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几何小实践(千米的认识)▏沪教版(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几何小实践(千米的认识)▏沪教版(6).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千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2.联系生活实际,形成千米的量感。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观察、比较、猜测和验证的数学方法。4.通过学习活动感受千米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千米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初步形成千米的量感,知道1千米1000米,会用它进行简单换算。教学难点:通过推算、想象和体验建立1千米的量感。学情与教材分析: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建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
2、,是学习的难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厘米和毫米,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量感。在估测物体的长度时已经具有选择身边熟悉的长度作为参照的意识。日常生活中也有走路上学、乘车旅游、参加运动会等生活经验,见过千米、公里的经验积累等。这就使得本课教学活动容易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在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实际长度概念时选用学生熟悉学校周边的道路环境和学校环境,这样能较好化解难点,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过程:一、导入1.回顾学过的长度单位(交流并板书米m 厘米cm 毫米mm)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操场上直道长大约110( )小巧身高148( )一块橡皮的厚度是12( )头桥到上海
3、东方明珠电视塔的距离大约52( )第题辨析能否填米?可以填什么? 引出课题【设计意图:复习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并引发认知冲突,初步感知千米产生的必要性。】3.揭题:千米的认识(板书),千米用字母表示是km。4.你对千米有哪些了解? 你还想了解千米的哪些知识?二、展开(一)初步形成1千米的量感。1.体验1000米长的路。(视频)2. 1千米=1000米, 读好关系式。3.1千米就是10个100米。(数射线+地图)【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道路资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通过“数射线”以数形结合的方式揭示千米与米的关系。】(二) 进一步感知1千米。1.校园周边的1千米。从学校门口出发,向不同
4、方向走 1千米,大约走到什么地方? 2.校园里的1千米。运动场标准操场跑道一圈是400m,跑1km需要几圈?头桥小学操场跑道一圈是167m,跑1km需要几圈?3.如果把1千米竖起来,想象一下有多高?【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校园、路段为例提供学习材料,通过多维度感知“1千米”的长度。在估测、验证中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长度。】(三)生活中的千米。1.你们还在在哪里看到、听到过千米吗?2.读一读一些千米的信息3.结论:表示较长的路程时,经常用千米(km)作单位。【设计意图:联系生活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千米”,使数学充满真实感和亲切感,学生能感受其存在的价值。】(
5、四)运用千米1.连一连:这里有一些常见的出行方式,应该怎么连呢?每小时800km 每小时60km 每小时4km 每小时15km 2.算一算(千米与米的换算)7千米=( )米;28000m=( )km;5000m-2km=( )m。三、巩固 1.头桥小学到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距离大约20( )2.熊猫乐乐走1米需要跨3步,如果走1千米需要跨( )步。3.徐浦大桥全长6017米,大约是( )千米。4.小胖一家开车去新场古镇游玩,他们从家到大叶公路开了5千米,从大叶公路到新场古镇开了4千米,他们从家到新场古镇一共开了多少米?四、小实践1.步测。 2.计时。3.布置实践作业。【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
6、进一步感受到1千米的长度,并感知到实际的长度。】五、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设计千米的认识 长度单位 千米(公里)km1千米=1000米 米m 厘米cm1千米就是10个100米。 毫米mm目标制定的依据: 1. 教材分析: 长度单位的产生是基于实际生活中两点间直线距离度量的需求,而所要度量目标距离的长短不同使长度单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丰富,因此长度单位的认识需要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在现实生活中合理的使用长度单位需要对单位长度具有一定的量感,有了量感的基础才能帮助学生在实际估测目标长度的应用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单位长度作为参照,使估测的过程更加便利,估测的结果更加准确而有效。因此我将本单
7、元的内容立足于实际应用,让学生体会在实际应用中产生新的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建立量感,培养学生在实际估测应用中灵活选择参照的能力。 长度单位的认识是贯穿小学一至三年级完成的学习的,在一年级学生认识了毫米、厘米和米,并且知道了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三年级在几何小实践单元中安排了认识千米及千米的应用、米和厘米、认识分米和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梳理等内容,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要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了系统和完整的认识。千米和分米的认识是在有了米、厘米和毫米的量感基础上进行的,每个新的长度单位量感的建立是在已经认识的单位基础上累加或者平均分割的过程。基于千米与分米的认识过程相似,
8、又与其他长度单位紧密相关,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采用单元整体设计,共分为2课时。第一课时采用整体进入的方式,首先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即分米和千米,建立单位长度的量感,会根据估测对象的长度选用合适的参照去估测。然后对常用的长度单位进行系统的梳理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建立各单位之间的量感,最后让学生感受由于生活的需要,还需要更多的长度单位,将数学知识回归于生活实际。 2. 学情分析:通过一、二年级对米、厘米和毫米的学习及对这些长度单位的日常应用,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量感。在估测物体的长度时已经具有选择身边熟悉的长度作为参照的意识。在生活中见过“千米”、“公里”的经验积累等。千米的认识评价单评价内容观察点 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概念理解认识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知道1千米1000米全部正确()书面练习 计算掌握能利用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对长度单位进行换算全部正确()书面练习活动兴趣小实践:走100米所需时间和步数并推算自己走1千米所需时间和步数。很好地完成小实践活动()家长评价学生互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