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年级下册发现与探索教案 .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12313825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62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四年级下册发现与探索教案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2年四年级下册发现与探索教案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四年级下册发现与探索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四年级下册发现与探索教案 .pdf(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东 孟 小 学 课 堂 教 案课 题1 对称课堂类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以对称物体和图形为内容的学习研究活动,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积极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感悟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2通过对 “ 对称 ” 现象的感受和理解,对学生进行美的陶冶,使他们感受美、欣赏美,提高审美水平。3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使学生了解对称的意义,并能观察、判定生活实践中和建筑物中对称与不对称的物体或图形。对建筑艺术中的对称作用有一定体会。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科学态度,了解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教学难点分析对称现象的意义。教学准备1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准备有关的投影与实物,使研究气氛更具有趣

2、味性。应对实验一制作相应课件。2制做好各小组的四叶风车。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 探索课题(1)引言和五幅图导入。通过美丽的图片引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入新课。五幅图分别是: (自左至右,自上至下)天安门、河北赵州桥、西安大雁塔、天坛、人民大会堂。(2)探索课题人体是对称的吗?那么对称有什么作用呢?我们这节课就来探索“ 对称的意义和作用 ” ,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二、 探索活动活动设计:提示本节活动课活动是通过实验、研究了解“ 对称 ” 和“ 对称 ” 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解释一些“ 对称现象 ” 。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活动过程:本课分四个环节分别为:第一个环节是实

3、验一“ 认识对称图形”1 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按照实验程序进行实验。2 小组间交流,另一半涂好后,仔细观察新图,说说它有什么特点?3 思考问题:对称是什么呢?4 教师小结:“ 对称 ” 就是一条轴线的两边具有大小、形状、和排列完全一样的东西的特点。第二个环节是实验二“ 验证对称图形”1 在图中确认图形的对称线。2 观察对称线两边图形的大小、形状和排列是否具有完全一样的特点?3 思考:哪几幅图符合对称的特点?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26 页 - - - - - - -

4、- - - 教学过程第三个环节是实验三“ 研究在建筑艺术上对称图形的作用”1 这幅图是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它的建筑也采用了对称形式。这种对称有什么作用呢?2 小组讨论。3 谁参观过天坛祈年殿,你愿意谈谈你的参观感受吗?4 教师小结。5 观察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建筑,对称在这里起什么作用呢?第四个环节是实验四“ 进一步研究对称的作用”1 观察生活中存在的对称现象,分别说说它们的作用。2 小实验:制作一个四叶风车,运转正常后,剪掉一个叶,再让它转,会出现什么现象?前后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3 小组交流。4 教师总结:对称作用不仅是建筑物艺术之美,还有一定科学道理和作用。三、 探索发现1 学生自己根据本

5、节课的几个实验总结对称的作用并分组交流。2 学生自己阅读这三段内容,加强认识。四、 探索延伸观察着两幅图,哪个是对称形式的?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这一部分是所学内容的延伸。要使学生明白对称是一种美,同时不对称也是一种美,要具体事物具体分析。让学认真观察这两幅图,可以提出哪个更美的问题,在讨论中不一定形成统一结论。同时也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逐步形成辩证思维的方法。)板书设计1 对称在建筑艺术中:坚固、平稳、美观、整齐、庄重、严肃、宏大、有气势;教学反思在“ 研究在建筑艺术上对称图形的作用” 时,我首先让参观过天坛祈年殿的同学谈自己的感受,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使我感觉到学生中隐藏着大量可利用的

6、资源,发挥她们的作用,课堂将会增色不少。东 孟小学 课 堂 教 案课 题2 溶解的作用课堂类型新授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26 页 - - - - - - - - - - 教学目标1通过对以 “ 溶解的快与慢中的一种情况及溶解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为内容的学习探讨活动,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喜欢研究事物的科学精神。2通过学习和实验活动,体验研究事物的“ 基本功 ” ,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3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使学生知道溶解快与慢的道理及应用方面的有关知

7、识。教学重点学习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操作基本要领。培养动手实验能力。教学难点实验的观察与结论的推导。教学准备按小组准备活动器材:3 个实验杯、一把直尺、盛水器具、细线、铁架台等。准备糖块和食用油、食用醋等。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五、 探索课题(1)引言导入上学期科学课中我们学习了有关溶解的知识,你们还记得加快溶解的几种方法吗? (搅拌、用热水、把要溶解的物体研成粉末等。)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加快溶解的有关知识。(2)探索课题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观察研究溶解的快与慢中的一种情况及溶解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六、 探索活动活动设计:本节课是通过实验、观察研究溶

8、解的快与慢中的一种情况及溶解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活动过程:本课安排了两项实验实验一是 “ 糖块放在什么位置上溶解得快” 装配实验器材实验器材的装配要求学生按步骤顺序进行,要求学生认真仔细的去完成。提醒学生准备好后先不要放入水中。 教师设问: 将三块糖分别放杯中,一块糖吊在水的表面,一块糖吊在水的中间,一块糖放在杯底,哪块糖溶解得块呢?在学生提出自己看法后,组织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实验。教 按教材要求组织学生进行验证实验,要求认真观察实验情况。 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分组探讨为什么糖块在水的表面溶解得最快,而在杯底溶解得最慢? 如何快速制作冰糖水,你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实验二是通过

9、“ 液体在水中的溶解”1 按照教材要求组织学生进行油与醋的对比实验。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26 页 - - - - - - - - - - 学过程2 观察现象,你得出了什么结论?3 思考问题:花生油与醋都能溶解在水中吗?实验说明,并不是所有液体都能溶解在水中,你同意这个结论吗?七、 探索发现1 学生自己阅读这两段内容。2 分组讨论如果没有溶解,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八、 探索延伸1 为什么寒冷的冬季,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盐水、食醋却不容易结冰呢?2 阅读小资料,讨论解决问

10、题。板书设计2 溶解的作用洗衣服、喝糖水等。教学反思维持实验秩序, 保证实验的有效性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同时让学生能够根据认真观察的结果推理出结论并用之解决问题也是本节课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东 孟小学 课 堂 教 案课 题3“ 静电 ” 小实验课堂类型新授教学1通过 “ 静电 ” 小实验的活动。 引起学生对静电方面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科学问题答案的意识。2通过活动,锻炼学生思考科学问题的能力,探究其中原因的意愿。3通过活动,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静电相吸、相斥的科学道理。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11、 - - - - - - - -第 4 页,共 26 页 - - - - - - - - - - 目标教学重点1教材中的三个小实验都验证了两种不同材料相互摩擦而产生了静电。2在干燥的环境中才能产生摩擦起电的现象。教学难点相互吸引的物体所带的静电是不同种类的电荷;相互排斥的物体所带的静电是同一种类型的电荷。教学准备学生准备:2 个气球、2 段线绳、2 条塑料条(60厘米长)、1 张 A4 纸大小报纸、 1 支铅笔。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九、 探索课题1引言导入,引发学生的质疑及学习兴趣。2你身边有哪些静电现象?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静电的存在”。十、 探索活动实验一1 按照实验程序组织学生进行实

12、验。2 观察实验现象。3 思考:是什么使得塑料条运动?用手指摩擦塑料条的作用是什么?实验二1 按照实验程序组织学生进行实验。2 观察实验现象。3 在毛衣上摩擦过的气球会相互排斥而分开吗?把两只气球放在刚摩擦过的毛衣上,会粘在毛衣上吗?实验三1 按照实验程序组织学生进行实验。2 观察实验现象。3 思考:实验二和三中,是什么原因使气球和报纸粘在物体上了?教学十一、探索发现1 学生阅读这两段内容。2 教师讲解摩擦起电,以及引起摩擦起电现象的原因:摩擦起电必在干燥条件下产生;异性电荷互相吸引、同性电荷互相排斥三个科学道理。十二、探索延伸1 按照教材步骤做“ 静电 ” 干扰收音机的实验,开阔学生视野、扩

13、大学生知识面。2 观察身边的静电现象,说说静电对人类的“ 利” 与 “ 弊” 。3 这四种做法,哪是“ 防静电 ” ?哪是 “ 放静电 ” 的方法?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26 页 - - - - - - - - - - 过程板书设计3“ 静电 ” 小实验摩擦起电摩擦起电必在干燥条件下产生;异性电荷互相吸引、同性电荷互相排斥教学反思为了保证明显的实验效果,我有意选择了干燥的天气来上本节课, 效果不错。 本节课里的相关理论知识学生虽然知道, 但不会用专业术语进行表达,我就

14、用反复追问的方式“逼”他们用术语表达。东 孟小学 课 堂 教 案课 题4 手上的触觉课堂类型新授教学1通过 “ 手上的触觉 ” 的实验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自己手上的触觉感知多方信息的学习研究兴趣。增强对人体感觉器官的了解及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人体科学及善于思索的科学态度。2通过活动, 学会用不同实验方法了解人体触觉器官的触觉差别,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26 页 - - - - - - - - - - 目标3通过实

15、验活动, 体验手上的触觉,并感受手上触觉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体验手上的触觉并感受触觉在学习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体验手上的触觉并感受触觉在学习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准备按照教材要求为小组准备:3 块粗细不同的砂纸和带凸起的硬纸卡。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十三、探索课题1 导入:“ 在学习、 生活、劳动中, 我们经常使用不同的触觉,几乎对触觉习以为常了,想象一下:如果你全身的皮肤失去了感觉,会是什么样子?如果当你触到东西或东西碰到你的身体,你却感觉不到时,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想拿起东西,你怎样判断是紧握着东西,还是什么都没握?如果感受不到水对你的抚摸,你怎么会游泳呢?如果没有

16、脚落地的感觉,是不是走起路来觉得很奇怪呢?如果没有感到椅子,坐着也会不舒服吧!如果与人握手或被别人轻拍你的后背,你感觉不到,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手碰到灼热的炉火,而你又感觉不到,那会发生多么可怕的事故?如果 ” 可见人的触觉对人的学习、生活、劳动有多么重要!2 揭示探索课题:手上的触觉。十四、探索活动实验一:用手指和手掌体验触觉1 按照实验程序体验触觉113 各部位触觉的敏感程度,并做好记录。2 分析每位同学的数据,有差异吗?3 思考:如果你看不到,你靠什么判断手中是否握有东西?如果你的手没有触觉,在生活和学习中会出现神么现象?教学实验二:辨别同类物体之间的差别1 按照实验程序体验粗砂纸、中砂纸

17、、细砂纸触摸辨别的正确率。2 思考:在辨别砂纸的时候,是轻轻触摸还是用力触摸容易判断?几个手指比较,哪个手指触摸感觉比较敏感?实验三:体验用手阅读1 体验盲人用的 “ 盲文” 阅读的方法,看用哪个手指触摸“ 盲点 ” 最准确。2 思考:正常人是靠什么阅读的,盲人又是靠什么阅读的?十五、探索发现学生自己读,学习和了解人体触觉器官的一些知识。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26 页 - - - - - - - - - - 过程十六、探索延伸用手指触摸6 种人民币的凸起点,认识人民币

18、上的盲文。板书设计4 手上的触觉教学反思通过 “ 手上的触觉 ” 的实验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自己手上的触觉感知多方信息的学习研究兴趣。增强对人体感觉器官的了解及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人体科学及善于思索的科学态度。东 孟小学 课 堂 教 案课 题5 小降落伞的实验课堂类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对以 “ 制作小降落伞与降落伞留空时间” 为内容的学习探讨活动,引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喜欢研究事物的科学精神。2通过学习和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制作与实验的能力。3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了解降落伞留空时间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以及降落伞在防灾救灾、国防以及航空航天上的重要作用。精品资

19、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8 页,共 26 页 - - - - - - - - - -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操作基本要领。培养动手制作与实验能力。教学难点小降落伞投放的实验操作。教学准备按小组准备活动器材:伞面:2 条边长 30 厘米的正方形手帕、1 条边长 25 厘米的正方形手帕、面料要一样。伞绳: 12 段 40 厘米长的细棉线。重物:曲别针、3 块橡皮泥。其它物品:胶带、学生用剪刀。其中伞面可以用软纸代替,但要求纸的规格一样。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十七、探

20、索课题(1)引言以 5 月 12 日午后,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大地震为背景导人新课。教师可以从简要介绍地震情景和空降兵在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情况讲起,引到降落伞的作用并提出问题,降落伞为什么能飘浮在空中拖拉重物慢慢地降落到地面?进而提出降落伞留空时间的问题。(2)探索课题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 降落伞留空时间长短的研究” 。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十八、探索活动活动设计:本节活动课活动是通过小降落伞的制作与对比投放实验研究小降落伞留空时问长短不一的现象。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活动过程:主要由实验器材制作与两项实验展开活动。(一)制作实验器材1 按照教材要求制作实验器材。教学过2 在指定

21、高度进行投放实验。3 思考问题: “ 小降落伞平稳落地,并在空中停留了一会,是否证明了空气对小降落伞产生了一定的阻力作用,使小降落伞平稳落地?(二)实验一是进行 “ 降落伞伞面大小不同,降落快与慢” 的实验。1 严格要求学生按实验操作程序进行实验。2 观察两个降落伞降落快与慢。3 小组思考讨论:这是不是证明了小降落伞在携带相同重物的情况下,伞面越大降落越慢? (实验一是全课的实验技能的基础训练,教学进程不要太快。 )(三)实验二是进行 “ 降落伞携带重物不同,降落快与慢” 的实验。1 严格要求学生按实验操作程序进行实验。2 观察两个降落伞谁先落地?3 小组思考讨论:降落伞携带重物不同,携带重物

22、越轻,降落得越慢。操场上投放实验完成后,进入室内进行总结,自然的进入“ 探索发现 ” 栏目教学活动阶段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9 页,共 26 页 - - - - - - - - - - 程十九、探索发现1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操场上进行了实验,谁能把你的发现用简练的语言总结一下?2 请你们自己阅读这两段话,有问题举手。3 教师小结,提升认识。二十、探索延伸结合图片,说说这些降落伞的用途。板书设计5 小降落伞的实验降落伞在携带相同重物的情况下,伞面越大降落越慢。降落伞携带重物不同,携

23、带重物越轻,降落得越慢。教学反思我觉得本节课的导入部分很成功,学生对汶川地震记忆犹新,对其中的英雄事迹充满了敬仰,所以本节课一开始就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本节课上得也很顺利。真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啊!东 孟小学 课 堂 教 案课 题6 坦克的履带课堂类型新授教学目标1 通过坦克相关内容的学习探究活动,引起学生对坦克有关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军事知识的科学态度。2通过学习与探究活动,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了解科技在军事应用方面的知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坦克履带的作用,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实验能力。教学难点做好分组试验的准备和指导

24、。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0 页,共 26 页 - - - - - - - - - - 教学准备每小组准备: 2 支铅笔(其中一支未削尖),1 个图钉和1 个螺丝钉, 1 块小木板, 2 张白纸, 2 块橡皮, 1 把直尺, 6 个相同砝码, 1 个沙盘和适量细沙。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二十一、探索课题1)引言以 1916 年英法联军和德军的一次战斗,引出“ 坦克为什么能够在松软和泥泞的土地上快速行驶?” 的问题,进而提出探索主题。(2)探索课题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 坦克的车

25、轮为什么加装履带” 。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二十二、探索活动活动设计:本节活动课活动是通过实验研究坦克的车轮为什么加装履带。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活动过程:主要由实验展开活动。实验一纸上扎孔1 按照实验程序组织学生分组实验。2 观察实验现象,哪支铅笔容易在纸上扎出孔?3 思考问题:两支铅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尖的铅笔比无尖的容易扎孔?4 小组讨论汇报。5 教师小结:由于铅笔尖和纸接触面不同,笔尖压力不同,尖的铅笔容易将白纸扎透。教学过程实验二手按图钉和螺丝钉1 按照实验程序组织学生进行实验。2 观察谁按到木板较深?3 思考:图钉与螺丝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图钉按得比较深?4 小组讨论汇报

26、。5 教师小结:图钉细尖和螺丝钉的粗尖相比压力更集中,力量更大。(特别提醒学生做试验时用力按图钉和螺丝钉注意安全,别扎到手。)实验三沙盘上支持的作用1 按照实验程序进行实验。2 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直尺的作用是什么?” ,它的作用是不是相当于坦克的履带?3 小组讨论,现在我们能不能解释坦克为什么能在松软和泥泞的土地上快速行驶?4 思考:两个沙盘实验,物品进入沙子中的深度有什么不同?二十三、探索发现1 通过这三个实验,你明白了什么?2 阅读这部分内容,并在小组里相互讲解,加强对课题结论的理解。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

27、归纳 - - - - - - - - - -第 11 页,共 26 页 - - - - - - - - - - 二十四、探索延伸1 观察者三幅图,分别解释骆驼蹄子对其在沙漠中行走,宽书包带,滑雪板的作用?2 小组讨论汇报。3 阅读小资料。板书设计6 坦克的履带一个物体压向另一个物体,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小,越容易压进去。教学反思通过坦克相关内容的学习探究活动,引起学生对坦克有关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军事知识的科学态度的同时,使学生初步知道了一个物体压向另一个物体,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小,越容易压进去的物理常识。东 孟小学 课 堂 教 案课 题7 叶子能吸尘增湿吗? 课堂类型新授教学目标

28、1通过对叶子吸附尘埃和增湿为内容的实验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于植物叶子作用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勤于观察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对植物净化空气作用的科学体验和认识,形成积极地科学态度。2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达到分析判断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高3通过学习和实验活动,了解植物蒸腾和吸附的相关知识和应用。教学重点通过对植物的蒸腾和吸附活动的观察,理解植物对空气的净化作用。教学难点建立现象和理论之间的联系对于蒸腾所产生的水珠和植物之间关系的分析和判断。教学准备1盆叶片比较大的植物(如龟背竹或月季等)大塑料袋 1 只(最好是透明的)可以将花套起来。(课前一天用塑料袋将花套上,袋口在植物茎扎紧,放在阳光处,进行蒸

29、腾实验)分组材料:红色粉笔灰每组一包,16 开白纸每组2 张,放大镜一只。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2 页,共 26 页 - - - - - - - - - - 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二十五、探索课题(1)引言植物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但是植物和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呢?通过引言初步建立植物和人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2)探索课题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植物叶子的两个作用:“叶子的蒸腾和吸附作用”。二十六、探索活动活动设计主要进行的两个活动“ 蒸腾现象 ”“吸附现象 ”

30、 。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活动过程本课的活动过程主要由两组实验构成。实验一叶片蒸腾作用的认识1 按照实验步骤,提前一天让学生在家实验。(对于实验植物,尽量选择叶片大一些,效果会很清楚。)2 观察塑料袋中出现了什么?3 塑料袋上的液体是什么呢?4 思考水珠是哪里来的呢?叶片上是否也有水珠呢?5 阅读小资料,小组讨论总结,形成塑料袋上的水珠是来自于植物的叶片这个认识。建立蒸腾的科学概念。教学过程实验二叶片吸附作用的认识1 按照实验程序实验。2 观察纸上少的一部分粉笔灰落在哪里了?3 思考:植物的叶片是否有吸附尘埃的作用,室外的树叶是否也有这样的作用?4 观察室外的树叶,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

31、什么?(可以发现这些叶片上有很多的尘埃附着(最好是杨树的叶子,叶片又大,而且还有一定的粘性,吸附作用很明显) 。加深对于 “ 吸附作用 ” 的认识,同时联系生活实际。)5 结合实验内容,谈谈你对“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感想。三、探索发现1 认真阅读这两段内容及小资料内容。2 小组交流,建立植物可以改变空气湿度和洁净度的认识。四、探索延伸1 观察这两种植物,分析谁对空气的净化作用更大一些?为什么?2 公园中有很多高大植物,你置身其中,有什么感觉?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3 页,共

32、26 页 - - - - - - - - - - 板书设计7 叶子能吸尘增湿吗? 蒸腾与吸附作用教学反思在进行像撒粉笔灰这种活动,教师的组织和安全提示很重要,要不然很容易造成事故。本节课我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交流能力很有益。如:“ 水珠从哪里来的?”“袋子里的水珠和叶片上的水珠有什么关系?”“叶片上的灰尘是哪来的?” 等问题,会不断引发学生的思考。东 孟小学 课 堂 教 案课 题8 测量的技巧课堂类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 “ 特殊的测量方法” 为内容的学习探讨活动,引起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学习研究兴趣,感悟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精神。2通过学习

33、和探讨活动,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动手动脑能力。3通过探讨与体验活动,初步掌握用特殊方装测量圆形铅笔的周长、直径,测量硬币厚度等有关知识和技巧。教学重点本课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探讨测量方法的思考过程为教学重点内容。教学难点探讨测量铅笔直径的活动。教学准备按小组配备活动器材:3 根粗一些的尼龙线绳、3 支圆铅笔、 3 把直尺、 4把三角板、 10 枚 1 元硬币、(其它币值硬币也可以)教学时间1 课时二十七、探索课题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34、4 页,共 26 页 - - - - - - - - - - 教学过程1 引言导入,你想了解一些测量的小技巧吗?2 揭示探索课题“测量技巧研究”. 二十八、探索活动活动设计:本节活动课活动是通过实验与反复练习研究特殊情况下测量的技巧。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活动过程:由实验准备与三项实验展开活动。共进行五个项目的测量技巧研究。 实验技术准备1 这三种观察方法,哪个是正确的?2 反复测量,保证实验的精确性。 实验一是通过 “ 借用线绳帮忙的测量” 的技巧。共进两个项目测量1 按实验程序进行实验。2 比较哪种测量算得数据更精确?3 用线绳帮忙测量地图上海河的长度。4 阅读资料。教学过程 实验二是通过

35、“ 用两把三角板和直尺帮忙测量圆杆铅笔的直径” 的技巧。1 按照图三和图四方法测量铅笔直径。2 思考:哪种方法能求得铅笔直径? 实验三是通过 “ 用直尺帮忙测量一枚1 元硬币的厚度” 的技巧。1 两人合作,按照实验程序测量硬币厚度。2 观察比较,哪种实验方法能准确测出一枚1元硬币的厚度?结果是多少?二十九、探索发现1 自己阅读这两段内容。2 小组交流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三十、探索延伸1 你会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吗?2 小组讨论研究测量方法,进行测量。3 为减少误差,测量时要注意什么?4 全班交流测量结果。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36、 - - - - - - - - - -第 15 页,共 26 页 - - - - - - - - - - 板书设计8 测量的技巧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实验组织是一个难点,学生测量的精确性也是个难点,但是如果在实验前做好必要的铺垫,效果也是很好的。 虽然本节课介绍的是测量的小技巧,但这种测量方法还是比较粗糙的,现在我们已经有更精确的仪器测量了,这些都应该让学生了解到。东 孟小学 课 堂 教 案课 题9 反冲作用课堂类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对以 “ 研究气体与液体的反冲作用” 为内容的学习探讨活动,引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研究兴趣,体验实验研究活动的乐趣。2通过学习和实验活动,使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7、,懂得知识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3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反冲作用并了解有关反冲作用的知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注意研究事物的科学精神。学习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操作基本要领。培养动手实验能力。教学难点实验的操作,对四年级学生存在一定困难。教学准备按小组准备活动器材:2 个玩具气球 (其中一个备用) 、 1 台玩具气球打气泵、1 根吸管、 1 个喷嘴(可用圆珠笔管锯成2-3 厘米小段即可) 、1 个皮筋、 胶带、 1 根 4-6 米细绳和1根 0.6 米细绳等活实验器材教学时间1 课时三十一、探索课题(1)引言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38、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6 页,共 26 页 - - - - - - - - - - 教学过程以导语和三幅图片的观察开始进入本课学习,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2)探索课题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 反冲作用的基本原理” 。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三十二、探索活动活动设计:本节活动课活动是通过实验,研究气体和液体的反冲作用。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活动过程:本课共进行两类实验活动,即气体和液体的反冲作用研究。实验一是研究气体反冲作用的实验。这个项目又分别进行三个实验来完成。(一)1 按照实验程序,做气球运动实验。2 观察把气球充

39、气后,再松手,看到气球向着与喷气方向相反的方向冲出去的现象。3 思考:是什么力量使气球到处乱窜?教学过程(二)1 按实验程序进行定向反冲实验。2 观察实验现象:气球是否会以飞快的速度向高处飞去?(三)1 按照实验程序进行有轨道的气球运动的演示实验。2 观察现象。3 阅读资料并思考:实验(二)和(三)中,气球为什么向气体喷出的相反方向飞出?4 小组交流讨论。5 教师总结。实验二是研究液体反冲作用的实验。1 按照实验程序进行演示实验。2 观察:饮料瓶运动的方向与水流的方向有什么不同?3 思考:饮料瓶运动的方向与水流的方向的关系?4 学生讨论。三十三、探索发现1 学生自己阅读这三段内容。2 小组内相

40、互讲解,加深对课题的理解。三十四、探索延伸1 宇宙飞船是靠什么力量飞向太空的?2 气垫船是靠什么力量浮在水面飞快前进的?3 小组交流讨论解决问题。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7 页,共 26 页 - - - - - - - - - - 板书设计9 反冲作用气体和液体都有反冲作用。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以“ 研究气体与液体的反冲作用” 为内容的学习探讨活动,引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研究兴趣,体验实验研究活动的乐趣。同时,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东 孟小学 课 堂

41、教 案课 题10“王莲”与“牛蒡子”的启示课堂类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以 “ 王莲 ” 与“ 牛蒡子 ” 的启示为内容的实验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植物形态、结构的研究兴趣,探究植物对人类发明创造的启示。增强学生对生活周边的科学问题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2通过活动,锻炼学生思考科学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其中奥秘的意识。3通过活动, 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中各种植物在漫长的生命演化过程中,形成种种适应生存的形态、结构,人类借鉴了它们的优点,引发的很多发明创造的典型事例。教学重点体验 “ 王莲” 叶片的承重能力及在水上的浮力。教学难点植物形态、结构的特点对人类的发明创造的作用。教学准备1教师在课前按教材要准备相应实

42、验材料,并亲自动手制做“ 仿制王莲叶片”1 2 个,体验制做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以便指导学生的制做活动。2教师要搜集书刊、报纸、 网上有关植物 (包括 “ 王莲 ” 与“ 牛蒡子 ” )的图片,有条件的可制成电脑课件,以开阔学生的视野。3进行安全教育。教学时间1 课时三十五、探索课题1“ 引言” 、“ 探索课题 ” :以师生收集的图片及文字材料和教师制作的电脑软件引入课题。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8 页,共 26 页 - - - - - - - - - - 教学过程三十六、探索活

43、动1 学生阅读资料,了解“ 水上花王 王莲 ” ,观察王莲圆形大叶及叶子背面粗壮的叶脉。2 按 46 页“ 动手仿制王莲叶片” 的制做程序步骤,按图5 样子把 “ 叶脉 ”和“ 横筋 ” 粘好,晾干后试一试它的承重量及它的浮力,进一步了解王莲大叶片的形态、结构的特征。3 结合 “ 思考问题 ” 与“ 提示 ” 内容谈谈各自的体会与启示。“ 牛蒡子与尼龙搭扣” 1 学生阅读资料,发现牛蒡子无数微小的钩制发明 “ 尼龙搭扣 ” 是利用牛蒡子独特的结构形态对发明家的启示。教学过程2 用放大镜观察 “ 尼龙搭扣 ” 的结构及开合的原理, 让学生谈谈 “ 尼龙搭扣 ” 的优点及广泛应用,进一步体验植物的

44、结构、形态对人类发明创造的启示。3 思考问题:牛蒡子表面长满的无数微小钩刺的作用是什么?你还能举出具有类似结构的例子吗?三十七、探索发现1 学生阅读。2 分组交流。三十八、探索延伸以植物形态结构对人类发明创造启示为题,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模仿植物发明的事例,介绍给同学们。板书10“王莲”与“牛蒡子”的启示模仿植物形态,进行新发明。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9 页,共 26 页 - - - - - - - - - - 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以“ 王莲 ” 与“ 牛蒡子 ” 的启示为内容

45、的实验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植物形态、结构的研究兴趣,探究植物对人类发明创造的启示。增强学生对生活周边的科学问题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东 孟小学 课 堂 教 案课 题11 缓冲的作用课堂类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对以 “ 缓冲作用现象及应用” 为内容的学习探讨活动,引起学生对科学事物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喜欢研究事物的科学精神。2通过学习和实验活动,体验研究事物的“ 基本功 ” ,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和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应用事例的能力。3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使学生知道缓冲作用现象的道理及应用方面的有关知识。教学重点学习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操作基本要领。培养动手实验能力。教学难点对应用

46、实例和生活中相关现象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学准备1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2做好相关实验的准备工作,按每个小组一个的数量,制作塑料薄膜小降落伞。3制作实验二实验器材一套,并进行熟悉实验操作的演练工作。4 对书中的各项实例尽量做到收集实物或制作相关视频资料,借以辅助教学,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时间1 课时教三十九、探索课题(1)引言以导语开始进入本课学习探索活动,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2)探索课题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是实验研究缓冲作用现象及应用,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47、 - - - - - - - -第 20 页,共 26 页 - - - - - - - - - - 学过程四十、探索活动活动设计:本节是通过实验与信息交流研究“ 缓冲 ” 现象的存在,并用所学知识探讨周围事物应用“ 缓冲 ” 的道理,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活动过程:本课安排了两项实验实验一是通过 “ 粉笔的投放实验” 让学生初步感知缓冲现象。实验是通过三个环节来进行的。第一个环节1 按照实验程序进行直接投放粉笔的实验。2 观察:粉笔是否断了,为什么?第二个环节教学过程1 按照实验程序用报纸包好粉笔进行投放粉笔的实验。2 粉笔为什么没有断裂?3 学生思考讨论。4 教师总结:几层报纸对冲力起到了缓冲

48、作用,粉笔没有直接冲向地面,减小了碰撞的力量而使粉笔没有断裂。第三个环节1 按照实验程序将粉笔系在小降落伞的伞绳上进行投放实验。2 思考图 2 和图 3 哪种缓冲效果更好?实验二“ 橡皮筋的作用 ”1 按照实验程序进行演示实验。2 观察现象,思考细线为什么会被拉断?3 在细线上端系上一段橡皮筋后实验,细线拉断了吗?橡皮筋起到了什么作用?4 分组讨论这四幅图哪些地方用到了缓冲作用?四十一、探索发现1 学生阅读这部分内容。2 你还能举出一些生活中利用缓冲作用的例子吗? 四十二、探索延伸1 试分析球场上的草地对运动员有什么保护作用?2 包装盒及盒内填充物对所包物品有何好处?3 独立思考,全班交流。板

49、书设11 缓冲的作用保护作用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1 页,共 26 页 - - - - - - - - - - 计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以“ 缓冲作用现象及应用” 为内容的学习探讨活动,引起学生对科学事物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喜欢研究事物的科学精神。东 孟小学 课 堂 教 案课 题12 死海的秘密课堂类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对以 “ 水的浮力与浓度的关系” 为内容的学习探讨活动,引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喜欢研究事物的科学精神。2通过学习和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制作与实

50、验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3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了解盐水的浓度与密度的关系,正确解释“ 不沉的死海 ” 的秘密。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掌握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操作基本要领。培养手制作与实验能力。2认识盐水的浓度与浮力的关系。教学难点“ 浓度计 ” 的制作与测量。教学准备按小组准备活动器材:水杯 3 个、胶圈 2 个、曲别针4 枚、粗吸管2 支等物品。教师实验器材:食盐、小勺、搅拌棒、鸡蛋(或替代物品)、水盆、大烧杯等物品。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四十三、探索课题(1)引言以一则小故事为背景导人新课。提出疑问引起学生研究本课题的兴趣。(2)探索课题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 海水的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