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5.通分第1课时 最小公倍数(1) 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5.通分第1课时 最小公倍数(1) 人教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5.通分第1课时 最小公倍数(1)教学内容:教材第6869页例1、例2及练习十七相关题目。教学目标:1.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知道倍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区别和联系。2.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3.经历探究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前面我们学过了倍数,知道如何求一个数的倍数。同学们,什么是倍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倍数?(
2、学生回顾,指名回答)师: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倍数的知识最小公倍数。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1.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出示例1)(1)4和6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公有的最小倍数是多少?4的倍数:4,8,12,16,20,24,28,32,36,40,6的倍数:6,12,18,24,30,36,42,4和6公有的倍数有12,24,36,其中公有的最小倍数是12。师:这是列举法,我们还可以用集合法表示。(教师板书)两个集合相交部分中的12,24,36,是4和6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
3、的公倍数,12是这几个数中最小的,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2)想一想:两个数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为什么?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没有最大的公倍数。2.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出示例2)(1)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呢?现在分组讨论一下。方法一:列举法:列举出6和8的倍数,找出它们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6和8的公倍数有24,48,最小公倍数是24。方法二:用筛选法,先写出8的倍数,从中找出6的倍数,并找出最小的一个。6和8的公倍数有24,48,最小公倍数是24。方法三:短除法。用短除法求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3424。求最小公倍数与求最大公因数是不同的,最大公
4、因数只求出除数的积,最小公倍数要把除数和商都相乘。(2)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两个数的公倍数都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独立填写,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再集体汇报,教师总结)五、拓展提升两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925,这两个整数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得到两个商的和是16,写出这两个整数。1925=55711 16=5+11 355=175 3511=385六、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有
5、什么不同?七、作业布置教材练习十七第14题。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教师引导用集合法更直观。板书设计最小公倍数(1)例1 例2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这节课,通过复习旧知引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注重多种方法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教材中给出列举法和筛选法,“你知道吗”提出短除法,教师在教学中把这三种方法一一体现,让同学们明确解题可以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探究解题方法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比较喜欢用短除法求解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短除法与除法相似,学生容易掌握。不足之处:用列举法求两个数的公倍数时,在列举时容易重复或遗漏。没有讲到两个数具有特殊关系时的最小公倍数的求解方法。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用列举法求解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讲解有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