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的成因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次贷危机的成因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次贷危机的成因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 美国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2007年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2008年来已造成多家金融机构和投资基金倒闭和清盘,并危及实体经济的发展,从而有可能导致美国和整个世界经济的衰退。无疑次贷危机将成为世界金融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各国家的金融机构及金融监管部门都可通过本事件汲取教训,引以为戒。本文通过对次贷危机产生、发展及蔓延过程的研究重点分析了次贷危机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借鉴建议。一、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及其衍生产品间简析(一)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分为三个层次,包括优质贷款市场(
2、Prime Market)、次优级的贷款市场(Alt-A Market)、次级贷款市场(Subprime Market)。目前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出问题指的就是美国的第三类市场,即次级贷款市场。次级贷款由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至今增长迅速,目前美国房贷市场总额约为10万亿美元,次级贷款在美国整个房贷市场中占比达到15%。与优质贷款相比,次级贷款风险较大。次级贷款一般具有较高的LTV值(Loan-to-value,即贷款价值比),意味着次级贷款的借款人首付比例较低。同时次级贷款还呈现高贷款利率、高违约率等特点。如信用级别最高档(得分760-850)与最低档(得分500-579)相比的利率节约高达392个
3、基点。在美国次贷的提供方主要包括五类机构:商业银行、储蓄机构、独立的房贷公司、银行分支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分支机构。其中机构个数最多的是房贷公司,占整个市场机构的60%多,而发放次级房贷数量最大的是金融控股公司的分支机构,其次是商业银行,共占到整个市场发放量的70%多。(二)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衍生产品房地产市场是次级贷款危机的原生资产市场,但是次级贷款证券等衍生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脱离了原生房产的价值,在反复的抵押中使得衍生房产市场价值远远脱离了原生的基础资产,使风险在重构中进一步传递和放大,形成次贷危机不断传导和蔓延的渠道。主要的次级贷款衍生产品主要包括如下三个层次:1.从抵押贷款到MBS(Mo
4、rtgage-backed securities)。次级抵押贷款衍生产品最主要的是MBS,即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将持有的众多次级抵押贷款客户的债权进行资产证券化。按不同信用级别将这些MBS分成不同等级,客户偿还抵押贷款所产生的现金流优先支付给信用级别最高的一层,最底层吸收最大的风险,并对应最高的收益率。次级抵押贷款公司通常持有最底层,其余层级卖给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再将其转卖给其他投资者,或进行进一步的结构化处理为新的产品后进行销售。2.从MBS到CDOs(Collateral debt obligations)。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衍生为MBS之后,进一步的结构化衍生,形成CDO
5、,即债务抵押支持证券。一般由投资银行进行操作,其买入MBS,进行结构化设计形成CDO。对CDO按不同级别进行分层,高级别流动性强,低级别流动性差。投行多以现金流折现方式对CDO进行定价,若违约率增加,则估值缩水。3、CDOs的再分级。在对MBS进行分级后还可进行进一步的分级。这种分级后再分级的“金融创新”甚至还可能不止一次,于是就创造出了CDO2,CDO3,CDOn这样的多层衍生产品。一个标准的CDOs其抵押证券池可能包括住房权益贷款(HEL),其他CDOs,住房按揭支持债券(RMBS)和其它资产。这样就形成了非常庞大而又复杂的资产支持结构。选择这些低层次的投资产品(低级产品都有较高收益率或者
6、很高的杠杆收益率)在违约率很低,房价高企的时候可以获得高额的回报。但在房价下跌,违约率上升的情况下,也会遭到巨额的损失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评级公司对这些再分层出来的CDOn产品中的高层次级产品也给与了甚至AAA级的高信用评估,而事实上,大量投资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AAA级CDO产品之上有一个远为庞大的A级贷款层,而自己手中所持的AAA层产品不过是原来上一层中BBB层中被人为分割出来的一个优先层。这就造成了现在市场定价体系的混乱(三)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及其衍生品的发展美国次级贷款及衍生产品迅速增长。以1994-2006年为考察期间,美国的次级房贷与房贷市场均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在此期间,次级房贷发放额以
7、年均27%的速度增长,增长了近20倍。房贷市场的总发放额也以年均15%的速度保持增长。由于信用状况的变化和经济周期的更替,每年次级房贷占房贷市场的比例有所波动,但基本呈上升态势,2006年其所占比例已是1994年的3倍多。另外,受“9.11”后美联储降息以及次级房贷市场贷款规定趋于宽松的影响,美国MBS及CDO等衍生产品发展迅速。MBS发行量由2001年末的390亿美元飙升至2006年末的4700亿美元,增长11倍之多。CDO发行量也从2004年的1574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5493亿美元,增长近2.5倍。从一定程度上讲次级贷款的迅速增长对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积极支持,一方面,以市场化方式为
8、中低收入居民购房提供了有利的金融支持,19942006年期间美国的房屋拥有率从64上升到69,超过900万的家庭在这期间拥有了自己的房屋,这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次级房贷。另一方面通过MBS等衍生产品有效连接信贷与资本市场,起到了分散风险的作用。但由于次贷自身的缺陷,及衍生产品的集中过快增长,其潜在风险不断积聚。二、 次贷危机的成因次贷危机由房地产市场蔓延至金融市场进而危及实体经济,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既有宏观经济等外部环境的原因又有产品自身缺陷及参与者和监管者的不当等内部原因,正是在整个链条的每一个环节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问题,才导致了整个危机的产生、爆发和蔓延。1、次贷产品的设计缺陷是次贷
9、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这种贷款安排依赖于房价持续上涨,凭借按揭物剩余价值大于贷款本息规避市场风险,而不是依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保证偿付,易导致“过度贷款”。另一方面,次级贷款所衍生出了ABS、CDO和CDS等一系列下游产品。这些衍生产品并不能减少风险,只能转移风险,同时这些衍生产品助长也助跌,加大了房价的波动性。房价上涨时,房产按揭类贷款及其衍生产品呈现高收益低风险的特征,因此受到投资者的欢迎。而这就助长了次级按揭贷款发行商和承销商发行和承销更多这样的次级按揭贷款和债券产品来获取中间服务费,因而使越来越多的本无力购房居住的消费者集中购房,人为的造成了部分非理性房产需求,从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房屋价格
10、的泡沫。房价下跌时,由于违约率的上升,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房屋被收回后推入市场再销售,增大了供给,另一方面,由于次贷及其衍生产品的风险大增、流动性骤降,导致按揭贷款和证券化发行活动陷于停止,又大大的减少了市场的需求。这种供求关系的变化就会进一步推动了房价的下跌,这种恶性循环使得整个按揭信贷和资产支持证券市场陷入混乱和流动性枯竭。2、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成为次贷危机爆发的导火索。美联储根据宏观经济的变化调控目标由促进经济发展转为控制通货膨胀,从而由连续降息变为连续加息,导致了流动性有松变紧,促使房屋价格由持续上升变为不断下滑是本次次贷危机的直接导火索。在2001年美国IT泡沫破灭,特别是9.11事件后
11、,美联储连续降低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至1%,刺激经济恢复。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了美国乃至世界的资产价格(房地产、股票、商品)的快速上涨。美联储为了防止通货膨胀抬头,从2004年开始连续17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由1%上升至5.25%,次级按揭贷款的还款利率越来越高,而加息也导致房价下跌,房价的年增长率从2005年的顶点很快跌落到2006年中的不到1%。当房屋的价值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程度,许多本来就信用不良的贷款人选择放弃房子,不再付款。其市场表现就是拖欠债务比率、丧失按揭品赎回率和还款违约率大幅度上升。3、高杠杆操作、市场参与的广泛性和风险跨市场传递加剧了风险的广度和深度。在次贷
12、及其衍生产品市场上对冲基金等投资机构为获得高额利润广泛使用杠杆,使微小的价格变动可导致成倍的盈利或亏损,从而加大了市场的波动性,并使风险加倍扩大。大量对冲基金采用“信用套利”策略,以信用为支持购买远超过其运用资本占用方式购买的衍生产品,加倍放大的潜在风险成为次贷危机剧烈爆发和全球蔓延的重要原因。同时次贷及其衍生产品涉及广泛的参与者和多个市场,具体包括次贷发放机构、借款人、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及其他投资者等金融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参与者和房地产市场、抵押贷款市场及衍生产品市场等三大主要市场。当外部环境环境发生变化,风险最终暴露,风险在多个市场、多个参与者中不断传递、循环和放大,形成危机。更为严重的是次
13、贷危机导致市场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下降,并迅速蔓延至整个信用市场,使得信用利差明显上升,市场再融资难度显著增加,市场流动性由过剩骤然下降为匮乏。从而加大了危机影响的广度和深度。4、评级机构和投资银行等中间人的利益驱动对次贷危机推波助澜。在整个贷款发行证券化过程中的真正受益人是诸如发行商和承销商这些收取佣金的中间人。这也是这些投资银行、贷款机构乐此不疲的创造各种结构性金融产品的真正利益驱动所在。严格来说,评级机构和政府也是这样的中间人。评级机构收取平均7个基点的评估费,而政府则获得大量的房产交易税以及跟随房价上涨的物业税。在利益驱动下各方对发展次贷及其衍生品市场给予了过高的热情而对其风险却有意或无意
14、的漠视,从而对风险的累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实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价格快速上升中也部分缘于中间人的利益驱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个由中间人利益推动而产生的泡沫房市的破灭,最终遭受损失的却是广大的普通购房者。5、监管的缺失为次贷危机提供了滋长的温床。次级抵押债券的出现,曾受到美国当局的赞赏,认为它能分散风险,提升市场效率,因而能促进市场稳定。实际上,次级抵押债券的运作本身隐含着极大风险。次级抵押被分拆出售,使风险更加隐蔽,难以识别和监督。银行和债券发行商从开始至最后均不须承担信贷风险,因此也不会去了解和关心风险,容易产生道德风险。投资者主要通过评级公司判别风险,而评级公司只根据经包装后的债券发行
15、时的资料进行分析,事后不再进行跟踪。因此,次级抵押从办理到发行,再到最后的售出,每一步都缺乏必要的监管和风险跟踪。同时监管当局对次贷相关机构的监管存在缺失。对于占次级房贷发放量45%左右的银行类机构,如商业银行、储蓄机构、银行分支机构,有比较谨慎严格的监管措施。对于占次级房贷发放量约43%的金融控股公司分支机构缺乏严格的监管,而对于占次级房贷发放量约12%的房贷公司,缺乏系统性的监管,而它们恰是次贷危机中问题最多、最先出险的环节。三、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借鉴(一) 金融安全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至关重要。金融是经济的命脉但同时金融本身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可因整个宏观经济的波动、自身的管理及其他因素而
16、出现动荡或破产,同时其与广大的经济实体和个人有着广泛和紧密的联系,其本身的动荡或破产将对整个社会经济中的个体的投资和消费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带来这个经济发展的减缓甚至衰退。1929年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了全世界长达10余年的经济衰退,91年日本爆发的金融危机导致日本经济结束了自二战后一直保持的高速发展而陷入持续的低靡至今都没有完全恢复。本次次贷危机首先引发了美国自1929年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风暴,进而波及美国的实体经济和消费。两大房贷机构被收归国有,三大投资银行破产或被收购,若干家储蓄银行告急,世界各国金融机构普遍受到影响。美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的救助措施,甚至包括不得不背离自己一贯倡导的自由市场经
17、济原则,动用7000亿美元政府资金主动救市。但其最终效果目前还难以预料,美国经济从而世界经济是否会因此陷入衰退还须试目以待。(二) 加强对整个金融行业的监管。一是加强对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及投资基金等各金融主体机构的监管。总体上我国各监管机构秉承谨慎监管的原则对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实行分业监管的模式,为维护的我国的金融安全起到了保障作用,但面对金融逐步全球化的趋势和金融竞争日趋激烈的外部环境,一方面我国的监管在某些方面存在过于严厉从而削弱金融机构竞争力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监管不到位的局面。目前商业银行暴露的大案要案及违规贷款情况及证券市场上存在的内部交易、恶意操作、
18、老鼠仓等问题都反映了我国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因此我国监管机构一方面要按照国际化标准并结合中国实际严格对各类金融机构进行监管,一方面要提高监管效率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促进各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同时考虑到银行、保险及证券市场的互相关联和互相渗透,应考虑成立综合性机构或综合协调委员会对三个市场实行综合监管。二是加强对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与金融市场高度相关的中介机构的监管。评级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在金融市场上应起到客观公证的评价和揭示风险的作用,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依据。但在本次次贷危机中他们对风险的忽视和混乱判断对风险的积累和蔓延却起到了巨大的推波助澜作用。其实先前在美国金融市场上已经发生的安
19、然和世通造假丑闻已经暴露了中介机构为自身利益而放弃公正立场的问题,在我国类似现象则更加严重,红光案、银广厦案等金融大案后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中介结构失职的问题。如不能未雨绸缪加强对这些中介机构的监管,其必将会引起金融市场的混乱,从而酿成大的金融危机。(三) 宏观调控政策应适度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综合考虑调控政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和调控后果时滞的存在,当负面结果已经出现或开始泛滥时才停止调控政策往往为时已晚。本次次贷危机就是很好的实证,如果美国政府能减少降息的幅度或在资产泡沫出现前停止降息,这场次贷危机或可避免。中国经济在很多领域还存在市场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从而影响宏观调控政策的
20、传导,同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也存在调控经验不足的问题及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因存在部门利益之争而出现政策执行走型的问题。这些都极易导致宏观调控政策出现事与愿违或意想不到后果的局面。因此提高中国的市场化程度及减少政府部门对经济的直接参与或是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终极目标,在目前的情势下则应在宏观调控政策酝酿和制定过程中广泛讨论、慎重决策、周密实施,同时建立各种情景的应急预案,避免给宏观经济带来更大的波动。(四) 对待金融创新既要积极鼓励又要控制风险。次级贷款及其衍生产品本身对低收入家庭购买住房及各金融机构分散风险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何却成为了危机的源头,产品设计日益趋于复杂化,产品流程风险控制逐渐放松,是
21、诱发危机的主要因素。几乎所有的金融创新都存在类似的问题,运用得好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分散风险,为投资者和消费者提供便利,为金融机构本身提升竞争力。但如果被用于投机并缺乏必要控制则反而会放大风险,酿成巨大的危机。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正处于发展阶段,且面对国际机构的剧烈竞争,加快金融创新势在必行。但金融创新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也决不能忽视,且我国金融实体的风险意识薄弱和控制体系不全,我国发展衍生产品及各项金融创新必须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五) 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提高投资者对风险的识别和处理能力。本次次贷危机固然存在次贷及其衍生产品提供者、中介机构和监管者的问题,但作为次贷产品的购买者也存在不能正确识别风险、忽视风险、甚至怀着赌博心理参与高风险游戏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尤为突出。因此要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强化他们的风险意识,使广大投资者牢固设立收益与风险互为伴生以及投资风险自担的理念。同时我国要慎重的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投资,防止无谓的为他国的金融危机买单。随着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我国逐渐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投资者,国际金融市场影响因素复杂,产品类型多、风险特征差异巨大,我国对外投资机构必须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风险控制体系,包括压力测试、止损机制等,确保应对危机的积极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