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 15 女娲补天 部编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 15 女娲补天 部编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一、文本分析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讲述了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克服重重困难,冒险补天的故事。塑造了勇敢顽强、智慧能干、甘于奉献的女娲形象。课文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课文情节生动,处处充满神奇。精美的插图充分展示了女娲美丽善良、勇敢坚定的形象。本单元一共有四篇神话故事。“故事”和“神奇”是神话教学的两个关键词,尤其是“神奇”,将神话故事与纪实故事区分开。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紧扣“故事”展开的,通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前三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已习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概括能力,女娲补天一课,强化的是应用。第二个语文要素聚
2、焦在“神奇”“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前三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借助图画,展开想象,说出神奇”“品读词句,感受神奇”“抓动人情节,感受人物形象”。这节略读课除了引导学生用上这些方法去感受故事的神奇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还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捡来五彩石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这种在略读课文学习中拓宽精读课文所学方法的拓展式应用,能进一步引导学生温故知新,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本课的阅读提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学科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跟着阅读提示的指引去学习,能更好地发挥阅读、迁移能力。二、学情分析分析学情能帮助我们明晰“从哪
3、里开始教”。在把握主要内容上,经过三年级“段落的理解与概括”,以及本单元把“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简要概括主要内容”的训练,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把握一件事主要内容的方法。通过前三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也掌握了一些阅读神话故事的方法去感受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这节课更多的是方法的运用与拓展。阅读提示中“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捡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这样的补白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是有难度的,需要搭建支架,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丰富想象。三、教学目标1.自主识字,正确认读“措、混”等8个生字;2.默读课文,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再连起来简要说一说主要内容,感受故事的神奇。3.发挥
4、想象,通过小组合作,借助学习单,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捡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四、教学难点发挥想象,通过小组合作,借助学习单,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捡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五、教学过程(一)正确认读生字词,读通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相机提示易错字音:“措、颂”是平舌音,“混”读四声,“杀”是翘舌音。(二)借助“山形图”串联关键信息,初步了解故事大意。1.默读课文,找到“起因、经过、结果”相对应的段落,并勾画出关键词语。2.试着用自己的话把关键信息串起来,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概括主要内容,在小组内交
5、流。3.全班交流。师生合作完成山形图,注意关注学生表达得清楚和简洁。(三)借助“大神榜”表格交流动人情节,感受人物形象。1.小组长拿出“大神榜”表格,组员们交流讨论完成,从“本领、器物、动人情节”感受故事的神奇,体会人物形象。2.请3-4组同学分享交流,相机指导朗读。预设1:汇报:“女蜗担心补好的天再塌下来,于是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条腿”引导想象:大乌龟究竟有多大?它的四条腿是怎样撑住天的?要斩下龟腿,竖立在大地四方得多么不容易,你从这里看到了怎样的女娲?指导朗读,体会神奇。(四)借助学习单,创编故事1.创设情景,激发表达欲望师:同学们,补天可是一件巨大而又艰难的工作。五彩石是炼制补天
6、石浆的重要原料,这些石头极为罕见,女娲是在哪里找到它们的呢?她在寻找的路途中究竟会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面对的呢?PPT:去往哪里?有何困难?如何解决?学生拿出学习单,填写“捡石头的地方,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尝试讲述女娲各地捡五色石的过程。(1)同桌交流,相互评议:哪些想象很神奇?(2)集体交流,引导补充情节、丰富故事。4.出示范文,引导学生把故事讲得更清楚、更具体的。(五)总结谈话,扩展阅读1.谈话: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一位重要的女神,关于女娲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可以课后继续阅读,定会发现更多的神奇。2.出示关于女娲的其他神话故事:女娲斩康回女娲的传说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六)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