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近似数|北京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近似数|北京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近似数教学设计及反思【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过程中形成的能力,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中,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针对本节课题学习内容的现实性,我是这样设计的:1. 三峡水库新闻的情境引入,通过分类感受精确数和近似数。“分类思想”是贯穿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思想。我通过分类,帮助学生在比较和辨别中体会哪些是实际的、精确的,哪些数是模糊、大约的,从而认识精确数和近似数;又是通过列举活动,深化理解,了解近似数在实际中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 借助数线,直观感受“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首先,结合数线图,分析484204精确到万位的方法。数与形结合,建立
2、直观表象。然后丰富拓展,归纳48()2041的近似数在什么情况下是48万,在什么情况下是49万。理解“四舍”和“五入”规定的合理性,了解“四舍五入”法的道理。3. 合作学习,探究“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这部分是教学的难点,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同桌合作学习:在本环节中,直接选择书中例题的七位数,既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加深了数学理解,又在同桌合作突破难点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合作学习的能力。二是集体交流,小结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进而再拓展到亿。4. 练习巩固,个性化讲解促进个别化指导。通过个别指导,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逐步清晰所学知识,最终形成技能,促进
3、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教材分析或学情分析】“近似数”是北京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中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既丰富了对大数的认识,又是对后续学习除法“试商”的基础。另外,近似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当很难得到或不需要得到精确数,或是用大数描述事物时,人们经常会选择近似数。因此,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知识的衔接上近似数都显得至关重要。学生收到前面计算教学中估算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的经验积累,很多学生在课前已经可以凭借数感找出万以内数的近似数,也有一部分学生了解甚至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来求大数的近似数。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四舍五入”法只是一个模糊的认识,对于“四舍五入”法具体是什么,它的道
4、理是什么,什么情况下运用“四舍五入”法都不是十分清楚。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了小学中年级段,具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反思)【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与分析,了解近似数和精确数的意义,感受近似数和精确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 借助数线,较直观地感知“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知道近似数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3. 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培养数感。【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难点: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 分析归纳法【教学策略】小组合作 情境创设【教学课时】1课时
5、【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上课,孩子们,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大数的改写,你们还记得吗?好,来试试,将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长江三峡大坝发电装机容量17680000千瓦,平均年发电量84700000000千瓦时。(订正,说方法)追问改写前与改写后为什么用等于号连接?(看来我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近似数”(板书课题)看到这个词,你理解吗?你想知道关于它的什么呢?(预设:什么是近似数?怎样求近似数?学习近似数有什么用?)(评价) 这节课我们就深入研究同学们提出的这些数学问题。二、分类感受精确数和近似数。1.(课件出示)先来看一段文字,还是我国著名的三峡水库的资料,你能
6、从中发现哪些数?读出来。三峡水库最终蓄水393亿立方米,26台机组平均每年发电量将达到847亿千瓦时。为修建三峡水库,需要迁移121万人。2. 仔细观察这些数,有些数是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不多不少正好的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准确数;有些数是大概的,大约的,差不多的,与实际数接近的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近似数。3.你能说一说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吗?(有理有据,有不同的想法吗?)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准确数,什么是近似数了吗?4.读一读以下的数据,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小华去书店买了一本中国最美的名山大川,花了39.80元。全书225页,共计15万字。我们班有5名同学,咱们学校大约有50名同学。同
7、学们招得越来越准了5.那谁能说说生活中的准确数或近似数吗?(了解近似数的作用)。 小结:有些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用准确的数据来描述,只要知道大概的情况就足够了,这时用近似数来表示就比较方便。看来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相当广泛的。那么近似数是怎么得来的?其实有些近似数就是直接估出来的。比如:郑佩欣的体重大约是40千克。还有些是求出来的。怎么求呢?这又是我们提出的问题了。我们来一起研究。【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三峡水库情境引入,出示一些感性材料,通过分类,帮助学生在比较和辨别中体会哪些是实际的、精确的,哪些数是模糊、大约的,从而认识精确
8、数和近似数;又通过列举活动,深化理解,了解近似数在实际中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三、 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一)借助数线,直观感受“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1.先来看下面的信息:下面是某市2014年末全市人口情况统计男性(人)女性(人)484204486685你从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这是数轴,你能指出这两个数在什么位置吗?484204接近于哪个整万的数?为什么不是49万?那我们就说48万是484204的近似数。也就是把484204精确到万位得到的近似数,因为48万是近似数,所以用“”连接,一起读一下这个式子。2.结合直观的数线图,48()20448万,48()20449万3.486685精确
9、到万位是多少?48()68548万,48()68549万4.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生问:生问不出师问:485000这个数精确到万位是多少呢?)学生可能觉得48万可以,49万也可以,因外它刚好在中间。师:485000离48万和离49万的距离是一样的,但为了方便记录,我们规定48500049万。5. 师:请同学们对比两组数据,仔细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能得到什么结论?请同桌互相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了解情况。6.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千位上的数,当千位上的数是0、1、2、3、4时,近似数是48万,当千位上的数是5、6、7、8、9时,近似数是49万。教师借机在黑板上板书:0、1、2、3、4 舍
10、;5、6、7、8、9 入,介绍“四舍五入”法。【设计意图:结合数线图,分析“484204精确到万位的方法”。数与形结合,将四舍五入的本质清晰地展现出来,培养学生的数感。】(二)合作学习,探究“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4. 如果将1208800和1204800精确到万位是多少,怎样得到的?小组内讨论,再全班交流,帮助直观感知求近似数的方法。5. 引导学生初步概括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6.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你能将826000000精确到亿位吗?小组说说你是怎样做到。7.今天我们学习的近似数与,前面学习的大数的改写,有什么不同吗?【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学生应当有足
11、够的时间与空间经历探索的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四、 巩固练习1. 填一填: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1370536875( )万 1370536875( )亿2.选一选:299400精确到万位是( ) A.29万 B.30万3.拓展:一个数精确到万位后约是12万,这个数最大是几,最小是几?【设计意图:巩固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三道练习题,加深对近似数的认识,感受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能用所学的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五、 课
12、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师:这节课我们经历了认识近似数,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希望同学们能留意生活,去感受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反思】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与精确数不同,它仅表示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本课的学习是让学生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及意义,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即四舍五入法。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上课时提供富有生活气息的不同班级学生的人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32人大约是几十人,并谈谈理由。从学生用“接近”一词来表述理由可以看出:学生不
13、仅体验到了这些数的近似数,而且明白了为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入“近似数”和“”,顺理成章,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1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并最终服务于生活。教材安排了两个生活情境,让学生读一读,注意划线的数在表达时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约”字,体会其表达的意思,从而引出近似数和精确数的含义。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本班人数说说32人大约是几十人,并谈谈理由。从学生用“接近”一词来表述理由可以看出: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这些数的近似数,而且明白了为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入写法3230,顺理成章,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2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比较是常用的一种数学思考方法。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便于抽取出事物普遍存在的规律、区分出个体独有的特征。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使直观感受到的经验得以提升,进入学习数学化的过程。教学如何求近似数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我通过出示480000到490000之间的数,让学生口答它们的近似数,并观察比较,和同学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给他们提供一个广阔思维的空间,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数学中的一些规律和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中体会探究与发现带来的乐趣。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把自己个性化的想法展示出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