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总复习|浙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总复习|浙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 题鸽巢问题(1)课 型新授课课 时一课时教材分析例1描述的是“抽屉原理”最简单的情况。通过本例的教学,使学生感知这类问题的基本结构,掌握两种思考的方法枚举和假设,理解问题中关键词语“总有”和“至少”的含义,形成对“抽屉原理”的初步认识。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常常能遇到“抽屉原理”的实例,但并不能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和运用“抽屉原理”。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一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借助实物来学习,通过“枚举法”和“假设法”,介绍“鸽巢问题”最基本的形式。 教学目标1.理解最简单的“鸽巢问题”。2.引导学生采用操作的方法进行枚举或用“假设法”探究“鸽巢问题”,通过分析和推理,理解并
2、掌握“鸽巢问题”的最基本形式。3.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推理过程,了解“鸽巢原理”,体会比较的学习方法。4.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数学模型思想。教学重点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教学难点初步理解“鸽巢问题”,能口头表达推理过程。拟用学法合作交流,练习体验。媒体资源或教具多媒体课件、4支铅笔、3个笔筒。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学习效果与检测一、 创设情境,游戏引入(5分钟)。师: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这个游戏需要3名同学来配合,谁愿意?老师向同学介绍:1.请3个学生抢占两张椅子,要保证每人都坐上椅子,那么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课件出
3、示:学生理解:“至少”表示什么意思?理解“至少”。师:老师的判断为什么这么准确呢?因为这个游戏中蕴含着一个数学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板书:鸽巢问题(1)或叫抽屉原理)二、自主探索,学会用“鸽巢原理”解决问题。(25分钟)教学例1。(1)出示教材第68页例1: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2)学生在小组内摆一摆,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3)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进行板书:(4,0,0)(3,1,0)(2,2,0)(2,1,1)(4)提问:通过刚才的摆放,你发现了什么?(5)提问:“总有”是什么意思?(6)理解:“枚举法”的含义。 师:刚才,我们通过动
4、手操作,列举出所有分法之后得出结论,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枚举法”又叫列举法。过渡语:大家还有其他方法得出这个结论吗?(7)教师引导学生用“假设法”探究。 引导学生理解“假设法”:假设每个笔筒都先放1支,最多放3支,剩下的1支不管放进哪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师简要板书)(8)总结提升:师:(板书)把m个物体任意分放进n个抽屉中(mn,m和n是非0自然数),若m比n大1,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进了2个物体。三、巩固练习。(5分钟)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四、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1.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收获。2.布置作业。学生表演游戏,并理解并交流“至少”的含义
5、。(1)读题,理解题意。(2)学生借助实物,分组操作,将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摆出所有可能的情况:(3)学生汇报摆放情况(4)发现: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5)“总有”是肯定有,一定有的意思。(6)可以用数的分解法、“假设法”来证明。(7)练习口头表达思路或想法,用“假设法”解释上述结论。(8)学生认真听并理解“抽屉原理”。1.学生独立完成。2.全班订正时,让多名学生口头表达解题方法和思路。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1.把6支铅笔放进5个笔筒里,会出现什么情况?把100支铅笔放进99个笔筒里呢?答案: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2.7只鸽子飞进5个鸽舍,至少有多少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答案:至少有2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3.从六(1)班任意选出13位同学,都至少有2位同学出生的月份相同,为什么? 答案:假设12个同学分别属于12个月份,那么第13位同学无论属于哪一个月份,都至少有2位同学出生的月份相同。板 书设 计M比n大1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