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配套教学教案-22.小毛虫-部编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语文配套教学教案-22.小毛虫-部编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2、小毛虫【教学目标】1在语境中借助拼音学习“昆、抛、弃、挪、拙、悲、羡、慕、竭、竟”10个生字;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抛弃”、“笨拙、“尽心竭力”、“雾霭”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读出关键句的语气。3学习课文,懂得在别人抛弃你的时候不能悲观失望,要获得成功是需要努力的。【教学重难点】1.读准“拙”、“竟”等生字的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笨拙” 、“尽心竭力”等词语。2.在理解关键词句的基础上,感悟要获得成功是需要努力的。【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学习第一小节,揭示课题。1.出示画面,谈话导入。(1) 出示昆虫图片,说出它们的名字。(2) 学习生字:昆;了解
2、“昆虫”的定义。2.感受“轻歌曼舞”。(1) 出示昆虫开音乐会的图片。(2) 出示句子:各种昆虫轻歌曼舞,飞的飞,跑的跑,又是唱,又是跳到处生机勃勃。指名读,要求读正确。(3) 理解省略号。(4) 自读句子,理解“轻歌曼舞”。(5) 齐读句子,感受“轻歌曼舞”。3. 揭示课题:22 小毛虫,板书课题,齐读。说明:教学伊始,考虑到儿童思维形象、直观的特点,采用“图片引入”、师生谈话的方式,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通过几张昆虫的图片,让学生对“昆虫”的定义有初步的了解。再出示各种昆虫开音乐会的场面,通过读句,理解省略号的作用,再结合文本内容理解“轻歌曼舞”。最后让学生知道蝴蝶的幼虫是
3、小毛虫,从而揭示课题。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1.校对小节数。2.出示自读要求,自读课文。(1)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 思考:课文讲了小毛虫的什么故事? 3. 交流反馈。(1)学习生字。抛做动作理解“抛”、 理解“抛弃”。 弃强调“充”的第三笔是“撇折”。悲结合“抛、弃”复习b、d、p、q。挪“提手旁”表示动作、读准三拼音(声轻介短韵母响)。羡读准三拼音。慕关注“慕”的字形。拙读准三拼音、翘舌音和第一声。竟读准后鼻音。竭换部首法识记,并辨析组词。(2)回答问题。课文讲了小毛虫的什么故事? 说明:校对小节数旨在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由
4、读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思考识记生字好方法。本课生字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重点复习声母“b、d、p、q”,指导读好“挪、羡、拙”的三拼音及“竟”的后鼻音,在字形上,重点关注“慕”字,用换部首的方法识记“竭”。同时用“课文讲了小毛虫的什么故事?”这一问题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能力。三、学习课文,感受小毛虫成长的艰辛。1.学习第二节,感受小毛虫的笨拙。(1)自读第二节,思考:这是一条怎么样的小毛虫?(2)交流反馈。 交流,板书:笨拙,理解“笨拙”。 再读,思考:文中哪些词说明小毛虫很“笨拙”?生交流,理解“九牛二虎之力” 、“挪动”、“像周游了整个世界”。 指
5、导朗读,感受小毛虫的笨拙。说明:“笨拙”一词,课前让学生在预习时查字典了解“拙”字的词条注解,复习巩固用查字典理解词意的方法。在理解这一词意的基础上再回归文本,找找表现小毛虫“笨拙”的句子,通过辨别找句的准确性体现学习的过程。抓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周游了整个世界”来理解“笨拙”,教给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句意的方法。让学生做动作理解“挪动”的意思,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再朗读进一步体会小毛虫的“笨拙”。2.学习第五节,感受蝴蝶的美丽、轻盈。(1) 播放视频,思考:笨拙的小毛虫变成了怎么样的蝴蝶?(2) 交流,随机板书:美丽、轻盈(或灵巧)(3) 自读第五节,找找描写蝴蝶美丽
6、、轻盈的句子。 交流,校对。 随机学习 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a. 生自读。b. 指名读,谈感受。c. 齐读。 它高兴地舞动了一下双翅,竟像一团绒毛,从叶子上飘然而起。a. 生自读。b. 指名读,谈感受。c. 齐读。 配乐齐读,感受蝴蝶的美丽、轻盈。说明:播放视频,形象地展现小毛虫变蝴蝶的过程,既帮助学生理解小毛虫蜕变的知识,又能将蝴蝶的“美丽、轻盈”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接着让学生在文中找找、读读有关句子,抓“灵巧”、“惊奇”、“色彩斑斓”、“飘然而起”等关键词谈谈自己的感受。最后,通过配乐朗读再次感受蝴蝶的美丽、轻盈。体验情感的同时,通过
7、小毛虫的笨拙与蝴蝶的轻盈之间的对比,启发学生去思考小毛虫变成蝴蝶的原因。3.学习第三、四节,感受小毛虫的尽心竭力。(1) 自由读第三、四节,思考:笨拙的小毛虫怎么会变成如此美丽、轻盈的蝴蝶呢?(2) 交流反馈。 交流,板书:不悲观失望 联系第一、二节,理解“如此”。 抓“一刻也没有迟疑”、“织啊、织啊”关键词,理解“尽心竭力”。 板书:尽心竭力 指导朗读。(3) 男女生分节朗读。说明:这两小节虽短,但是它是揭示课文中心的主要段落。通过联系课文的第一、二节,采用师生配合读的方法,在读中引导学生理解“尽管如此”到底是怎样一种情景,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小毛虫的“不悲观失望”。再继续利用引读的方法,抓住“一刻也没有迟疑”、“织啊、织啊”这些关键词,理解小毛虫的“尽心竭力”。 这时,学生内心的感受就会自然体现在对文本的朗读中,为课文中心的揭示做好铺垫。四、总结全文,体会情感。过渡:小朋友,你们知道吗?这篇寓言故事是意大利有名的艺术家达芬奇特意为我们小朋友而写的。(师指板书,师生共同总结,揭示寓意)出示寓意:在别人抛弃你的时候不能悲观失望,要获得成功是需要努力的。说明:本环节通过板书,师生共同总结全文,从而揭示中心,渗透思想教育,内化感悟。附板书: 22 小毛虫不悲观失望笨拙(图:小毛虫) 美丽、轻盈(图:蝴蝶)尽心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