规管;2、鱼纲适应水生生活的动物! 进步性特点 1具上下颌(脊椎动物进化史上一个重大特点); 2具成对附肢(为四肢显现供应先决条件); 3脊柱代替了脊索(加强支持、运动和爱护机能); 4脑和感觉更发达( 5部脑更明显, 1对鼻孔,内耳 3个半规管,头骨更完整);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 1体表呈纺锤形,体表被鳞;皮肤富含粘液腺,分泌粘液到体表,削减水中游泳的阻力;(2) 鳃呼吸,鳃气体交换表面积大,鳃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壁薄,气体逆流交换,有效适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3) 适用于鳃呼吸,心脏为

16、单泵式,血液为单循环;(4) 有适应于水中生活的特殊结构:1) 鳍游泳器官;奇鳍中的背鳍和臀鳍能维护平稳,帮忙游泳;尾鳍掌握游泳方向,推动鱼前进;偶鳍(胸鳍、腹鳍)维护平稳,转变运动方向;2) 鳔鱼体比重调剂器官,使鱼能在不同水层中游泳;3) 侧线器官感受低频振动,可判定水波动态、水流方向、四周物体动态等;4) 血管囊水深度和压力的感受器;3、两栖纲 由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渡动物! 初步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 皮肤初步角质化; 显现五趾型附肢,可以在陆地上有效支撑身体;显现一颈椎使头部稍能上下活动;显现一枚荐椎稳固支持后肢;椎体单凹连接; 四肢肌肉发达, 适应登陆后的运动; 肺呼吸;内鼻孔、肌性舌、

17、口腔腺;两心房、双循环等适应陆生需要;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进展已能适应陆地生活;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第 5 页,共 20 页尚不完善的特点沒有解决在陆地上繁殖问题,生殖必需回到水中!皮肤角质化程度低,不完全防止水分蒸发;无颈部,头部不敏捷;五趾型附肢较原始;四肢位于躯干侧面,不能完全使身体抬离地面,运动速度极有限;肺结构较简洁、呼吸道不发达、无胸廓,呼吸摄氧不足,仍必需靠皮肤帮助呼吸;肾小管短,重吸取水分的才能不强,上陆不能解决失水问题; 心室无隔,双循环不完全分开,代谢水平低;神经体液调剂才能弱;保温散热才能差,为变温动物,有休眠现象;4、爬行纲 真正陆生的变温羊

18、膜动物!体内受精,陆上产羊膜卵,完全摆脱了生殖对水的依靠;皮肤干燥,缺乏腺体,掩盖角质鳞片或骨板,有效地防止了体内水分的蒸发;四肢较两栖动物更加强健,指(趾)端具爪;脊柱进一步分化,颈椎数目增加,前两枚特化为寰锥和枢椎,头部敏捷性增强;显现了两枚荐椎, 与腰带坚固连接,加强了后肢承担体重的才能;躯干肌肉进一步复杂化,进展了肋间肌和皮肌;消化道进一步复杂化,口腔与呼吸道明显分开;肺呼吸进一步完善;肺内壁具有较两栖类复杂的分隔,与空气交换面积更加扩大;气管和支气管分化明显;由于胸廓的显现,增强了肺呼吸的动力,为胸式呼吸;血液循环仍为不完善的双循环(故变温休眠), 但心脏分隔进一步复杂, 有氧血和非

19、氧血的混合程度较两栖类降低;具有羊膜动物式的后肾排泄器官,其完全失去与体腔的联系,而以血管联系收集废物,提高了排泄效率;脑较两栖类进一步进展,大脑半球显著,显现新脑皮;感觉器官也更趋发达;5、鸟纲 适应飞行的恒温脊椎动物! 身体呈纺锤形,外被羽毛,具流线型外廓,削减飞行时的阻力;前肢变成翼,颈长而敏捷,尾退化,躯干坚实紧密,后肢强大; 骨骼轻而坚固,气质骨;头骨、脊柱和骨盆有愈合现象;肢骨与带骨有较大变形;具龙骨突起;锁骨呈“V”字形; 皮肤薄而松,缺乏腺体,便于肌肉猛烈运动; 用于扇动翅膀的胸大肌和胸小肌发达;背部肌肉因骨骼的愈合而退化;颈部肌肉、鸣肌、树栖握枝肌肉发达; 直肠极短,不储存粪

20、便;消化才能强,消化过程快速;动静脉血完全分开,完全双循环;心脏容量大,心跳频率快,血液循环快速;具发达的气囊,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排泄物为尿酸,削减体内水分散失,不具膀胱; 大脑无新脑皮,但纹状体发达;视觉发达,双重调剂;嗅觉退化;具占区、筑巢、孵卵、育雏等一系列复杂的繁殖行为,保证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6 、 哺乳纲最高等最复杂的脊椎动物!全身被毛,体温恒定,高代谢率,削减了对环境的依靠性; 头骨合颞窝型,双枕髁,具完整次生硬腭和肌肉质软腭;颈椎恒为7块;四肢经扭转位于身体腹面,具有在陆地上快速行走的才能;显现口腔咀嚼和消化,再生性的槽生异型齿,大大提高了对能量的摄取;具汗腺;完全双循环,红

21、血球无核,保留左体动脉弓;肺泡是气体交换的最终场所,具肌肉质横膈,胸式和腹式呼吸;有发达外耳壳,中耳骨3块;大脑有发达的沟回,能和谐复杂的机能活动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多具有胎盘,胎生,哺乳,保证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基本概念 (包括特殊构造)一、按章节为序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第 6 页,共 20 页1、 绪论 分类阶元、双命名法、类缘、物种、亚种、品种、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发育、系统发育、生物重演律(生物发生律)、生物多样性;2、原生动物门类器官、包囊、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3、海绵动物门水沟系、胚胎逆转、侧生动物;4、腔肠动物门皮肌细胞、刺细胞、消化循环腔、

22、原口、不完全消化、网状神经系统、世代交替、浮浪幼虫、直接发育、间接发育;5、扁形动物门皮肌囊、实质组织、原肾管、梯形神经系统、节片;6、原腔动物门原体腔、完全消化;7、环节动物门同律分节、疣足、次生体腔、闭管式循环、后肾管、链状神经系统;8、软体动物门外套膜、齿舌;9、节肢动物门节肢、异律分节、外骨骼、混合体腔(血体腔)、口器、气管、绿腺、马氏管、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卵生、卵胎生;10、棘皮动物门后口、内骨骼、棘皮、皮鳃、水管系统、管足;11、半索动物门口索(半索)、适应辐射;12、脊索动物门脊索、咽鳃裂、背神经管;13、尾索动物亚门尾索、被囊、逆行变态;14、头索动物亚门头索15、脊椎动物

23、亚门圆口纲无颌动物、鳃囊;鱼纲鳞式、鳍式、盾鳞、硬鳞、骨鳞(圆鳞栉鳞)、脊柱、脊椎、肩带、腰带、咽喉齿、同源器官、单循环、中肾、泄殖窦、五部脑、侧线、内耳;两栖纲五趾型附肢、耳后腺、环椎、荐椎、肌性舌、肺皮呼吸、口咽式呼吸、不完全双循环、泄殖腔;爬行纲爬行动物、羊膜卵及羊膜动物、颞窝、皮肌、肋间肌、胸廓、胸式呼吸、后肾;鸟纲尾脂腺、气质骨、龙骨突、气囊、双重呼吸、完全双循环、双重调剂;哺乳纲胎生、胎盘、椎间盘、齿式、横膈、肺泡、腹式呼吸;二、按结构功能归类1、原体腔、次生体腔、混合体腔(血体腔);2、同律分节、异律分节;3、皮肌细胞、皮肌囊、盾鳞、硬鳞、骨鳞(圆鳞栉鳞)、鳞式、皮肌、肋间肌;4

24、、疣足、节肢、外骨骼、内骨骼、棘皮、管足、脊索、原索、鳍式、脊柱、脊椎、环椎、荐椎、肩带、腰带、五趾(指)型附肢、气质骨、龙骨突、椎间盘;5、消化循环腔、不完全消化、完全消化、消化管、排遗、消化腺、口器、齿舌、咽喉齿、齿式;6、书鳃与书肺、气管、咽鳃裂、鳃囊、肺皮呼吸、口咽式呼吸、胸廓、胸式呼吸、气囊、双重呼吸、横膈、肺泡、腹式呼吸;7、排泄、原肾管、后肾管、触角腺(绿腺)、马氏管、中肾、后肾、泄殖窦、泄殖腔;8、开管式循环、闭管式循环、单循环、不完全双循环、完全双循环;9、刺细胞、网状神经系统、梯形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统、背神经管、五部脑、侧线、内耳、双重调剂;10、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胚胎

25、逆转、 世代交替、原口、后口、卵生、卵胎生、胎生、直接发育、间接发育、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逆行变态、胎盘、羊膜卵及羊膜动物、个体发育、系统发育、生物重演律;11、其它: 分类阶元、双命名法、类缘、物种、亚种、品种、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类器官、包囊、水沟系、侧生动物、节片、实质组织、外套膜、水管系统、口索、生物多样性、适应辐射、同源器官等;三、部分概念参考答案1、物种是生物分类上的基本单位, 具有肯定的外形和生理特点, 以及肯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在有性生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第 7 页,共 20 页物,一个物种的个体与其他物种的个体一般不能交配繁殖,即使能交配

26、繁殖 ,其后代也没有繁殖才能;2、双名法是目前国际上统一使用的物种命名法,是瑞典科学家林奈创立的;规定每一种动物都应有一学名,它由两个拉丁字组成;前一个是该动物的属名, 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后一个是种名, 其第一个字母小写 ,后面加上最初定名人的姓氏缩写;3、组织由一些外形相同或类似、机能相同的细胞群和非细胞外形的间质,彼此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如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等 ,每种组织完成肯定的机能;4、器官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联合形成的,具有肯定外形特点和肯定生理机能的结构;如小肠是由上皮组织、疏松结缔组织、平滑肌以及神经血管等形成的,呈管状 ,具有消化食物和吸取养分的机能;5、系统 机能上有联系的器官

27、 , 联合起来完成肯定的生理机能即成为系统;如口、食道、胃、肠及各种消化腺, 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消化系统;高等动物体内一般有皮肤、骨骼、肌肉、消化、呼吸、循环、排泄、内分泌、淋巴、免疫、神经、生殖等系统;6、生物发生律是德国人赫克尔提出的,认为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重现其祖先的主要发育阶段,即个体发育史是系统进展史的简洁而快速的重演,故又称生物重演律 ,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之一,对明白各动物类群的亲缘关系及其进展线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7、个体发育 指每个动物个体的发生过程;是指多细胞动物从受精卵开头,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 成长到性成熟直至死亡的全过程;包括胚前期:从亲代生殖细胞

28、形成到成熟的阶段;胚胎期:从受精卵形成开头到幼体形成破卵而出或离开母体之前的阶段;胚后期:从幼体破卵而出或脱离母体以后的阶段;8、系统发育 是与个体发育相对的 ,即种族进展史 ,也可称为系统发生;动物的系统发育是动物界漫长的演化历史,是指动物由最低等的形式 原生动物 进展到多细胞结构的后生动物,并逐步完善、复杂化,进而进展成为最高级形式的动物 ,直至人类的全部种族进展史;系统发育也可指一个类群 如某个科属种 的发生和进展历史;9、类器官 单细胞动物的原生动物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由原生质分化成一些特殊构造如鞭毛、伪足、伸缩泡及眼点等 , 能完成运动、取食、排泄、感应等生命活动;此类构造在功能

29、上类似于多细胞动物的器官 , 故又称类器官;10、包囊 多数原生动物在环境不利情形下能分泌物质形成厚壳将自身包裹起来 , 既不取食也不运动 , 这就是包囊;环境相宜时再脱壳成为虫体;包囊形成时 , 体内的细胞器全部解除 , 形成包囊有利于原生动物连续种族 , 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11、中间寄主与终未寄主 被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寄主为中间寄主;被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寄主是终未寄主;如华枝睾吸虫的终寄主是人,而中间寄主就是沼螺等;12、水沟系 为海绵动物特有的结构 ,对其固着生活意义重大 ,因海绵动物的摄食、呼吸、排泄等生理机能都要借助于在水沟系的水流来维护,主要有三种类型

30、,即单沟型、双沟型和复沟型;13、侧生动物海绵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动物极及植物极细胞的后期分化不同于全部的其他后生动物 胚层逆转 ; 另其体内的领细胞除了与原生动物领鞭毛虫类相像之外,在绝大多数其他后生动物中不曾发觉, 故认为在进化中海绵动物很早就分别出来的一个侧支而称之;14、直接发育与间接发育直接发育又称无变态发育;即幼体诞生后, 其外形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体大致相同, 而且不经过明显的变化 ,直接成长为成熟个体,如高等脊椎动物;间接发育又称变态发育;即幼体必需经过外部外形、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等一系列变化后, 才能发育为成体 , 如多数昆虫及蛙类;15、世代交替 腔肠动物的水螅型是无性世代,行

31、无性生殖产生水母型;水母型为有性世代 ,行有性生殖产生水螅型, 这种有性世代与无性世代在一种动物生活史交替进行的现象,称为世代交替;16、消化循环腔 腔肠动物体内的腔 , 由内外胚层细胞所围成的 , 即胚胎发育中的原肠腔; 具有消化功能 , 可行细胞内及细胞外消化 , 故为消化腔;这种消化腔又兼有循环作用 , 能将消化后的养分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 所以称消化循环腔;17、皮肌细胞 为腔肠动物两胚层分化的最原始的上皮及肌肉组织;分布在外胚层的称外皮肌细胞 , 内包含肌原纤维, 具有上皮和肌肉的爱护与运动的双重功能 , 故又称上皮肌肉细胞;位于内胚层的称内皮肌细胞(又称养分肌肉细胞),是一种具

32、养分机能兼收缩机能的细胞 , 在顶端常有鞭毛 , 也可伸出伪足吞食食物,细胞基部的肌原纤维收缩可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第 8 页,共 20 页使身体或触手变细;18、网状神经系统 腔肠动物的神经细胞的突起相互连成一个疏松的网, 没有神经中枢 ,神经传导无定向 ,又称扩散神经系统 ,是动物界最简洁最原始的神经系统;19、原肾管是扁形动物首次显现的特地化的排泄器官, 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具有分支的管状结构, 由焰细胞、毛细管、排泄管和排泄孔组成,主要调剂体内水分的渗透压,排出体内余外的水分 ,同时也排出一些代谢废物;20、梯形神经系统 :扁形动物门开头显现了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

33、,其神经中枢是由身体前端的“脑”神经节和由 脑向后发出的如干纵行神经索所组成的,在纵神经索之间有横神经相连,其外形像梯形 ,故称为梯形神经系统;这种神经系统的形成使扁形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更加精确和快速;21、皮肤肌肉囊扁形、原腔和环节等动物中由中胚层形成的复杂的肌肉构造与由外胚层形成的表皮紧贴而组成的体壁 ,被称为皮肤肌肉囊 ,它除有爱护功能外 ,仍强化了运动机能 ,使动物更有效的摄取食物,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进展;22、真体腔与假体腔假体腔又叫初生体腔或原体腔, 是原腔动物具有的位于体壁肌肉层与消化道之间的腔, 是胚胎囊胚腔进展形成;它没有体腔膜,无孔道与外界相通 ,其内有体腔液 ,具输送养

34、分、废物和流体骨骼之作用;真体腔迟于原体腔显现 , 又叫次生体腔 , 是环节动物开头具有的位于体壁和消化道之间的腔, 是由中胚层裂开形成即中胚层包围的体腔;它有体腔膜 ,体壁内腔和内脏外光滑;肠道显现肌肉层,可自主蠕动和回旋;腔内仍显现循环、排泄、生殖等器官,并有肠系膜固定;真体腔促进了消化、循环、排泄、生殖等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进展;23、同律分节与异律分节同律分节是原始的分节现象,如环节动物身体除去头部和最终一节外,其余各节的外形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像 ,这种分节即为同律分节;它的显现使动物运动更加敏捷,新陈代谢更加有效(内部器官重复排列),也是生理分工的开头;异律分节是在同律分节的基础上形成的,

35、如节肢动物体节的外形结构和功能有了高度分化,不同体节完成不同功能,内脏器官也集中于肯定体节中,致使头、胸、腹各部分的显现有了可能,进一步增强了运动的敏捷性,促进了生理上的分工和功能的加强;24、疣足 是动物原始的附肢形式,不分节, 由体壁向外伸出的扁平突起. 它是典型的海产环节动物 多毛纲 特地的运动器官,适于在海水中游泳爬行,增强其在环境中活动才能,少数尚有肯定的感觉和呼吸功能;25、链状神经系统 该神经中枢是由身体前端的脑神经节、围咽神经环、 咽下神经节和一条腹神经索及如干神经节与如干条侧神 经所组成 ,它比梯形神经系统更为集中, 可使动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更加精确和快速, 如环节和节肢

36、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 .26、后肾管环节动物等所具有的排泄器官,为两端开口且回旋的管子 ,在体外的开口叫肾孔,开口于体内的口叫肾口 ,具有带纤毛的漏斗;27、齿舌 是大多软体动物(滤食性的瓣鳃类无!)口腔里特有的角质咀嚼片构造,为口腔底部舌状突起表面的多列角质细齿,似锉刀状,藏在一个狭长的囊中,使用时从囊中伸出口外 ,以刮取锉碎食物;28、外套膜软体动物中由背侧皮肤褶壁向下延长形成的结构,包裹着内脏团和鳃 ,有时连足也包在里面,其外表皮细胞层可分泌形成贝壳; 水生贝类内表皮及鳃上的纤毛摇摆可激活水流, 完成呼吸、 摄食、排泄和排遗等生理机能 ; 陆生种类外套膜上的血管可以直接进行气体交换(必需潮

37、湿)即“肺”的作用;头足类乌贼外套膜肌肉发达为运动器 官.29、开管式与闭管式循环动物体内部分血管退化消逝,相应位置形成不同的血窦 (即组织间隙) ,血液不完全在血管中流淌,也进入这些血窦中循环,即开管式循环;其血压低,血流速度慢,循环效率不高. 如多数软体和节肢等动物;闭管式循环由纵行血管、环行血管及其分支状的微血管网组成,血液始终在血管内流淌(不流到组织间隙中), 其血液流淌方向固定,血流速度恒定, 比开管式循环能更有效、快速的完成养分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输, 如大多环节和脊椎动物;30、节肢 指节肢动物分节状的有关节、有肌肉的附属肢体,外形多样,不仅使动物的运动增强了敏捷性,而且仍特化出捕

38、食、感觉、呼吸、生殖等方面的功能;31、混合体腔是节肢动物的体腔 ,它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囊胚腔(即假体腔)和真体腔混合而成, 又由于这个腔常布满血淋巴液 ,形成血窦,所以又称血体腔或血腔;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第 9 页,共 20 页32、书鳃与书肺 书鳃是肢口纲鲎的呼吸器官,为腹肢上肢后壁外突形成的多个扁平书页状鳃叶构成,如书页状排列,用以扩大表面积并进行气体交换;书肺就是蛛形纲动物的主要呼吸器官,是由腹壁内陷形成的囊状构造,前壁向囊腔突出很多书页状薄片,血液流经此处进行气体交换 ,这种结构大大增加了气体交换的表面积,有利于血液的氧化;33、马氏管是昆虫等节肢动物特

39、有的排泄器官(少数蛛形纲和多足纲也有),为肠壁的管状突起,位于中、后肠交界处 , 直接从血腔中收集代谢废物,浓缩后通过肠道排出体外,排泄物主要是尿酸;34、绿腺是多数甲壳动物的排泄器官,它是与后肾管同源的腺体结构,分腺体部和囊状部 ,开口于其次触角基部(又叫触角腺) ,排泄物是近似尿酸的绿色鸟氨酸,故称绿腺;35、半变态与渐变态 :为不完全变态的二种类型 ,半变态即幼虫期与成虫不仅外形差别较大,而且生活习性也不同,其幼虫称稚虫 , 如蜻蜒的变态;渐变态即幼虫期与成虫的特点差别不大,只是性器官未成熟 ,翅未长成等 ,其幼虫称为如虫 , 如蝗虫的变态;36、完全变态 幼虫与成虫不仅在外形构造上有显

40、著不同,要经过一个不食不动的蛹期 ,最终才羽化为成虫,具有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期,如蝶蛾类的变态;37、外骨骼与内骨骼外骨骼主要指节肢动物由上皮细胞分泌到体表的一些非细胞结构的几丁质及碳酸钙的壳 厚角质膜 ,肌肉附在其内表面 , 具有爱护内脏、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以及协同肌肉完成各种运动的功能;由于它来源于外胚层, 而作用又与脊椎动物的内骨骼相像, 故称之 , 它是对广泛生活环境特殊是陆上生活的一种高度适应.内骨骼是从棘皮动物开头显现, 脊索动物共有的 , 来源中胚层 , 分布于体内的脊索、软骨与硬骨质成分的骨骼, 肌肉附在其外表面 , 具有支持、爱护、运动以及体内钙磷贮存库和制造红细胞 红骨

41、髓 等功能 .38、适应辐射 分类相近的动物 (如半索动物的两个纲) ,由于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经过长期演化在外形结构上发生显著变异,这种现象称之适应辐射;39、羊膜卵及羊膜动物 爬行、鸟及哺乳类在胚胎发育中产生了羊膜、绒毛膜和尿囊膜三种胚膜等结构,并富含能供应足够养分的卵黄,外包较硬并通气的卵膜,使胚胎能在一个相对稳固、更加舒服安全的自身水环境(羊水)中发 育,完全摆脱了繁殖中对水的依靠,真正适应陆地生活;这三类陆生脊椎动物动物同称为羊膜动物.40、脊索和脊柱都是身体中轴支撑器官;脊索是动物身体背部起支持作用的一条纵行棒状结构,位于消化管背方、神经管的腹方 ,有弹性 ,不分节 ,由富有液泡的

42、脊索细胞构成;外面围以厚的结缔组织鞘脊索鞘;在低等脊索动物中或终生具有,或仅见于幼体,高等脊索动物中仅在胚胎期显现;脊柱是由一节节脊椎骨连接而成,既有坚固性,又有敏捷性;是脊椎动物终生中轴支持器官;41、排泄和排遗 排泄是指机体把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不为机体所利用或有害的代谢终产物、余外的水分和无机盐, 以及进入机体的异物等排出体外的过程;排遗就是指机体把消化管内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即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42、背神经管 位于脊索的背面 , 呈中空管状 , 是一切脊索动物所特有的;脊椎动物的背神经管分化,前部膨大形成脑,后面为瘦长的脊髓,位于脊柱的髓管中;43、咽鳃裂 消化管前端咽部两侧的裂隙状构造

43、, 布满毛细血管,有呼吸作用, 直接或间接的与外界相通 , 即是咽鳃裂,低等脊索动物及鱼类终生存在, 陆生脊椎动物仅见于胚胎期;44、逆行变态 海鞘幼体的结构复杂,成体在变态过程中, 失去了脊索、神经管及尾等部分重要结构, 反而变得更为简洁,这种变态叫逆行变态;45、鳞式记载鳞片数目和排列方式可用分数式来表达,这种分数式称为鳞式;其写法是:侧线鳞的数目 带孔的鳞数 =侧线上鳞的数目 背鳍起点到侧线的鳞列数/侧线下鳞的数目 臀鳍起点到侧线的鳞列数 ;46、鳍式用字母、数字和符号书面表达鳍的种类和鳍条数目的方式称为鳍式;如A 、 C 、 D 、 P 、 V 分别代表臀鳍、尾鳍、背鳍、胸鳍、腹鳍;大

44、写罗马数字代表鳍棘数目,阿拉伯数字代表软鳍条的数目;47、咽齿是鲤科鱼类在由第五对鳃弓特化而来的咽骨上着生的结构, 咽齿的外形和食性相关 , 如鲤鱼的咽齿呈平顶的臼齿形 ,草鱼 食草 的咽齿呈镰刀形;鲤科鱼的上下颌无齿,就靠咽喉齿和基枕骨腹面的角质垫相研磨,以压碎通过咽的食物;48、侧线器官是鱼类等适应水生生活的一种重要的感觉器官;分布在头部和躯体两侧, 其内有感觉细胞 , 以小管穿过鳞片通向外界 , 并使鳞片的穿孔排列成行, 感觉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感觉器, 位于侧线管内的粘液里 , 水压等通名师归纳总结大肚能容,容学习困难之事,学习有成第 10 页,共 20 页过侧线孔影响到管内的粘液,并使感觉器内的纤毛摇摆,刺激感觉细胞兴奋 ,再通过神经将刺激传到神经中枢;其功能是:测定方位 ,感觉水流;49、五趾型附肢 是脊椎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附肢特点,从两栖类开头显现(较原始);典型的五趾型附肢由前肢的上臂、前臂、腕、掌和指(手部);后肢的股、胫、跗和趾(足部)所组成, 且指骨 或趾骨 为五列;与之相应的前肢骨为 : 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后肢骨为: 股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和趾骨;50、口咽式呼吸两栖类在吸气时口底下降 ,鼻孔张口 ,空气进入口腔然后鼻孔关闭,口底上升 ,将空气压入肺内;由于体壁肌肉的收缩和肺的弹性回收力, 当口底下降时 , 肺内气体重新压回口腔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