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10 比的应用丨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10 比的应用丨苏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比的应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按一定比来分配一个数的意义。2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及解题方法。过程与方法1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最终解决问题。2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按比分配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问题解决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对数学产生良好的情感。2了解比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深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解答按比分配应用题的步骤。教学难点掌握解题的关键:适时把分数与比相互转化。学习方法让学生带着教师给出的问题边自学,边思考,达到学
2、有所思,学有所获的目的,这样可以做到既让学生学习,又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的作用。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铺垫,问题提出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按比分配 小调查 1.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2。(根据这句话你还能想到什么?)2.开学初六年级有学生20人,五年级有40人,他们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20平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平均每个年级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 分保洁区的任务,六年级20人,五年级40人,按年级平均分,即20人和40人分得任务一样多,显然是不合理的。这样安排,目的是把握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引出按比分配的概念,从而引出课题。 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发展变化与延伸,为分散难点起着积极的迁移
3、作用。(二)出示例题,问题探索1提出关于分配30个方格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按红色与黄色的比是3:2的意思,在情境中理解按比分配。2首先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自行解决。(因为有前边知识铺垫的环节,所以学生对这道题的理解和解决并不困难。因此,虽然是例题我选择的是放手。)接下来鼓励学生尝试多种方法解答,而重点则是让学生在倾听别人解题思路时,理解按比分配的不同解题方法。在学生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之后,及时提醒学生将不同的策略进行比较,发现用分数的方法和用整数方法的共同点,有效地沟通了比与分数的关系。最后提示学生进行检验,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3小结:按比分配的应用题有什么
4、结构特点?怎样解答这样的应用题?(三)辨析正误,问题解决根据学习例题掌握的技能,解决刚上课时提出的问题,解除为啥不合理的疑虑。(四)分层训练,问题应用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练习题的设计力求做到从易到难,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新旧知识融合恰当,形成技能技巧,开拓思维,发展能力,达到练习的预期目的。1基础练习基础练习与例题神似而形不似。3道题目虽然与例题解法没有不同,但涉及的却是三个不同领域。第1题是按性别分配的题目,第2题是农业生产中的按比分配,第3题是按人数分配的植树活动。这些练习用来分散难点,促使知识结构的内化和对概念的理解。2拔高训练练习第4题:知道长方形周长,又知道了长与
5、宽的比,这道题不同于其他练习。有的学生由于认知错误,不注意周长里面有两个长加宽而出错,这道练习旨在加强对比,提高学生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五)开阔视野,问题拓展利用课件出示 “黄金比”的知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魅力以及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全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放手让学生自己回顾本节课内容,旨在系统知识体系,形成数学模型)作业布置:1练习十13;2计算妈妈穿多高的高跟鞋合适?板书设计:比的应用方法一: 方法二:教学反思:“比的应用”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意义及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
6、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工作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把部分量的比转化成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就可以用分数乘法来解答。因此这部分内容与分数乘法有着紧密的联系。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按比分配这类应用题的结构,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难点是掌握解题的关键,适时把分数与比相互转化。整个教学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为新知的教学做必要的铺垫。为了能在教学中化解难点,使学生轻松进行比与分数之间的转化,课一开始就安排了一个求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的练习,为以下例题的教学做好准备。 第二、放手让学
7、生探求新知。在教学例题时,教师紧紧抓住“几部分的和”与“这几部分的比”,以“3:2是谁与谁的比”、“红色方格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是什么意思”为问题,来引起大家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是教学中的难点化为乌有。在学生独立解答时,教师并没有完全按照教材中所要求的都用分数解答,而是把解答过程放手给学生,鼓励他们用学过的知识去解答,可以用整数的思路,也可以用分数的思路,最后在各种方法都得到认同后再指出用分数解答比较简捷,并鼓励学生用分数的思路解答。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又给下面的学习指明了方向。第三、精心设计练习梯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练习的层次的安排上,教师不满足于教材中的
8、基本练习,而是在完成这些练习之后,又对所学知识进行了适当的扩充。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练习设计的层次性非常明显,能让学生在练习中既不感到梯度过大,又可以不断“跳起来摘桃子”,学起来饶有兴趣,同时使学生一步一步地看清了按比分配这类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增加了解题的灵活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由于本节课知识点难度较小,我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自身的感知上,对此我从一开始就以一个积极、热情的“旁观者”,时时关注着每一个学生的所思所想,审时度势地做出激励,调整,启迪,补充,提
9、醒等及时引导,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省时省力,实效的特点增大课容量。以便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该出手时才出手,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学习高效而少费时。第五、借助多媒体课件,拓展延伸,使知识得以升华。用课件出示自然界中的“黄金比”无疑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这是用如何说教都不可替代的,通过几张PPT的展示,多数学生有豁然洞开之感,原来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十分亲切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特别是最后一张“人与黄金分割”图片的出示,立刻引起了师生的共鸣,我相信放学回家多数同学会给妈妈计算高跟鞋的鞋跟几厘米合适。 本节课例题的教学设计不拘一格。挖掘教材的趣味性、现实
10、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也就是说,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例11时紧紧抓住教学中的难点,师生共同由分析数量关系入手,在学生彻底弄清“3:2”的含义之后,立即放手让学生独立解答。练习第3题为学生模拟了一个植树的场景,去确定分配方案。这样做增加了趣味性,也使学生明白了按比分配的合理性。这个例子再次告诉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为教材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积极主动探索和追求,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从而让我们的“教材”成为我们学生真正喜欢的“学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