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分一分 ︳西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分一分 ︳西师大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分一分教学设计【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6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 在“分一分”的活动中,经历不同分法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意义。2. 在具体情境与实际操作中,体会按份数平均分物品的多种分法,充分体验“平均分”。3. 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教学难点:经历平均分的操作过程,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掌握按份数平均分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光头强、熊大、熊二图片;汇报卡;圆片;磁小棒。学生准备:12根小棒。【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对口令。2、故事激趣,揭示课题。(1)欣
2、赏音乐,猜猜是哪部动画片的主题曲?(2)讲述故事,揭示、板书课题:分一分设计意图:本环节从主题图中学生非常熟悉场情境入手,通过相关的数学信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分一分的现象就在身边,激发学习需求。二、活动操作,探索新知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1)按要求,同桌合作分一分。要求:从信封里拿出6个圆片代替6个苹果分成两份。一人动手分,一人根据分法填写汇报单,想到几种填几种。 (2)交流:你最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引导小结: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3)课堂活动a.观看图片,说一说哪一种分法是平均分? 为什么? b.结合生活,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在“分一分
3、”的活动中,经历不同分法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意义。通过操作建立丰富的表象支撑,让学生充分经历概念的抽象过程。2. 按份数平均分(1) 教师讲述故事,激发按份数平均分的需求。(2) 把12支铅笔平均分成3份。a.想一想:可以怎么分。b.分一分:用12根小棒代替12支铅笔平均分成三份。(教师巡视,注意观察、引导学生分的过程,关注不同的分法。)c.说一说:我是( )支( )支地分,( )次分完,每份( )支。 (3)全班交流。各种典型分法分别请一位同学上台交流。几种分法汇报完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优化方法。交流:刚才的分法中,同学们是怎样分的?谁的方法最简单?小结:按份数平均分铅笔,不管我们几支几
4、支地分,也不管我们几次分完,这12支铅笔,平均分成3份,每份都是4个。其中利用乘法口诀分比较简便。设计意图:本环节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分法为研究素材,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积累平均分的经验,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三、练习巩固,深化理解教师:孩子们,你们想运用学到的新知识去闯闯关吗?1.关卡一:分一分、说一说你的分法,再圈一圈验证一下。要把15个松果分给3只松鼠,每只松鼠平均分得几颗?(可能有的孩子能借助乘法思考,有的孩子凭数感来猜测,都予以肯定。)3. 关卡二填一填:18串葡萄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人分( )串;想一想:18串葡萄还可以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串?设计意图:本环节分为两个层次,第1个层次是针对较小数据的平均分,引导学生借助乘法的知识,快速得出平均分的结果,再通过圈一圈进行验证,目的是强化平均分与乘法的联系,为以后利用乘法知识推动除法的学习作准备。第2个层次针对稍大数据的平均分,通过游戏让学生在操作中熟练掌握平均分的技巧,积累平均分的活动经验,深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四、反思总结,内化提升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总结平均分的概念和平均分的方法,以及学习方法上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